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62

第62章 常见外科病的饮食疗法 (2)

(五)常见外科病的饮食疗法 (2)

临床症状一般先有****皲裂,哺乳时感觉****刺痛,继而在乳房某一部分出现肿胀疼痛。患处有压痛的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伴有全身寒战、高热、倦怠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加及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中医称本病为乳痈。临床上根据病机不同分为3型。气滞热壅型,可见乳汁瘀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热毒炽盛型,可见患者高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多见于中期;正虚毒恋型,可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低热不退。治疗根据不同证型分别给予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益气和营托毒。

乳腺炎的饮食疗法有以下几种:

(1)南瓜蒂烧炭存性,研末,每次2个,用黄酒60克调服,早晚各1次。适用于气滞热壅型。

(2)橘核15克,微炒,再用黄酒30克,煎后温服。适用于气滞热壅型。

(3)鲜油菜叶捣烂,涂于患处,每日更换2次,绞菜汁温饮1小杯,每日3次。适用于气滞热壅型。

(4)苍耳子仁7~8颗,研细末,与鸡蛋2个炒熟,分次服下。适用于气滞热壅型。

(5)柚叶4~7片,青皮、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热毒炽盛型。

6肛裂的食疗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

临床可见症状主要为排便时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或灼痛,排便后数分钟到10余分钟内疼痛减轻,随后又因括约肌持续性痉挛而剧烈疼痛,往往持续数小时方缓解。同时可见大便时出血,一般为滴血。患者常有习惯性便秘,与肛裂形成恶性循环。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大便秘结、粪便粗硬、排便努责,使****皮肤裂伤、湿热蕴阻、染毒而成。治疗上主要以清热养阴、润肠通便为主。肛裂的饮食疗法有以下几种:

(1)紫苏子9克,麻子仁18克,二者砸烂后加水浸搅,取汁放入锅中,加淘洗干净的粳米200克,熬粥食用。

(2)蜂蜜65克,香油35克。将香油冲入蜂蜜中,加沸水冲调服,早晚各1次。

(3)生大黄6克,决明子30克,蜂蜜20克,上2味煎30分钟,去渣加入蜂蜜搅匀,每日2次,服1周。

(4)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甜杏仁10克,桃仁10克,瓜蒌仁15克,粳米100克,前5味用纱布包,与粳米同入沙锅中,煮粥服食。每日2次,服2周。

7痔疮的食疗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生于****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内痔;发于****齿线之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称为外痔。内、外痔相互沟通吻合,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内痔多见便血,痔核脱出,****有重坠感;外痔多见患者自觉****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一般不出血,若静脉破裂,则****部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肿块;混合痔则可有内、外痔的双重症状。

祖国医学将本病分为4型:风伤肠络型,可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血、色鲜红;湿热下注型,可见便血色鲜,量较多,****灼热,大便稀而臭秽;气滞血瘀型,可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形成水肿;脾虚气陷型,可见****下坠感、痔核脱出、便血色鲜或淡,需手法复位。治疗时建议手术治疗为主,配合饮食疗法,宜用清热凉血祛风,或清热渗湿止血,或清热活血,或补气升提等方法。痔疮的饮食疗法有以下几种:

(1)蚌肉250克,洗净煮汤吃,适用于痔疮出血。

(2)南瓜子1 000克,煎水熏洗****,每日2次,熏1~2周。

(3)柿蒂10只,地榆炭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服2周。适用于风伤肠络患者。

(4)猪瘦肉100克,槐花50克,煮汤服食,每日1次,服2周。适用于风伤肠络患者。

(5)山豆根15克与猪大肠一段,洗净同炖煮烂,吃肠喝汤。适用于湿热下注患者。

(6)柿霜对痔疮出血有良好止血效果,每日取适量柿霜涂患处可止血。

(7)用黑木耳10克,水发洗净,与冰糖30克加水清炖食用。适用于痔疮患者。

(8)红糖120克,金针菜120克。将金针菜加水煎40分钟,调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可活血消肿。

(9)鲫鱼1条(200克左右),韭菜50克,盐、葱、姜各适量,将鲫鱼剖腹洗净,与韭菜、葱、姜、盐同入锅中煮熟。适用于气虚邪恋型患者。

8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食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容易发生股骨颈、椎体和腕部骨折的疾病。其主要表现在骨骼特定的承载部位骨形态或功能关系失常,临床上以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以及呼吸系统改变等为表现特点。

中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形成,系因年老体弱,脏腑虚衰,或精血不足,或因久病,耗损正气,气血两虚,不能濡养筋骨而酿成本病。若肾阳虚衰,气化无力,精微输布失常,不能温养筋骨经脉,可致筋骨失用,不受重压;肾虚下元不充,故可见腰背酸痛、胫酸膝软、足跟疼痛;肾阴不足,精血不布,骨髓空虚,可见关节酸痛。

中医治疗本病主要用滋阴、温肾、补精、填髓的方药。食疗亦依此治则。

(1)虾皮50克开水闷泡10分钟,沥干水。嫩豆腐750克捣烂,盖上虾皮,加葱花25克,姜末25克,麻油10克,精盐、味精适量,拌匀即成。随餐服食。适用于各类骨质疏松症患者。

(2)新鲜羊骨500克砸碎,羊肾2只切片,同入沙锅煮汤,调味即成。适用于腰背酸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的肾阳虚型患者。

(3)核桃仁20克研末,牛奶250毫升,小火煮沸,调入核桃仁粉,再加蜂蜜20克,搅匀即成,适用于肾阳虚型患者。

(4)黑芝麻250克炒熟,与核桃仁250克共研细末,加红糖50克,拌匀,随意服食。本方适用于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耳鸣盗汗的肾阴虚型患者。

9单纯性骨关节病的食疗单纯性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人体关节因老年而普遍的退行性变;继发性指由创伤、疾病或畸形导致的软骨损害。以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特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不足、筋骨失荣为本,外力所伤、瘀血或外邪侵入为标,两者相互影响,虚实夹杂为患。病变初期由于风寒湿阻、气滞血瘀而疼痛剧烈,痛有定处;病变中期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瘀而疼痛缓慢,活动受限;病变后期则肝肾亏损而疼痛隐隐、喜揉喜按。

中医治疗本病多采用祛风湿、通经络、补肝肾、调气血的治法。食疗亦依此治则。

(1)桃仁15克捣烂如泥,入粳米160克煮为粥。本方适用于关节疼痛、痛处不移、按之痛加、舌紫暗的血瘀患者。

(2)桂心15克研末,好酒1 000毫升,酒温,和桂心末,空腹分为2次,拌粥适量食之。适用于骨关节病腰膝冷痛者。

(3)鹿肉200克,山药250克,置沙锅中煨炖,待鹿肉酥烂,调味服食。

(4)鹿角胶20克,生姜3克,粳米100克,熬粥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