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6994700000032

第32章 地方并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 (2)

第5章 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 (2)

(1)药物治疗:一般选用非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吲哚美辛、布洛芬。应用中药治疗也有许多好办法,如骨刺片、骨质增生片、活络丹等。

(2)物理治疗:大骨节病的物理治疗主要是应用电、光、声、热等各种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以消除和减轻病人患病关节的疼痛、肿胀、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从而防治关节畸形的发生。常用方法有短波、超短波及微波疗法;光浴疗法;石蜡疗法等。

(3)手术疗法:Ⅱ度、Ⅲ度重症大骨节病患者,因关节畸形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影响功能,经医生检查是手术适应证者,均可到医院用外科手术予以矫正。

4.预防

(1)在水利条件允许的地方,旱田改水田,改主食为大米或其他粮食。

(2)改种经济作物,输入外地谷物。

(3)边远山区可退耕还林或退耕还牧。

(4)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推广科学种粮,干燥贮藏,提高粮食卫生学质量,降低粮食污染程度。

四、克山病

(一)基本理论

克山病病因虽至今未明,但经过几代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到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及生物病因两大方面。前者认为病区地貌多为侵蚀区,地表水流失严重,各种可溶性化学元素被淋溶冲刷,水中化学元素迁移活跃或流失严重,易发生物质的贫乏,化学元素的失衡通过水源、粮食作用于人体,引起代谢偏移,造成心肌损伤而发病。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关系密切,强化补硒能预防克山病,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后者认为克山病的发生发展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肠道病毒(柯萨奇B族)引起心肌损伤而发病。

(二)基本知识

1.克山病

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遂因地名命为克山病。国外除日本、朝鲜早年有类似报道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无此病发生。

2.临床表现 主要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

(三)基本技能

1.诊断

(1)克山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具有在一定地区、时间和人群中多发,外来人口在病区与当地农民连续3个月以上以同样方式生活方能发病。

(2)具有心脏病的症状与体征(心脏增大或形态、搏动、节律或心电图异常)或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体征(气短、心悸、奔马律、肝大和水肿)。

(3)且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治疗

(1)急型克山病的治疗要争分夺秒,坚持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三早”原则。静推大剂量维生素C(每日5~30g)、补液扩容、亚冬眠、升压等治疗心源性休克,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心力衰竭(肺水肿)。

(2)亚急型克山病的治疗既要注意治疗心衰又要注意纠正心源性休克。

(3)慢型克山病的治疗要注意纠正心律失常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要坚持常年服用洋地黄及适量利尿药。

(4)潜在型的治疗要注意加强生活指导,一般不需药物治疗。

3.预防与控制

(1)在病区建立和健全防治机构,培训农村医师,进行常年综合性补硒预防。

(2)使用硒盐或每10天口服******钠片1次,每次4mg。

(3)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五、布氏菌病

(一)基本理论

布氏菌不仅能从损伤的黏膜、皮肤侵入机体,也可以从正常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不产生外毒素,其致病作用是内毒素。布氏菌主要侵害牛,病牛在流产或分娩时大量的病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分泌物及乳汁中都含有病菌,被感染****的****中也含有病菌,可造成广泛传播。

(二)基本知识

1.临床特点、分型及传染源

布氏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耳他布鲁斯菌(羊型)、流产布鲁斯菌(牛型)、猪布鲁斯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羔体内。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2.传播途径 布氏菌病一种是通过生殖道、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另外一种是摄取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饲草与饮水而感染。

3.临床表现

(1)急性期:起病缓慢,突出表现为寒战、发热、多汗。发热平均为2~3周,数日至2周后再次发热,呈波浪起伏。热型多为弛张热,也可呈不规则热。常因大汗浸湿衣被,且与热退相伴,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呈游走性,少数伴关节红肿或肌肉疼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及腋下。男性可有****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妇可流产。腰骶神经病变,造成坐骨神经痛也较多见。

(2)慢性期: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病史。常见症状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

(三)基本技能

1.诊断 布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和畜间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

(2)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或兼肝、脾、淋巴结和****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布氏菌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小时、48小时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

(4)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5)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2.病原治疗

