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平台在各行各业的使用早已经屡见不鲜,在很多企业都有类似苹果公司的粉丝平台。互联网应用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预示着粉丝平台逐步进入超热时代。那么,如今的互联网企业又该怎样去打造自己的“粉丝平台”呢?
前几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金融家论坛”上,“上海市浦东粉丝平台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第三方电子支付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表明它们将利用自身超强的金融研究实力,对国内粉丝平台展开探讨和研究。
在很多人看来,目前中国粉丝平台发展将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限制:一个是线下与粉丝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成本较高,而线上的交流互动成本非常低,同时也比较好做;二是线下活动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很难处理。
大部分人认为,发展粉丝平台不只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也与政府方面的作为有关。首先,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使生活更加便捷的基础设施;其次,政府应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毕竟大量的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最后,政府还要为各行各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甚至共享技术平台。
粉丝平台,赢在服务。互联网企业获得成功的根本方法就是扩大自己的用户基础、免费模式和平台开放。当前中国粉丝平台发展应该在“转型”中发展服务经济和粉丝经济。发展粉丝平台,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最上层设计,必须要进行大胆突破,尽力去探索各类平台型企业;要在服务经济的框架下,构建出粉丝平台的相关支持规则;要适时立法,以防范粉丝平台可能引发的负面作用;要对创新型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
1.拿什么去赢得粉丝的信任
互联网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超链接”在各个网页之间建立起联系,使之成为一个以网页为节点的信息网络。谷歌可以通过外链数字的多少对网页进行评价和排序,从而形成谷歌核心算法。而谷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通过它可以找到信息网络的“热网页”。
社交网络最伟大之处就是可以在虚拟的社会联系中,建立起真实的联系;微博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各种话题和相互关注,在众多的用户之间构建一个虚拟网络。而微博迷你信息展示内容十分丰富且短小精练,同时兼顾人与内容的关联,单项关注行为让不同人基于粉丝数目差距,分成“粉丝”与“意见领袖”。后者具备“热网页”作用,还是“热用户”,更是“热内容”的制造者。
微博上“粉丝”与“关注”相对应,但是它与QQ好友之间的交互却是不同的,它是单向行为,他们的区别如同“单相思”与“恋爱”一样。而“关注”并不仅仅是“关注”,它还代表一种信任、关联和更加亲密的关系。
如今,微博已经成为内容网与用户网的焦点和搜寻关键,这使得这个具有海量粉丝的管理平台成为粉丝经济最重要的载体。现在,大到全球知名企业,小到个体经营的微型企业,甚至是国家机关都十分重视微博,都在积极开展微博营销。当然,微博营销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微博是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其粉丝数并没有上限设置。由于实时播报和简单迷你,使微博的门槛降到了最低,更让信息传递成本基本为零,微博甚至还是客服中心。
苹果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iPhone和iPad品牌,早已经深入人心,这使得苹果的粉丝在IT企业当中是最多的,同时它还是经营粉丝最为成功的企业。
苹果对于用户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它的品质。尽管在众多的IT设备中,苹果产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主要供给高端市场,在国外销售市场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在中国也是直供直辖市和省会的一线城市。但苹果产品基本没有硬伤,在不摔不碰的情况下,大部分产品使用两三年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软件故障则可以通过系统还原来搞定。
苹果喜欢采用内置广告的方式来进行营销宣传,所以基本不会在广告中投放太多的资金,而互联网广告更是少得可怜。可以说,它将以下几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一是发布会。苹果举办的产品发布会在业内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发布会。无论是PPT还是演讲要点都堪称完美,一般都是用少而精的词汇将产品介绍得清清楚楚。对于用户最关心的产品细节,苹果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将重要功能进行现场演示。
二是官方网站。苹果的每一款产品上市,都会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介绍。苹果对于产品优势的解读生动形象,再配以产品经理的现场解说,让人们对苹果产品的追求变得十分狂热。对于苹果产品评测,很多媒体都是直接照搬苹果公司自己的介绍,因为没人比其将自己的产品描述得更清楚。
