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基础知识
6862800000037

第37章 中国古代建筑(4)

(二)天坛与地坛

1.天坛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地方,为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坛庙建筑。天坛自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计兴工,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完工。天坛总面积273万平方米,外坛墙周长5.6千米,分内外两重,北部围墙均为圆形,南部围墙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天坛的主体建筑由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斋宫四部分组成,其布局略呈“品”字形。圆形的祈年殿、祈谷坛是天坛的代表性建筑,是象天法地建筑艺术最完美的体现。天坛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家祭祀“皇地祗神”之场所,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这个建筑群坐南向北,由回字形两重正方形坛墙环绕,分成内坛和外坛两部分。2006年地坛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庙与武庙

1.文庙

文庙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故又称孔庙。目前全国乃至国外保存的历代孔庙甚多,尤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占地327.5亩,房屋460多间。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等。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1994年文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武庙

武庙本来多用来祭祀武成王(姜太公)及历代武将,宋元以后,关羽的地位逐渐尊崇,最终在清代被封为“武圣人”,遂成为武庙祭祀的主神,配祀关平、周仓,因此不少武庙也称关帝庙。世界各地都建有不少武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山西解州、四川梓潼、福建东山、云南宾川等地的武庙。山西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占地200余亩,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为我国关帝庙之冠,被誉为“武庙之祖”。

(四)宗祠

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民间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明清以来建造了大量宗祠,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部分遭到破坏,保存下来的不少由族人进行了修缮,有的还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现有宗祠主要分布在南方,近年随着寻根热的兴起,新建和修缮宗祠的行为有所抬头。

著名的宗祠有安徽黄山的罗东舒祠、安徽龙川胡氏宗祠等。罗东舒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祠堂呈纵深排列,由照壁、棂星门、仪门、享堂和后寝组成,建筑以享堂为中心,突出祭祀功能,布局规整,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号称“江南第一祠”,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陵墓建筑

至少在上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经有了灵魂观念和埋葬行为。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丧葬礼仪渐趋复杂,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到了阶级社会,丧葬礼仪成为一种与当时社会等级相对应的殡仪制度。帝王陵墓作为最高等级的墓葬,在埋葬和祭祀等方面不仅程序复杂、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而且坚固牢实、防盗措施严密。因此,时至今日许多帝王陵墓建筑得以保存,有的还成了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一、封土的沿革

商周以前,墓葬是没有封土的,即所谓“墓而不坟”。大约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为了祭祀时便于找到墓葬所在,出现了各种形制的封土以标识墓葬的位置。封土行为的出现,迎合了当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思潮,迅即得到帝王权贵的青睐,于是封土越修越大,后来还出现了按照官爵等级来定封土大小的制度。2000多年里,帝王陵墓封土形制大体经历了“方上”式、“以山为陵”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

(一)秦汉两代的“方上”

在地宫上方用土堆成下大上小的正方形台体,形状像倒扣的斗,上部是一方形平顶,形如锥体截去顶部,故称“覆斗方上”,简称“方上”。这种封土形制沿用朝代最多,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隋朝,后来又被宋朝选用。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墓大多取“方上”形式。其中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是“方上”式封土最大的一座陵墓。

(二)唐代的“以山为陵”

“以山为陵”又称“因山为陵”,制度起自西汉文帝的霸陵:“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将墓穴修在山体之中,以整座山体作为陵墓的陵冢,既体现帝王气魄,又能防盗。东晋、南朝不少帝王也多仿照,唐代帝陵中,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采用“以山为陵”制度。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是“以山为陵”式帝陵的代表。

(三)宋代恢复“方上”

宋代由于国力羸弱,加之改变了以前预作寿陵制度,因此较之汉唐陵墓,墓葬规模要小一些,尤其是南宋帝陵规模更小。宋陵恢复了方上形式,但在具体做法方面又有所创新,出现了多层方上。

(四)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

明清时期皇陵多采用“宝城宝顶”形式,这种形式不仅突出显示了陵寝的庄严气氛,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性。其具体做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一圆顶即为宝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如一座小城,即为“宝城”。宝城之前,有一个突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立石碑,刻有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二、陵园的建筑布局

一般而言,帝王陵墓除了它的主要标志——封土之外,在它们的陵前还有一大片建筑园林和石像生。所以陵园范围极大,陵园建筑也很多,其中地面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祭祀建筑区

祭祀建筑是陵园地面建筑的重要部分,用来供祭祀之用,一般有围墙环绕。主要的建筑物是祭殿,不同时期曾有享殿、献殿、寝殿等称呼,与地宫的相对位置也不固定。在这一主殿的旁边,有配殿、廊庑,前面有焚帛炉、大门等建筑,在殿的后面还有祭坛(明清时为五供,即一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等。

(二)神道

神道是陵墓正前方的导引大道。这种神道每一个陵前都有,但是一个陵区内只有一条主神道,一般以埋葬第一个皇帝的为主神道。如明十三陵以永乐为主,清东陵以顺治为主,西陵以雍正为主。其余均为次神道,规模较小。神道起初很短,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入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神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刻仪仗队“石像生”已经形成。如唐乾陵的神道全长已有1000米左右,两边有翁仲、番酋等石像生。明清时期,帝王陵墓的神道发展到高峰,规模更胜以前,如清东陵神道长达5000米。

(三)护陵监

明清时期每个皇帝的陵墓都建有护陵监,用来防盗挖和破坏,确保陵墓安全。护陵监的外面有墙围绕,里面有衙门、市街、住宅等。西汉时期曾迁徙关东富豪于帝陵之旁建邑护陵。历代帝王无不重视对祖宗陵墓的保护与看守,对于前朝帝陵一般也不允许破坏,甚至派专人管理。

三、墓室结构

地宫是帝王陵墓中的重要部分,又称之为“玄宫”、“幽宫”等。因其刻意模仿人间宫殿,结构复杂、装饰富丽,俗称为地下宫殿。不过,如此豪华的地宫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土穴木板墓、木椁及黄肠题凑墓、砖石墓几个阶段。

(一)土穴墓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形式很简单,只是在地下挖一个竖穴土坑,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无棺椁,随葬品也很简单。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贫富开始分化,埋葬方式有了发展,墓坑除了土壁之外,出现了简单的棺木,随葬品也变得丰富起来,等级差别也越来越明显。

(二)木椁墓

“椁”用于盛放棺木和部分随葬品。其做法是用砍割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做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板,上有盖板。在套箱内分成数格,正中放置棺材,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最早的木椁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正式成为丧葬制度。殷墟商王陵墓中,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周代规定天子棺椁四重,其余阶层依次减少。春秋、战国、西汉时期是木椁墓发展的顶峰时期,帝王陵墓和各级高官墓葬大量使用木椁墓室,椁室内外充斥着青铜器、漆器等各种精美的随葬品。

“黄肠题凑”墓是帝王陵墓建筑的一个重大发展,即用黄柏木(即“黄肠”)层层平铺、叠垒,四面枋木全都朝向墓室中间(即“题凑”),形成木构地宫,其中再设内椁和棺。这种葬制最迟出现在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更趋完善,东汉时期黄肠木被黄肠石代替,汉代以后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