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64907100000006

第6章 人生不必太算计

生命的路径是不能计算的,它时好时坏,时而通畅,时而岔路频频,所以要以无为之心有所作为,在平静中悦纳生活所得。毕竟不论生活的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多么辛苦,每个人都能做完一天的工作;无论遇到多少伤心事,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就是生活的内涵。

人生不能太算计

《红楼梦》中有一回特意讲“香菱学诗”的故事,曹雪芹写道:

香菱是个对文学很有追求的女孩子,尤其热爱诗,她想学写诗,并且在才女如云的大观园里,勇敢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很是认真地将这种追求和热爱付诸行动。

故事开头说有一天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以下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

第一次,黛玉先略说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此继进,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诗的头等大事,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讨论”,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香菱就开始练习写诗,宝钗也参与了其中的指导。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就“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但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朦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为什么那么快就能学会写诗,并写得那么好呢?其根源就在于她喜欢诗、热爱诗。惟其热爱,才能精益求精,不辞辛劳,才能“三更上床,到五更才朦胧睡去”,孜孜不倦,也才能取得较高的成就。

【悟在当下】

《庄子·齐物论》就曾经写道:“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讲述了昭文、师旷、惠子的音乐达到了神仙的境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爱好不同。一个人有所“好”,这也是“几”,把握这个长处,专搞这一行,没有不成功的。所以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发疯了、入迷了,他一定成功。“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彼”就是外面一切其他的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就是人的成功之路。“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了不起的专家,万世留名的有所成就的人物,因为他对某一件事有偏好,所以他死死地钻进去,硬要把这个问题弄到透顶、透彻,因而才有成就。

很多孩子并不喜欢音乐,而是喜欢运动,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去上钢琴课;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背诵唐诗宋词,而是喜欢各种小动物、植物,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每天在家中学习唐诗宋词……这样的事情还算少吗?一个小伙子明明喜欢舞文弄墨,但在家长的坚持下,去报考了大学的计算机系,这是多么可悲啊!家长们可能会说,这叫有用,其实,这纯然是以一种功利眼光来看待外界的表现。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一行学好了、学精了,都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幸福。而如果都能按照“惟其好之”的原则去发展自己,谁又敢保证我们都不能成为天才呢?

做人效法天道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结局。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旋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地主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则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其在与曹操相处的二十余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他也几乎从未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悟在当下】

荀攸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世间法则,均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例如:以柔克刚,“木”虽钝,但削成“矛”状,或许比真正的矛还要锋利。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语出《道德经》,意即: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来,不辞劳苦,不计较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做人处世,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

做理所应当做的事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的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的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悟在当下】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义所当为之事。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言传不如身教

老子看见周王朝日趋衰败,不可救药,便抽身离去。他骑着一匹青牛,只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须经过一个关口,即函谷关,两面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对峙,中间有一条深险波折的羊肠小道。守关的长官叫关令尹喜,又叫令尹喜,是一个学识渊博、颇有见地之人。这日,他到城头瞭望,见辽阔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冉冉而来,尹喜料定今日必会有圣人到来。果然,没过多久,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青牛信步而来,风度非凡,细看,原来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伟大思想家老子。

关令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我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没有什么学问,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尹喜见他推托,便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您满腹经纶,如果不留下些东西来,恐怕很难走出这个函谷关的。”老子知道无法推托,便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面由于关令的“胁迫”,另一方面也是知音难觅。尹喜拿起老子写好的书稿,认真拜读,最后决定放弃官职,与老子一同出走西域,后来人们还看到他们二人一起在流沙里行走。

【悟在当下】

老子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不言之教的确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却很难做到。其实,不言之教,即是说,言传不如身教,只要身体力行,更能将自己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深刻地表达出来,也能传授给别人智慧。

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楚庄王,少年即位,面对混乱不堪的朝政,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声色犬马,实则在暗地里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果然,不久后,他厚积薄发,励精图治,其在位的22年间,知人善任,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使国力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悟在当下】

