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66816300000008

第8章 张大海的三叔,盼望着星期天来到

张大海的三叔,盼望着星期天来到,他和大海去二十多里一个山里面扛玉米。

张大海的三叔,接到了邮寄员给他送来的那个张老师的短信后,知道张老师。为他买到了一百五十斤玉米,心里是怎么一种高兴?一个很难的事情,在他的好友张老师的帮助之下,竟这样把它迎刃而解。

可是山高路远,怎么把这一百五十斤玉米,运到他自己的屋子里,那玉米自己不会飞进屋里来的,一定要他自己和大海一起去扛,才能扛回来的,把心里的想法变成一种真实!

张大海三叔心想:扛玉米,需要玉米大袋子,可是这大袋子从哪儿能找到呢?到街上买,街上根本买不到。

张大海的三叔,却曾经不知在什么地方见过装玉米,就需要那样一种袋子,它是用棉布制成的,而且是农民自己织的布做成的,那袋子口张开时,如天上明月圆满时的那样一种圆,装上了任何类的粮食,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是饱满满的一种圆。

张大海在自己出身的村子里,也见到收割小麦的季节,在村中最大的舞台下边的大场里,麦子最后成了一颗粒一颗粒后,装在长长的布袋里的,至少一百四五十斤,都是队里力量好的男子汉,把一百多斤重的一袋子小麦,扛进了仓库里。

这长长的布袋,对于装粮食是少不了的。大海始终不明白,在那一些落后的深山里,没有纺织机,不种棉花,没有人会织布,怎么很多家里,都有装粮的长布袋呢?

大海的三叔要到那位张老师那里,把给大海买的玉米,怎么运到家里?不通公路,连用架子车拉的小路也没有,是要翻三座小山,才能到达目的地,可是那玉米装在什么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玉米,装在布袋里,扛在肩上扛回来。可是在哪儿才能找到,这样的布袋呢?而且要找到两条。

张大海的三叔,为了找到两条布袋在动思了,在那儿能找到?

张大海的三叔,想到了总务处的崔老师,想他那里给学生装玉米糁子的布袋,有没有闲的?借来用一用。

周三早饭后,张大海的三叔,到了崔老师的小屋,崔老师知道这位张老师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找他。

张大海的三叔说:“崔老师,你这里有没有长布袋?”

“有两条,只是暂时都装着学生的玉米糁子,没有闲着,你先等等。”

“我星期六了来拿,行不行?”

“行的!我想想办法,把长布袋里的玉米糁子,移到别的能装玉米糁子的地方。”

张大海的三叔,从崔老师的小屋子出来,大海还没有到教室去。

大海心想:三叔不知到哪儿去了,是不是又在为他的事情而忙碌着呢。

大海的三叔对大海说:“我去到你崔老师那里,找布袋去了,一时还没有装有玉米糁子的袋子,正在想办法,能装到别柜子里去。”

什么事情都要面对,就这么一个扛玉米的布袋,横在了大海三叔的面前,要他想出办法,一定要搞到手!

大海的三叔,从崔老师的屋子出来后,崔老师忽然想到了,给学生装玉米糁子的布袋,还是满的,这位张老师又是他的同事好友,向他找两条布袋,这个忙难道都帮不成吗?

崔老师给学生食堂管伙,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玉米糁子,要有地方装,这崔老师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两条布袋,其布袋的模样,和山区农民扛粮装粮的袋子完全一样。

其实,张大海的三叔,没有来向崔老师借布袋之前,他已经请了一位木工,正在做装玉米糁子的小柜子,用起来很方便,比装在袋里强的多。

到了周六上午,张大海的三叔,上午,给学生上完了六年级一节数学课后,为了借袋子的事,放心不下,又去了崔老师的小屋。

崔老师笑眯眯地说:“我给你想下办法了,给学生食堂,装玉米糁子的柜子,已经请木工做好,原来布袋里装的玉米糁子,已经倒在了柜子里了。”

崔老师又说:“老张,到食堂,我给你拿,那两条布袋。”

学生的食堂,在校操场以北两间屋子里,崔老师和大海的三叔,一起到了学校学生食堂门前,崔老师对大海的三叔说:“你在门外等着,我进去给你拿就是了。”

崔老师进到学生食堂屋内,屋内有一位给学生,做饭的李师傅,他的双眼睛圆鼓鼓地望着崔老师。

崔老师对他说:“李师傅,把那两条长布袋给我拿一下,张老师要借用。”

李师傅走进里屋,拿出了两条长长的粗布袋,给了崔老师手上,崔老师从学生食堂屋内出来,把两条粗布袋子,给了张大海的三叔。

张大海的三叔,手中拿着两条粗布袋子,脸上挂起了内容丰富的笑容,他向操场南边,眺望了一下,有一条直的水渠,沿操场以南的一长排,平屋的教室门前经过,此时渠水中的水面,犹如碧蓝的天空一样透亮。学校的音乐老师,正在他的小屋子,用二胡拉出一首优美的乐曲旋律,在校园里到处飘荡着。

