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长、发展、成功,是与同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的,生活中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是与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密切联系的,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人们每天的生活中,需要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有陌生人、熟人、朋友、恋人等。是否能与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体心理正常发展及身体健康水平,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一、一般交往与幸福感
除了家人、朋友,我们还需要和其他各类人进行交流,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从而保证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比如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关系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对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同事关系
良好的同事关系对于一个人幸福感的提高非常重要,每个人在日常的工作中都需要和同事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和同事间的关系融洽,不仅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提高。张华,李志(2006)在对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人际协调因素(与单位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获得尊重与关心、获得理解与信任)是影响青年员工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均值达4.29分(满分5分)。在对员工的工作期望进行调查中也发现,53.67%的员工期望“获得良好的社交关系”,64.97%的员工表示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或肯定”。这表明员工的工作期望和人际交往关系密切,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将大大增强员工的幸福感。而如果与同事或上、下级相处不融洽,不仅使自己面临孤立的危险,而且在工作上也不易得到配合(尤其是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这不仅会降低工作出好成绩的可能性,而且也会使员工感到失落、孤单,产生一系列消极情绪,降低其对快乐和幸福的感受和体验。
同事支持(Peer suPPort)是通过情感关注(emotional suPPort)、工具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和信息提供(informational suPPort)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组织环境中的人际交换关系(Etzion D.,1984)。作为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社会支持形式,同事支持立足于工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其中每个个体的参与。在对同事支持与护士职业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马从莎,叶志弘,2007)后发现,总体水平上的同事支持,包括护士长的支持以及护士间的支持,都会大大提高总体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在半结构式访谈中,许多护士都表示同事支持对改进护士职业满意度是“有作用的”。护士间的互帮互助,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有助于工作本身满意度的提高。并且,许多护士也提到护士长的支持对提升自己的职业满意度是“有帮助的”、“很重要的”,其中近一半的护士认为平易近人、对护士一视同仁、公正公平的护士长更能激发她们对工作的热情。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通过同事支持,可以帮助寻求支持者减轻焦虑、恐惧或者疑虑(Taormina,2008),并使其获得温暖、爱、归属与安全感(Patriek Callaghan,1993)。Cohen等人(2000)的研究则证实,同事(或同伴)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对压力源的评价,从而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效应。
2.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是人们以文化学习为纽带,在没有直接利害或利益冲突前提下,所产生的最具单纯性、平等性和深刻性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的形成是在人生友谊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幸福感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王希华,张哲2006)中发现,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同学关系困扰严重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同学关系困扰较轻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田芸(2006)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与同学关系好,经常与同学聊天,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较高。胡瑜风(2007)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研究后发现,同学支持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指数和正性情感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负性情感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从同学相处中得到的支持及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学生的生活和幸福感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寄宿的同学而言,由于每天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间的关系比一般同学更为紧密。良好的宿舍氛围和舍友关系不仅会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提高其积极情感和幸福感的体验。梁晓燕(2006)在研究后发现,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的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宿舍亲密度越高,大学生越不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反之,如果宿舍成员间关系紧张,那么大学生的孤独感就会比较强烈;并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宿舍关系实际适应性与宿舍理想亲密度对大学生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显著,其解释力分别为9.3%和10.1%。因此,作为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良好和谐的气氛、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宿舍成员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3.邻里关系
