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64627800000005

第5章 善待幼儿的“过错”有艺术

江苏省无锡市善德幼儿园 张晴艳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在一日生活中常常会有违反常规的顽皮、捣蛋的行为,即我们成人所谓的“错误”和“不良行为”。面对幼儿的“过错”,教师该如何对待呢?我们应以尊重幼儿为前提,理解、宽容幼儿并透过幼儿的错误行为,寻求幼儿的真实需求,顺应幼儿的兴趣,接纳幼儿的错误,通过助、推、导等方式,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幼儿教育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幼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他们思维活跃,做事大胆。然而由于经验缺乏,能力有限,他们的所作所为又常常事与愿违,违反常规、出错等行为不断出现。面对这些,教师绝对不能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幼儿的错误行为,如训斥、惩罚等,因为这些方式虽然能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但在许多情况下,惩罚并不能保证幼儿产生正确行为,也不能保证幼儿懂得应该怎么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实际上成长中的幼儿,没有所谓的“过错”,只有“经验”。善待幼儿的“过错”,是一种理解、一种超脱、一种宽容、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睿智、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充满艺术的美丽教育。

(一)寻求幼儿真实需求时的“助”

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欲望。他们会把自然角里的植物拔出来,看看它们的根是怎样的;会把蛤蟆砸死,为的是给它举行葬礼;会把蚯蚓截成一断两断,看看它会变成几条蚯蚓。这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破坏性,教师们往往会误解幼儿的探究动机,将其作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甚至视为品德问题而严厉批评,使得幼儿没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事实上,如果教师能耐心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真诚地询问和了解幼儿,就能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和意图,便可以为此“助”幼儿一臂之力,引发其新的思考与讨论。

案例:金鱼爱喝酸奶吗?

点心时间,立立从自己的小书包里拿出一瓶酸奶,刚喝了几口,突然跑到自然角里去看金鱼了。接着把酸奶倒入了鱼缸,还不停地叫唤:“金鱼快吃,金鱼快吃。”

教师赶紧跑过去一看,鱼缸里白乎乎的,两条金鱼东倒西歪早已翻起了白肚皮。其他幼儿也都跑来观看,纷纷指责立立弄死了金鱼。

立立委屈地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想看看金鱼喜不喜欢喝酸奶。”弄清楚事情原委后,教师便组织幼儿们讨论:金鱼为什么会死?金鱼喜欢吃什么?

“金鱼喜欢吃小鱼虫,还喜欢吃饼干屑、饭粒……”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纷纷讨论着。教师把幼儿们说的都用图示记录下来,因为一个有趣的观察活动已在教师脑海中生成。

第二天,教师又重新买了几条金鱼,分别养在几个容器中,并准备了饼干屑、饭粒、小鱼虫等食物。让幼儿们做观察、实验,让他们把金鱼爱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此次活动使幼儿们对金鱼的食物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的耐心。

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透过幼儿的破坏性行为,找到了幼儿的真实需求,发现了幼儿善良美好的行为动机,看到了幼儿潜意识的探索欲望。由此而提供机会“助”幼儿一臂之力,借助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们对金鱼的食物进行探索性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价值。调动了幼儿们观察探索的兴趣,从而也使师幼之间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师幼关系。

(二)顺应幼儿兴趣时的“推”

幼儿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这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许多价值和目标,所以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就应该顺应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知识。但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顺应幼儿的兴趣和观点会使幼儿有安全感,因为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幼儿作出的回答和解释会真诚地来源于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因此,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想的结果不同时,教师要特别引起注意,更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探究。

案例:毛毛虫

一次园内进行美术观摩活动,幼儿们正在专心地画画,上课一向不认真的成成一直对着自然角发呆,教师提醒了他几次,但仍然没用,他居然擅自跑到了自然角里。正在教师刚想提醒他回到座位上时,成成却大喊起来:“老师,叶子上有一条毛毛虫。”

幼儿们听到后,纷纷放下手中的画笔跑向自然角。

有的幼儿说毛毛虫要吃叶子,应该马上弄死它;有的幼儿说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不要弄死它。幼儿们对要不要弄死毛毛虫争论不休。

教师虽然很着急,但她没有立即阻止幼儿,而是找来一个透明的容器把毛毛虫装进里面,然后对幼儿们说:“我们把毛毛虫装在这个容器中,摘一些叶子看看他怎样变成蝴蝶吧!”