张大海的三叔心想:这下我要找的两条布袋,就找到手了,凭着它,去那位张老师那里,就能把玉米扛回来。

周六下午放学后,张大海回到了他三叔的屋子。他的心中有一种声音,突然让他听到了:大海,星期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到黑窑沟里扛玉米去。这是他敬爱的三叔,给他讲过的话的声音,他又一次听到了。

大海的三叔对大海说:“明日正好是星期天,只要不下雨,咱们就去黑窑沟里,扛玉米去,扛玉米的袋子我借到了。”

世界上事情总是有曲折的。按照张大海三叔,原来的想法,这个星期天去那张老师的学校里,把给大海买的玉米扛回来,可是中间,便又遇到了些阻碍。

那天夜里,大海的三叔,睡醒的时候,听见了窗外有哗哗的下雨声,校园的每一棵树上边,南边操场外面的一片竹林,都宛若有雨的滴哒响起,声声激烈。大海的三叔盼望着,只要早晨起来,雨能住了,太阳出来了,也不会影响翻山架岭,扛玉米去的。

可是那天天亮之后,雨越发下得比晚上还要大了,看来一时根本停不下来。

大海和他的三叔,站小屋南边小窗前望着那窗外,天空正向大地倒水似的一般,雨声咚咚的,击打在大地上,越发的有力量,有一种不减的热情,那下雨的感觉,像急行军在大地上行走一般。窗外操场上面,竟有了千万条小溪流水,在向低凹地方流去的,各找自己的流向去。

大海的三叔,看着这么大的雨下过不停,对大海笑着说:“等天晴了,

咱们再去张老师那里扛玉米,这一天,你就好好看书做做作业吧。”

时间向前推迟了,一周之后,又是一个星期天来到了,这天是一个芳晴天。

大海的三叔,一早在自己的小屋子,做了些便饭吃了后,并带着那两条长布袋,装在了一个黄提包里,背在了肩上面,对大海说:“我们到张老师那里,扛玉米去,现在出发吧!”

大海的三叔,引着大海,从学校的南门出来,向街道走去,沿向西去的街道一直走去,走着走着,就向深山里进。

先爬完了一座上山的路,约有五六里,上到了山顶的时候,大海的三叔和大海,坐下来歇息了一会儿。眼前,看到的每一座山头。都和宛若和云端。接在一起了,每一座显露出来的,是一个一个黑黑的尖尖,和天空挨在一起。每一座山上,都长有原始的森林,森林中每一棵树都长得高大有力。

大海的三叔和大海,上了三座山,下了三座山,在一座山下边的平地里,有不多的几间石板房子,大海的三叔远远地看见了,对大海说:“大海,我们到张老师的学校了。”

此时大海,因为翻山,走得满头大汗,两腿都是热呼呼的感觉,肚子怎么那么空,想到张老师家里,赶快吃上饭,把肚子的饿先解决一下。

大海的三叔,因为常年在山区的学校工作,走山路,练成了的,走山路的速度一般人都比不上的。

大海一路上,总在心中想说:三叔,走慢一点啊,我都跟不了你的步子了,走慢一些啊。

可是他的三叔,也许只有一个想法,早点赶到张老师的学校,把买的玉米扛回去就好了。

转眼前,大海的三叔,引着大海,来到了张老师的学校,在山下面平地里,靠山一排六间石板平屋,算是学生上课的教室了。教室以东有两间石板房,是张老师的厨房和住处。

大海的三叔和大海,进到张老师住处的时候,那位张老师见大海的三叔来到他这里,嘴里噙着笑容,说:“你们终于到这里来了。”

这地方很少,有外面的人来这里,来到张老师面前的,又是他的一位好友,共同热爱教育的人,聚集了一起,犹如亲人之间见面。

张老师招呼大海的三叔,坐在一张大方桌前,然后让他的爱人,给他的客人做饭。

张老师坐在方桌前的一把小椅子上面,陪大海的三叔。

张老师把大海三叔,买玉米的事情,是怎么买到的经过,对大海的三叔,说了一遍,这中间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那卖玉米的农民,住的地方离张老师教书的,这个学校很远,他有学生在张老师这里读书,深知张老师,待他家的孩子,给的很多关心。

当张老师让他帮助打听买些玉米时,他就说他家里的玉米吃不完,用大长布袋装了一百五十斤,按照张老师说的数,扛到了张老师的学校住处。

大海此时,听着他的三叔,和张老师谈话的内容,他最盼望的是张老师的爱人,能快点做好饭,让他能饱饱地吃上一顿。

大海的三叔,来到了这位张老师这里,和他在的学校相比,他好比是在大城市一般,而这位张老师,像是在乡下。眼前,这位张老师的学校,是在这么一个深山中,这里一家人,那里一家人,分部在各个山上,这学生上学真不容易啊!

