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忌不辨居住环境、地理位置和四时气候的影响
1忌不辨居住环境和地理位置《内经》中说:“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说明同患一种疾病,因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治法。
《内经》认为:居住在东方海滨的人,以鱼为主要食品,且喜欢咸味,鱼能使人产生内热,咸入血,多食能令人渴。内有积热而腠理空虚,所以好发生痈肿疮疡等疾病。从食忌的观点来看,在海边生活的人应少吃辛辣食品,以防助热动血。正如《老老恒言》中指出的那样,“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每见多食咸味必发渴。咸属水下润,而反而渴者何?《内经》谓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血燥。”说明咸味过重,就会伤害机体,引起疾病。
居住在西方的人,因天地之气自西而泽,故为收引之所。他们依丘陵而住而多风沙,有披毛布铺草席而不讲究衣着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酥酪骨肉等鲜美食物,所以人体多肥胖,其病也多由于膳食营养不均衡所造成。从食忌的观点来看,居住在西方的人,应多吃一些碱性蔬菜、水果,以中和因长期肉食造成的体液偏酸。因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这里的居民体内多热、多痰、多湿。所以,就不能吃一些甘温食品,以免助热生痰,造成变证。
居住南方的人,因为那里阳气充足,适宜长养万物。但地势低下,水土柔弱,湿气从之,故雾露积聚。那里的人们喜欢吃酸味和经过发酵的豉鲊曲酱等食品,腠理疏松而面色发红,由于湿热不除,内著筋脉而发生挛痹的病证。从食忌的观点来看,在南方居住的人,由于长期湿热内伏,所以不能吃一些油腻及辛热的食品,以免助湿生热,损害身体,引起疾病。
居住在北方的人,天寒地冻,应冬令而有闭藏之象,地势较高,依丘陵而居,风寒凛冽。那里的人属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喜欢吃乳制品。因地气寒,乳性亦属寒凉,故令人脏寒,脏寒则气滞,气机升降失调。所以多见一些腹部胀满的疾病。从《内经》养生观点来看,在北方居住的人,由于气候和饮食的习惯造成“脏寒”,所以不能吃一些性质寒凉的食物,以免壅遏气机,发生腹满食不下等疾病。
在中央居住的人,土地湿润肥沃,万物茂盛,生机勃勃。四方辐辏,而万物交归于此,所以在这里居住的人们食物纷杂而不用劳作。这里的人养尊处优,四体不用,营养失衡,体态雍容,所以易于发生四肢痿软,手足不温,脏腑虚寒或湿热内伏的病证。这些人用补用泻皆非所宜,其治宜于导引及按摩。从食忌的观点来看,饮食宜清淡,不宜膏粱厚味,以免损伤机体,造成变证。
本节的主要意思是,饮食禁忌也应因地制宜。因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所以食忌也应有针对性。此外,《内经》的食忌观点还认为,饮食也应因人制宜,由于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之不同,在饮食的选择方面也应顺应个体差异。如有的人吃少量辣椒就大汗不已,有的人对鱼虾过敏,有的人吃鸡蛋而腹痛。针对以上这些情况,饮食就应当有所避忌。
体质偏寒的,宜吃温热性食物而忌食寒凉性食品;体质偏热的宜吃寒凉食物而忌食辛辣烟酒以及热性食品。
此外,还应考虑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当的食物。如老年人多肝肾阴虚,下元不足,宜多吃一些贝类海产之品,而忌食坚硬、黏腻、油滑、辛辣食物;小儿脏腑娇嫩,饮食宜平淡,性味不宜过偏;“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尽量选用多汁、多液食品,应少吃辛辣食品,以免耗气伤血。
更具特点的是,我国古代名著《吕氏春秋》也认为地理环境与水质有关,而水质与人的健康也紧密相连,它说:“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尪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经现代科学证明,不同地区的水中所含的其他成分和微量元素各不相同,这些微量元素如钙、锌、硒、碘、氟等,都与人体有密切关系。如缺碘的地区多见甲状腺肿大,缺硒的地区多见大骨节病,高氟地区多见有牙齿发黄质脆等。明代养生学家贾铭对净水剂颇有研究,除发明植物净水剂外,还发明了矿物净水剂。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忌不辨四时气候的变化《内经》中以阴阳五行的理论,阐明了人之五脏外应五方、四时、五味等五脏与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并重点强调了饮食物精微的消化与输布,应配合四时寒暑,符合五脏阴阳,度量盈虚,用为常道。提出了“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的观点。
例如《内经》认为,在春季,阳气已发生并敷陈之,天地间的生发之气都已发动,万物也因此而欣欣向荣,此时应夜卧早起,缓缓散步于庭院,披开发束,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的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性而活动。此时的食品性质应温和清淡,不要过于寒凉和辛热,神志活动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之性,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保护春生之气,以免造成变证。
