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10大教育方法
6879700000014

第14章 习惯教育(8)

培养孩子勤作读书笔记的习惯

名人名言

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

——休谟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的果实。

——高尔基

要记住,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是新的一步——向着既定的目的。

——马雅可斯基

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文盲。

——(美)阿尔温·托夫勒

学习要靠方法,要有策略。正像面对滚滚波涛的江河或巍巍的山岭,单凭想涉渡或攀登的强烈愿望是不能成功的,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过河或登山。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成功来说至关重要,它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养成勤作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纵观古今,横看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都有勤作笔记的好习惯。鲁迅、童第周、巴尔扎克、罗扎诺夫等。马克思在谈到他的学习方法时说:“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提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条陈,这个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

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

学习单靠脑子记,可能记得不完全,不准确,不可靠。因此,即使记忆非常好的人,也不能进行大量长期的记忆。作笔记可以帮助记忆,起到延长对信息收纳的时间的作用。它要比单纯的阅读效果更好,是因为加强反应就可以加强接受,加强相应的表现可以加强印象。一般说来,主动实践比观察总是要好的,这是被积极反应规律所证实的。在笔记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心得或疑问的过程,就是加强理解,加强印象,加强记忆的过程。

有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智力基本等同的A、B两人坐在一起听课,A作笔记,B不作,老师授完课一段时间后对他们进行考核。结果,A同学答得非常不错,B同学则漏洞百出。当记者采访他们时,A说那些题目好像是他刚做过的,B则表示,听课的时候心里很明白,但做题的时候心里却很不踏实。可见,“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在作笔记的时候,手、脑、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作的笔记印象较深,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这个道理。近人孙得谦说“自一经手抄,当时意既专注,可使过目不忘,较之泛泛浏览迥乎不同,吾是以抄读之为而益宏多也。”不难看出,这确实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记笔记是掌握知识的有效办法!

学习时要手勤,应该随时记下你所想记住的材料,然后,把收集到的材料不断整理归纳使之系统化,还要习惯于经常翻阅。中外著名学者读书时,都有手勤随记的好习惯。达尔文为了写《物种起源》一书,曾积累了大量的读书札记。朱熹曾总结道:“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比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这句话的大意是稍有疑问就思考,思考不通就用小本子把问题记下来,找机会请教别人,寻求答案。

有的专家说过,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好奇心得到满足,掌握了某些技能,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都是快乐的,关键是他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则说:“今天的教育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抛弃这个良好的习惯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作笔记是捷径!

科学点击

一本书读过了,就会渐渐淡忘。而如果把读书的体会和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无论过去多久,你还是一看到笔记,就能唤醒尘封的记忆,回想起读过的内容,让知识在脑中牢牢地扎下根来。

建议

1.孩子,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文章的精神实质和丰富情感。

2.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扫除他们的个人偏见。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如果有一两次成绩很糟糕,他们就可能变得很不自信。特别是对于某老师的教学方法或是某一学科有偏见,就很可能丧失学习兴趣。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中正确归因,树立积极的学习自我观念。

3.培养积极的学习热情

陕西省1997年文科状元周慧琳在谈到学习经验时说:“学习应该是满腔热情,忘我地投入,惟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和精神,才能体会到无限的乐趣。”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孩子对物品摆放有序的习惯

名人名言

一切阻力都会被坚强的决心所征服。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应再动摇为之奋斗的决心。

——达·芬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有序的环境促成有序的习性,有序的习性促成理想的学习。”

——陶行知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些现象:

教室里,课桌横七竖八,课本、练习册、作业本胡乱扔在桌子上,有的掉在座位下。整个教室地面上是一片狼藉。

考场上,一个学生姗姗来迟,匆匆忙忙坐上座位,却找不着笔,于是翻书包、翻抽屉,慌乱之中,墨水瓶掉在地上摔破了,墨水溅得到处都是……

孩子早上准备上学,发现文具盒忘带了,于是书桌、书柜、床头、衣橱……满屋乱找,最后上学迟到了。

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在很多的学生中大有人在。更有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到临上考场的时候,却找不着准考证了。等从家中沙发缝里找到后,已经过了进考场的时间,最后不得不痛哭着离开考场。

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他们的书房、课桌上凌乱不堪,书、笔等文具顺手乱扔,随意摆放,经常出现丢三落四、东寻西找的情况,铅笔刀买了一个丢一个,辅导书有一本没一本的,临到用时,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乱”,于是又满世界地找,整个学习过程显得慌乱无章,耗时费力,影响学习情绪,打乱了学习的计划安排。整理学习物品,看来是一件无关学习大局的小事情,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不可小视。作为学生应该养成保持书房整洁、学习物品摆放井井有条的好习惯。

学习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其中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也不能有差错。整理学习物品就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习中,免不了一会儿用圆珠笔,一会儿用三角板,一会儿用橡皮……为了自己能最快地拿到所需学习物品,就应该事先作好整理工作。每一次学习结束,把所有的用具分门别类地摆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让它们像士兵那样整齐列队,等待小主人的再一次召唤。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里,凡是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习惯也很好,其中包括整理学习用品,把它们摆放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课桌上教科书码得整整齐齐,抽屉里书是书,本是本,笔墨纸砚有条不紊。笔者在家访中看见,学习好的学生的书房布置得整齐划一、清爽洁净:书桌迎窗而放,案头上,书、本归类,钢笔齐刷刷地插在笔筒里,电脑、随身听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柜里各种图书、杂志排成一条线……走进这样的书房,给人有眼前一亮、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思考不受干扰,流畅自然,学习效率高。

同时,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还有更大的益处。长期习惯于乱扔乱放的人,工作、学习的思路也是杂乱无序的,没有计划,没有安排,学到哪儿算哪儿,就像乞丐夜行,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学习思路模糊不清,对学习目的认识不到位,这必然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应该培养孩子清晰、快捷的思维习惯。这就需要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着手,其中就包括把学习物品摆放整齐。

科学点击

整理学习物品,使之井井有条,可以营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它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议

1.保持家庭布置整洁有序

家是孩子成长、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如果家里各种家具摆放恰当得体。饰物,应置合理,衣橱整洁利落,厨房炊具洁净有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严谨有序的良好习惯。

2.及时提醒并监督孩子整理学习用品

有时候,孩子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学习后,可能忘记收拾课本、笔、纸等物品,家长就应及时提醒他;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懒惰而没有清理学习物品,家长就必须严肃地批评教育他。

3.固定时间,全家动员,美化家园家长可以同孩子商量,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全家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孩子除了要把自己的学习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外,还要帮助家人收拾客厅、厨房、厕所等处。一直坚持下去,孩子自然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4.纠正孩子“明天再说”的拖沓习惯家长必须纠正孩子这种毛病。要求孩子学习结束后,立即整理书本、纸笔。第二天要带去学校的文具放进书包,不带走的摆放整齐。养成用过即收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