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0)
1.该方为宋代方,其1斤=500g。换算如下:莲子肉500g,薏苡仁500g,砂仁500g,桔梗500g,白扁豆750g,白茯苓1000g,人参1000g,炒甘草1000g,白术1000g,山药1000g。看上去用量过大,但其剂型为散,非一日量。
2.现临床有成药,剂型为水丸,服用量为每次6~9g,每日3次。
3.本方汤剂也为临床所常用,其参考剂量为莲子10~15g,薏苡仁10~15g,砂仁10~15g,桔梗10~15g,白扁豆15~30g,白茯苓15~30g,人参5~10g或党参10~20g,炙甘草5~10g,白术10~15g,山药10~3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
1.散剂冲服,每次6g。每日服用几次,原方未提,一般而言,3次为宜。
2.枣汤送服,其意义有二:一为调味,二是大枣亦能健脾益气。
3.现代临床上,用汤剂时常规煎服。
(配伍)
方中桔梗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方主治证有两个,一是脾胃气虚挟湿,一是肺脾气虚挟痰湿。后者容易理解,桔梗能够引药上行,宣发肺气,并能祛痰。关键是对前者的理解,桔梗似乎与脾胃气虚挟湿无密切的关系。但是脾胃气虚挟湿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泄泻,是大肠的功能失职,肺与大肠相表里,桔梗通过调节肺气以复大肠之职。
(应用)
本方为脾胃气虚挟湿之泄泻或肺脾气虚挟痰湿之咳嗽而设。
首先,本方常用于脾胃气虚挟湿之泄泻,而被后世奉为脾虚泄泻证的代表方剂。徐大椿也赞本方:“此健脾强胃之剂,为土虚不能胜湿吐泻之专方。”其症多见便溏腹泻,纳呆,胸脘痞满,体倦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体偏胖,舌质淡,苔白腻,脉虚或濡等。
其泄泻的特点是:泄泻次数较正常稍多,每日2、3次,多者4、5次,而泻势较缓,质稀而无臭。过食生冷、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则加重。多不伴腹痛,即便伴有腹痛,也是腹痛隐隐。
此类疾病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放射性肠炎、慢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厌食症、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
其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脾虚可生痰而藏于肺。根据“培土生金”的理论,本方还可用于脾肺气虚挟湿之咳嗽痰多等,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伴有纳呆,胸脘痞满,便溏腹泻,体倦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脾肺气虚证。
其咳嗽的特点是:多不剧烈,吐痰量多,色白质稀而不黏,其痰绝无热象,亦无明显寒象,辨为湿痰最为适宜。
此类疾病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缓解期、肺结核等疾病属于脾虚挟湿者。此外,慢性肾炎、肝硬化、贫血、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等疾病若见脾虚挟湿之征象者,亦可用本方来治疗。
本方所主治的病证大多呈慢性化,病势较缓,可用本方作丸剂来长期服用,即便病愈,也应该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该方主治的病证虽然较多,但总以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用,患者消化和吸收功能均减退,营养状况较差,体质大多瘦弱,免疫功能也相对低下。应用本方时抓住这一点,治疗的大方向不会有错。总之,本方是消化功能的增强剂,虚弱体质的强壮剂。
引一病例。某女,48岁,经常腹痛肠鸣。近数月来每日稀便二、三次,胃纳不佳,饮食乏味,形瘦神疲,舌质淡白,脉虚弱无力。此脾虚湿注,治宜健脾渗湿,拟参苓白术散主之。处方:西党参9g,焦白术9g,白茯苓9g,淮山药12g,炒扁豆9g,苦桔梗3g,缩砂仁2.4g,炒莲肉9g,炙甘草3g。3剂后,腹泻停止,再服7剂,胃纳增加,大便正常。(《福建中医》,1965;5:39)
鼠小弟网友发帖:一个补脾益胃的专用成方,却可治疗口腔嘴唇溃疡糜烂。数年前遇一顽固性口腔嘴唇溃疡糜烂的中年男性患者。该患者在多方治疗无效后,经人介绍来陈氏处就医。初诊,陈氏以口渴,以及口中有腐臭味等症,诊断其口腔嘴唇溃疡糜烂为胃热上泛所致,投以清胃散加味,服2剂无效。继诊,根据食纳呆、大便溏以及消瘦等症,知其并非胃热实证,疑是脾虚之因,试投参苓白术散2剂,3日后病情大为好转。再诊,仍以前方2剂而收全功。以后类似患者,均以参苓白术散治之,无不以全效收功。数年来,陈氏以参苓白术散治好口腔嘴唇溃疡糜烂近30例。此是依据中医学之脾和四肢肌肉以及口唇的关系,而进行辨证论治。脾胃运化失常,消化力薄弱,则往往反应在四肢肌肉口唇上,故出现四肢无力,肌肉消瘦,口唇溃疡糜烂。再则,脾和胃相互表里,脾能为胃行津液。反之,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故出现口渴、口苦乃致造成口唇溃疡糜烂。实际上,这类口唇溃疡糜烂,并非实证,而是虚证。
以上两个不同的疾病均用本方来治疗,它们的病机是相同的,属于异病同治的范畴。总之,还是归功于中医的特色,即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