张老师微笑着说:“你到我这里,才知道我们的学校,是怎么一所学校?才知道我们在这里教书,有多么困难,给人说都不信!不过,我爱人孩子都在这里,生活方面也不困难的,自己也种点粮种点菜,够吃的。”

张老师总是看到了,他在这样一个山里教书,有很多让他满意的地方。

张老师爱人,一位很实在真诚的,山里女人的模样,把三大碗白面片子端到了桌上,还炒了一盘油辣子,放在桌上。面条擀的有些厚,大海吃的时候,真是解饿。肚子饿了的时候,吃这样的白面片子,真是香的无法形容!

大海的三叔,和大海吃罢了饭后,稍歇了一会儿,张老师站在他家的一个长柜子前,揭开柜盖,让大海的三叔,张开口袋,张老师用一个木梭匀,铲柜子里的玉米,分别装了两袋子,约有一百五十斤。

大海的三叔,扛了一百斤玉米,大海扛了约有五十斤,从张老师住的小屋子出来,原路回家。

刚出校园东边,走在上山的路上时,一只大白狗突然咬住了大海三叔的裤角,他们是怎么把这只在大白狗打开的?当大海的三叔和大海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很重的一袋玉米,已经离开了那位张老师的学校,走到了以西的一条窄的山路上来了,像是在半山上行走一般。

没有想到有一只大白狗一下子从后面追上来,用锋利的白白的牙齿,紧紧地咬住了大海三叔的裤角,大海的三叔,望着那狗时,那狗还正勇力不减,两只圆圆有气势的双眼,紧紧地直望着大海的三叔。

此时,大海一见此状,把肩上的玉米袋子,放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石头,向那狗的身上砸去,还没有真正砸到那狗,身上去的时候,那狗反而放下了,咬大海三叔的裤角,一溜烟似的返回跑掉了。

不知是,这山里哪家人,养的狗,对这俩位,来到他们山里的外边人,还以为把他们山里的东西,未经同意,就扛到外边去,那只大白狗是来试看真相来了,没有想到大海,这一石头扔下去,那狗反而害了怕,它自己就退回去了。

大海的三叔,和大海肩上扛着重重的一袋玉米,扛上了一段上山的山路上时,向下完全是万丈深渊,路面全是坚硬的路面,向里的高耸云天的,一道连绵逶迤的山崖上面,路出雪白光亮亮的崖层,这里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这样雪白的崖层里面,不知藏着什么宝物?

这一段半山腰的路很长,大海好几次扛不动了,想歇一会儿。

大海的三叔总是说:“再坚持一会儿吧!”

大海向前,又走了几步,大海的三叔见大海,实在扛不动了,就说:“我们歇一会儿吧。”

大海几次,向山崖下边望的时候,见随着山转,有一条不大的小河,小河水中倒影着整个天空,天空如洗了一般洁净。所有的山,山上松树的影子,都会在水面上倒影出来。

还有长尾巴的黑色的山鸡,从他们面前,箭一般的飞过。

大海的三叔,歇息的时候,对着大海笑眯眯地说:“扛得动吗?”

大海说:“扛得动!”

大海的三叔要扛一百斤,他扛了五十斤,他们俩位都是尽力了。

大海的三叔,笑着对大海说:“人要学会吃苦,人的力量是用不完的!吃苦有苦在。”

大海和他的三叔,就这样扛着一桩重重的玉米,和来的时候相同,上了三座小山,下了三座小山,才走到了平坦的公路上边。

大海的三叔,到公路边上不远的一家人家里,借了一辆架子车,将那两袋玉米,装在架子车厢里,大海的三叔前面拉着架子车,一条粗的袋子挂在肩上,两手握着车把,弓着腰,大海在架子车后面推着,天黑的时候,拉到了云镇小学的操场上,这时候,大海的三叔,才心中极为轻松起来,为了大海上学,在学生食堂,有吃的玉米糁子糊汤,吃粮的问题得到了落实,虽然扛玉米的劳动很累,但大海的三叔,却以为这件事本身有意义!

这一次,大海的三叔,帮助大海去深山扛买的玉米,多少年以后,大海总是记得这件事,让他总想到了他的三叔,在他人生成长道路上,给的关心,可是他的三叔,早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假如一个人有来生,他的三叔,再能重新活过来,他想和他的三叔坐在一起,回忆那上小学的时候,去山中扛玉米的事情,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向外流汗。

可大海的三叔,却并不以为然,认为吃那些苦算什么,看到了大海以后,人生成长的进步,想他当初为大海吃的所有的苦,都是有意义都是值得的。

大海在他的三叔,那个小学里上了一年学,其中还有哪些老师那些事情,对他特别有记忆,都是与他的心合拍的,都会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起作用的!