WHO推荐多西环素每日200mg和利福平每日600~900mg联用,疗程6周。亦有认为多西环素每日200mg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每日1g肌内注射2周,效果亦佳。此外喹诺酮类,有很好的细胞内渗透作用,亦可应用。复方磺胺甲唑能渗透到细胞内,对急性患者退热较快。常用剂量为每日4~6片(每片含TMP 80mg,SMZ400mg),分2次口服。连服4~6周。布氏菌脑膜炎患者可以应用头孢曲松与利福平联用。

3.预防与控制

(1)核实诊断:对确诊的病人应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核实诊断。

(2)检疫和淘汰处理疫畜:对疫区内全部羊、牛和猪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疫,检疫后1个月再检1次。凡检出的阳性家畜均应立即屠宰(或隔离饲养)。至少在1年内停止向外调运牛、羊、猪。畜产品均应在原地存放和消毒,暂不外运。

(3)消毒:被病畜的流出物污染的场地、用具、圈舍及尚未食用的奶制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4)免疫:经2次检疫呈阴性反应的家畜,以及疫区周围村受危害的畜群,应连续3年以畜用菌苗进行免疫,每年免疫覆盖率不应低于90%。

(5)监测:对疫区内接触家畜及畜产品的人员进行血清学及皮肤过敏试验,查明人群感染情况,凡确诊的病人均应进行系统治疗。

(6)宣传教育:对疫区的居民及职业人群进行布氏菌病的危害、临床表现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7)疫区处理效果验证:在疫区处理后的第2年始,连续3年对疫区及疫区周围地区进行验证,验证方法按照农业部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布病疫区控制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

第二节 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

人体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由人体内营寄生生活的原虫、医学蠕虫及医学节肢动物引起。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猪囊尾蚴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等是目前我国主要开展防治的人体寄生虫病。

一、血吸虫病

(一)基本理论

1.我国不同阶段的防治理论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如治疗患者、病畜、灭螺、粪管等。

(2)第二阶段(1960-1985年):采取预防为主,因地制宜消灭钉螺的综合措施,可归纳为大范围和大规模开展以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灭螺项目,以及大面积的药物灭螺;大规模开展查治病人和病畜;铺以水管和粪管,个人防护及宣传教育。

(3)第三阶段(1986-2005年):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辅以易感地带灭螺和健康教育综合措施。

(4)第四阶段(2006年以后):在继续实施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的同时,部分重点区域实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耕牛感染以及结合“以机代牛”为主的围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综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而不再是单纯以消灭钉螺这一生物物种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2.综合构思

(1)生态血防:以生态思维来统筹与规划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2)科技血防: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血防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3)法制血防:将血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4)社会血防:流行区人人参与、重视血防工作。

(二)基本知识

1.类型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3种。另外,在东南亚的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非洲中、西部的间插血吸虫均能感染人体。

2.形态

(1)成虫:血吸虫成虫生活自然状态为雌雄合抱,外观为圆筒状(适应血管内生活)。大小:雄虫(10~18)mm×(0.44~0.51)mm;雌虫(10~18)mm×(0.24~0.30)mm。

(2)虫卵:卵壳薄,无盖,略作椭圆形,大小平均为89μm×67μm,有短小的侧刺(但不易见)。

(3)毛蚴:毛蚴体形长椭圆形,左右对称,大小平均为99~35μm 。毛蚴的活动凭借纤毛在水中做直线活动,并具有趋光性、向上性的特性。

(4)尾蚴:尾蚴由体部与尾部(分叉)构成,大小体部(100~150)μm×(40~66)μm、尾干(140~160)μm×(20~30)μm、尾叉可达50~70μm 。

3.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他40余种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若粪便污染了水,虫卵便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00~3 000个。粪便、尿液及活体组织中查到虫卵,从含有虫卵的粪中可孵出毛蚴。

血吸虫既有终宿主,又有中间宿主,终宿主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中间宿主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

(三)基本技能

1.诊断 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发热、腹泻、肝脏肿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等主要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免疫学检查、血象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

(1)急性血吸虫病

①发病前数周有疫水接触史。

②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③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

④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率>3%和(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1∶10)。

疑似病例:具备①与②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③。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④。

(2)慢性血吸虫病

①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

②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有以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脾脏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