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翻译
7120100000011

第11章 朱生豪的英国戏剧翻译与莎士比亚(4)

第四节 佳译节选:“舍形似而求神似”(中英对比分析)

《冬之歌》是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梁实秋把它译为《空爱一场》)中收尾部分的一首诗歌,它和整部诗剧风格一致,笔调轻快幽默,带有浓郁戏剧色彩。它通过对鸱枭的赞美,生动地描绘了英国农村的冬日生活。尽管描写的场景是英国的冬季,但其行文毫无萧瑟之音,相反让人读后觉得轻松之余不禁忍俊。

Winter

When icicles hang by the wall,

And Dick the shepherd blows his nail

And Tom beans logs into the hall,

And milk comes frozen home in pail;

When blood is nipped,and ways be foul,

Then nightly sings the staring owl.

‘T u—w ho;

Tu—whit,tu—who:a merry note,

While greasy Joan doth keel the pot.

When all aloud the wind doth blow,

And coughing drowns the person's saw,

And birds sit brooding in the snow,

And Marian's nose looks red and raw;

When roasted crabs hiss in the bowl,

Then nightly signs the staring owl,

‘Tu—whit,tu—who:a merry note,

While greasy Joan doth keel the pot.

冬之歌

当一条条冰柱檐前悬吊,

汤姆把木块向屋内搬运,

牧童狄克呵着他的手爪,

挤来的牛乳凝结了一桶,

刺骨的寒气,泥泞的路途,

大眼睛的鸱枭夜夜高呼:

哆呵!

哆喂,哆呵!它歌唱着欢喜,

当油垢的琼转她的锅子。

当怒号的北风漫天吹响,

咳嗽打断了牧师箴言,

鸟雀们在雪里缩着颈项,

玛利恩冻得红肿了鼻尖,

炙烤的螃蟹在锅内吱喳,

大眼睛的鸱枭夜夜喧哗:

哆呵!

哆喂,哆呵!它唱着欢喜,

当油垢的琼转她的锅子。

《冬之歌》是一首带有打油诗风格的诗作。从音像来看,原诗行文较为工仗,采用的是多元韵式,两诗节韵式均为ababccdd,每诗节中除第7行为5个音部外,其他诗行皆为4个音部。朱生豪的译文在形式技巧上最近似于原作,其译规行矩步,尽量扣紧原诗。首先,他的译文完全按照原诗的办法行多元韵,他译诗两节的韵脚分别为:吊、送、爪、桶、途、呼、喜、子、响、言、顶、尖、喳、哗、喜、子,与原诗押韵格式完全一致。其次,就形式的另一特点,即诗行的建行而言,他的译诗也非常贴近原作。译文除每诗行的第7行12个字外,其他各行都为10个字,对应效果达到惊人的一致。诗歌中朱生豪对意象翻译的贴切亦是一大特色,如:“wall”(屋檐),“greasy”(油垢的),“owl”(鸱枭),“wind”(北风)。朱生豪极为重视保持原作的“神韵”和“神味”,他明确表示反对“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认为“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焉无存,甚至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忍卒读,此则译者之过”。可以说,朱生豪是以归化翻译观作为他的指导思想的,上面译例可管窥一二。

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通常指作者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创作的喜剧作品,包括《错误的喜剧》《维洛那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及《第十二夜》。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的确,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具有很多外在的狂欢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莎士比亚相信人们可以从现有秩序中解脱出来,这种思想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方法。莎士比亚浪漫喜剧往往具有狂欢化特征,莎氏浪漫喜剧是对旧的价值观念的重审,对既有秩序的颠覆,它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般的狂欢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关系。喜剧《皆大欢喜》以两对兄弟的同室操戈和两双情人的热烈相恋为主要线索。老公爵西尼尔被其弟弗莱德里克篡位废黜,率随从在亚登森林这个田园牧歌世界里过着自由安宁的生活。他心爱的女儿罗瑟琳被留在宫中与新公爵弗菜德里克的女儿即她的堂妹西莉娅为伴,两人情同手足。两位小姐一日被新公爵召去观看摔跤角逐,见英俊年少的奥兰多因受尽兄长奥列佛的虐待而与勇猛暴烈的拳师决一死战,罗瑟琳同情之余祈祝他获胜。奥兰多果然一举成功,罗瑟琳顿时萌生爱意,取下项链赠别。

我们再来欣赏莎氏喜剧的另一片断。

As You Like It 第二幕第七场,原文如下:

Blow,blow,thou winter wind,

Thou art not so unkind as man's ingratitude;

Thy tooth is not so keen,

Because thou art not seen,

Although thy breath be rude.