有一位李老师,当时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他每次上课之前,备课,都要一定要把教案写好,比如说那一段是什么意思,那一个词是什么意思,都要写在教案上。

班上有一位女学生,叫姚立琴,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却从来不喊李老师,而当面喊李诚文,李诚文。

这天下的学生怎么都一样?当时李老师正是青春时候,一股子干教育的热情,因为这个学生,喊他的名字事情,在班上罚站,她拒绝罚站,她说:“我就喊了你李诚文的名字!”

这位女学生姚立琴,后来也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多年以后李老师看见她的时候,问她:“你小时候,怎么喊我的名字,而不叫我李老师?”

那姚立琴笑了说:“因为当时不懂事。”

这个小学,还有一位张校长,大海平时见到他总是一幅笑容满面。大海每次从他,住的屋子后面经过时,总是听到他在屋内拉的板胡声,都是很地道的秦腔唱腔的音乐。

大海听到张校长,拉出秦腔唱腔的时候,就站在他窗外的小路边,出神地听着,不知他能听到什么,可是总是当张校长,用板胡拉的秦腔声音,从他的窗子,向外传出来的时候,大海总是格外的专注,去倾听这种美的声音。

这位小学,有一位音乐老师崔老师,大海回忆他的时候,他的个子高高的,脸形稍长,头发有很多卷曲,很有艺术家的风范。

当时学校里没有钢琴,用的是脚踏风琴,他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用脚踏风琴弹伴奏。

不上音乐课的时候,脚踏风琴就放在他的小屋子里,上课的时候,就由学生抬进教室。

大海常听到,他一边弹着脚踏风琴,一边唱着他喜欢的歌曲。他唱歌弹琴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好,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犹如上帝给的创造的快乐之中。

音乐老师唱的什么歌曲,他只记得音乐老师,也唱眉户音乐的唱腔。

有一回,音乐老师拿出了很多,他投给陕西日报的漫画稿子,给他看,还有一漫画作品,被陕西日报发表了。

这位音乐老师还创作歌曲,还写散文小说,还画漫画,在这方面弄出什么大的动静,大海以后不多么了解,但这位老师总时时在怎么创作一个什么作品出来,总找一种创作的想像力来陪伴他,这一点对大海很受启发!

在这所学校里,有这么一件小事。班上有一位同学叫陈永德,有一次,用弹弓打死了一只小鸟,拿到了大海的三叔屋子。大海的三叔当时没有在小屋。

当时是冬天,大海的三叔小屋有一小盆木炭火。

陈永德拿着一只死了的小鸟,已将羽毛拔得干干净净,小鸟的五脏六肺腑,也早拔掉了。

陈永德对大海说:“大海,你帮我找一把小铁匀,放在你三叔的火盆上,煮这只小鸟吃。”

大海就找到了他三叔的一把铁匀,让陈永德搭在了火盆的火边烧,铁匀里面倒了开水,把死过的小鸟放在铁匀里面煮,放上了盐。

煮熟了后,陈永德给了大海一点鸟肉,他也给他分得了多一些鸟的肉。那鸟很瘦,大海感到吃下去的时候,只是一股咸盐的味道。

大海和陈永德两个小同学,正在有滋有味吃小鸟肉的时候,大海的三叔回来了。

大海的三叔一进屋,有一股小鸟肉的味道,在满屋子扩散着,问他们:“你们这是在什么?”

大海见他的三叔,瞪起眼睛问他话,显然他的三叔认为他们这样的做法不好。

大海的三叔说:“小鸟和我们人一样,它是有生命的,你们俩个怎么能残害小鸟的生命,煮小鸟的肉吃?”

陈永德和大海一时,都不敢看这位他们的老师,也是大海的三叔,一时对他们俩个,竟变了脸,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陈永德赶快离开了大海三叔的屋子,大海的三叔又问了一下大海:“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一时不在屋子里,你竟让学生和你,一起煮小鸟的肉吃,把屋子里搞的乌烟瘴气的,记住,小鸟它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我们人不能残害它的生命啊!”

大海听了他三叔,给他讲小鸟也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样,这是他从前没有这样想过,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了他三叔给他讲,生命的平等性,都要爱护它,所有生命都要受到尊重保护,当时虽然不是那么懂,到了懂的时候,认为他三叔,对生命的理解是很对的!