在《庄子·内篇·逍遥游》中,庄子说深海里有条鱼,突然一变,变成天上会飞的大鹏鸟。鲲化鹏这个问题含意丰富,包含了两个方面——“沉潜”与“飞动”。潜伏在深海里的鱼,突然一变,变成了远走高飞的大鹏鸟。《逍遥游》一开始便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一个人年轻之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是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必须“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只要修到相当的程度,摇身一变,便能展翅高飞了。

成败宛若两重天,人生必须厚积薄发,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静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

天无绝人之路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用寓言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很多与常人形态迥异的人,比如残疾人、受过刑罚的人。从外表上看,他们甚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过着贫穷的生活,但是这些人或者精力充沛,或者很有理想,总之都过得很快乐,堪称异事。比如《人间世》中,庄子就讲述了支离疏的故事。

这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种粮食、十捆柴草。

最后庄子得出结论说,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更何况我们这些形体完整的人呢!

【悟在当下】

庄子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的境况无论多么困难,总是会有路走下去的。因此,人在贫困的处境当中只要能抱着坚定的信念,努力上进,就能跨越贫困,走向成功。其关键还需要身处贫困的你,不要被贫困压倒才行。

执着而有远见,将无所不窥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去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也让他们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悟在当下】

不行动,就不会有收获,眼光放得不远,脚步就只能被困在眼前。这就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表象所困,心界要比眼界放得更远。

《庄子·逍遥游》中就有这样一段论述:到近郊的草木间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

在这里,庄子也在讲述人生境界的问题。前途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看现实的人,恐怕只能抓住今天。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貌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图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前途究竟是什么?前途是一次有计划的旅行,执着而有远见,自信而能把握关键。这就是庄子这个“其学无所不窥”者给我们的启示。

路是走出来的

在《德充符》里面,庄子向我们讲了一个被砍了一只脚,却很成功的一个人。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者的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外在的境遇再困难,只要经过努力,他还是可以走出一条成功的路来。

【悟在当下】

一位名人说过:“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多么辛苦,每个人都能做完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就是生命的真谛。”确实如此,唯有流着眼泪吞咽面包的人才能理解人生的真谛。因为苦难是孕育智慧的摇篮,它不仅能磨炼意志,而且能净化人的灵魂。如果没有那些坎坷和挫折,人绝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内心世界。苦难能毁掉弱者,同样也能造就强者。

做一个生命的强者,就要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希望,这样我们最终会等到转机来临的那一天。

世事无常,结果有常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年轻时曾赴试,落第后满腔愤慨,离别长安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反诗”即《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五百年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也信手涂鸦,作了一首《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一个起义反臣,一位开国皇帝,二者诗作的意境和词句如出一辙,后人多讥讽皇帝剽窃。胡适先生就曾调侃说:“朱元璋跟黄巢乃同道中人,臭味相投。一个做了皇帝,一个成了贼寇罢了。”

的确如此,不过细细品咂,却能品出一些深意。朱元璋出身草莽,来自社会的底层,当从最下层爬上最高峰,其心境可能颇为复杂,他对黄巢的“抄袭”或许是与其惺惺相惜吧。

清人笔记《通幽趣录》中提及,朱元璋在吞并陈友谅、方国珍诸路枭雄时,曾与谋臣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闲谈:“黄巢一介落第武子,后来能创金甲百万之众攻陷唐都,称大齐皇帝,乃是一雄杰也。”由此可见,除了成王败寇的结果迥异外,朱元璋是将黄巢视为知己的。

【悟在当下】

成功了,便是皇帝,历史也成了他的家事;失败了,就是叛变,在历史上被打上一个永远不光彩的印迹。历史朝代交替,似乎都伴随着一个反叛者和一个新的帝王。

老子讲求因果相袭,成者王侯败者寇,不过是历史上偶然与必然的因果轮回,所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一声叹息,化为尘埃。正如南怀瑾先生慨叹,道衍化为德,德再衍化为仁、义、礼、乐,再由仁、义、礼、乐衍化而为权术,表示了人类的心路历程,每况愈下,陷溺愈深。老子被后世误读为阴谋家,其实是替历史枉担了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