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6458300000056

第56章 海(13)

“好吧,”皇帝说道,“媾和吧。科兰古可以去和谈,并在和约上签字,我将承担这一耻辱。但是,千万不要让我亲自口授这一屈辱的文件。”马雷写信告诉待在夏蒂荣的科兰古,与对方重开和谈。科兰古吓了一跳,请求皇帝给予明确的指示。与此同时,皇帝又改变了主意,他写信给巴黎的约瑟夫:“你一定要勇敢地守卫所有城门!架起两门大炮,然后让国民自卫队负责镇守……每一个城门都要配备手枪队士兵50名,鸟枪队士兵100名,长矛队士兵100名,这样每个城门就可有250名士兵把守。”

富有的国王变成了乞丐!仅仅六个月以前,甚至三个月前,拿破仑还可以在250后面添三个零。但如今,在盟国部队的重重包围之下,他却只能依靠2尊大炮和100支鸟枪来守卫巴黎!他可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当天晚上他看起来意志消沉,马雷成功地劝说他口授媾和条件:比利时和莱茵河左岸恢复自由,放弃意大利;波拿巴时期与拿破仑时代所夺取的一切都要归还。这样他就能保住巴黎和那块覆盖着锦缎的木头。他说明天再签字。一想到他大笔一挥就要把浴血奋战得来的一切拱手让人,所有钟爱他的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

但是命运放过了他!夜间的最新消息表明,敌人的处境比昨天更糟。于是,这位战神的想象力再次活跃起来。第二天早上,当马雷手持文件前来请皇帝签字时,发现他正站在地图前,丝毫没有留意大臣的到来,只听见皇帝急冲冲说的两句话:

“现在完全是另一码事了!我能打败布吕歇尔!”就在这时,约瑟夫的信到了,信中说巴黎危急。拿破仑在发布军令的间隙,口授了答复,这是抱着必死决心的人说出的斩钉截铁的誓言:

“如果巴黎被占领,那么我也将结束我的生命……我曾命令你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皇后、罗马王和我们的家族……我有权寻求家人的帮助,因为在过去我也帮他们很多次。”

“如果塔列朗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皇后都应留在巴黎,那这就已经是个阴谋了。不要相信他!我和他已经打了16年的交道了,给了他不少恩宠,但自从幸运之神不再眷顾我们家族,他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请务必牢记我的劝告!我对世事的了解胜过年青一辈!如果我战败而死,你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我认为,母后可以待在威斯特法利亚王后那里。但看在上帝的分上,千万不要让皇后和罗马王落入敌人的手里!这样一来,奥地利将会对战争失去兴趣,并且会把皇后带回维也纳。英俄两国就会获得主导权,迫使法国听从他们的意志,而我们的事业就完了。”

“也许几天之后我会讲和……有史以来,还从未发生过君主在不设防城市被俘的事情。只要我还活着,人们就必须服从我。如果我死了,为了整个法国的荣誉,也不能让****和摄政皇后被敌军俘虏,而应该集合最后的兵士,撤退到最偏远的乡野。否则人们会说,是我把儿子的帝位葬送掉了。”

“想一想腓力五世的王后说过的话吧!……如果他们两个人都落入敌手,那么你和所有的反叛者也都会遭到同样的下场。我宁愿儿子被杀,也不愿看到他成为奥地利亲王在维也纳长大。我每次看《安朵罗玛赫》一剧,总忍不住悲叹阿斯蒂安纳克斯的命运。幸而他的父亲先死一步,不用目睹这一惨事。我将这视为真幸。您不了解法国人民!这类大事的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被追逐的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心脏狂跳不已。自从青年时代以来,他如今第一次看到死亡或崩溃如此近在眼前,实际上可能两者都已经迫在眉睫。当他命令约瑟夫为两种情况都做好准备时,构成他性格的两种禀赋又搅在一起,并且都迸发出火花:他擅长计算的天性,使他预见到了,一旦奥地利对战争失去野心,将会造成的可怕后果。但是他对亲人命运的设想又激励了他的斗志。要是他明天阵亡了,这封信会表明,他英雄般的想象力,最后迸发出来的依然是名誉与光荣。但今天却一如往日,拿破仑依旧将自己的命运与过去的历史相对照,正是历史上那些满怀激情的先辈激励了他的一生,驱使他走入伟大人物的行列。

这封信里交织着冰与火,既有政治家的冷静思索,又有诗人的万丈豪情。也只有这样的情怀,才配得上拿破仑这样的伟人,配得上他的毁灭。

而且,知道最后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把他残余的军队一分为二,发挥雄才大略,以一半兵力大胆进攻,击败了布吕歇尔。从尚波拜到蒙特罗,九天之内打了六仗,部队狂飙突进的气势,丝毫不减波拿巴将军当年的雄风。不过,这些战场全都是在法国本土,只此一点事实就说明了当前的一切。而在以前,他的胜利从来都是被冠以外国地名的。在蒙特罗,他再一次充任炮兵,像当年在土伦那样亲自调炮。他喊道:“前进!同志们!打死我的炮弹还没造出来呢!”