这是大海在很小的时候,因和陈永德合伙,做了一件煮小鸟肉吃,受到了他的三叔,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给他的记忆最深。

人在年少的时候,会做一些错事的,经过了错事之后,以后才能分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虽然人生一直是错与正确之间,不停地徘徊着,良心和非良心之间越过着,经过了非良知的事情以后,又返向了到良知一面。

大海很快小学毕业,参加了升入初中的考试,被县城关中学录取。

大海班上的学生每上课一定要唱歌,必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

大海的座位在中间,当他向前面同学望的时候,见有一位叫陈建辰的同学,站得笔直,扯着脖子,高声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县城里的学生上小学,是在城关小学上小学,音乐老师是正规的音乐老师,自以为他们唱歌,乡下学校来的学生比不上他们的。

班上爱好文艺的学生很多,班上很多女学喜欢跳舞,也有爱唱歌的,喜欢吹笛子就有五六个以上。

喜欢写作文的,有大海一位,还有一位女班长等,还有城里的学生中有一位姓冯的。

初一上音乐课,有一位樊老师,上课对同学极严肃,摆起很吓同学的面孔。这样,班上同学上他的音乐课,没有一个敢胡说话的,上课纪律极安静。学唱一首歌曲,音乐老师给学生教一句,学生学唱一句,上课也就有音乐的节奏。

后来又换了一位音乐老师,冯老师。冯老师上课,脸上总有笑容,同学上他的课很轻松。冯老师是用琴声,是用他唱歌的声音,他的声音中含有音乐表达感情,学生能明白一般,和这位冯老师合作得很好,上音乐课都是很认真的。

有一天早饭后,大海从校广播室门前过,听校广播室里传出来一首歌曲,是本校老师冯老师作词作曲,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爱的歌曲。前奏中用的有打击乐的节奏,有铜锣鼓的声音,声音中有欢快之感。

大海听出了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对心灵的打动,这样美好的旋律中,有一种吸引他的地方,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感情,是一种说不清什么的东西,非常扣人心弦。他内心中产生一种想学习作曲的冲动,想找冯老师教他学习作曲,只是这时候,他在音乐知识方面还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作曲的难度。

大海在班上,有一位叫李中儒的同学,钢笔字写得很公正,显示出他的认真对写字的诚心诚意,才是一位初一的学生,钢笔字就写得很好了,这是大海,当时比不上的。可李中儒却和大海关系极好,大海有什么愿望心事,都给李中儒说。

有个星期天,吃过早饭后,李中儒和大海,先在教室做语文作业。

大海写完了一篇语文老师要求写的周记后,合上了周记本,放在了桌子兜里,起身到了坐在他前排,坐位的李中儒同学。

大海对李中儒说:“咱们俩上到冯老师房子去一下,我想让冯老师教我学习作曲?”

李中儒却说:“你先等等?孙老师让我抄一段语文课的段子,抄完了,咱俩一块儿去。”

大海为了让李中儒和他,一起去冯老师那里,恨不得想让李中儒,快点放下,手中的作业,很快就跟着他一起,去冯老师那里去。

李中儒抄他的书,看了一眼大海,大海脸上显露出着急之色。李中儒是一位数学学习得好的同学,对于音乐方面不如大海那样的爱,他并不能理解大海,找冯老师学习作曲的心情。

李中儒做完了抄书的作业后,合上了作业本子,放在了桌兜里。

李中儒问大海:“这作曲是怎么一回事?”

大海说:“我也不懂,就是自己作一首,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歌曲,和所有听过的歌曲都不一样。”

李中儒说:“这不和写作文有些相同吗?”

大海说:“有些相似的地方,可是他比写作文要难多少倍的!”

李中儒问:“你这样想学习作曲,可是冯老师会教你吗?”

大海想了想说:“我现在也说不准,咱们俩个去了,才会知道的。”

李中儒说:“那咱们现在,就去找冯老师!”

他们俩个走出了教室,向南边一个院子走去,走到了南院子,院子东,从南到北一排小平房子,有很多间,一个老师住上那一小间的房子。

有一位刘老师的旁边,是冯老师的房子,他们俩个走到了冯老师的房子。

冯老师此时,正在看一本音乐方面的书,见这两位初一的学生,心中一时有疑,目视了他们俩个一眼,心中略知几分来意了,一定与学习音乐有关。

这大海是怎么就想到要学习作曲呢?对于作曲是怎么一回事?他并不是真正理解的。

说起缘由是从这儿开始的。班上有一位叫葛世贤的同学,是城关街上的娃,他喜欢唱歌,常有时间就向大海,谈论唱歌的事情,怎么唱歌才能唱得好听。

有一回,葛世贤拿了一本《怎样识五线谱》的书,给大海看。他还给大海说:“这五线谱和简谱是一样的,只是记谱不一样。作曲也不是多么难的,把自己想到的曲子,写在线上或间上就行了。”

葛世贤说得很轻松,大海犹如听他讲天书一般。

大海还问他:“我们找一位音乐老师,教我们学习作曲,我找那位音乐老师呢?”

“找冯老师!”

