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6870200000014

第14章 各类亚健康的调控方案(1)

一、皮肤亚健康

(一)皮肤亚健康的表现

皮肤亚健康状态,经常表现为皱纹、肤色不均匀、粗糙、缺乏弹性、肤色灰暗发黄、色斑、雀斑、干燥、毛孔粗大等。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亚健康”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皮肤组织功能低下,这种皮肤多无明显异常,但细胞的新陈代谢、微循环、水电解质及功能已出现明显障碍,从外部表象来看,它表现出晦暗无华、非正常的干燥衰老、油脂分泌过旺、出现血丝及敏感度增加等现象。如果不加保养、调理,使之达到内环境生态平衡,就极可能使肤质进一步恶化,逐渐转变为皮肤内环境紊乱的病态皮肤。

(二)干预皮肤亚健康的“五多方案”

1.多运动

皮肤有感受刺激、储存营养、参与代谢及免疫的功能。坚持运动能改善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帮助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使人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增加,从而提高皮肤的防御能力。运动应该持之以恒,人体才能通过不断的新陈代谢,来维系肌肤的弹性光泽。注意运动量要适度,应以由小到大、由轻到强的循序渐进为原则。可以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进行,如步行、慢跑、登山、骑车、游泳、瑜伽、健美操等。运动的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在烈日下或大雾中进行,以防有害物质损伤人体。对于长坐办公室的人也可以做简易的伸展动作,就是指伸转颈部、举抬双臂双足、深呼吸扩胸、伸展及转动腰部、活动四肢关节等,除美体养颜外,也可藉此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疲劳。

2.多喝水

保持体内的水分来养护自己的皮肤是最简单的方法!表皮在正常情况下应有15%~20%的含水量,为了保证水分的摄入,适量饮水是必须的,睡前及洗澡前饮用1杯水,能使体内细胞得到充足的水分,使皮肤更润滑。当人体水分减少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皱纹。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量应有2000毫升。若微微出汗加500毫升,出大汗加1000毫升。

3.多洗脸

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每日至少洗脸3次,用清水洗脸可以洗去油脂还有多余的角质,减少皮肤的问题,多洗脸会使人变漂亮且帮助振奋精神。

4.多搓脸

每晨洗脸后,用双手搓擦面部8~10次,使精神焕发。

搓脸的方法是洗脸后可用毛巾或双手搓擦面部,搓擦时应该注意自下而上,由中央向外部顺肌肉生长方向,向上推时稍用力,向下要轻轻带下,每回8~10次,而经常为之,可加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紧致肌肤、回复肌肤弹性,面部皮肤红润而有光泽,消除斑块,减少皱纹,延缓衰老,并可防治感冒。

5.多吃素

素食能促进皮肤润泽而有弹性,延缓皮肤衰老,有利于须发的光泽和生长。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防止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细腻滋润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保持皮肤健美,应多食用碱性食物,尤其是含碱性矿物质如豆类、坚果、水果、蔬菜等,你的血液就会变成微碱性,血液里的乳酸等物质就会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减少了皮肤受损害的机会。况且,摄入的钾、钙等矿物质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经过清洗后的血液,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全身皮肤细胞充满活力,生机无限。

素食中所含维生素E对于皮肤抗衰老有重要作用,因为维生素E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从而抑制衰老,故能减缓老人斑的出现。还可以减少痔疮、色素的沉积,使面部光滑又洁白。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葵花子油、菜子油等。维生素A也是皮肤光滑细润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使肌肤润泽。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鳞屑;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B2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还原的过程,参加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若缺乏维生素B2时,会出现口角乳白、口唇皮肤开裂、脱屑及色素沉着;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绿叶的蔬菜、苹果、黄豆等。

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降低通透性及脆性;还能抑制皮肤内多巴胺的氧化作用,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和沉淀,可防治黄褐斑、雀斑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有柚子、柑橘、山楂、芒果、西红柿等。