于是布吕歇尔被击败。现在该轮到施瓦岑贝格了!但是奥地利人害怕自己的英名受损,决心避免决战。他直接写信给贝尔蒂埃,建议在夏蒂荣签署停火协议。皇帝读到此信,信心倍增。他甚至亲笔写信给约瑟夫,纸上洋溢着信念、机敏和勇气:

“你已和我的妻子谈过波旁家族的事了,请尽量注意避免这类话题。我不想生活在妻子的庇护之下。那只会给她造成坏的印象,并且恶化我们的关系……我并不想赢得巴黎人的恭维,因为我不是舞台上的戏子……而且,真正代表巴黎的并不是那狂热的3000个人,他们只能制造噪声。当然,解释为何不该征兵,要比实际去征兵容易得多……我拥抱你!”

多少年来,他都不曾在信尾写上这样的话了!自马伦哥之役之后,他对任何一个兄弟,或任何一位将领,都再没有用过这样的结尾了。而且很遗憾,约瑟夫既是兄弟又是将领。他的心在猛烈地跳动,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在兄弟和将领身上的想法一直激励着他。第二天,警察总监萨瓦利向他汇报说,有人向各国君主递交请愿书,并且提到了摄政,人们的恐惧,以及充斥在巴黎内部的种种阴谋。而拿破仑的回信则更加激烈,说明他内心有着很强的冲动:“你们应该了解,我依然是当年瓦格兰姆和奥斯特里茨大捷时的那个人!我不能容忍国内有任何阴谋……我告诉你,如果有人擅自递交针对政府的请愿书的话,我一定会把约瑟夫国王以及所有签字人员统统逮捕……我不需要什么民众领袖!我自己就是最大的护民官!”

与此同时,盟国方面则在争吵:沙皇提出由一位俄国总督接管巴黎,直到法国选择贝尔纳多特或别人做国王为止。奥地利则只坚持波旁王朝复辟。施瓦岑贝格要求立即讲和,他不想参战,只愿保持“一种军事姿态”。但重振旗鼓的布吕歇尔却一个劲儿地高喊“前进!”而且真的已经开始向前挺进了。当盟方再次提出建议,要求法国保持天然疆界时,皇帝勃然大怒,说道:“我很生气,这种建议简直就是对我的侮辱。”有人提醒他,敌人的兵力是他的三倍,而他却非常豪迈地答道:“我有5万人,加上我自己就等于15万人。”

此时正是3月初,他准备再次向布吕歇尔发动进攻,但为了与另一半军队联合作战,他必须选出最优秀的代理人。而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他选择了他最早的伙伴:马尔蒙。

但是,反叛情绪不断高涨。早在去年秋天,在杜本古堡时拿破仑就已经领教过了。入冬后,在他的兄弟身边,反叛情绪又得到发展,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战场上的叛变。马尔蒙,在活着的人当中,他是第一个投奔拿破仑的,恰恰也是第一个背叛他的人。欧迪诺和麦克唐纳在奥布河畔的巴尔之战中失利,而马尔蒙当时正驻扎在拉昂,他摆摆样子却不参战,甚至把大炮闲置在城内的空地上,因而导致他的主子丧失了取胜的机会,甚至听任部队在自己的营地里遭受敌人袭击。贝尔蒂埃说:“其实皇帝一刀杀了他也不过分,但皇帝太宠信他了,虽然表面上骂了他一通,但还是让他统率大军。”

这也很自然,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除了年轻时的伙伴他还能相信谁呢?但马尔蒙并不是唯一受他姑息的叛臣。在意大利利沃里同他并肩作战的奥热罗竟也开始向奥地利人暗送秋波,擅离职守。但他所受到的责备也是不痛不痒,拿破仑用昔日战友的口吻给他写信,虽然这腔调他早已不太习惯:“什么?六小时的休息时间你还嫌不够?……你的理由太让我伤心了,奥热罗!你会没有钱,没有马?我命令你,在接到信的12小时内奔赴战场。如果你还是当年卡斯蒂廖内时代的奥热罗的话,你就可以继续统军。但要是你觉得自己年过花甲,难以胜任,你就把指挥权交给你军中年龄最大的将军。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哪怕枪林弹雨,你也应该奋勇争先!我们大家都必须全副武装,拿出1793年那种不顾一切的勇气来。只要法国士兵看到你军帽上的羽毛在前方飘扬,他们将追随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波拿巴将军的英勇气概。落日的余晖,丝毫不逊色于旭日东升的光芒。

