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基础知识
68628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1)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从国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教以及产生于我国本土的道教,这四教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宗教。此外,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其他的宗教,有30多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在我国,佛教传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自唐初传入我国,鸦片战争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教传入我国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道教产生于我国东汉初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信教群众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少数,但总人口并不少,且地域分布广。四大宗教共有7个全国性宗教团体和3000多个地方性宗教团体。

一、汉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历史上,汉族人对于宗教采取了广阔的接纳心态,兼容并蓄。道教属于本土宗教,部分汉人信仰它;而佛教、基督教、******教等先后从国外传入,为外来宗教,都被部分汉族人接受而信仰。因此,佛教、基督教、******教虽然作为外来宗教,但都能在中国扎根。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扎根和发展

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中国文化不同程度地同化,或者说汲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所以,这些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和民族化,才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

二、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

在中国,总体来说,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信仰******教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西北地区,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

信仰大乘佛教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和东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等。浙江的畲族也信仰大乘佛教。

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等地,如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

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是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

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的主要是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

第二节佛教

一、印度佛教的创立与派别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大阶段。原始佛教阶段是释迦牟尼创教和他涅槃后的100年间。这一时期由于佛涅槃的时间不长,不少弟子亲耳聆听过佛的教导,因此无论是在教义上,还是在日常的修行方面或是教团的共同生活习惯上,都遵循了佛在世时的惯例,没有什么大的争论,佛教史也称其为“和合一味”时期。

大约在释迦牟尼涅槃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了分裂,形成了两大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佛教。这两派以后又各自分出许多派别,这个阶段是部派佛教阶段。

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在印度佛教内部又形成了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教义的派别,他们宣称能普度众生,就好像一艘巨大的船,能够运载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成就佛果。他们自称为“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这时,印度佛教就进入了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小乘佛教只承认一个佛,即教主释迦牟尼佛。第二,大乘佛教强调自觉、觉他、普度众生;小乘佛教主张自觉,以求自身解脱为满足。第三,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

印度佛教逐步走向衰落是在7世纪以后。公元13世纪,由于印度社会内部的分化和外来宗教(******教)的传入,佛教在印度彻底消亡。直到19世纪,又从缅甸、斯里兰卡重新传入,印度佛教再获新生。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佛教的传入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年代具体时间,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事件为“伊存授经”。另一说即源于“白马驮经”故事: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询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知为佛。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了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了我国首座佛教寺院“白马寺”。总之,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在公元1世纪前后。

(二)佛教的发展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佛经被翻译,由于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的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院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则是对佛教的又一种有力的宣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三)佛教的鼎盛

如果说南北朝时期对佛教这种外来宗教文化主要还是吸收消化的话,那么隋唐已进入全面繁荣和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佛教繁荣和鼎盛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提倡。隋唐统治者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佛道关系上有意识通过儒家思想予以调和,消融两者间的矛盾。这样,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隋唐时期汉传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

(四)佛教发展的转折

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唐武宗废佛),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了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

在元代,虽然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但汉地佛教、道教、******教、摩尼教等也允许存在。在元代佛教诸派中,禅宗最为繁荣。

(五)佛教的衰落

明清之后,佛教渐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佛教日趋衰落。

在古代,人们对于佛教更多的是单纯修来世、求解脱、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在近代社会中,已变为同时追求现实利益、祛病消灾、延寿增福。“有求必应”已变成民间佛教徒对佛和菩萨的一种信念。伴随而来的是以忏法为中心的佛教仪式的广泛盛行,如瑜伽焰口(施恶鬼)、梁皇忏、慈悲水忏、金刚忏、大悲忏、水陆道场等,这些仪式受到僧侣信众的普遍欢迎。其实这些活动以超度亡灵、追悔罪恶、保佑子孙为基本目的,与佛教本意有较大的距离。

三、佛教的教义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一)苦谛

人生即“苦”,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贪、瞋、痴、疑等108种烦恼。

(二)集谛

集谛是对人生之“苦”原因的分析,一切痛苦皆由烦恼、迷惑集聚及所造恶业引起,集是苦因,苦是结果,大体可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

五阴聚合说,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是由色、受、想、行、识五阴(或五蕴)组成(其中“色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没有单独的“自性”(此即所谓“诸法无我”);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地变迁之中(此即所谓“诸行无常”)。“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

十二因缘说,涉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报应或业报)。

“业报轮回”说,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传在“六道”之中,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

(三)灭谛

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四)道谛

道谛即解脱之路,指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如三皈、五戒、八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

“定”(即“修定”),是指通过精神集中、静思冥想、观察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义理或功德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定的种类很多,在中国佛教中,往往把定和禅连称“禅定”。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

“慧”(即“般若”),是指由修习佛理所引生的辨别现象、判定是非善恶的认识能力和境界,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罗密多),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槃。“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

但后世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佛徒大都倾向用简便的方法求解脱(如净土宗)。“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及“涅槃寂静”被称为“三法印”(即佛法之特征)。当代中国佛教界将佛教的宗旨归纳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三藏皆分大小乘,即有大乘经、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甘珠尔》(佛语部)和《丹珠尔》(论部)。

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前,往往有“卐”(或“卍”)的标记,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

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表示。****原为古印度一种无坚不摧的战车,佛教用以比喻佛法。有两种说法,一说佛法能摧破众生烦恼邪恶,如****摧破山岳岩石一样;另一说是佛法如车轮一般辗转不停。

五、佛教供奉的对象

佛教供奉的对象较多,都是修行取得成果的人,可分为四等,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

(一)佛

佛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是佛教的最高尊神。佛不仅能够自我解脱、教化他人,而且法力无边。大乘佛教宣称三世十方处处有佛。佛教经典和佛寺中主要有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华严三圣等。

(1)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源于天台宗。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三身分别代表佛的本性、德业和肉身。

(2)三方佛又称横三佛,是指按地域空间分布而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娑婆界的释迦牟尼、左尊东方净琉璃界的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家三尊”。药师佛的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为月光菩萨。

(3)三世佛,指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世佛,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4)华严三圣,是毗卢遮那佛及其两个亲密的助手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合称。华严宗认为无限的宇宙是华藏世界,法身佛毗卢遮那是该世界的教主,它无所不在,整个华藏世界不过是毗卢遮那的显现而已,一切佛、菩萨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应化身。

(二)菩萨

菩萨是候补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

(1)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它是汉化佛教中信仰最为广泛、化身最多、最为著名的菩萨。观音常见的形象是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人称“大悲菩萨”。今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