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决定与当时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进行议和谈判。
南北议和正式开始于1911年12月18日,但在此之前南北双方实际上已进行过多次接触并达成了停战协定。先是袁世凯在指挥清军攻下汉口之后,派蔡廷干、刘承恩去武昌面见黎元洪和黄兴,探询革命党方面对停战议和的意见。黎、黄的回答是劝袁世凯归诚起义,勿为清廷所用,袁世凯知道和谈时机尚不成熟,于是又命北洋军猛攻汉阳。11月27日,清军攻下汉阳,袁世凯请英使出面调停,黎元洪提出了停战条款三条:
1. 停战15天,在此期间内,目前所占领的领土应各自驻守;2. 已加入革命党的所有省份的代表在上海集会,他们将选出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所指派的代表进行谈判;3. 如有必要,停战继续延长15天。
12月1日,袁世凯对黎元洪所提停战条款修改为:
1. 双方各自驻守现已占领的土地,不得秘密地进行侦察活动;2. 停战期限定为3天;3. 在上述期间内,军舰不得利用停战的机会在武昌或汉口南北两岸停泊,从而获得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在停战期满以前,军舰必须退往武昌下游若干距离的地方;4. 在停战期间内,任何一方不得增调援军,修建炮台,或在其他方面增加军事力量;5. 为了防止对这些条件的违犯行为,英国总领事应作为证人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同一天,袁世凯向报界公布了自己的政见,特别阐述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及其对议和所持的方针。
袁世凯说:
余爱中国之民,较之共和党人主持急进者,有过之无不及。故我所兢者,在改革之实行,明知所担责任宏大,顾余非为名誉权力起见,但欲为中国恢复秩序,意在有益于中国,使无波折耳。故余仍望和议有成,凡民人意在保全中国者,务使其各党满意,恢复和平,建设一坚固之政府,余知国民意见明通,当不愿目睹其本国之破坏,故欲进共和党人与之筹议方略,使终战局,破除各种情意睽隔,而将从前种种不便于民者,一概除去。至各省纷纷独立,余观之与和议亦不甚睽离,当时政府之权力,既不能行于各省省会,其省会中必有数人宣布近于独立之政体,其实非全然独立,有数省,权尚在保守派之手,则迹近中立耳。其题目在推翻专制,其目的在保守治安,保护人民财产,愈言共和,愈见中立。故余拟召集各省之人民,以研究此中国究应为何等政体之大问题。此问题既如此重大,故凡事应心平意和论之,不可靠一时之热忱。余之主意在留存本朝皇帝,即为君主立宪政体,从前满汉歧视之处,自当一扫而空之。
袁世凯的和平姿态为革命党方面所接受。
12月3日,英国公使朱尔典报告英国外长格雷说,驻汉口的总领事葛福电称:“通过我的调解,双方已同意无条件地停战三天。目前的情况几乎同袁世凯所要求的完全一致。”停战时间为12月3日上午8时至6日上午8时。但是在12月2日,革命军攻克南京,袁世凯遂于12月4日向英使提议,停战届满后延长15天,包括武昌和南京,南军(不包括秦晋及北方义军)不北上,北军不南下,双方指派代表讨论大局。随后袁世凯指派唐绍仪为他的议和全权代表,革命军方面指派伍廷芳为议和全权代表。12月9日,唐绍仪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11日抵达汉口,但革命派坚持以上海为会谈地点。于是,唐绍仪又乘船前往上海,这样就有了上海议和之举。
12月18日,南北议和正式开始,到12月底,会谈一共进行了五次,除讨论双方停战问题外,主要是争论国体问题,也就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还是采取民主共和?
袁世凯代表唐绍仪在国体问题上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
袁世凯本人多次公开声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他还对梁鼎芬说过,“决不辜负孤儿寡母”,以致一些原本对袁世凯不信任的王公大臣也认为“袁宫保决不会当曹操”。不过,据英国记者莫理循的观察,袁世凯在国体问题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他身边的许多人都赞成共和。他本人也一直在私下里通过他的中间人表示他愿意接受共和政府的形式,以换取他在新的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他所委派的议和代表唐绍仪,从一开始就表示自己信奉共和思想,并把建立在袁世凯领导下的共和国作为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但袁世凯决不会轻易宣称赞成共和,因为这是他与南方讨价还价的重要砝码。革命军方面,在国体问题上也不想有半点让步。孙中山回到上海后,即公开宣称,“革命之目的不达,无议和之可言也”。
但是,迫于北强南弱的客观形势,革命党方面又多次公开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他为总统。对军事实力软弱的革命党来说,推举袁世凯以尽早结束国内战争,实现南北统一,并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对袁世凯来说,他心里想着总统的职位,但嘴里又不便说出来。于是谈判中就出现了这样有意思的一幕。唐绍仪虽然宣称赞同共和,但又煞费苦心地要寻求一种合法依据。
双方最后商定的办法,就是召开国民会议,听从国民公决。
然而,当袁世凯得知孙中山于1月1日在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勃然大怒,他一面以唐绍仪逾权为由,罢免了唐绍仪的议和权,否认唐绍仪与伍廷芳议定的条款,此后所有与革命党方面的交涉事宜一律由他自己处理;一面又迫使清廷出内帑备战,准备重新对南方开战。
袁世凯致电孙中山:
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之国民公决,所决如何,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
孙中山复电解释:
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也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具在,区区之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有诱致之意,则误会矣。
与此同时,南方也加紧了北伐的准备。
就在孙中山复电袁世凯的那天,他还致电陈炯明,内称:“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7日,他在复黎元洪电中又对北伐用兵方略作了布置,以湘、鄂为第一军,由京汉路前进;宁、皖为第二军,向河南前进,与第一军会合于开封、郑州之间;淮、扬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山东前进,会于滦州、秦皇岛;合关外之军为第五军,山、陕为第六军,向北面前进,合击北京。孙中山还在参议院表示,“和议一破,本总统当亲督江、皖之师”,直捣北京。
南北形势再度紧张。
不过,南北主战,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袁世凯并不想真打,孙中山也没有经济、军事实力去进行北伐。和谈的道路并没完全堵死,南北双方的秘密磋商仍在继续。
11月14日,唐绍仪致电伍廷芳,称:“前云孙君肯让袁君,有何把握,乞速详示。”孙中山当即复电伍廷芳请他转告唐绍仪,“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开始加快了逼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