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71238800000002

第2章 把修炼“口德”放在第一位

1.心不“妄念”,口不“妄言”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弘一法师

说话刻薄的人,常常被别人讨厌,有时言语给别人的伤害,比捅别人一刀还痛苦。所以“御人以口给”,用嘴巴和人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

弘一法师说:“心不妄念,口不妄言,一个人为什么管不住嘴巴,是因为心里有妄念,由着妄念说话罢了。有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者有了一些特殊的优势,说话就傲气十足,牛气冲天,自以为高人一等,处处唱高调,时时摆身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图自己痛快而不顾别人的感受,迟早会因失语于人而殃及己身。”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要谋臣,在后来的数次战役中屡立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也不为过。与他相比,裴寂的资历要浅一些。

裴寂是经刘文静的介绍才加入李家反隋大军的,但他善于结交李渊,甚至将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与李渊在酒桌上称兄道弟,可谓是李渊的“酒肉朋友”。

李渊称帝后,对裴寂的宠爱异乎寻常,授予他右丞相之职,每次上朝与他同登御座,退朝后相携入宫,对他言听计从,赏赐无度。而刘文静却并不受宠,官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书。因此刘文静感到很不公平,每次上朝都故意与裴寂唱反调,渐渐地两个人成了死对头。

有一次,刘文静在上朝时,受到裴寂的一番奚落,回到家中仍余气未消。他以刀击柱,发誓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王八蛋。”岂料刘文静这番话被他的一个失宠的小妾听到,并且传了出去。

在朝廷审问时,刘文静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的官职比他小了许多,所以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也是人之常情。”

李渊知道了刘文静的申辩很生气,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决定将他处死。而裴寂看出了李渊的心思,火上浇油地说:“刘文静的确立过大功,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肯定会成为后患。”

这话正中李渊的下怀,于是李渊立即宣布将刘文静处死。

“言者,风波也”,一个人说话要特别注意,有时一句话是两面刀,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言辞并不是我们非说不可的,因而没有必要唇枪舌剑或信口开河。有些话,说得漂亮不见得就能获得好处,弄不好还会招来许多是是非非。

正所谓“字为文章之衣冠,言语为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有许多人衣貌堂堂,看上去高贵华丽,但一开口却是满口污言秽语,使人听了非常不愉快,仅存的一点敬慕之心,也立马全部消失,让人实属不敢恭维。

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学问品格不好,往往是一时大意,却也并不自知,更说不上有心改过。俏皮而不高雅的粗俗言语,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尔学着说说,然而积久便成习惯,最终是随口而出。试想那些话在社交场合给人听见了,会产生怎样的反感呢?不习惯说这种话的人,听到时会觉得难堪不已。

弘一法师认为,人身上最难管住的要算是嘴巴。因为这嘴巴天生有两大功能:一是吃喝,二是说话。嘴巴最坏事的地方不是吃喝,而是说话;最难管的,也不是吃喝,而是说话。虽说有“撑死”的说法,但除了喝酒醉得一塌糊涂而最终一命归西之外,很少听说有谁因为大吃大喝撑破肚子而丢了性命的。

不过,无论如何,真话有人说,假话也有人说;好话有人说,坏话也有人说,嘴巴还是难于管住的。但不管嘴巴多么难管,都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去管理。

凡事三思而后行。说话也不例外,在开口说话之前也要思考,确定所说的话不会伤害他人再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万世警训,在今天依然见证着它的价值。

2.大辩若讷,多些思量少些争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弘一法师

“大辩若讷”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弘一法师说:“老子的意思是:有极大成就者或最圆满的东西,往往看似有些欠缺,但其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一样,但其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人好像笨拙一样,最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一样。疾动可以战胜寒冷,安静可以克服炎热。清静无为才能使天下太平。在老子看来,大辩若讷。辩不可为道,道在无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辩者,只能胜人于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大辩不辩。”

弘一法师在没出家之前,名叫李叔同。有一次他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念了句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将作者搞错了,他所念的这句诗是唐代的诗人李白所写的,而他却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

李叔同当时年纪尚小,又自认为中国文学是他的特长,于是就说:“这是李白写的。可能因为这首诗蕴含的感情深厚,害得你误以为是出自女词人李清照之手……”

李叔同不说还好,如此一说,那年轻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就在彼此争论不休时,一位老先生态度庄重地说:“这位先生说的对。”

李叔同心中不服气,却也并未再多言。不久后,那位老先生遇到了李叔同,老先生对他说:“那句诗出自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

李叔同更加纳闷了,他不解地看着老先生。老先生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有何益处呢?”

