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6870200000024

第24章 亚健康体质养生(6)

②适量运动:造成热量过剩、脂肪堆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运动或运动量不足。因此就是要少吃、多动!美国《遗传家族研究》评估运动对预防代谢症候群的作用,发现经过20周的有氧运动,受试者中,男性有32.7%、女性有28%不再被归类为代谢症候群。因此,提出一套简便易记的333“运动原则”建议人们应持续不间断的运动。即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心跳达到130次;每次需要持续30分钟以上。因为运动前15分钟燃烧的几乎是“糖类”,运动达30分钟之后才会开始燃烧体内的脂肪。中强度体能运动为佳,散步、瑜伽、太极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慢跑、快走、走楼梯都是不错的选择,间歇锻炼和每日锻炼对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样有效。并可根据脂肪沉积的部位选择力量性肌肉运动,如仰卧位的腹肌锻炼,可消耗腹部脂肪,两上肢的哑铃运动,可消耗肩、胸、背部的脂肪。

③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坏血管壁,降低好的胆固醇,并升高三酰甘油,增加血管硬化危险;而酗酒或长期饮酒,可以刺激肝合成更多的内源性三酰甘油,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因此,中年以上还是限制酒的饮用量为好。

④心理平衡:避免抑郁恼怒,以防肝郁气滞而致气滞津停,痰湿内生而发本病。

⑤针灸按摩保健:在耳穴方面,平日多按压耳神门、饥点、胃点、内分泌点等穴位,主要是从控制食欲及调整内分泌方面着手。

在体表穴位方面,经常按压天枢、大横、带脉、水分、水道等腹部穴位可促进腹部脂肪的分解。以及阴陵泉、三阴交、公孙、梁丘、丰隆等腿部的穴位等这些穴位,主要是全身性的作用,以调整消化、排便、水分代谢及内分泌的功能。

(2)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40岁年龄的男性;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1倍;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调控方法: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合理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应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少吃多餐,不宜过饱,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多吃鱼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黏稠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限制摄入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少吃精制糖(纯糖、甜点心、果子酱、蜜饯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豆类、香菇、黑木耳、大蒜、紫菜、洋葱等。

②坚持锻炼:通过锻炼,人体的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加强,促进心脏活动,有利于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血液循环量加大。中强度体能运动为佳,散步、瑜伽、太极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慢跑、快走、走楼梯都是不错的选择,在锻炼时应注意每次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

走路与慢跑。开始前先做5~10分钟的热身,拉拉筋,舒展肩膀与手脚,转转腰;走路时抬头挺胸,鼻子吸气嘴巴吐气,调整呼吸与步伐的频率。维持在流汗、微喘的程度20~60分钟;欲结束时,放慢脚步与深呼吸,配合伸展身体直到呼吸心跳回复通畅。

爬楼梯与登山。对提升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每天爬楼梯、登山15分钟和快步健走3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一样,爬楼梯不但可以强化心肌,血中好胆固醇(HDL)可以提高20%,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可以下降33%。

③戒烟限酒:吸烟除可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明显增加外,还可促使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氧耗量,诱发心绞痛发作,所以应尽早彻底戒烟。大量饮酒可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直接损害心肌和血管内壁,使三酰甘油上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少量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防止心脏病及心脏突然停搏的作用,建议每天可饮用少量红葡萄酒或少量的优质白酒(20~30毫升)可促进血液循环。

④保持情绪稳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不要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使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平日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善解人意,听人劝告,回避不愉快的人和事,尽可能从不高兴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怒气和忧郁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乐观积极向前看,对万物感恩、惜福。

⑤泡脚保健:常坐办公室的人,又懒于运动,足部血液循环普遍不良。当足部供血不足时,心脏就必须竭力加压把血液送到足部末梢,所以很容易罹患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疾病。常常温水泡足正好可以改善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

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泡足,也可配合按摩脚心和脚趾,一般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足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3)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带来这些刺激的致病原主要有:吸烟、受凉、伤风、吸入粉尘、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据资料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15%左右。

成因: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外因、内因两个方面,具体有长期吸烟,病毒和细菌感染,冬季寒冷季节的气候因素,刺激性烟雾、粉尘,过敏因素,呼吸道局部防御、免疫功能减低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调控方法: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饮食调摄:注意饮食营养,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豆类、瘦肉、蛋类。病人的饮食应清淡些,不要吃得太咸或太甜,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应少吃。多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

②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呼吸道抗病能力的措施主要是“三锻炼”,即通过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和呼吸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少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体育锻炼较为适宜的有气功、太极拳、保健操、五禽戏和一些简单的保健操,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耐寒锻炼可从用冷水擦洗鼻子开始,逐步扩大到用冷水擦洗脸和颈部。呼吸锻炼主要指腹式呼吸的锻炼。

