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6464600000019

第19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9)

“从前,周文王被困于里才推演出《周易》,孔子被困于陈蔡才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于江南才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才完成《左传》,孙膑被削掉膝盖骨才编著《兵法》、吕不韦被贬于蜀地才编写出《吕氏春秋》,韩非被拘禁于秦才写出《说难》、《孤愤》!我要效法这些仁人志士,完成我的书!到那时,就可以抵偿我的屈辱了,我就不会再有悔恨了!”

司马迁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以古圣贤命运坎坷、发奋著述的事例来激励自己,用“身残处秽”的之身,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大约在公元前90年之时,司马迁终于将这部前无古人的天下第一史撰写完毕,前后共用了18年!

《史记》完成后不久,司马迁便与世长辞了,他终于做到了死而无憾。这部书直到汉宣帝时期,才由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整理刊行。

[总结]

但凡闻名于世的巨著,其著作人大多都是经历过大悲大辱的。一个人有所成就并不难,难的是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依然能够渝志不移、坚持不懈。司马迁的《史记》是传世巨著,也许正是因为它来的非常不易,人们才给予了它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评价吧。司马迁忍辱偷生写《史记》,使得这部《史记》的份量变得非常不一般,司马迁的这种执着精神,也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传颂。

为大于其细——细节能决定大局

[原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译文]

解决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情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

《道德经》 第六十三章

[评析]

别小看了一些细枝末节,正是事情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起到着决定成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细节决定大局。在做一件大事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具有着难以估计的重大力量。或成或败,都靠这些细节了。换而言之,搞好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事情也就成了。搞砸了重要的细节,事情也就败了。

[实例]

甘茂立约免后顾之忧

战国时期,秦武王雄心勃勃,一心想要灭掉其他国家,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为此,秦武王召集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共同商讨攻打韩国一事,问哪个丞相愿意带兵出征。

樗里疾不同意急于攻打韩国,甘茂则献了计策。

甘茂说:“要打韩国,必须联合魏国才能获胜。我愿意到魏王那里游说。”

秦武王认可了甘茂的建议,立即派他出使魏国。

甘茂能说会道,很快就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可是,他担心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做小动作,到那时,攻韩不但不成,还会丢了性命。

于是,甘茂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王已同意出兵,但我们是不是改变主意,放弃攻打韩国为好?”

秦武王被弄糊涂了,既然魏王同意联合出兵,怎么还能够放弃攻韩呢?于是他亲自赶到息让这个地方,找到甘茂,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甘茂说:“要战胜韩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国要消耗很多财力,也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战争的。如果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秦武王说:“有你主持带兵打仗的一切事务,还担心什么变故呢?”

甘茂说:“有些事情的发展,是现在难以预料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个与孔子的门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便去报告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啦!’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头也不抬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你的儿子杀人啦!’曾母仍旧不相信儿子会杀人。不久,第三人又来报告说:‘曾参杀人犯了大罪,官府来捕人啦!’这次曾母相信了这个谣言,吓得扔下梭子就逃走了。”

秦武王不明白甘茂的用意,问道:左丞相对寡人讲这个故事,同出兵攻取韩有什么联系吗?”

甘茂解释说,“道理很简单,如果我率领千军万马离开大王身边去攻打韩国,说我坏话的可能大有人在,说的人多了,大王就难保不为谗言所动摇,那么,不仅我的后果可悲,夺取韩国的大计也会半途而废的!”

秦武王想了想说:“就算你说的情况可能发生吧,为了让你一心带兵作战,没有后顾之忧,我一定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为了让你放心,我现在可以给你写个凭证。”

接着,秦武王和甘茂订了一个盟约,然后将盟约藏在息让。

接下来,甘茂被拜为大将,领兵五万,率先打宜阳城。战事发展得很不顺利,五个月过去了,仍旧没有攻下宜阳城。

右丞相趁机对秦武王说:“甘茂拖延这么长时间,莫非要搞兵变或投降敌人?”