街坊邻居生活在同一区域,平时生活中总不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与交往。平时邻里间有个照应,提供些生活上的照顾,增加安全感,空闲时,聊聊天、共同参加些活动也可调节调节情绪。和睦友爱的邻居不仅能在生活上相互照应,而且也会相互给予情感上的慰藉、思想上的启迪和安全上的保障。邻里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人们主观幸福体验。
原先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占重要地位的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在1996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在北京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中,“熟悉自己所有的邻居”的只占18%;“只熟悉个别人,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2%;“都认识,但都只属点头之交”的占20.8%;“只大概认识几个”的占18%;“一个也不认识”的为2%(廖常君,1997)。这种冷漠的关系,阻碍了人们的信息、情感沟通。在这种情感淡漠的环境中,人们尤其是小孩的性情更难健康发展。在这种关系氛围里,以往那种街坊间两小无猜、朝夕相处、相伴成长以至青梅竹马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4.医患关系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其实是影响心理状态的一个因素,而心理状态又反过来影响病人对症状的解释。目前已普遍确认了医生—病人关系可能有助于病情的好转,不仅医学治疗能使病情好转,社会治疗也会使病情好转。社会治疗是训练医生、护士把病人作为人来治疗,这种方式让病人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加强了病人康复的愿望。体验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情绪体验。
以上列举的几个关系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要保证我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就必须得处理更多诸如司机与乘客、顾客与服务员等关系。每一个关系处理得妥当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影响我们的生活满意度。
二、朋友交往与幸福感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重要情感依恋关系。培根曾说过,那些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与朋友分享快乐、忧愁,讨论生活中的困扰等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而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可降低消极情感,提高幸福感。
1.朋友关系与幸福感
朋友相处的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是相联系的,两者的相关位于0.30~0.40的区间;朋友的人数、知心朋友的人数、与朋友交往的次数及访问和聚会的频率等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0.29左右的相关(李维,2005)。与朋友的愉快相处、得到朋友的支持有助于人们产生幸福感。在广州地区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严标宾,郑雪,2003)中发现,朋友支持对个体的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都显著相关。
朋友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积极情感,它是积极情感的最普遍的一种预测来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Larson,1990):让一些大学生佩带传呼机,随时呼叫他们,要求他们报告当时的活动情况、情绪状态及心理体验。结果显示,当他们与朋友一起时,他们的积极情感最高,与家人一起时积极情感较低,而独处时积极情感水平最低。后续的研究还发现,与朋友相处对积极情感的影响不但表现在青少年身上,而且也表现在年龄更大的成人身上,其中,朋友相处对60岁以上老人的积极情感最具影响。与朋友在一起,可以参加共同感兴趣的休闲活动,如收藏、锻炼、旅游、交谈、娱乐甚至饮酒等,会使原来并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与朋友从事这些活动,能给人带来许多愉悦,并且成为具有支持作用的社会关系。
良好的友伴关系和积极的心理情绪之间联系紧密,具有亲密友伴的个体较少地遭受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痛苦。Lagreca和Harrison(2005)从一般同伴关系(同伴归属和同伴欺侮)、朋友质量等多重水平考察了青少年人际功能对抑郁和社会焦虑症状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同伴归属、积极的朋友质量以及亲密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而关系性欺侮以及与朋友的不良交往可以预测高社会焦虑;高同伴归属感阻止了抑郁情绪的产生,而关系性欺侮和消极的朋友质量则预测了抑郁症状。我国学者范兴华(2007)在考察友伴支持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友伴的实质性支持、情绪情感支持能影响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同时,实质性支持低分组与高分组的抑郁得分分别为11.72±7.39、10.30±7.16,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2);情绪情感支持低分组与高分组的抑郁得分分别为11.60±7.11、10.32±7.16,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P=0.025)。
与朋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建立朋友的关系网络,并从这些网络中获得各种物质、情感支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体验。
2.朋友数量与幸福感
朋友数量的多少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已为大多数的研究所证实,即朋友数量与幸福感呈正相关(Burt,1987;Requena,1995;Myers,2000)。Requena的研究结果显示,朋友关系网络的大小与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该效果在西班牙人身上更显著(0.030),而美国人的数据显示为0.0230。其他相关研究都达成两点共识:一是朋友越多越感到幸福快乐;二是人们能从朋友身上有所受益。没有朋友、缺少知心朋友的个体易产生孤独、寂寞等不良情绪,如谭静(2006)发现,孤独感与互选朋友数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0.270**)这与Demir(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他发现亲密朋友的数量越多孤独感水平就越低;积极友谊质量与互选朋友数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0.388**),消极友谊质量与互选朋友数量间存在负相关(-0.109*)。
虽然我们不清楚究竟是因为拥有很多朋友而更觉得幸福、开心,还是幸福快乐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宽了,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人们处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正如我们常说的:朋友多了,路好走!