③生活起居:对引起患者过敏的食物及气味避免接触,如强烈的气味、烧木生热之器皿、壁炉的烟,烟气炉、天然气炉或火水炉的气味等,均可诱发哮喘;保持心态平和,勿紧张、过度生气、忧虑、兴奋;勿疲劳过度,禁止纵欲;改善不当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注意保暖,尽量避免着凉感冒,刺激气管;戒烟,患有哮喘的病人千万不可吸烟,也不可接触二手烟,长期接触二手烟有机会引致肺功能减弱,婴儿及儿童比他们吸烟的父母更易因吸入二手烟而引发哮喘;应戒烟多饮茶,因为吸烟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排痰困难,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使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恶化。

④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也可预防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早晨起床后及晚上睡前常做为佳。具体方法参见本书第5章中相关内容。

⑤甩手运动: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双眼向前平视,放松全身。用腕力将手臂伸到正前方,(双臂与身体的垂直线不超过60°)然后用力将手甩到后方(不超过30°)如此来回甩100~300次(视个人体质与训练长短而增减次数)。甩手运动可增加胸廓的活动量,改善肺功能,预防肺疾及气管发炎等疾病。

(六)湿热质的调控与指导

1.湿热质的特点

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其特点如下。

(1)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

(2)常见表现:主项为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副项为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

(3)心理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

(4)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证。如现代医学的痤疮、黄疸、前列腺疾病、慢性妇科炎症等。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2.湿热质日常调控建议

(1)膳食建议

①适合湿热体质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及甘寒、甘平的食物,多摄取有助于清热化湿的食物。以下食物可经常交替选用(表10-11)。

②饮食宜忌:少食肥甘厚味、辛辣、大热大补的食物。也要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大部分肉类及海鲜类属于酸性,蔬果类多属碱性),如牛肉、猪肉、香肠、蛤蜊、鲍鱼、鲔鱼、虾、竹笋、葱白、茄子、柿子、奶酪、砂糖、花生米、清酒、啤酒。

(2)起居调摄建议:

①湿热质体质的人性格较为急躁、易怒、冲动,即刻满足感很强,但忍耐能力较差,故在工作之外,也应该有让精神和体力恢复的时间,多培养缓慢而耐心的休闲项目,如下棋、练习书法、钓鱼、听音乐、看影视、多散步等,这些项目正好可以满足一种延迟的心理。

②而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长期熬夜等无规律的生活,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应尽量避免。

另外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

(3)运动健身建议:

①湿热质体质的运动原则。湿热质体质的人适合做强度及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可消耗体内过多热量及多余的水分。还需配合每天做30分钟消耗体力的活动,如散步、快走、爬楼梯、做家事等。

②可选择的运动项目。跑步、各种球类运动、舞蹈、跆拳道、柔道、剑术等。

③运动的时间与频率。每周至少3天,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4)中医药保健

①体表穴位按压

轮流交替按摩,穴位一紧一松且有节奏地按压,一般2秒1次,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以出现酸、胀或者胀痛为度,功能清湿热、疏经活络。

合谷穴:伸出右手将拇指和示指分开,展露虎口。把左手拇指放在右手虎口处向下按住,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或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②方药干预

中成药:甘露消毒丹或龙胆泻肝丸。作用,清热燥湿;用法,口服,1次6克,每日2~3次。

代表方:甘露消毒丹。组成,滑石20克,黄芩10克,茵陈蒿30克,藿香10克,连翘15克,石菖蒲10克,白豆蔻10克,薄荷10克,通草5克,射干15克,川贝母10克;作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湿热体质与易感疾病的调控

湿热质体质的易患疾病包括痤疮、前列腺疾病、慢性妇科炎症等。以下为湿热质体质的几种易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调控方法。

(1)痤疮: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瘢痕样损害,影响美容。

痤疮好发年龄在12~25岁,但也有30岁才初发的。

成因:痤疮的病因主要是由遗传、内分泌因素等导致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以及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等,而使皮脂溢出部位出现相应的皮肤损害。

调控方法: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激心理:精神上的压力会造成皮脂分泌旺盛,也是长痤疮的原因之一,多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解除每天的工作或学业上的压力,避免过激的心理。

②保持足够的睡眠,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肌肤的新陈代谢通常由晚上11时到凌晨2时时进行,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让肌肤受到完善的保养,时常熬夜的人对于肌肤也有很大的伤害。另外,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及肌肤都有良好效果。注意运动量要适度应以由小到大、由轻到强的循序渐进为原则。可以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进行,如步行、慢跑、登山、骑车、游泳、瑜伽、健美操等。运动的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在烈日下或大雾中进行,以防有害物质损伤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