三是线下专卖店。苹果旗舰店的服务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如用户在店里想试用多久便试用多久、让用户自己操作等。
苹果产品经常处于稀缺状态,给人们的感觉总是供不应求。苹果从来不会轻易降价,即使降价,也会放在新产品发布前后。平时,黄牛的价格比苹果官方价格要高出很多,让人们感觉,苹果产品的价格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苹果只是在做好分内之事——提供优秀产品和到位的产品展示,以及优质服务。这使得苹果粉丝的忠诚度非常高。而对于苹果的优点,果粉们喜欢口口相传,这恰恰符合移动互联网终端特点。如果你有一台Mac台式机,那么是没法拿出来炫耀的。但是作为移动设备的iPhone和iPad,却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数码产品,而且还可以扮演饰品的“角色”,就像LV的包一样。
粉丝们能做的不仅是义务宣传,众多果粉还自发建设苹果论坛社区,在其中互相交流使用心得和技巧。很多苹果论坛都已经颇具规模,甚至还有一些获得了不菲投资。而做技术开发的果粉有的则摇身一变,成为开发者,变成苹果产业链上的一员。实际上,这就是人们对苹果这一品牌的信任,正是这种信任驱使着果粉去做很多自发性的有利于苹果的举动。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双方都信任彼此,那么相互之间的沟通就会极为顺畅。那为什么很多企业每年都会花费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来请明星做产品代言呢?就是因为明星拥有众多的粉丝,而且明星的可信度高。企业通过明星做产品代言,可以将粉丝对明星的信任转接到企业产品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
其实,只要人们认真观察便会发现:所有商业行为的本质都是围绕着信任展开的,如果产品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它将变得一文不值。在产品同质化的竞争时代,信任就成了成功的关键。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周围充满了商品广告,这些广告无疑为人们省下了很多寻找产品的时间,但最终决定购买哪一款产品,很多人都会参考自己信任的人所给出的意见:亲朋好友、同事、其他购买者等。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转接信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企业在做销售时,如果能得到顾客足够的信任,他们便有可能购买其产品——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企业的产品,就是因为产品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样道理,如果企业能帮助顾客解决问题,顾客自然就会对企业产生信任感。
比如,很多人都有购买电脑或手机的经历。虽然购买时大多数商家都做出了凭发票保修一定时间的承诺,但真正到了需要保修时,才发现需要等待的时间很长,或是过程十分麻烦。还有一些人由于没有保存好购买发票,无法享受到厂家的保修待遇。可以说,很多人都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对此,或许有些商家会说,这都是消费者自己的问题。但是对于用户来讲,只有你帮助他解决了问题,他才会相信你。
商家在服务方面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今信息系统基础高度发达,很多快递公司都采用电子扫描的方法,将发货单扫描后存入电脑。提供保修服务的厂家也可以设计出一个比较简单的信息系统,在用户完成购买后,将用户完整的信息,如产品编号、用户身份证号、服务账号等信息录入系统,在用户需要保修时,只需出示身份证或提供服务账号,便可以享受相应的保修服务。这样既方便了客户又提升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现在大多数人都相信专家,认为与专家做生意有保障。企业也要尽量将自己打造成专家。其实,任何人都能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只要你能专注于一个行业,并做到极致。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专注一个行业十年,他就能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专家。
要想成为一个领域中的专家,得到足够多的用户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公众账号发布大量的对行业有独到见解的专业论文,而不是那些人云亦云、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的文章。
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都是用钱来投票的,其对企业的信任度越高,购买企业产品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当企业为顾客提供产品并为他们创造出更多价值时,自然会使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并且赢得粉丝的信任。
2.企业平台上的粉丝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要进行“变化”,才能得以发展。
在公园里、公交车上、地铁上,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如今,互联网发展速度日益迅猛,微博、微信和易信的诞生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快捷。“指尖上的中国”模式已经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众多商家来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营销理念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蜕变”的时候。