Heigh0ho!Sing,heigh-ho!unto the Green holly:

Most friendship is feigning,most loving Mere folly:

T hen,heigh-ho,the holly!

T his life is most jolly.

Freeze,freeze,thou biter sky,

That dost not bite so nigh

As benefits forgot:

Though thou the waters warp,

Thy sting of not so sharp

As friend remembered not.

Heigh-ho!Sing,heigh-ho!Unto the Green holly;

Most friendship is feigning,most loving mere folly;

Then,heigh-ho,the holly!

T his life is most jolly!

译文:《皆大欢喜》

不惧冬风凛冽,

风威远难遽及人世之寡情;

其为气也虽厉,

其牙尚非甚锐,

风体本无形。

噫嘻呼!且向冬青歌一曲:

友交皆虚妄,恩爱痴人逐。

噫嘻乎冬青!

可乐唯此生。

不愁冱天冰雪,

其寒尚难邃及受施而忘恩;

风皱满池碧水,

利刺尚难邃比捐旧之友人。

噫嘻乎!且向冬青歌一曲:

友交皆虚妄,恩爱痴人逐。

噫嘻乎冬青!

可乐唯此生。

朱氏译文保留原作风格、气势,朗朗上口之特色,也适合舞台朗诵。全诗用的是文言文,但仍然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展示了朱生豪先生深厚的旧诗词根底。在朱氏译文之后,出现了许多翻译莎剧的译者,朱氏样译给后来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正如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所说:“假如说我曾经比笛卡儿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的翻译尤为困难。本文试图探索诗歌翻译的方法和途径,以使译诗不仅能准确传达出原诗的内容,也能尽可能相似地模拟原诗的形式,达到以原诗风格与神韵的再现。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真、善、美是我的全部主题。他的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莎氏作品深刻、生动地反映了16-17世纪英国现实,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美学大师黑格尔曾把莎剧誉为各种“美”的典范。中国人一向特别热爱“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我们相信莎士比亚毕生希望的真正体现了人类精神的理想境界一定会在我国大地上出现。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方平先生担纲主译主编的《新莎士比亚全集》的出版是最具说服力的。如果说以朱生豪译本为主体的莎剧全集是中国莎译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梁实秋译本是第二座里程碑的话,那么《新全集》则是中国莎译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这第三座里程碑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中国莎译史上非同凡响的创新,诗体形式的译文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注释:

【1】李伟民:《朱生豪没有到过重庆》,《书屋》(第10期),2003年,第52页。

【2】刘新民:《朱生豪的翻译观及其启示》,《外语教学与翻译》(第7期),2004年,第3页。

【3】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0页。

【4】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56页,第456页。

【5】朱生豪:《朱生豪情书》,朱尚刚整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22页。

【6】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56页,第457页。

【7】朱生豪:《朱生豪情书》,朱尚刚整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479页。

【8】宋清如:《朱生豪与宋清如—采访宋清如先生札记》,《文汇报》1997年10月6日。

【9】吴洁敏、朱宏达:《朱生豪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10】苏福忠:《译事余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28页。

【11】范泉、徐宗链:《关于译莎及其他》,《文教资料》(第5期),2001年,第49-58页。

【12】Harold Jenkins:The Arden Shakespeare,Hamlet.London:Methuen & Co Ltd,1982,p.34.

【13】王佐良:《英国诗剧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12页。

【15】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16】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17页。

【17】威廉·席勒格:《莎士比亚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18】杨全红:《朱生豪译莎动力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6期),2005年,第34-39页。

【19】梁实秋:《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见《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集》,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年5月。

【20】赵军峰、胡爱舫:《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荆州师专学报》(第3期),1995年,第71页。

【21】赵军峰:《梁实秋的翻译研究》,郭著章主编,《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22】裘克安:《中国莎士比亚全集的校订和增补》,《中国翻译》(第2期),1999年,第53页。

【23】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9页。

【24】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379页。

【25】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84页。

【26】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