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怎么说,霍宇毕竟算是金枝的家长,我们的婚礼已经就在眼前,他去见见我的父母也是情理之中的。当然金枝跟我也有同样的担心,不过我们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去找了冯哥和张哥,邀请他们一起到我的老家做客。
毕竟冯哥和张哥的性格比霍宇要稳妥的多,相信有他们同去,霍宇不会轻易的犯起他那火爆的脾气。
冯哥和张哥欣然的答应了,我和金枝这才多少的放了点心。
于是我们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冯哥派了两辆车,又往车的后备箱里装了不少的礼品。我们一行人便驱车赶往我的老家。
想想上次回来的时候是我和金枝坐的是长途客车。到了,我们的县城又特意打车回去的,那时候我还特别的幼稚,单纯的就是想在乡里乡亲面前炫耀一下。
这次回去的阵仗比上次要阔气的多。可我的心里却没有了丝毫想炫耀的想法。人的确是个奇怪的东西,越缺少的时候越想炫耀。看到拥有的时候就觉得这算不了什么。
这座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北面山谷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唯一大路。这条道修的特别宽敞,车子便顺着爬上了高高的山坡。
我扭过头隔着车窗朝后面望去,整个城市尽收眼底。一层淡薄的雾气弥漫在城市的上空,我不禁心生感慨。
这便是我从无到有奋斗过的地方。这个城市承载了我太多的喜怒哀乐。出来这座城市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少年。而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才发现磨难才是人生的常态。
这一路上,霍宇和冯哥一直在谈笑。见霍宇不再板着脸,我多少的放了些心。希望他的愉快的心情一直能保持下去,免得到了我的老家,当着我的父母的面闹出什么事情来。
我如此光彩的回乡,的确在村子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没想到我比上次回来的时候更加的排场。我提前电话通知了我的父母,到了村口才发现,他们一直在这等着。
那些围观看热闹的村民们对我交口称赞,当着我的父母的面说,他们生了一个好儿子,短短的一年多,我竟然有如此的出息。
当然有一些好色的人们,拿我跟三荒子对比,说我比三荒子有出息多了,我这架势才是真正的大厨。
要是换做上次回来的时候,我特别乐意听到这样的称赞,可今天我却并没有这样的兴致,我最担心的当然还是霍宇。
这些年金枝一直是霍宇照顾的,所以这便是金枝的家长。
果然不出我们的所料,原本在车上一直嘻嘻哈哈跟冯哥聊天的霍宇,一下车之后便立刻板起了脸,摆出一副特别严肃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毕竟不是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打打招呼聊上几句家常还是面子上过得去的。
先是到了我们家坐了一阵,喝了些茶水,我爸带着他们前前后后的参观了一番。
冯哥对我们这的环境大为赞赏,说他特别喜欢这样质朴纯净的山村。觉得这里无论是山还是水,都特别的干净,没有丝毫城市的杂质。还说等他将来年纪大了,退休之后,特别希望能找这样一个僻静的地方,盖上几间房子,种上点菜,颐养天年。
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客人,我的爸妈也特别的高兴。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并没有在家里准备饭菜,而是早早的就在三荒子的饭馆订了一大桌。
于是聊了一阵子之后,我们一行人便步行穿过村子的街巷,去了村口三荒子的饭店。
沿路上一些调皮的孩子,围着我们叽叽喳喳的吵闹,他们有意无意的靠近金枝,歪着头,嬉笑着看她的长相。看了之后又会嘻嘻哈哈的跑开,一片一片的唱着童谣:
“新媳妇儿,真好看,能烧火,会做饭,迷的新郎手脚软,来年生个胖小蛋……”
说实话,三荒子的菜做的还不错,不过跟我们在厨房做的菜,风格上却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在酒店里做的菜,是类型分明的。比如炒一些南方的青菜,我们基本不会放酱油,保持菜品的本色,少放油盐,口味儿也相对的清淡。
可做一些干烧或者红烧的菜品,便会多少的偏重一些酱红色,菜不会太咸,尽管盐是五味之首,但若是放多了,掩盖住其他应有的味道。
出差的时候,讲究汁明芡亮,菜量不必太大,但要精致。几乎每道菜装盘的时候都要有装饰,这样才能显得更加讲究。
可三皇子的菜,却恰恰与我们的相反,不管什么菜,都会放大量的酱油,上桌的时候,菜品通红通红的,盘子下面会汪一层油汁。吃上一口口味儿极重,不管我们点什么菜,都只是咸味儿。
无论是冯哥还是张哥,毕竟我们都是厨师出身,霍宇也是开饭馆的老板,所以到了一家陌生的饭馆,先尝尝菜品,是我们的职业习惯。
不过干我们这行的,还有另外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管菜做的如何难吃,只要能勉强入口,我们就不会做出任何的挑剔。毕竟做菜的都是我们的同行,同一个祖师爷的门下混饭吃,别太挑剔,就等于是相互帮衬。
上完菜之后,三荒子拎了一瓶酒进了屋子,他满脸带笑,一副谦卑的样子。
“哎呀,我说小叶兄弟,来了这么多贵客,你咋不给我介绍介绍……你小子也是真的出息了,看看现在,跟小时候真不一样。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带着你南沟抓鱼,北岭打野鸡的……嘿嘿嘿,来来来,看来都是我小叶兄弟的朋友,我敬大家伙一杯……”
既然人家上门敬酒,我们自然客气的应承,不过这小子看来也变了样子,记得上次我和金枝单独回来的时候,路过他的饭店,他正蹲在门口抽烟,只是撇了我们一眼,便转身回了屋。
自从他学了厨师,一向特别的高傲,没想到现在也学会了这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