作为企业家,要适应当下的变化,就必须在速度上超越竞争对手,这就要求企业家们不断地“学习”。这是一个即使拥有高学历也很有可能被淘汰的社会,只有拥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生存。所以,企业家们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粉丝经济”状态下,企业的最大资源就是消费者。如今,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都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赢家”,它们大都是靠粉丝,也就是那些忠诚的消费者迅速崛起的。小米集团的总裁雷军就很会玩粉丝营销,仅他的博客就有800万名忠诚的粉丝,他们全都是小米的爱好者和追随者。在目前互联网的新形势下,粉丝就是企业的核心顾客群,所以企业家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企业和品牌是否也拥有忠诚的粉丝群,粉丝的数量有多少。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众多忠诚粉丝的最大价值就是进行“裂变”,由1个粉丝“裂变”为2个粉丝,由2个粉丝“裂变”为一群粉丝。现在,消费者已经逐渐转变为消费商,他们会用微博、微信和贴吧等平台,“秀”一下自己买到的产品,而这往往会引来朋友圈一群人的围观。显然,由此产生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已经开始从产品价值链的终点逐渐转变为价值链的起点,成为企业生产、设计和研发的源头。这就要求传统企业必须变得更加灵活,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地响应市场,有能力应对突然出现的挑战者,并做出及时的战略调整和价值链转型。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驱动传统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那么到底什么是规模经济呢?简单来说就是做到最大。而什么是范围经济呢?通俗来讲就是将经营范围做到最广。按照如今的说法就是做大做强。然而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并不是这样的,互联网的驱动力是平台。海尔希望可以将所有的家电都变成互联网终端,这样就可以使之变成一个智慧家庭。要做到这样当然需要融合更多的资源。“我希望可以使用平台模式进行运作。我们不想再将海尔当作企业来运作,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创业平台。可能会在海尔这个平台上产生很多小企业,它们都将发展成为个体经营,然后每个个体经营都可以与其他组织联合起来,逐渐转变成利益共同体。”
这个平台必须是多方主体参与的组织或系统,而单一的主体则不能构建起平台。其中的每一个主体都是一股能量,如果将这些能量组织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系统,而主体越多能量也就越大。这种能量的聚集能力,其实就是平台存在的竞争力。
平台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集体建设的自组织生态系统,而平台型组织的参与者有时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参与,他们大多时候是为自己的利益在做事情。这种无意识的、自利的行为便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自组织。比如,你用一次搜索就是参与了一次谷歌的大数据收集,其原因就是你的每次点击都是一个数据来源点。
平台的建设中,开放地共建平台是关键。在手机的发展史当中,诺基亚的衰败并不是因为它没有可供利用的平台,而是源于它的平台开放和共建机制的失利。当今手机市场已经不再是品牌之战,而是系统平台的战争。
无论从互联网还是从粉丝经济的角度来看,共享必须是双向的,只有产生互动才能体现出价值。微博和微信这样的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多向互动,无论任何人或是距离有多远,都可以在眨眼间实现多维互动。实际上,粉丝与企业之间共享首先强调的就是实现双向互动,双方都可以为对方提供各自需要的数据。如果平台设计中,缺乏这种双向且互利的共享,运作起来就会十分困难。
在互联网中总会出现“开放源代码”,这种开放源码其实就是一种共享机制。开放源码协作则是一条能够通过相互协作实现重大创新的途径。“开放源代码”来自共用平台及使用平台的技术,而另外一种共用平台就是云技术服务,如云存储和云计算等。这种平台在未来会成为类似电网和通信一样的社会基础设施。
平台模式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不仅其商业模式变化多端,连盈利的方式也逐步向着多元化靠拢,但无论如何转变,生态型平台企业的盈利都趋向于共赢模式。
共赢模式的逻辑可以这样理解:平台型企业想要盈利,就必须使平台生态圈达到一定的规模。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必须大力吸引更多的粉丝参与进来,这样共赢就必须成为前提。所以,粉丝平台的结构设计一定要以“多方共赢”作为主旨。
提到平台模式下的共赢必须要解释一个词汇——“多边性”。因为单边是无法构建出一个平台的,所以搭建平台的首要任务就是定义双边或者多边的群体,如淘宝、招聘网站都属于双边模式,而搜索平台则属于三边模式。
基于上述因素,在这样的平台上必然会出现“付费方”和“补贴方”。而这并不是单纯的买卖双方,他们通常来自平台设置者最初的设定。比如,婚庆网站当中的男女双方就是“付费方”和“补贴方”,其收费模式采取的是“电子邮票”的形式。此外,苹果iOS系统软件提供商的收费标准是三七开,而消费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软件,并选择是否通过付费的方式来升级或者个性化。