这位冯老师会作曲,是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学生,分在城关中学当音乐老师,学校每一次举办的文艺演出,冯老师亲自创作了很多歌曲,让学校高中的学生给演唱,冯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学生乐队。

找冯老师,这个思路指引的人,是同班的同学葛世贤。

有一天上午,城中的文艺演出队在城关电影院的舞台上演出,有一个女声独唱,是大海班上一位唱歌唱的女同学,熊会琴担任独唱,唱的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我爱商洛的山和水》,就是冯老师作的词和曲。

那天上午,葛世贤和大海知道了演出地点后,赶到了电影院,当时正是冯老师,用手风琴伴奏,熊会琴正在唱《我爱商洛的山和水》这首歌曲,熊会琴在冯老师的琴声中,唱得很甜美,他们俩个听了,完全被这首歌曲的旋律给打动了,大海在心中不停地赞叹道:这首歌曲怎么这么好听啊!

葛世贤有好几次,催促着大海:“快一点作一首歌曲吧?我都动笔写起来了,就看你了。”

大海心想:我根本就不会作曲,可是这葛世贤同学总是让我作一首歌曲。在他的这种感召之下,大海终于在一个周六下午放学之后,写了一首歌曲,真是有点神秘,有好多他所熟悉的旋律音,就来到了他的近前,每一个音带着它的温度,带着它的感情,带着他在一首歌曲中,本来在的位子。大海用他手中的钢笔,在一张白色的稿纸中,记下了这首歌曲的每一个乐音。

星期天,张大海带着他创作的一首歌曲,回到了他三叔的小学云镇小学,找到了那位热爱音乐的张校长。

进张校长房子的时候,张校长正在拉秦腔板胡,见大海到了他的房子。

张校长笑着说:“大海,有什么事找我?”

大海说:“张校长,我创作了一首歌曲,给你看看,你看行不行?”

张校长放下了手中的板胡,接过大海,给的一张稿纸,稿纸上面有一首大海创作的歌曲,每一个音符在张校长面前,都重新给了生命一般,有了它自己的声音。

张校长拿起了大海,给他的大海自己创作的一首歌曲稿子,张校长双眼一下子,就紧紧地盯在了歌曲的稿子上。边每一个音符。

张校长默默地唱了一遍之后,笑嘻嘻地说:“像眉户音乐唱段一样。这不像一首真正的歌曲。”

大海本想看张校长,对这首他作曲的歌曲的看法,他当时以为那就是他作的曲子,还有一种,为他自己能作出一首曲子的激动心情,这是他作的曲子吗,他以为那就是一首他创作的歌曲,他还不知道,这作曲是怎么一种很难的,一种特殊的创作专业,会真正把那几个音符,合作曲逻辑要求的,排列在一起,是多么不容易啊!

大海这一位平凡的同学,一位来之农村乡下的同学,却怎么对作曲有这么一种兴趣,是他生存的环境,是他的同学,是他的老师,让他产生了这样一种,渴望创作音乐之美的愿望。

当大海和李中儒来到了冯老师房子,冯老师看到了大海有一种对音乐之美,渴望的眼神,有一种渴望得到答案的想法,想在他的老师冯老师这里得到答案。

冯老师是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学生,他深知作曲专业是怎么一种难度,他渴望当一名作曲家,曾创作了多少音乐作品,可是绝大多数都还在他房子的纸堆里,还没有真正变成声音,让演奏家给演奏出来,没有在电台给播放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音乐作品。

冯老师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按他作曲的水平,能进省歌舞团这样的单位,可是人家有作曲的,他只被分在一个县里城关中学,当上了一名音乐老师。他深知学习作曲,所受的艰难曲折,这是一个,真是不容易见效果的专业,可是眼下,竟还有他的学生来找他,想请他教他学习作曲。

这作曲要有很多专业的音乐方面的知识,乐理学习过吗?和声学学习过吗?曲式学过吗?配器懂吗?对于音乐知识一无所知的同,初一学生,却想给他学习作曲,连冯老师都有些吃惊。

李中儒看到了,冯老师深思的表情,感到大海想求冯老师,教他学习作曲的事情,如上天摘星星一般,冯老师不一定会答应教他的。

大海也看到了,冯老师脸上有些沉思的表情,或说对他的来访,产生些疑虑,他有些张不开口,不好意思给自己的音乐老师,冯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

时间悄悄地在他们的面前,消失着,一秒钟过去了,一秒钟过去了,一分钟过去了。

李中儒向大海示了一个眼神,大海明白了意思,他终于大胆地对冯老师说:“冯老师,我想请你教我学习作曲?”

这位冯老师是不是答应了教大海学习作曲?

当冯老师听到了,他的学生大海,提出要给他学习作曲,他一时真的惊呆了。为什么?冯老师在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习了五年,到今感到自己还是没有学通,还在学习着。这位只初一的大海同学,什么乐理知识都不懂,却要学习作曲,这和天方夜潭有什么区别。

冯老师听到了大海,要他教他学习作曲,没有说教他学习作曲,也没有说不教他学习作曲。

冯老师先拿出他在西安音乐学院创作的音乐作品,给大海看,都是五线谱记谱的,都是冯老师亲手把他创作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作曲本子上面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很美观。

冯老师想了想说:“要学习作曲,你先从多唱些歌曲开始吧!”

