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帆老师,长期从事党史与中央苏区历史研究,也酷爱收藏中央苏区历史文物。在严帆老师书房里,有一件“沉睡”了八十年的红色国宝——一张红军布告。因年代已久,如今,它已由红色褪成黄色了,有些地方破烂了,摸上去有些粗糙,拿起来心里沉甸甸的,因为关于它,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1929年,红军游击队从井冈山向赣南边境行军,在于都银坑村驻下了。红军们牢记******制订的“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发动当地老百姓打土豪,烧田契债约,保护照顾当地老百姓,改善老百姓生活;老百姓对红军感激不尽,积极配合红军的工作。军民关系亲如一家,可谓“鱼水情深”。
有一天,当红军正在工作时,突然传来消息说“不好了,敌军大部队过来了”,顿时,银坑村上空,好像乌云密布,空气似乎凝固在一起了。红军游击队指挥员闻讯后,当机立断:必须率领大家赶紧转移阵地。于是他立即指挥大家火速撤离银坑。由于时间紧迫,那张贴在大樟树上的红色布告没有及时取下来,布告上工整地写着三行字——“招募自愿兵伕,红军与官兵伕一律平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特务连”。
一位好心的老大娘见状,冒着生命危险,急忙走上前去,把大树上的布告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然后折叠好放在自己裤兜里,唯恐被敌军发现缴获。
这位慈祥的老大娘十分感激红军,当红军驻扎在他们村子里时,红军经常来看望慰问老大娘,帮她挑水砍柴做饭等,老大娘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她心甘情愿为红军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所以在这紧要关头,老大娘不顾一切,毫不犹豫地把大树上的布告拿下来。老大娘年事已高,老花眼了,看不清布告上的字迹。老大娘暗自想着:“这红军落下的布告肯定十分重要,可得要好好保存啊。”
不久白军浩浩荡荡地进村来了,一眼就望见站在大樟树旁边的老大娘。其中一个戴着眼镜、个子瘦高的白军军官粗暴地吼着:“你给我老实交待,那群共匪藏在哪?”
老大娘瞅了瞅他,镇定自若,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沉着。老大娘不慌不忙地说:“他们啊,早就走啦!”
“哼!”那个白军军官冷笑了一声,马上吩咐他身边的白军,“大家给我仔细搜一遍村子。”说完,白军就开始搜查村子。最后,白军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村庄,老大娘也躲过了这一劫。
虽然这次白军走了,但想到白军有时也会神出鬼没地突袭搜查,老大娘匆匆回到家中,想把这张布告藏好来。挂在自家屋的墙上,肯定不安全,如果随便放,又怕时间长了会忘记。为了更好地保存这张布告,老大娘最终决定把布告一针一线地缝在自己睡的枕头里,这样就能日夜守护着它,等着红军的归来。日后这张布告仿佛成了老大娘的命根子一样,老大娘十分爱惜它。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红军始终没有来这个小村庄。然而,艰难的岁月并没有动摇老大娘的信念,在那艰苦斗争的日子里,老大娘矢志不渝,一如往昔保存好这张红军落下的布告。时间久了,布告原先的红色渐渐褪去了,但老大娘的心还是那么坚定,一直守护着,守护着……
岁月不待人,老大娘离开了人世。纵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大娘也不忘那张让她日夜挂念的布告,她嘱咐儿媳们:“我把它交给你们了啊,你们要保存好,传承下去,等红军归来就交还给他们啊……”儿媳痛哭着点头应允。
后来,布告不知怎的落入了文物贩子的手中。2009年,爱好收藏苏区历史文物的严帆老师鉴证后,深知这可是一件红色国宝,花了几千元钱买下来了,并收藏至今。
一经发现其价值所在时,多家媒体纷纷报导,这张“沉睡”了80年的布告背后的故事才始为人知。
(李桂媚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