秦武王经不住右丞相的再三挑唆,便下令让甘茂撤兵。甘茂连忙派人向秦武王送去一封信,上面只写着“息让”两个字。秦武王拆开一看,立即想到了息让立下的盟约,便解除了对甘茂的怀疑,不再听信旁人的挑唆,派使者去安抚甘茂,让其全心攻韩。

为了表示诚心,秦武王又增兵五万开赴前线,不久甘茂便攻下了宜阳城。

[总结]

将在外,君对臣起疑心的事例,举不胜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非常麻烦了。甘茂事先料想到了这一节,也很是为此担心,于是想办法让秦武王立下“息让之约”。这一做法在当时看来,也许是有些多虑了。但到后来,却成了解除君王猜疑的重要保证。甘茂攻韩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息让之约”这个细节,是使他得以安心攻韩、免除后顾之忧的重要前提。

温峤处处留神脱虎口

晋元帝时,权臣王敦欲起兵反叛。当时朝中的中书令温峤很有才能和名望,王敦担心日后他会成为自己起事的阻碍,便上奏晋元帝,将温峤任命于自己的帐下任左司马。

温峤明知王敦欲反,也知他此举的用意,有心举发,但是苦于没有证据,只好硬着头皮到王敦的帐下上任去了。

王敦对温峤的用意在于,能拉拢则拉拢,若是拉拢不成,则杀之,免得碍事。这一切,温峤都心知肚明。到王敦的大将军府任职后,温峤表面上对他很是恭敬,做事也很勤奋,尽心尽力地帮助王敦处理大将军府的各种事务。

温峤得知,王敦宠信钱凤,对他言听计从。温峤便经常对人说:“钱世仪(钱凤的字)气宇不凡。”

温峤素来看人极准,有“人才鉴定专家”的美誉。当时,某人能得他一句评语,都引为殊荣,足可做一生的评价。所以钱凤在得到温峤一句赞语后,喜不自胜,从此便把温峤当成了知己,经常在王敦面前说温峤的好话。

王敦既听信钱凤的话,又亲眼目睹温峤对自己恭敬、做事也勤奋,能得这样一位名士辅佐,实在是桩美事。因而,渐渐地对温峤越来越信任了。

虽然温峤凭着机警获得了眼前的安全,却知虎窝不是久留之地,下一步则思谋如何能安全脱身。

不久,丹杨尹(京师市长)的官职空缺,温峤便对王敦说:“京师长官控制国家的咽喉,大将军应该选择自己的人担任,如果皇上抢先用自己的人,恐怕对您不利。”

王敦连连点头称是,认为温峤是真心为自己考虑,便征询他的意见:“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呢?”

温峤说:“依我看,派谁都不如派钱凤去。”

钱凤是王敦的心腹,王敦是不可能让他离开自己,去任丹杨尹的,因而,温峤才故意这么说。

王敦又询问钱凤的意见,钱凤听说温峤推荐自己去出任要职,不禁心生感激,一高兴,反而极力推荐温峤出任丹杨尹一职。

王敦也觉得温峤是名士,被众人所敬重,出任丹杨尹比较合适,便任命温峤为丹杨尹。温峤心中暗喜,表面上却苦苦推辞,说不愿离开大将军身边。他越是推辞,王敦越是觉得他忠诚可靠,非要他担任不可,温峤便装作十分委屈的模样接受了。

温峤要赴京师任职之际,王敦为了表示郑重,集合大将军府的僚属们为他设宴送行。

席间,温峤起身为大家敬酒,敬到钱凤面前时,钱凤还没来得及喝,温峤故意装出酒醉的模样,伸手把钱凤的头巾打落在地,怒声道:“你钱凤是什么东西?温太真(温峤的字)敬酒你居然敢不喝?”