(加减)
本方无须加减即可发挥较强的治疗作用,但根据不同的病证进行加减,可增强本方的针对性。如消化系统疾病见纳呆者,可配伍焦三仙、鸡内金等以消食和胃;若见呼吸系统疾病痰多者,可加清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名家论述)
1.《医方考》明·吴昆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
2.《中国医学大辞典》今·谢观此方不寒不热,性味和平,调理病后痢后尤宜。常服调脾悦色,顺正去邪,功难尽述。
补中益气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其原文如下: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讲解
1.原方主治“内伤不足之病”,但其临床表现则未提及。
2.治疗当以“甘温之剂”。
3.忌苦寒之药泻胃土。
(组成)
黄芪劳役病热甚者一钱甘草炙,五分人参去芦当归身酒洗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各三分。
1.黄芪古作黄耆,其根色黄,“为补气之长”,故名黄耆。本品能够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有生用和蜜炙两种用法。前两个功效用炙黄芪,后三个功效用生黄芪。其在本方中的作用是补气升阳。
2.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均能益气补中,治疗脾胃气虚证。当归身以补血为主,兼能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互生”,故用当归补母生子。升麻、柴胡,升举阳气。橘皮理气防腻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中,升阳举陷之功。
(剂量)
1.本方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方,剂量换算如下:黄芪3g,炙甘草1.5g,人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各0.9g。
2.全方剂量较小,但从用法来看,其用量为一次服用量,而非一日量。若上述剂量日服3次,其剂量仍然稍偏小。
3.现在临床多作汤剂,其参考剂量为黄芪15~30g,炙甘草5~10g,党参10~20g或人参5~10g,白术10~20g,当归6~12g,陈皮5~10g,柴胡、升麻各3~6g。
4.方中升麻、柴胡用量不宜大,一般3~6g为宜。
5.现临床有成药,多为蜜丸,每服6~9g,日3服,温开水送下。若用浓缩丸,每次8丸,日3服。
(用法)
上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1.若为粗粉,则不须久煎。若作汤,宜久煎。
2.补益剂,一般饭前服。而本方提示早饭后温服。似不妥。
3.现代临床作汤剂时,常规煎服。
(配伍)
黄芪配伍柴胡、升麻黄芪功能益气补中,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证或气虚下陷证。升麻、柴胡均能升举阳气,也可用于阳气下陷的病证。黄芪配伍升、柴,属于相使为用,可治疗中气下陷导致的内脏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药理研究证实:单用黄芪对于诸脏器脱垂具有升提作用,而单用升麻或柴胡则无治疗作用。而黄芪配伍升、柴后,其升提作用明显增强。
(应用)
本方原为“内伤不足之病”而设,又能“温能除大热”,同时具有益气升阳的功效,所以本方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发热证和气虚下陷证,其临床表现分述如下。
1.脾胃气虚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口淡,纳呆,大便稀溏,舌淡,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常伴气短乏力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久痢、久病体虚发热等属于脾胃气虚或清阳下陷者。
无论是脾胃气虚证,还是气虚发热证,此类疾病多为慢性病,也包括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所出现的发热,其温度或低或高,其高者可达40℃,并不要因为患者高热而不敢选用本方,关键是同时见有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淡不红,脉细弱等气虚症状,即可用补中益气汤取效。
天津名医邵祖燕对本方颇有研究,他说:“本方治气虚发热即属前人所谓的‘甘温除大热’。临床应用本方,不拘体温的高低,关键是有无气虚证。特别对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体质羸弱的患者要考虑使用本方。一般可用原方,毋需加减,服用3~5天即可退热。”同时附一验案。某男,48岁,发热3个月,持续在38~40℃。3次住院,经多种检查原因不明。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中医会诊多次使用达原饮、小柴胡汤、三仁汤也未取效。患者虽大热而欲覆盖厚被,有恶寒状,食少,口渴不思饮,常有脱肛感。断为中气下陷,阴火上冲,投补中益气汤原方,3剂后体温开始下降,5剂后恢复正常。(《方药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