(三)其他美容食物或美容方法

(1)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美国专家曾做过研究,女性冬天常手足冰冷、耐寒能力较差,是由于女性的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女性缺铁的主因是月经导致铁的流失。多食含铁质的食物令皮肤光泽红润,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牛羊肉(红色肉类)、蛋黄、贝类、海带、紫菜、黑木耳、大豆制品、苹果等。

(2)增加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的摄入量,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得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弹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肤弹性增强,从而使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多的食物有猪蹄、动物筋腱和猪皮等。

(3)泡澡是放松身心最舒适的享受,水温使体温升高,提高新陈代谢,每日浸泡20~30分钟,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二、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是一组不明原因的复合症状,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疲乏无力。为便于临床研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94年的研究大纲中将自我报告的持续存在的1个月或1个月以上的疲劳统称为“长时间疲劳”;对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疲劳定义为“慢性疲劳”。据文献报道,在美国有24%的成年人经历过2周或更长时间的疲劳,其中59%~64%的人没有明显的医学原因。在一项研究中也表明,24%的初诊病人报告有过长时间疲劳(1个月),其中有许多病人疲劳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疲劳。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中所讨论的慢性疲劳并不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已不属于亚健康范畴,而是一种疾病。

(一)哪些人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1)长期处在某种精神压力下(工作压力、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

(2)长期过度劳累、不良的生活形态,如饮食不规律不均衡(喜欢吃肉食、油腻食物而不吃或少吃青菜),运动太少或太多,过量吸烟、饮酒,或经常熬夜,不吃早餐。

(3)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

(4)血液肿瘤疾病。

(5)自身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慢性疲劳症候群。

(6)睡眠异常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

(7)焦虑、忧郁症等精神疾病。

(8)药物及乙醇滥用或不良反应。

当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在社会上的激烈竞争,有适当的压力是好事。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时,意志力会集中、肾上腺素会分泌,身体会自动把其他不必要的活动量减轻,来帮助你一举突破困难。

但是如果让身体长期都处于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营养不均,疲劳成为人们的普遍状态,许多慢性疲劳的症状就会出现了。尤其是追求完美及个性较敏感的人,往往过度要求自己,而形成焦虑、忧郁、沮丧等情绪,无法从中摆脱出来,容易诱发许多疾病。疲劳的产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非蛋白氮等。当人体内的这些疲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疲劳阈值”,人就会感到疲劳。一般来讲,正常的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夜就可恢复充沛精力。

但在休息过后仍然感到十分疲倦,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应该引起重视。慢性疲劳虽不若慢性疲劳症候群来得严重,但患者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凡事提不起劲、肌肉紧张、肩颈酸痛、胸闷、心悸、睡眠障碍,甚至还会有胃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的问题。疲劳症状强烈的人,较一般人患上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等各种感染症的机会也增加许多。长期不理会身体发出的警讯,除了会持续恶化外,还可能引发心肌梗死、中风,如果平时操劳过度又不加以重视,甚至可能发生过劳死的危机,或导致猝死;同时,严重的疲劳感也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连带也会使人际关系陷入低潮。一些病症也会带来慢性疲劳症,这包括恶性肿瘤、肾脏、肝脏等疾病,甲状腺功能不足等。酗酒者和服用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压力、忧郁症患者等,也会出现慢性疲劳症。

(二)慢性疲劳的调理

1.调摄心理,保证休息,增加营养

佛家常说:“看破”与“放下”。“色身幻化无常,虚妄不实,确实了知,即为看破,这是智慧;能依所观所知,付诸行动,便是放下,这是修行的功夫”。我们生此世代,时感八苦交集,穷人为生命生活而争,富人为享受而争,无论富贵贫贱,都有苦闷的感觉,原因是看不破,放不下。人人反求诸己,心地纯净纯善,世界必定充满光明。学会看破并“放下”,能减轻压力,也是养生的大法。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容易因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疾病。拥有愉快的心情,不要太过忧虑,保持心理平衡是健康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适时地释放压力,遇到有压力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心情放松愉快,如听听音乐、看场电影,又或者是逛逛街,利用休闲生活来放松身心,尽快让压力解除吧!调整心态,培养宽大的胸怀气度,多做善事,乐于助人,也会使自己快乐。

