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父母,在娇养女儿的同时,也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下了毒。如果只是无限制地满足她的物欲,把女儿当成笼中的金丝雀,却不懂得给她亲情的温暖,不教她对与错、是与非、爱与被爱,不让她懂得善良、宽容、感恩、尊重和分享,那娇养出来的可能就是“混账”或“孽障”。
富养,把孩子训练成超级杀手
近年来,网上连连爆料富家子弟撞车伤人事件。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后,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这名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同年10月25日下午,交警王正在长春市同志街与隆礼胡同交会处执勤时,被一大四女生开车撞伤。当时,这名大四女生驾驶越野车在单行线上逆行,王正立即上前将此车拦下,并告知司机朱某已经违章,依法暂扣其驾驶证和行车证。开具罚单后,王正对违章司机进行了教育。而朱某的态度十分不好,对王正说:“罚单你都开了,还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就是没看到单行线标志。”不等王正说完,朱某径自驾车向前行驶。
看到朱某不接受教育,王正立即跑到车前示意其停车。朱某视而不见继续前行,并将王正撞倒在地,致使王正无法动弹。这时,朱某竟然下车大声地说:“你身为人民警察怎么能讹人呢,我没怎么撞你,你怎么就倒下了?你躺在地上冷不冷啊,用不用我给你拿个垫子啊!”而当王正掏出电话准备请求支援和报警时,朱某竟然上前一把抢下交警的电话,并对电话大喊。发现电话并没拨通后,她又把电话摔到了王正身上,继续大吵大闹。后来,在场群众报了警。女孩的父母闻讯赶了过来,当时,王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有人上前问他怎么样了,他微弱地作了一些回答。看到被撞交警还能说话,女孩爸爸竟然说“没撞死就好办”,然后就开始安慰自己的女儿。
现场目击的市民看到这种情形,义愤填膺。究竟是谁让“富二代”“官二代”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为什么保定的李启铭在开车撞死人后会说“我爸是李刚”,女孩的父亲会说“没撞死就好办”?其实,这与父母平日里的教育绝对有关系。他们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能给孩子绝对的安全,甚至去遮掩他们的错误。可他们没有想过,这样反而害了孩子。
富养本无罪,溺爱则失之。药家鑫就是最好的例证。物质富有而精神贫瘠的孩子是不幸的,扼杀他们的不是孩子自己,正是失败的父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关注孩子的心灵营养,比用金钱满足孩子的欲望更加重要。
案例:
2011年4月1日晚,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搭乘航班从日本返沪的青年男子汪某到达不久,就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随后,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9刀,导致顾某当场倒地昏迷。原因很简单:要钱不给。汪某出身于富裕家庭,在国内上的学校不如意,父母供他到日本去留学,头两年学习语言,后三年上大学,每年开销三四十万元,这个数字是许多普通家庭全年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按说,他该对父母感激才对,然而,他却以如此方式对待母亲,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很多家长习惯用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比什么都重要,却忽略了对孩子精神品质的培养、教导,导致他们精神世界贫瘠和畸变。
家长只有关心和理解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宽容心、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孩子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成为有所建树的人。反之,如果家长把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物质的爱当成对孩子的爱,养而不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自私、专横、为所欲为,成为社会的蠹虫垃圾。
娇养富养不如用心去养
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穷养“与”富养”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年收入1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2万的家庭是富足的,但比起年收入100万的家庭又是贫穷的;年收入10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上亿的家庭也是贫穷的。什么是“穷养”,什么是“富养”?只要父母尽自己的力量,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环境,这些孩子就是被富养的孩子。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日本人写的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永远的荞麦面》。
这是一个贫困的日本家庭,妈妈一人养育三个孩子。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们到了镇上的一家荞麦面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上饭馆吃饭。因为贫穷,妈妈只买了一碗荞麦面,一家四口人分着吃。吃完面,妈妈告诉孩子们:生活可以很美好,但要自己去创造。这个有着养育智慧的妈妈,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受到物质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用一碗荞麦面给孩子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只有一碗荞麦面,却是对孩子的富养!
其实,在精神养育方面,不论男孩、女孩都需要富养。父母自身的精神品位和养育孩子的智慧,决定了父母给予孩子的精神财富。
物质上的富养并不能够代替精神富养,人格品质不佳和教育智慧低下的父母,即使是亿万富豪,对孩子的精神也是穷养。
记得有这样一则报道:
北京一位珠宝大亨的女儿在国外留学,留学生活的更多内容是展示家庭的财富,不停地买名车、豪宅,每天穿一件新的名牌衣服,或者背一个名牌包,是她博得他人认可的方式。在这个女孩身上,我们没有看到高贵的品质,只看到一个依附在父母金钱上的寄生虫。女孩在精神上已经贫穷到要借助名车、豪宅、名牌衣服来慰藉自己了。当一个人依靠外来物质,或者他人的光环映衬自己时,这不是自尊自信,而是虚荣空虚。虚荣的孩子必定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自信。
对一个一般的家庭来说,不能用你每天100元的工资,拿去给孩子买1000元的衣服和玩具,不能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而倾其所有。如果你有能力给予他优越的物质条件,那也有必要告诉他,这是父母通过辛苦的劳动换来的,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他了解因为他有比别人优越的物质基础,从而更有条件锻炼和培养自己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才不枉费父母的付出。
案例:
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他坚信,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处世,比给他金山银山要强百倍。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的生活。他们小的时候,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却常常带他们坐公交车。有一次,李嘉诚看到在路边摆报摊的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捧着课本学习,就特意带两个儿子经过这个报摊,让他们学习小女孩认真学习的态度。
李家兄弟在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上学,在这所顶级名校里,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学、放学,以至两个孩子经常闷闷不乐地向父亲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我们呢?”每次听到兄弟俩的质疑,李嘉诚都会笑着解释:“在公交车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和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于是,两个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拥挤的电车里一天天长大。那些神色匆忙、满身疲倦的成年人,那些和他们一样挤电车的孩子,让他们懂得,真实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和劳累,安逸和奢侈并不是生活的常态。
和学校里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同学们相比,李泽钜和李泽楷甚至怀疑自己的父亲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富有。因为小气爸爸不仅很少给他们零花钱,还常常鼓励李泽钜和李泽楷勤工俭学,自己挣零用钱。所以,李泽钜和李泽楷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李泽楷每个星期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看着小小的儿子背着大大的皮袋跑来跑去,李嘉诚甚是开心。而当李泽楷告诉他,把挣来的钱拿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时,他更是笑逐颜开。懂得了勤劳和独立,懂得助人即是助己的儿子,是他最想要的好儿子。
毋庸置疑,李嘉诚的教子方式是成功的。如今,李泽钜和李泽楷皆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李泽钜加入父亲的公司,父子合力打造李家更辉煌的未来;而李泽楷则以九十亿的身价成为世人瞩目的商界明星。狠心的小气爸爸李嘉诚,终于为亚洲商界培养出两条巨龙。
《古今谭概》中有一篇寓言: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唯恐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很多时候,我们人类不正是在效仿那只翠鸟吗?
成功的家教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培养出失败的孩子。谁家的孩子谁疼爱,富养孩子没有错,关键得把握好其中的度,用心去培养孩子。物质上,对孩子娇养和富养,应该“吃酒亮家当,穿衣看门面”,适可而止。精神上,对孩子娇养、富养,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在社会上生存,并给他自信的心态,让他能有开阔的眼界,能有明确的判断力,能有自己的思想,对社会有担当,才是对孩子最深厚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