平台不必非得依托互联网,但互联网却是最佳的开放平台,具备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如果平台与互联网结合,便可以最大化地扩大参与主体。
那为什么要开放呢?原因就是你开放得越多,你与别人的连接就会变得越多。在如今的网状社会,“个人”或者“企业”的价值都是由连接点的广度和厚度决定的。如果你的连接点足够广、足够厚,那么你的价值就足够大,这也正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自身的价值便由自己的信息含量来决定。所以开放已经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需,你不开放,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广、更厚的连接。
开放平台的前提是这个平台必须是一个平等的平台。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渠道管控是常用的套路。而互联网思维不是这样,它是由技术决定的,类似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是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因此,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也是互动。可以说,平等是互联网的基本原则。
平台商应该与平台合作者实现地位等同。其实平等合作就是平台商与平台合作者之间,双方都要依照契约行事,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推广,抑或是客户服务,双方都必须平等协商、沟通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哪一方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因此,开放平台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老大思维”,不能存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想法,应该与广大的粉丝进行互动,利用平台顺利地达成自己的营销目的。
3.粉丝的世界,一定要让粉丝做主
“以粉丝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粉丝的世界,一定要让粉丝做主。”这是谷歌公司座右铭中的第一条。
谷歌给人们的印象常常是“不作恶”的企业价值观,“以粉丝为中心”才是谷歌立身的根本。其实,“以粉丝为中心”应该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立身之本。
“以粉丝为中心”早已经不是新概念了。如果想要知道企业是什么,那么就应该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但能否创造出利润,并不取决于企业而是取决于顾客,因为顾客会逐渐地转变为企业的粉丝。企业有了粉丝,才能持续发展,更具生命力。
然而创业者常犯的通病就是他们的创业动力并不是基于用户、基于粉丝需求的,而是基于自己的情绪或者人定胜天的幻想。
其实,大多数成熟的创业者都明白“以粉丝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是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他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将利润与绩效作为考核员工工作好坏及考量企业收益的核心。而对于企业来说,利润和绩效当然很重要,但它们也只是“以粉丝为中心”的结果。只有通过粉丝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才能使经济资源转化为真正的商品。实际上,企业想生产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粉丝想买什么,他们的认知价值又是什么,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能形成粉丝效应,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粉丝决定着企业是什么、生产什么、能否持续存在下去。
近年来,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发现,名牌在所有产品品牌中占的比例还不到3%,但所占的市场份额却达到40%以上,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52%,可见品牌的重要性。而品牌的塑造离不开粉丝的追捧,名牌的粉丝数量都是极其庞大的。
因此,企业在进行品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粉丝对产品与品牌的参与过程。例如,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如何让粉丝更方便、更直接有效地获取信息;在粉丝对产品进行评价时,怎样让粉丝的反馈得到及时回复,让粉丝觉得他的体验对企业来说很重要;在粉丝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如何为其提供细心且贴心的指导和服务;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如何及时为粉丝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总之,根本宗旨就是让整个品牌管理过程渗透到“一切以粉丝为中心,一切让粉丝做主”的理念当中。
互联网时代是粉丝的世界,企业做一切事都要以粉丝为核心。这样粉丝才能相信、认可企业,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可以说,只有对粉丝信守承诺才能赢得粉丝,才能创造高度的粉丝满意度,从而使企业收获高额的利润回报。
品牌存在于顾客的消费观念当中,顾客对品牌的认可就是对企业与产品的认可和肯定。企业应该让每位员工都把粉丝放在首位,以粉丝需求为导向;企业各部门也应该尽全力配合,互相协调,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粉丝。