李叔同恍然大悟,心内对老先生感激不已。

的确,什么人能用辩论换来胜利呢?在辩论结束之时,辩论的双方十有八九比原来更坚持自己的论调。我们能在辩论中获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辩论输了,那便是无话可说。即使赢了,一样也是“输”。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我们赢了对方,把对方的观点攻击得体无完肤,那又能怎样呢?我们得到的只是一时的胜利,那种快感也维持不了多久。然而,相同的结果,对方可能认为这种输法会让自尊心受损,日后找到机会,必然又会报复。因为一个人若非自愿,而是被迫屈服,其内心仍然会坚持已见。

19世纪时,美国有一位青年军官,因为个性好强,总爱与人争辩,所以经常和战友发生激烈争执。林肯总统因此处分了这位军官,并说了一段深具哲理的话:“凡能成功之人,必不偏执于人成见,更无法承受其后果,这包括了个性的缺憾与自制力的缺乏。”

20世纪初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有一名得力助手,就是财政部长威廉·麦克阿杜。他也曾以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常言说:道在平常日用中。一心一意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内心清净安定,坦然面对一切,就是顺应天道。

3.多颂扬别人的美德,少议论他人的是非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

——弘一法师

“取人之善”,肯定、赞叹别人的善行,“取人之善,当据其迹”,就赞叹别人善的行为就好了,“不必深究其心”。一个人只要是善行流露出来了,最起码对社会能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不需要去追究背后的目的。

弘一法师说:“在我们看到人家做好事后,以为自己又懂得了比较多的道理,就在背后开讲了:‘虽然他在做善事,我告诉你,那都是他爱慕虚荣的啦,他十六个字都没有放下,他自私自利没放下,贪嗔痴慢没放下。’人家做个好事,你又把人家批评到这种程度来了,见不得人好,这就又失厚道了。所以,‘不必深究其心’。昨天人家行善了,今天也一样,慢慢地他的善也会愈来愈流露嘛,不要苛刻要求人太高。相反,看到他人的过失,‘当原其心’,要去体察对方的发心,要有耐心听人解释理由。”

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也是帮助他人的前提。许多人往往把这二者颠倒,看到他人的过失就一味批评、排斥;看到他人的善行也会怀疑其动机,挑剔对方的态度。要知道,你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并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隐藏着许多不是你所熟悉的事实。如果你贸然将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不是颠倒是非,混乱黑白吗?一旦话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等到事后你彻底地明白了真相的时候,那么你还能有机会更正吗?

“张某借了王某的钱不还,存心赖账,真是卑鄙。”昨天你对一个朋友这样说。这话是你从当事人王某那听来的,他当然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人都是觉得自己是对的,自然不易把话说得很公正。如果你有机会见到张某,他也许会告诉你,他虽然借了王某的钱,但有房屋契约押在王某那里。因为自己的一笔钱被别人耽误了,没办法在期限内清还,只好延长押期。当初王某表示若有需要延长押期时,随时可以延长押期。而今王某急于拿回借款,可张某一时无法立刻付清,才有此一说。但既然有抵押物,就不能说张某是赖账了。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半都有内情,你若不知内情,就不宜信口开河。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虽然你不是这类人,而一旦突然间谈论别人的短处时,可能你也会在无意之中就种下祸患的幼苗,而它会滋长到怎样的程度,并不是你所能想象的。

有位信徒问弘一法师:“请问大师,我应该如何看待僧团和学佛居士中,不为自度度他,只为逃避现实生活,将寺院当成养老院或只为混日子的僧人?如何看待口口声声度一切众生,但却并不在意心中是否升起一丝度众生念头的僧人?如何看待身为僧人却不闻思修行佛法,经常放松懈怠的僧人?”

弘一法师回答道:“无论看到他人什么过失,看到外在什么状况,落脚点都会回归到自己内心中来:我能帮助到他什么?我为解决这种情况做了些什么?我做了多少?做得够不够,好不好?”

事事懂得取人之善、谅人之过、反求诸己,是修行的关键,也是利人利己、改善环境的正确途径。

所以,我们最好是自己定下一条戒律:除了颂扬别人的美德,永远不要用议论别人的短处来污辱你的口、污辱你的人格。否则的话,你将永远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接触的朋友。

如果是别人向你说某人的短处时,你要做的是听了就算,像保守你自己的秘密一样,谨缄金口,不做传声筒,也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

和谈论别人的短处一样,不可随意在背后批评人家,除非这是善意的批评。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认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觉得你存了不良之心。

4.不受别人言语挑拨

明朝杨椒山先生曾说:‘人言:某人恼你谤你。则云: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我们若有如此宽大的心胸,不受别人言语挑拨,必能化解对方的怨恨。

——弘一法师

《论语》中提到:颜回不贰过,曾子三省吾身,子路闻过则喜,孔子则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可知儒家极重视“知过”的功夫;佛家亦告诉我们,要“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非”,也就是要我们时常反省检点自己的过失,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

《史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刘邦有个属下叫曹无伤。这个人想挑拨项羽和刘邦的关系。于是,他对项羽说:“刘邦有称帝的迹象。”以前刘邦爱财贪色,但自从进了关中,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项羽听了曹无伤的话,心生猜忌,于是请刘邦来鸿门赴宴,计划在宴会上结果了刘邦的性命。