冯老师怕大海,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说:“我经常唱《中外抒情歌曲三百首》里的歌曲,很多谱子都能背下来的,歌词也能背下来的。”

又笑了说一句:“能明白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

冯老师觉得没有必要,给大海讲很多作曲方面的知识,大海和李中儒在冯老师房子,呆了一会儿后,就回到了学生宿舍。

大海在的班上,喜欢吹竹笛的学生有好几位,常进安、冯增驹、刘立厚、杨德森等,其中常进安,吹竹笛水平比别的几位还要高。

有个晚上上自习时间,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潘文明,来到了班上。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在,爱好吹笛子喜爱唱歌的也有几位都在。

潘文明说:“学校要办一个文艺晚会,要各班同学出节目,你们出个节目,报一下名字?”

班上同学竟没有人报名。有一些不爱好文艺的学生,根本不想这事情。有城关的几位,吹笛子吹得好的学生,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搞个笛子独奏或合奏,也是一个节目,主要是没有勇气报个节目,像会唱歌的,有几位女同学,她们的歌唱得很好的,却不想在学校的舞台上,给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唱。

大海这时候听到了学生会主席要节目上的事,却心中像本来平静的水面一样,却起了波纹,那无数的波纹都在水面扩散着,却总以为它们应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以后才产生一种特别的美。

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站在一进教室的门前又问了一句:“你们班报个什么节目,我知道你们班爱好文艺节目的学生很多!”

潘文明问了几次,这个班同学都不言语,是不是真的没有节目可报?正当他想要离开这个班的时候,却有两位同学举手,一个叫刘立厚,一个张大海。

张大海说:“我和刘立厚出个节目上,我们的节目名字是《笛子合奏——我是一个兵》”。张大海说的话,刘立厚是同意的。当时刘立厚的笛子水平和常进安另外几位差远了,可是常进安等没有报。

潘文明在他手中,带的一个笔记本上,写下了大海班上节目名字后,向教室外走去。

潘文明走后,教室一片对大海的讽刺声“不知天高地厚,别给我们班丢人了。”

大海听到了他以火热的心情,不想让自己的班缺节目,可是班上的同学,竟当面说出了,多么难听,多么进不得人耳的话。都说出来了。

有几位女同学,对大海说的话也是极尖刻的,“大海给我们班丢人,我们没有人让他去表演,是他自己要的,到时候,给我们班丢了人,我们要找他算账!”

大海面对同学,一片指责声嘲讽声,没有说一句话。大海瞅了一下教室的空间,应是一个标准的三间大平房,半空,悬挂着乳色的长长的电灯,如有皎洁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整个教室,照耀在每一位同学的身上脸上,此时他们都是充满稚气的年代,像一棵小松树一样,才正往高里长。

此时坐的这些还正在上初一的男女同学,还不知这会儿,坐在一个灯光明亮的教室里,可以后会各人,走各人的道路,很难这么聚在一起的。

大海和刘立厚下定了决心,要为他们班,上一个笛子合奏的节目,就主动地找时间,练习了几次。

开始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不是你快,就是我快,节奏快慢很不好统一在一起,大海提醒刘立厚,刘立厚同学也提醒大海,就这样练习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能合在一起了,连他们自己,也感受到,他们吹的笛子曲很好听。

演出的时间到了,是一个周六的晚上,全校的师生集中在校图书馆门前,一个平台下边,下面就是学校的一个大操场,操场下面,看节目的同学老师竟坐了一大片,操场下边热热闹闹的气象,有的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着什么,关于这一场节目的话,那个班的节目一定好。同学之间也会说些,关于这场演出的话,有的一定会问:你们班出了什么节目,对方会说我们班出了一个舞蹈,是新疆歌曲风格的。在那样一个年代,学生们老师们,对看自己的节目还是有很大的热情的。

演出的平台上,学校的电工给临时安了,几盏大灯,照得演出的,临时舞台上边,一片通明。

冯老师站在舞台靠西的地方,招呼指挥着,班上同学演的节目。

当校学生会一位高中女生站在舞台前面,报了大海班的笛子合奏《我是一个兵》,大海和刘立厚早拿好了笛子,走向了舞台前边,冯老师竟用梆子,给他俩个吹的旋律,打节奏。当他们俩个开始吹响,第一个音的时候,想不到台下面,看节目的老师同学,竟热情地为他们俩个拍起了赞美的掌声,这让他们俩个在舞台上吹奏笛子的热情更高,他们吹着吹着,宛若到那首乐曲的意境之中了。