钱凤一时间神色愕然,说不出话来,王敦见状,忙出来打圆场,哈哈笑道:“太真醉了,太真醉了。”

钱风见温峤醉意很深,又听了王敦的话,没法发作,只得咽下这口恶气。

温峤临行前,又向王敦告别,苦苦推辞,表示不愿去赴任,王敦不许。温峤出门后又转回去,痛哭流涕,表示舍不得离开大将军,请他任命别的人。

王敦大为感动,只得好言劝慰,并且请温峤勉为其难。温峤出去后,又一次返回,还是不愿上路,王敦没办法,只好亲自把他送出门,看着他上车离去。

钱凤受了温峤的一顿羞辱后,头脑倒清醒过来,对王敦说“温峤素来和朝廷亲密,怎会突然亲附我们呢?其中一定有诈,还是把他追回来,另换别人出任丹杨尹吧!”

王敦已被温峤彻底感动了,根本听不进钱凤的话,不高兴地说:“你这人气量也太窄了,太真昨天喝醉了酒,得罪了你,你怎么今天就进谗言加害他?”

钱凤便不敢深劝。

温峤安全返回京师后,便把在大将军府中获悉的王敦反叛之事上奏朝廷。

王敦这才知道上了温峤的大当,气得暴跳如雷,说:“太真和我分别才几日,便做这等恶事!我一定要高价悬赏活捉他,亲手拔了他的舌头。”

然而无论他怎样咆哮,却已无可奈何了。

[总结]

温峤身处敌营中,处境十分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好在温峤机智而缜密,与对方巧妙地周旋,特别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因此让对方几乎是看不出任何破绽来。这才得以成功地蒙蔽住对方,为自己制造了脱身的良机。特别是临行前,装醉辱骂钱凤,造成两人失和的假象,为自己成功逃脱做好了最后的铺垫。真是细节之处见智慧,这一步步细微之处的妙棋,只有大智者才能领悟其中的玄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需要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道德经》 第六十四章

[评析]

许多人看到别人取得大成功、大成就,除了眼红之外,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孰不知,每个人的成功和成就,都不是轻易得来的,都是经过千辛万苦、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而成的。正如老子所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算是万丈高楼,也是从平地筑造起来的,因此说,无论处于何等境况都无须灰心,远大的志向是无畏起点低的,只要肯努力、肯坚持,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实例]

宋濂苦学成大器

宋濂是明朝的开国大臣,他年幼时家境十分艰苦,但他苦学不辍。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他写道:“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买到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获得了丰富的学识。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对于心怀大志的人来说,艰苦的生活是一种磨练,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只要能够忍受住这种艰苦,就能够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最终攀上高峰。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寒风呼号,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宋濂家里太穷了,根本没有火来取暖,他的手指也被冻得无法屈伸,但他不敢有所松懈,并坚持要将借来的书抄好后送回去。

抄完书后,天色已晚,宋濂冒着酷寒,一路跑着去还书,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时间。正因为宋濂非常守信,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也因此才能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博览群书,从而增长了见识,为他以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在贫困、饥饿和寒冷中苦苦地生存和挣扎,宋濂却更加坚定了他立志成才的决心。为了实现理想,他一个人背着书箱外出求学,走在深山之中,寒冷的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深厚的积雪冻得他脚底的皮肤都裂开了,鲜血直流。等到了学馆,他几乎快冻死了,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点知觉。

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盛装华服,他并不去羡慕,虽然自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过着极度艰辛的生活,也从不觉得低人一等,只是一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后来终于成才,颇得元太祖朱元璋的器重,成为明朝开国大臣之一。

[总结]

可以说,每一个获得大成功之人的背后,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是高远的理想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只要心中有志气,再低的起点都无所畏惧。

左思十年谱写《三都赋》

左思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但是,他自幼反应迟钝,不善言辞,学习书法和弹琴都没有学成。父亲是这样评价他的:“这孩子脑子太慢了,将来难成大器。”

左思并不服气,知道自己有先天缺陷,就决定通过加倍的刻苦和努力来弥补不足。他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虽说时间长了一点,但由于反复推敲,文章可谓满篇锦绣,字字珠玑,气势宏伟,壮丽无比。

写成《齐都赋》后,左思又想写《三都赋》,当时,江东著名才子陆机在洛阳为官,也想写《三都赋》。他听说左思的想法后,觉得很可笑,写信给其弟陆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作《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