由于马尔蒙的后撤,皇帝在奥布河畔的阿尔西孤立无援,只剩下数千兵力与敌人的大军周旋:失败在所难免。当战斗进入高潮时,一阵旋风刮过战场,上千名龙骑兵惊慌失措,转身逃逸,口中还喊道:“哥萨克人!”就在这时,皇帝策马跃前阻拦:“龙骑兵们!回去!你们逃跑,但我要留下?!”他拔剑冲向敌阵,只有参谋人员和近卫兵追随着他。6000名哥萨克骑兵终于逃跑了。这是多年以来他第一次率领骑兵进行攻击。他的战马被击中了,他又换了一匹继续战斗。贝尔蒂埃报告说:“很显然,皇帝想战死疆场。”

但是,求死却不能死:与恺撒、克伦威尔和腓特烈大帝一样,拿破仑注定不会拥有那样痛快的、英雄般的死亡方式。像他们这样的人不仅是军事统帅,他们还必须完成作为民族领袖的使命,即使有时他们必须同自己的民族对抗。从此以后,他经受的打击越来越多,而每一次都具有其象征意义。

不过,如果人们最终离弃了这个蔑视人类者,又有谁会感到奇怪呢?他把手下的士兵封为王侯,这些人爱惜爵位,而不愿战死沙场,这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一位天潢贵胄的公主,被迫下嫁一个暴发户,而一旦暴发户垮台,她立刻抛弃了他,选择重新回到哈布斯堡娘家,这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他过分信赖的兄弟们,一旦大难临头都只顾自己,却忘了他这个最大的恩人,这也根本不足为奇!

他在给夫人的最后几封信中,恳求她给她父亲写信,她很勉强地同意了。她没有像祖辈玛丽亚·特蕾西娅那样拼命呼吁,她那冷冰冰的信件反倒给了她的父皇和梅特涅足够的暗示。盟军总部得到消息,英军已在波尔多登陆,那里已经竖起了波旁王朝的旗帜。皇帝写给皇后的一封信又被截获,信里说他决定把军队撤到马恩河一带。盟军已获得了充分的情报,大家一直同意:进军巴黎。

在这紧要关头,陷入重围的拿破仑还有最后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可以将农民武装起来作为战时后备军。这些农民一定乐意听从他的调遣,因为他们非常痛恨那些入侵的外国人。但是,消息传来,马尔蒙再次被击败,正与莫蒂埃一起向巴黎撤退。皇帝焦急万分,就像听到自己后院起火一样,急匆匆奔赴巴黎,而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贝尔蒂埃,只带着卫队策马回奔。最后,他抛下一切,同科兰古登上驿车,日夜兼程,一心希望还能来得及把大权夺回来。多少次凯旋之时,他不都是这样驱车穿过首都的城门的吗?每一次,他的思绪都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巴黎在说什么?我如何弄清楚一切的情况?而这一次,他的脑海里只萦绕着一个疑问:我将帝国的安危托付给了三个人:摄政皇后,巴黎总督约瑟夫和最强大军团的统帅马尔蒙。他们能坚持到我回来吗?

深夜,换马。一名军官带着一队士兵走来。军官报告说:“我们奉莫蒂埃将军之命,在为撤退的军队寻找宿营地。”

皇帝急忙问道:“军队现在正在撤退?皇后在哪儿?约瑟夫国王在哪儿?”

“皇后昨天已携罗马王逃往布鲁瓦,约瑟夫国王今天也离开了巴黎。”

“马尔蒙在哪里?”

“我不知道,陛下。”

皇帝额头冒出了冷汗,他的嘴唇神经质地抽搐着,他为这些消息所震惊。他突然下令:“前进!明天卫队就能赶到!国民自卫队还站在我这边。只要进入巴黎城,不成功,则成仁!”

科兰古费尽周折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疯狂的念头。皇帝下令让马尔蒙的军队在埃淞河对岸布防。然后,他转身对科兰古说:“你马上赶去巴黎!停止和谈!我被出卖了!我全权委托你!我就在这里等你!目标并不远。前进!”

他只要驱车几百步,就可以看见塞纳河水。什么在那里闪闪发光?原来是敌军警戒用的烽火,他们前哨的士兵正在河对岸做饭唱歌,而对岸的皇帝,却只能和两辆驿车及几个仆人一起伫立在黑暗中。

他下令掉转车头,朝着枫丹白露慢慢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