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忌不辨食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属性
1忌不辨食物的四气食物中的寒热温凉四气,实际上是指寒凉与温热两种不同性质的食物。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内经》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病,是阴阳失调的结果。“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竭”,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治疗疾病的手段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从而使阴阳之间达到新的动态平衡而疾病向愈。
食忌与四气的关系,简单地讲,就是饮食疗法也和药物疗法一样,不能“治寒以寒,治热以热”,以温热食物来治疗火热内盛的疾病,犹如负薪救火,愈演愈烈;以寒凉食物来治疗阴寒偏盛的疾病,犹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饮膳正要》说:“饮食百味,要其精粹,牢其有补益助养之宜,新陈之宜,温凉寒热之性,五味偏走之病。若滋味偏嗜,新陈不择,制造失度,俱皆致病。”还说:“可者行之,不可者忌之,如妊妇不慎行,乳母不忌口,则子受患。若贪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而中,不悟有年之身,而忘于一时之味,其可惜哉。”此乃至理名言。
2忌不辨食物的五味祖国医学中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是食物的真实滋味和治疗作用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人从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医学五味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疗和食忌法则的理论根据。在《内经》“药食同源”理论基础上,后世对食物五味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认为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味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能燥、能泄;咸味能软坚、能下,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五味分入五脏,发挥其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作用,但不能偏嗜和过度,过则为害。正如《养生四要》所说:“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医圣张仲景曾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相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这充分指明了关于五味与食忌的原则。
药食各有气味。由于各自的气味不同,因而其性能各异。只有气没有味,或只有味没有气的药食是不存在的。药食的气与味应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药食的气味不但有厚薄之分,而且有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之别。一般来说,具有辛味和甘味的食品,性多温热;具有咸味、苦味和酸味的食品,性多偏寒凉。正如《内经》所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既然疾病的产生缘于脏腑的阴阳失调,其治也必然以气味之阴阳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或不足,这也是食忌理论的根本所在。
3忌不辨食物的归经食物归经理论是在中医学五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古人从医疗实践及预防保健中总结出来的。食忌的辨证观点,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食物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是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有的食品只归一经,有的食品则归数经,这说明不同食物的作用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人们所食的食物,只有归某一经,才能对某个脏腑有防病和治病作用。如果不归某经,则对这个脏腑的作用较少或没有作用。例如: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其功能是补益心脾气血、安神。用于治疗虚劳羸弱、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等证。如见其性属甘温,而用其补益肺气,则绝非所宜。再如食疗佳品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功能是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等疾病较为适宜。如果只见其性属辛温而用于肾阳虚证,也不可能产生疗效。
《内经》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的就是,五味各归其经,而五脏****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但是,如果五味过极,也可对储藏真精的五脏造成伤害。只有谨慎地调和五味,才能身体健康、尽其天年。
总之,《内经》中的食忌原则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熟悉食物的气味属性以及食物的归经,掌握食物与疾病的相宜与相忌,“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适事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