在夏季,阳气已盛,物蕃且秀,天地之间阴阳之气已交接,植物也已开花结果。此时不要厌恶夏天昼长天热,也应夜卧早起,要适当多吃一些寒凉食品,少吃一些温热食物,以使人的神气旺盛饱满,让体内的阳气宣发在外,与夏季的阳盛环境相适应,以免火伤而暑气乘之,至秋则金气收敛、金火相争、寒热往来而发痎疟。
在秋季,万物之容至此平定,风气劲疾,物色清肃。此时的人们,应早卧早起,与鸡的起居时间一致,使自己的神志安宁,以避秋天肃杀之气,此时的食物应清淡平和,勿使有偏,尤忌辛热之品,以防扰动****,正所谓“秋膘宜养不宜热。”收敛神气而勿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以免造成肺金的损伤,至冬日发为水谷不分的肾虚寒泄证。
在冬季,阳气已伏,万物潜藏,天寒地冻,要使自己的阳气不受干扰而顺利闭藏起来。要早卧晚起,必须等待阳光,要使人体的阳气内伏而不外泄。此时的食物性质应偏于温暖而远离寒凉,以呵护阳气,但也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以免阳随汗泄,导致阳气频频受损,造成肾精的损伤,致春天发生筋脉失养的痿证和阳虚不能温养四末的厥证。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万物的荣枯生死,也影响到脏腑阴阳的盛衰。《内经》食忌观点告诉我们,人们的饮食如能顺应天气的变化,就能保全“生气”,健康长寿,否则就会生病或夭折。《内经》的这些食忌观念,实际上是“言天以例人也。”
因时制宜,是《内经》中著名的食忌学术观点。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特点,来确定饮食的宜与忌,是非常正确的。
祖国医学在治法中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观点,指的是在寒冷季节,即使治疗热病,也应少用寒凉之品;而治疗寒病,即使在炎热季节,也应慎用温热之药。食忌也是如此。在阳气生发的春季,不宜过度食用油腻煎炸助阳动火之物,尤其在雨雪较少的春季,更应如此。到了炎热的夏季,暑热和湿气交蒸,天气闷热,汗出较多,人们易于贪食生冷瓜果,寒凉之物太过则伤脾胃之阳气。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应切忌贪凉饮冷,更不可多食油腻厚味,饮食宜清淡,以利湿清暑。到了天高云淡的秋季,劲切肃杀,天干物燥,人体津亏液乏。此时人们的饮食应以生津养液之品为主,忌食一些辛热炙炸烧烤之品,以免耗阴伤精、升阳动火,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收藏。此时人们应选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品,禁止滥用寒凉性质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此外,祖国医学还对人们一日三餐食量的多少,也有论述。认为应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正如《老老恒言》所说的那样:“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
应该指出的是,醉饱后不宜马上洗热水澡、蒸桑拿浴。因为饱食后,胃内的食物要进行消化,所以,胃和消化道的血流量增加,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流相对减少。由于热水和蒸汽对皮肤的刺激,使人体外周、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导致消化道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从而使胃的消化功能下降。人们在饮酒后,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热量大量散失。如果此时再用热水洗浴,就会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加剧、心跳加快,易造成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仆。同理,由于外周血流量急剧增加,也可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反应更为明显,可以诱发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等病证。
古人还认为,饭后应适当活动,既不能饭后即睡,也不能做剧烈的运动。《千金要方》指出:“食毕当行踌躇……饱食即卧,乃生百病。”,“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也强调了饭后适量运动的重要性。但是,正如《寿世保元》所说的那样“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散,致伤脏腑。”说明饭后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也可对人体造成伤害。
《养生延命录》主张:“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尔。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故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食毕当行,行毕使人以粉摩腹数百过,大益也。”这种将饮食与运动结合起来的养生方法是很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