3.友谊质量与幸福感
友谊质量(friendshiP quality)是友谊关系的维度之一。目前研究多运用麦克吉尔的友谊关系—朋友功能问卷(MFQ-FF)(Mendelson&Aboud,1999)来测量友谊关系的总体特质。它专用于成人,用来测量已被理论验证的六个友谊特质,包括:陪伴(comPanionshiP):对于所有年龄层次的人来说,它都是友谊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也指共同参与活动;帮助(helP):意味着个体所接受的指导、协助、和帮助;亲密(intimacy):涉及个体能体验到一个可以自由、诚实表露自己个人、隐私事件的环境;信赖联结(reliable alliance):指信任和忠诚;自我确认(self validation):感觉到他人对自己的形象、成功、自我的支持和鼓励;情绪安全感(emotional security):在新的或者危险情境下,他人使自己感到舒适和安心。在与他人交往时,个体常根据这些特质的获得与否为定义与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
在影响友谊质量的这些特质中,究竟哪一个最能有效预测个体的幸福感呢?Baldassare等人(1984)的研究显示,从朋友处获得的支持、陪伴与幸福感联系密切,同时陪伴是预测幸福的最有效因子。而Demir和WeitekamP(2006)发现陪伴(0.10*)与自我确认(0.12*)是预测幸福的最有效因子。Demir,M.and L.A.WeitekamP(2007)的研究也验证了朋友的陪伴是预测幸福感的最有力因子,尤其是知心朋友的陪伴。这个结果可能跟我们一般认为朋友间的亲密性是预测幸福感的最有力因子不太一致。为什么朋友的陪伴是预测幸福的最有力因子呢?也许存在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与朋友相处时,个体并非总是需要自我坦露或向朋友寻求帮助,大多时候个体只是与朋友待在一起。研究显示,陪伴比社会支持更能有效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尤其当个体处于无压状态时(Rook,1987)。第二,友谊也包括一起参与些活动,一起共事,而最近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朋友一起参与活动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Lyubomirsky,Sheldon&Schkade,2005)。与朋友的社会活动需要彼此合作,因此既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又要考虑自己关心的事物,朋友之间既有付出也有回报,这种平等的予取关系如得到朋友双方的认可,便有利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4.友谊冲突与幸福感
友谊冲突(friendshiP conflict)是友谊关系的另一重要维度。有研究者以朋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来描述友谊冲突(Furman&Buhrmester,1985;Bukowskietal.,1994)。
也有研究者侧重朋友间如何解决冲突(Parker&Asher,1993)以及冲突经历如何提供机会促进友谊关系发展(Laursen,1993)。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还是倾向于通过测量朋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来作为衡量友谊冲突的指标。
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让个体体验到不愉快。关于友谊冲突与幸福感的关系,Mathur(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出负相关。(Demir M.,L.A.WeitekamP,2006)。
友谊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摩擦和冲突总是免不了的。朋友间的冲突矛盾会降低人们的幸福体验,引起不良情绪,且相对于普通朋友而言,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频率越高,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越大。
最要好朋友的冲突程度显著高于第二亲密朋友[t(220)=3.068,P<0.002];第一亲密朋友的冲突也显著高于第二亲密朋友的冲突[t(220)=2.761,P<0.006](Meliksah Demir,2007)。
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应注意交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在与朋友交谈时,谈话的内容顾及到双方的兴趣,使双方同等卷入谈话过程;避免过多的评论,这易伤害对方的情感;学会赞美别人;在交谈过程中认真倾听,给予积极反馈。对于朋友不要过多要求,不要斤斤计较,以真诚的态度、平等的心态与之相处,尊重对方。友谊也是需要我们尽心维护的。
三、异性朋友的交往与幸福感
1.普通异性朋友的交往
(1)异性朋友。
异性朋友,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美学家认为,异性朋友不同于夫妻或情人,彼此间有明显的距离,而相互感知的美则跃然心间;社会学家认为,异性朋友是非爱情关系的交往者,但往往与最隐秘的情感为伍;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想结交异性朋友,这符合人的本能需要。而普罗大众则认为,在各种非婚姻的两性交往关系中的男女都可称为异性朋友。无论人们怎么理解,不能否认的是,异性朋友在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2)异性朋友交往的可能问题。
由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作用,男人与女人在认识之初倾向于把对方作为婚恋伴侣的发展对象,而不是普通朋友(Bern,1981;Brain,1976;Chafetz,1974)。个体将社会期望内化为以性别为基础的认识意识,它鼓励人们根据文化特点来解释异性朋友间的交往互动,这些文化特点显示男女间的交往主要以婚姻或性关系为主(Bern,1981),异性朋友间的模糊特性导致了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O'Meara(1989)描绘了异性朋友间可能遇到的四个问题:
①情感联结问题(the emotional bond challenge)。异性在交往过程中,必须对他们之间是何种性质的情感联结达成共识。究竟是简单的朋友关系,还是能发展成恋人关系的朋友呢?