粉丝对于企业来说有不少的优点,其中最大的就是盲目性,对喜爱产品的狂热,对某些问题的宽容,甚至视而不见。此外,他们可以跟随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不停地购买,还会主动地向他人推荐。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很一般的纪念品却卖得很好,换言之,粉丝们在意的并不是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而是自己参与的感觉。
一般来说,忠实的粉丝都是最专业、最热心和最挑剔的用户——他们一旦发现一款产品的性价比很高,便会立即成为该产品的购买者,并自觉地成为这款产品最积极的推销者,同时兼任义务宣传员、免费客服,更有甚者,还可以充当售后工程师的角色。
事实上,粉丝就是一群特殊用户,或者说是铁杆用户。他们的“关注”行为,不只是想知道与产品有关的信息,他们本身还是潜在的购买者,并且是最忠实的购买者。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关注也有着极大的用户成本,但是它代表着用户可以接受你在一定程度上的“狂轰滥炸”。
国际品牌网认为,只有以粉丝为中心,以粉丝为导向的品牌管理才有可能成功,而企业只有以粉丝的标准为标准,品牌管理才可以为自己的品牌不断加分,使得品牌资产逐渐雄厚起来,为企业进行长期而深远的品牌打造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粉丝就是品牌的一部分,两者是牢不可分的,而用户却只是过客,可以这么说,在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逐渐消亡。”
在互联网时代,以平台的方式来赚钱是所有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运用这种方式获得成功的人很少。苹果公司却做得很好,可以说,它是功能、服务和平台三个层面都有利润的集大成者,它的手机属于功能层面,销售价格还很高,净利润比国产手机高得多;iTunes软件则属于服务层面,与手机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而苹果公司所做的App Store等将平台构建得非常完美,既提升了服务质量又强化了产品功能。
苹果公司所打造的平台便是围绕着用户体验进行的,他们以“果粉”为中心,为其提供极致体验,并积极采纳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遵循其需求改进产品,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这极大地提高了苹果产品在粉丝心目中的地位,更使得粉丝对苹果产品愈加忠诚。
互联网时代是粉丝至上的时代,企业一定要树立让粉丝做主的经营理念。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道路才能越来越宽。
4.利用好社交,将粉丝力量转化成真金白银
在微博时代,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粉丝,那它绝对不可能生存下去。
在微博上,不同的人所拥有的粉丝类型也各不相同。李开复和周鸿祎的粉丝,大都是IT圈里的;姚晨和杨幂的粉丝大都是爱打听娱乐圈八卦的年轻人;韩寒的粉丝,以女性和文艺青年居多,因为他是偶像级作家;方舟子的粉丝,大都是爱好科学的。感性的文艺青年和较真的科学控,两者之间多少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才会导致方舟子和韩寒以及他们粉丝之间的“方韩大战”。
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拥有的资源通常包括财富、才识,还有人脉。一个人的财富可以由货币和财产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识可以从言行和作品中看出;而一个人的号召力和人脉,则是由粉丝数量与忠诚度来显示的。拥有财富的人并不一定身具才识并拥有粉丝,但才识能吸引粉丝,而粉丝则可以进一步变现为财富。
姚晨在新浪微博人气暴涨后,片约不断,更是成了广告女王;方舟子和韩寒进行“方韩大战”时,也没有忘记推广他们的科普读物和文艺作品;罗永浩的“冰箱事件”,更是顺便将英语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做得人尽皆知。
网络名人木子美的新浪微博名为“不加V”,看起来与实名微博格格不入,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其“床评”和“算命”等炒作下,从初期的几千名粉丝暴增到20万名,而在此期间,木子美还删除了很多僵尸粉丝,并拉黑了众多“不友好”粉丝。而这20万粉丝,确实给木子美带来了“真金白银”。
木子美最近出了本书,叫《男女内参》,属于“重口味”书籍。她在微博上大肆宣传新书,介绍内容,贴购买网址,并提醒粉丝“不买书,就不是好粉丝”。如果有粉丝买了书,晒书照,木子美就会帮着转发。通过粉丝晒书照,这本书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其本人也随之获益不小。
也许财富、才识和名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有钱人可以花钱买粉丝,但买到的都是僵尸粉丝,并不能说明什么;有才识的人用自己发表的文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粉丝虽不多,但质量很高;有名气的人、作家可以推广自己的书,歌星可以推广自己的专辑,影星可以推广自己的影视作品……木子美“不加V”正是一个精心管理微博,将粉丝力量变成“真金白银”的案例。
微博、微信里充斥着很多无病呻吟与“毁”人不倦的“励志”段子,还有众多的广告、促销和店庆,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平时没人来,只有在抽奖搞活动时热闹一阵,之后便再次归于平静。
大众媒体时代,是品牌购买媒体,他们用创意和高频率的暴力手段将品牌信息强加给消费者,这种一对多的传播方法叫作传播思维。人们为了看电视剧、听广播,或者等电梯、地铁和公交,无奈之下,只能被这些广告所覆盖。这就是传播!