台上他们的班主任孙老师,也看到了他们俩个,吹的笛子合奏曲,如果没有他们俩个,这次勇跃地报名,参加学校文艺晚会的,表演的笛子合奏的节目,他们的班是个空白,眼看着别的班,都有不同类型的节目表演,却独没有他们的班,这样孙老师会感到很不光彩的,没有想到大海和刘立厚,竟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晚会上,表演了一个笛子合奏节目,并且效果很好的,孙老师看到了,他的脸上也增添了几份喜色。

文艺晚会后,班主任孙老师上课的时候,站在讲台黑板前,笑呵呵地对全班同学说:“学校这次组织的文艺节目,我们班张大海和刘立厚,还表演个笛子合奏《我是一个兵》,是我们班没有空白,为我们全班争了光。据我所知,我们班爱好文艺的同学很多,为什么没有报节目呢?表演一次节目,可以锻练一次我们表现自己的胆量,也能为他人送去快乐,希望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来到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要抢着报个节目,争取在学校的舞台上能表演一下。”

孙老师向全班同学,说了大海和刘立厚,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为全班争了光的话,这以后,班上爱说讽刺话的同学,也没有再向他们俩个说什么难听的话了。

大海身上总有一种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一下的想法。

夏天到了,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游泳比赛。

报名的时候,是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面,用他亲切的目光,望着全班同学,希望全班同学,能从他的目光中看到,要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举行的游泳比赛。这一次班上城关的学生中,有三个水性好的同学了名。

孙老师笑着问:“还有哪个同学愿意报名,参加游泳比赛?”

大海举起了手,孙老师脸上浮现出笑容,让他说话。

大海鼓起了勇气说:“孙老师,我报名参加,学校的游泳比赛。”

孙老师把张大海的名字,写在了一个本子上面,给张大海报上了参加学校游泳比赛的名字,上报了学校体育老师那里。

孙老师作为班主任,鼓励全班同学,多参加这样的体育比赛,不是参加体育比赛,而是为了从这样的体育比赛中,学习体会到一种体育精神,那就是拼搏向上,不怕失败。

大海自己听到了学校,举办游泳比赛消息,心想:我总是在丹江河岸边长大的娃,好多次,和村中的小伙伴们,在丹江河水中,游过多少次泳,平游,站着游,立着游,很多种游泳姿式他都会。

班上的同学,不了解大海会不会游泳,还以为他不会游泳,当他报了参加学校,游泳比赛的名之后,班上爱说难听话,那几位男女同学,还是好多次,当着大海的面,说难听的话,“扯钩子,张挤屁”等难听话,不断地向大海的耳朵,风一样的吹来。

大海心想:我有这个想法,我想参加这次游泳比赛。

六月的一天十点,体育老师把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引到校外一条大河前,选择了一段平静的深的水面,作为比赛区。

当大海和一组比赛的学生一起游时,游了一会儿,速度不快,落在了后面。那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游泳比赛,没有得到任何名次,他却比别的同学,多了一次参加游泳比赛失败时的体验。

那一次游泳比赛结束时,班上爱说难听话的同学,当面向大海说难听的话,不知怎么会想一些,对方根本不愿听的话说出来。有的说:“我早说他不会游泳,大家看到了他,当时怎么游的,根本游不动。”

人这一生,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何人,向你说难听话的时候,实际上对一个人的抗压力,是极有好处的,有些时候,坏事不是坏事,坏事是好事,这是真的!

大海对他的班主任很尊重。有一天晚上上自习,孙老师很想为全班同学教一首歌曲。

孙老师站在讲台前,把一首《红梅赞》的歌词和谱子抄在了大黑板上面,孙老师写在黑板上面的粉笔字,是刚劲有力那种。

孙老师当时正青春,不超过三十岁吧。他的双眼会笑,看着全班同学笑,给全班同学以暗示作用,让他们认真的唱好这一首歌曲。

孙老师爱好书法,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爱唱歌,爱唱歌,他就想把他学会的一首歌曲《红梅赞》的歌曲,教给全班同学。

孙老师当时在校广播室里听到了这一首歌曲,歌词是这样的: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

孙老师听到这首歌曲,感到这首歌曲所传达的一种精神,是他的心灵特别喜欢的,可以作为激励人生前进一种精神,那就是红梅花的精神,它长在红岩上都能生长扎根开出红梅花儿。最后一句,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更能召唤每一个人去追求一种,犹如春天般美好的东西,经过努力之后,一定会来到的!

孙老师给全班同学教唱这一首歌曲的时候,特别充满热情,他唱一句,让全班同学唱一句。

教了好几遍之后,孙老师让全班同学唱。发现有一些同学还不会唱。

孙老师让大海,为全班同学唱一遍。大海当时唱的效果如何,孙老师向全班同学说了些什么话?敬爱的诸位看官,且听下文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