②性的问题(the sexual challenge)。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认为,社会背景中的男人与女人都将彼此视为潜在的性拍档(Chafetz,1974;LePP,1966;Monsour,1988)。因此,异性朋友间的交往都存在性的基调,逃不开性的问题。人们对这种由性引起的紧张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这会破坏友谊关系,有的人认为这可以为异性间的关系增加些许热情。一般认为,相较于女人来说,男人在异性间的交往中看到更多的性联系。
③平等问题(the equality challenge)。平等是友谊关系的核心元素,异性交往中也必然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而言,男人比女人拥有更多资源,因此男人在异性关系中占有优势地位。
④观众问题(the audience challenge)。一旦异性朋友对他们的关系性质互相达到一定的共识,在他们挣扎于准确定义关系性质的同时,他们面临着如何向有关人群准确呈现他们关系性质的问题,因为某些因素会影响男女双方在公众面前展示他们关系的性质。如个体控制自己行为的倾向即人们根据所在的场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异性朋友关系中,这四种问题存在的范围有多广,Michael Monsour等人(1994)对此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运用开放式问题“你在与异性朋友交往过程中都会遇到什么难题?”进行调查。回答中反映有情感联结问题的比例最大,21%的男性和20%的女性都表示有过这方面的困惑。针对异性好朋友,男人的典型回答是“有时候,我弄不清自己对她究竟是什么感觉”。另外有较大比例的人,11%的男性和22%的女性表示有“观众”问题,女性的最典型回答是“有时候,别人会误解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对性问题和平等问题的反映率较小,但在平等问题上,女性会觉得“有时候,会感觉他在命令、指挥我”,在性问题上,男性普遍承认“性是个困扰”。
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异性朋友间才能融洽相处,并且在彼此交往中感到快乐。
2.恋爱中的交往与幸福
随着交往的发展,异性之间可能由一般朋友发展成恋爱关系。而处于爱情当中的两性交往是社会交往中异性吸引的重要内容之一。
(1)爱情的激素。
爱情是怎么产生的?生物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给了我们一些生理上的解释。
生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像所有情感一样,爱情也有其神经化学基础。
当男人与女人产生好感、陷入强烈的情感状态时,有几种激素的分泌会增加。第一种是苯基乙胺(PEA),其商品名即是安非他明(amhetamines),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第二种是多巴胺(doPamine),它能产生一种很欢欣的感觉。多巴胺的作用之一是刺激后叶催产素(oxytocin)的分泌,这种激素有消除紧张和抑郁的作用。一般认为,恋人拥抱时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与这种激素有关。如今更有人称催产素为“爱情激素”。第三种是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 Phrine),所谓心跳的感觉就是它的作用结果,它能收缩血管,引起血压、心率升高。当然,这些物质不会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分泌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爱情的激情过后,恋人的感情逐渐稳定时,会分泌内啡肽(endorPhin)。内啡肽的效果是一种镇静剂,其效果类似于吗啡,可以降低焦虑感,让人体回到安逸、平静的感觉。其化学属性非常稳定,它可使一段强烈、激情的爱情逐渐转化为亲情、友情。它使人们进入一种更长期、更稳定的伴侣关系中。
爱情是身体的一种化学反应与激素的刺激,这些生理反应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反应和情感体验。
(2)恋爱关系与幸福。
爱情不仅受激素、生理现象所影响,它更是一种情感状态。恋爱是一种自我情感高度投入的状态。恋爱关系是个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建立亲密的恋爱关系是由青少年向成人转变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Erikson,1982)。其次,理论和研究都表明投入恋爱关系、恋爱关系的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Hinde,1997;Reis,Collins&Berscheid,2000)。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陪伴、友谊、爱和安全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Meliksah Demir(2008)在恋爱关系质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关系质量与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0.28**)。且经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得到了恋爱关系特征中最能预测幸福感体验的因素。
回归分析中,在排除人格因素对幸福感的解释度后,发现恋爱关系质量能解释幸福感6%的变异量。恋爱关系质量的六个特征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陪伴和情感安全与幸福感的相关位于前两位,且这两特征对幸福感的解释量达到了55%。一般来说恋人间都有强烈的依恋关系,当感到孤独时,会倾向于寻求恋人的陪伴和安慰,而他人没有同样的慰藉作用。恋人间彼此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感到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且对对方的不足、缺点给予高度的宽容。另外,恋爱中的人不仅高度信任对方,且有身体接触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使双方形成了紧密的依恋关系。
恋爱关系融洽与否,影响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个人的情绪、情感、幸福体验产生影响。严标宾等人(2003)在对广州市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恋爱关系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且与大学生的其他社会关系有显著相关,联系紧密。
恋爱后,双方都必须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对方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常规,让恋人进入自己的日常活动中。因此,如果一个人恋爱了,他或她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恋人身上,而与朋友、家人等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简言之,恋爱是日常生活常规日益紧密的联系及不断加深的互相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