而在互联网社交网络时代,微博、微信与人人这一类社交媒体平台,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地方,人们关注的必然是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品牌与企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在海量的分散信息和用户面前,变得没有任何亮点,更无法强制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用户关注。
因此,当企业利用抽奖的方式将用户吸引过来,妄图采用传播思维推广产品与广告时,发现效果非常差,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取消关注。可见,传播思维根本就不适合社交网络。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社交网络也要用社交思维去思考,利用社交法则来运营。如果有谁违背了这个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社交网络,最主要的功能便是社交。人与人的社交,物与人的社交,说白了就是交朋友。而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如雷军的小米集团、赫畅的黄太吉、徐智明的快书包、丙哥的红味坊,每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曾经亲自在一线解答与回复消费者的问题,与他们打成一片。赫畅在微博上这样写道:“都别扯什么微营销,但凡老板能在微博上坚持与消费者互动一年的,社交网络就不可能还做不好。”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企业在线下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大都是老板冲在第一线,听客户的反馈,与客户交流互动,到最后,其实很多顾客都是冲着老板去的。相反,那些在一开始就做甩手掌柜的老板,很少有创业成功的。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实际上都是社交科技化与网络化的翻版,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懂得如何搞社交网络了。
所有忘记人性、忽略用户的微营销都是伪营销!只有当企业利用社交思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的时候,品牌才算真正找到社交网络的成功之道。
如今,明星与粉丝的互动方式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甚至传统粉丝经济也有了新的可能。
陈坤的微信公众平台付费会员模式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目光。在陈坤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成为陈坤微信平台的会员,其中分为10元月卡、50元季卡、100元半年卡,以及168元年卡。在用户成为会员之后,便可以根据不同会员等级来享受不一样的特权:阅读陈坤的系列书籍、欣赏陈坤的私房音乐、查看陈坤的私房照,还可以定制语音推送,听陈坤说早安晚安,也可以让陈坤叫你起床,还可以在会员讨论区中发帖评论,与众多会员进行交流,也就是说,付了费的用户就有机会与陈坤互动了。
根据数据显示,陈坤的微信平台上大概有100万名粉丝,只要有10%的粉丝付费,陈坤便可以获得至少1680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陈坤还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广书籍、T恤和纪念品等偶像衍生品,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事实上,并不只有陈坤在微信平台上推行付费会员这种模式,自媒体人罗振宇所创的“罗辑思维”就是微信付费会员模式的最早尝试。他把会员费统一定为200元,仅仅半天时间就出售了5500个会员席位,最终仅会员费一项就让他收获了160万元。但是罗振宇除了将会员编号发给会员之外,并没有对他们做出额外的服务承诺,他所收取的会员费就是基于粉丝认同而自愿付出的“打赏”。
《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了月卡、季卡、半年卡及年卡,用户在成为南派三叔微信公众平台会员之后,可以阅读南派三叔的最新作品,如独家短篇小说、最新小说连载及漫画等;可以进入会员讨论区,与其他会员交流读书心得,还有机会获得南派三叔的亲自点评,并与他进行交流互动。
微信方面表示,陈坤的微信公众平台属于首例明星会员制,这种会员模式并不只是局限于明星,也包括知名的企业家。这种会员制模式由于正处于试运营初期,所以不涉及任何分成。
现在的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会员模式只是将粉丝团转移到了微信平台上,明星在拥有了微信平台之后,可以清楚地了解粉丝的人群构成,并能直接与自己的粉丝进行对话,而陈坤也借此成为不完全受制于经纪公司,可以独立运作的“自媒体”。
传统的营销模式或许需要进行重新定位。这与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中所描述的“1000铁杆粉丝”的理论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明星拥有1000位铁杆粉丝,那么他便可以通过经营个人品牌得到的收益养活自己。
利用好社交平台,可以从中获得巨大收益,而运用好社交,则可以将粉丝的力量全部转化为真金白银。
5.粉丝时代的社群经济
在互联网粉丝时代,社群经济就是怎样让社群力量转变成生产力。那什么是社群呢?按照美国经济学者勒维斯的描述,社群就是任何人的心中都存在着原始部落情结。“一个伟大的营销必然能够很好地迎合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在农业时代所寄存的部落意识。”如果将组织社群化,就必须达成一个目标来表示这种社群组织的合法性,这样可以让资源得到更高效、更优势的配置。
社群经济是粉丝时代的产物,粉丝经济不一定是社群经济,但社群经济却一定是粉丝经济。
首先,我们要对社群和集体进行区分。社群其实就是社区,强调个人的活跃度及自我意愿与整体之间的协作性。集体则是一个整体,可谓是铁板一块,强调服从和牺牲。因此,我们必须抛弃“集体主义”的想法。否则,将无法成功捕捉到网络社群的许多隐秘现象。