保证休息。睡眠障碍是慢性疲劳症候群中最常见的症状,其中又分成失眠和嗜睡两大类,但不论是无法入眠或是随时随地都极度想要睡觉的人,都一样会感觉到疲倦、没有精神。养成定时规律的作息,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切忌熬夜。养成午睡片刻的习惯,能让下午更有精神,思绪也会更加清晰,增进睡眠质量而不是一味加长睡眠时间,而是必须养成规律的睡眠与苏醒周期,并非多睡就会增强体力。

增加营养。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调查显示,营养缺乏或失调,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肉碱、血中色氨酸改变等原因,也有可能会造成疲劳,出现免疫力衰退、神经系统运行障碍等现象。所以平时维持营养均衡、多注意增强免疫力,可避免慢性疲劳症来袭。可多吃天然的蔬菜、水果,例如包心菜、豆腐、坚果或蘑菇等多糖类食物,帮助身体增加能量与活力。

2.少食酸涩、咸寒、生冷、油腻及辛辣食品

所谓酸碱值,通常以pH代表,大于7的是碱性,小于7就是酸性;而人体正常的pH约为7.4,略偏碱性,无论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生理功能的失调。当人体血液pH在7.35以下,称为酸性体质。

如果是体内酸性物质过多,不能及时排除,沉积在肌肉组织中就会引起全身乏力、犯困、易疲劳、腰酸背痛、精神不振等不适,这些不适的症状是慢性疲劳的表现。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吃得越多,这些食物热量又高,加上偏酸性体质代谢缓慢,在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也越多,过多的酸性物质超过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酸性物质就会在体内堆积,使人体体液的pH下降,造成酸性体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属于酸性较弱的食物有白米、面包、花生米、火腿、蛤蜊、鲍鱼、茄子、巧克力、奶油、鸡肉、鸡蛋、章鱼、葱白、溪鱼、油炸物、虾、白菜、鲷鱼、啤酒。

酸性较强的食物有牛肉、猪肉、香肠、蚵仔、清酒、鳊鱼、奶酪、砂糖饼干、竹笋、鲔鱼、柿子、椰子汁。

人体体液长期酸性化,会使体内血液某些成分发生改变,特别是血浆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有效地去除代谢产生的酸性产物,比如氨基酸分解产生的非蛋白氮、脂肪酸、过多的乳酸,尤其是脂肪酸和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酸性物质在血液中增加,使血脂升高,不仅形成高血脂,而且血液的黏度也相应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黏症等疾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往往这些疾病都伴随着发生。许多医学研究报告指出这些疾病都与饮食过量造成的人体代谢紊乱有关,医学上称之为“代谢综合征”。

就是指蛋白质、脂肪、糖这三大能量物质代谢紊乱,代谢紊乱后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逐渐在体内沉积,使人体酸碱度向偏酸性发展,造成酸性体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建议多吃“碱”性食物,改变体质。如大豆、豆腐、菠菜、莴笋、萝卜、红豆、土豆、藕、黄瓜、洋葱、马铃薯、胡萝卜、海带、西瓜、番茄、香蕉、梨、苹果、桃子、草莓、牛奶、茶等,虽然柠檬、柑橘吃起来酸酸的,却也是碱性食物。

少食酸涩、咸寒生冷、油腻及辛辣食品;少吃精致高糖、多盐食物及加工过的糖类。也避免咖啡、茶、巧克力及其他含******的饮料及食物。吃得健康,才能远离疾病!

3.坚持适度运动

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解除慢性疲劳,每天1次,每次至少30分钟至1小时的运动量。对极度倦怠无力者,先从简单的伸展运动及关节活动开始,不建议选择较剧烈的运动,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注意应以不增加病患现有的疲劳为原则,在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体操、瑜伽或是太极拳等。

4.药膳

西洋参炖汤,西洋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具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其最大功效清补滋阴,十分合适我们南方气候养生之用,宜常用于炖汤、煲汤或焗服,可以抗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