最后,幼儿们终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座位上继续画画。

从此,幼儿们天天观察毛毛虫,渐渐了解到了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但结果毛毛虫并没有变成漂亮的蝴蝶,而是变成了一只灰色的蛾子。这个结果让幼儿们纳闷不已,不过教师立即又引导幼儿们探索蛾子与蝴蝶的不同,并由此而生成了关于“蝴蝶与蛾子”的主题活动,通过户外捕捉、饲养,同时寻找资料、图片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寻找其中的奥秘。

画画活动中,幼儿的行为突然之间脱离了教师预设的主题,这显然与常规不符,但教师没有因此而立即制止幼儿,而是以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引发了新的教育生长点,顺应了幼儿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本性,按着自己的兴趣和思维水平来决定学什么和不学什么。一切强制性的学习或靠教师维持纪律的学习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幼儿可能迫于成人的压力坐在那里“接受教育”,但人在心不在,也是枉然。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幼儿的多种需求,包括从幼儿的一些负面行为中分析、判断他们的兴趣与需求,去理解、尊重他们,适时适当地“推”幼儿一把,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探索,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

(三)接纳幼儿错误时的“导”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丹加特来博士分析了儿童错误行为的三种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尝试水平,它是错误行为的最温和形式。在这一水平,幼儿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在试图学习如何行动,是在试验周围环境对自己行为的反应。

第二种水平是社会习惯水平。幼儿学习或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第三种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常以激烈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各种不合规范的错误行为,不少教师经常采取惩罚的方式。惩罚虽能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但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对待幼儿错误行为的积极教育方式是引导,引导是帮助幼儿理解并实践有意义行为的过程,引导的目的在于以积极的师幼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能力。

当某个捣蛋鬼天天做着恶作剧,令教师心烦的时候,其实正是这个捣蛋鬼表示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注。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制止,那么捣蛋鬼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悉心观察,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无疑是加重疮疤的疼痛,对于幼儿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教师应做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幼儿。

案例:沙地里的小蜈蚣

有一次,教师组织幼儿们在沙地里玩游戏“小兔种萝卜”,忽然几个幼儿脱离集体跑向一边,原来杰杰小朋友用小铲子挖出来了一条小蜈蚣,正在吓唬小朋友呢(捉一些小虫子吓唬小朋友是他常做的事情)。胆小的幼儿被吓得乱跑乱叫,任教师怎么呼唤,杰杰都置之不理,原本有序的活动变得乱哄哄的。

情急之下,教师干脆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引导幼儿一起来探索小蜈蚣的秘密。

“小朋友们别害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蜈蚣在沙地里想干什么?”

杰杰听后把小蜈蚣放在了沙地里。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杰杰和幼儿们兴致勃勃地观察起了小蜈蚣,了解到了蜈蚣的许多外形特征,还看到了蜈蚣钻洞的本领,并对蜈蚣吃什么也产生了兴趣。

后来杰杰和他的爸爸妈妈还帮忙一起收集了关于蜈蚣及其他小昆虫的图书、图片、视频等许多资料,之后杰杰对小昆虫产生了极大的探索兴趣,而且再也没有拿小虫子吓唬人了。

在此案例中,教师从杰杰爱拿小虫子吓唬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中,既看到了幼儿淘气、调皮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幼儿行为背后隐含的闪光点:胆大、勇敢、喜欢小虫子。教师没有对幼儿的“过错”立即加以批评,而是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善待了幼儿的这一“错误”行为,并引导幼儿深入观察、探索,培植了他的闪光点,也内化了幼儿的行为。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出现“错误”行为的原因很多,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指责或者惩罚,而是应该了解幼儿错误行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由上可以看到,教师采取助、推、导的方式,善待了幼儿的“过错”,用教育的智慧、艺术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促进了师幼之间的互动,使得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融洽,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尊重幼儿。

错误在所难免,善待幼儿的错误,艺术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会使教育更彻底,更具有说服力,更令幼儿心服口服。从尊重开始,从保护开始,给每一个幼儿宽容和爱,接纳幼儿行为中出现的“错误”,留心其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在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上顺应幼儿的兴趣,引导其发展,用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减少师幼之间的摩擦,增进师幼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