其次,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小米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自己玩的是“粉丝经济”,但如今“粉丝经济”的玩法,从根本上来说,已经变成主流化策略,而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在本质是不太一样的。如果社群经济是以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为主流化策略,那社群必然是有边界的,一旦社群过大,就极容易造成情感分裂。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在本质上确实是两码事,就像罗振宇利用“罗辑思维”进行创业时所说的:“我所创建的‘罗辑思维’在本质上属于社群经济,不算是粉丝经济。”不过很多人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还不属于社群经济,依然属于粉丝经济。两者的根本区别就是:社群的关系是呈现两两相交的网状联系的,就是服务用户和用户满意,但是粉丝经济是将某个点作为中心,使得所有参与的人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交流和体验的明星式经济。另外,社群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自行运作,而粉丝经济却不会这样。
其实,建立社群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它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十分漫长。而BBS也属于社群经济的范畴。很多人在听到“社群”这两个字时会感觉特别“高大上”,实际上就连“社区”——SNS也属于社群经济当中的一种。但是绝大部分BBS与SNS都已经凋零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还在运作。在很多人的视野当中,起初玩社群玩得最好的无疑是“豆瓣”。不过,在刚开始时,豆瓣在很大程度上是“粉丝经济”占据着主要地位,它的创始人杨勃在刚成立豆瓣时拥有的威望是很高的。后来杨勃主动地退居到幕后,由此后来注册的很多豆瓣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杨勃是谁了。
豆瓣是十分厉害的社群,它拥有的小组数量十分庞大,但是要将其归结到“社群经济”的范畴,实在还为时过早。其实豆瓣所走的商业化道路一直都不太顺畅,在移动端更是犯了很多错误,因此至今它还在移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另外,还有一个社群新近崛起,那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知乎”。“知乎”在社群这种模式中表现得也非常好,最近一段时间里实现融资2000万美元,但是说到“经济”二字,其距离还是很遥远的。
搭建社群的人一般都会隐居幕后,无论是“豆瓣”,还是“知乎”,甚至是“贴吧”,它们的创建者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普通用户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在平台上,其实存在着很多个不同型号的“粉丝经济”。而社群经济就是由这些“粉丝经济”作为“地基”支撑起来的。不过利用一个人的知名度将诸多用户圈到一起的,再怎么说也属于粉丝经济体。
账号体系分为很多种形式,而货币化的账号体系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很多诸如情感化的账号体系。我们常说的将社群人格化,就是在社群内部生起“一团火”,让里面产生一些温度。如果在一个小区里,很多人彼此并不认识,见面之后也不打招呼,这算不上是社群。但是在这个小区里,也许会出现一个以“广场舞”为中心的小型社群。大家只有在跳“广场舞”的时候才聚在一起,跳累了,中场休息时,大家凑在一起闲谈。通过这种方式,彼此之间会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而只有彼此之间有了信任,才会产生温度,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受到温暖。这个时候,每位“舞民”就会成为一个账号。
有许多充满温暖的社群都是围绕这种聚群模式建立起来的。因为信任,彼此之间才会放心地交流跳舞以外的事情。这时,美国学者科斯所说的价格发现与交易成本便会降得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也就是说,社群所使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很可能就不再是利用市场方式进行的了。
我们还可以简单想象一下处于线下的社群,这些社群成员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横向沟通。当然,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社群就是一个“圈子”。但是在“粉丝经济”中,或者是在小米模式中,其所产生的向心力是非常强的。而“互联网思维”的过度庸俗化必然会带来掺杂着许多水分的价值观,这样就会导致情感纽带变得不再牢靠。但如果按照横向沟通、互相信任和社员自己建立起来的交流来看,将社群看作一个圈子也说得过去。不过其中唯一的区别是,社群属于商业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系统的可供社员进行交易的模式。而圈子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的交换和情感寄托。由于有这样的侧重点,使得圈子也能被做成社群。
社群的运营者行使的应该是BBS版主职能,而不再是充当“领袖”。这也是对社群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因为一旦出现了“领袖”,随之而来的就是“朋党现象”。但是所谓的社群,讲究的是群而不是党。
在社群经济中还存在着“双重产品”的现象。就是社群的运营者在社群里出售产品,而社群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被运营者向外出售。比如,罗振宇在社群里兜售会员资格,他便是将社群的影响力看作“罗辑思维”在外界所具备的议价能力,也就是他常所说的“占便宜的能力”。
其实,无论是社群还是粉丝,都不能说明哪个可以进化得更好,只是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粉丝经济未必会逐渐“老去”,社群经济也未必会变成“新锐”。但无论如何,社群经济都是粉丝时代的产物。做粉丝经济对运营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做社群经济考验的是企业长期的运营能力,两者都需要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久地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