刘邦得到邀请后,知道有人在挑拨离间,若不去解释的话,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带了许多礼物去见项羽。项羽一看礼物,觉得刘邦对他还是很恭敬,不像是要谋反。而刘邦看项羽语气有所缓和,就对项羽说:“不知是谁在挑拨将军和我之间的关系。”项羽想都没想,“曹无伤”三个字脱口而出。

刘邦从鸿门脱险回来后,立刻找了个理由把曹无伤杀了。

事实上,没有人会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只会将其当小人看待。然而,我们在每天的说话中,却可能经常做着挑拨离间的事情。或许出于嫉妒,或许出于愤怒,或许出于其他种种不可告人的想法,又或许是出于无心之过。

在这个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不挑拨离间,需要靠修养与智慧的双重作用。挑拨离间不仅是败德行为,而且是一种愚蠢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改变我们说话的语气和句式。谨慎使用“有些话我本不想说的,但是……”这是一种在挑拨别人关系的时候经常出现的句式。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不要总是成为秘密的宣扬者,不要总是跟别人说“有件事,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或者“我原来也认为他不是那样,但是……”这种影响很坏的话,它们很容易让人相信,也难免成为挑拨离间的用语。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挑拨离间他人的亲朋好友关系。即使他们有矛盾,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机可乘。

光明磊落、正直坦荡的人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鬼鬼祟祟、挑拨离间的人只会让人唾弃,被人看不起。一个人说话做事,心中都应该有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道德底线。显然,挑拨离间是在道德底线之下的。

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气和说话的内容。口气不能有挑拨的暗示,不能有意装作无心出口。而说话的内容更是要谨慎选择,即使自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也要懂得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万万不能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话当你说出来之后,才会发现那些话特别刺耳,甚至有可能令听者勃然大怒,去找其他人算账。这个时候,你实际上是在煽风点火,这是最让人不齿的行为。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你话说出口,它的传播就已经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如果你挑拨别人关系的行为被当事人知道的话,在对方心目中,会认为你是什么人?显然是小人,而且是进谗言的小人。有了这种地位,对方会觉得无论对你做了什么,代表的都是正义,因此,对方也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对付你,而你就在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

当然,我们不仅不要背后说人,而且对别人的背后说法,最好也不要去听,以免无端被卷入各种是非之中。当你并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却还要出于礼貌倾听对方说话时,要想想自己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自己的头脑中究竟需不需要塞入这些并非事实的东西。即使你赞同那些话,那些话听来也会影响你对别人的判断,影响你和别人之间的交往。

说话的人唯恐说出来的话不吸引人,不夸张,不能让你记忆犹新,于是便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你听进了这种话,可能你自己心中的正确判断就会被掩盖,转而用一种错误的情绪代替理性的思考。

5.不但要大度,还要懂得如何大度

古时候的智者,很多事情看见了,他们却假装不知道;很多事情知道了,他们却假装不相信。这种假装不是虚伪,而是为了不让别人过于难堪。一个人不但要懂得大度,而且要懂得如何大度。

——弘一法师

做人最好不要树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巧妙的言语,甚至是听起来很糊涂的话来给别人留余地。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后,想穿过马棚偷偷溜进国王的卧室。不料,国王的马见有异客入侵,便嘶叫起来。这个情况武士事先完全没想到,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事情,于是他手持宝剑前去察看,就发现了武士。国王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武士扑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他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了地上。

这时,侍卫长跑过来,一面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一面请示如何处置这名武士。

国王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道:“你是来偷马的吗?”

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回头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却坚持说:“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无奈,只好把武士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也因此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国王一统北方各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位国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量。这看似道德说教,其实也是经验之谈,因为原谅仇敌可能带来很大好处。但是,原谅仇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你很难克制自己的仇视心理;另一方面,在操作上很难做得恰到好处——带着鄙视、不屑心理加以原谅,反而成为新的仇恨的苗头。只有带着尊重的心理加以原谅,才可能完全消弭对方心中的仇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树敌也往往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化敌为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糊涂”。“假装糊涂”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其实并不会损失什么,因为你内心早已洞察一切。相反,在这“假装糊涂”的过程中,不仅显示了自己的胸怀,也会感动我们的敌人。

如果一个人只是嘴上嚷嚷着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却没有实际行动,尤其是缺少那种给人留情面的行动,那么他的化敌为友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人到最后,往往是在争一口气,而并不是争事情的是非结局。所以,应该学会给别人情面,给别人台阶下。

6.“冷处理”是避免人际冲突的良方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弘一法师

争论服不了人,但情理可以服人。在日常生活中,聪明人用情理服人,而不是用话压人。用情理服人往往需要一些时间,因而必须学会对很多事情进行“冷处理”。

弘一法师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太多的矛盾,如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等。这时候,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把怒火冷却。

古时候有一位刺史,跟本州的参军关系不好。因此,参军总想找机会给刺史一个难堪。

有一天,刺史的家僮骑着马,从参军身边匆匆经过,没有下马请安。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参军假装大怒,追上去,将家僮拉下马,接着用皮鞭一顿猛抽,打得家僮皮开肉绽。然后,他提着马鞭来见刺史,叙述经过后,说:“我打了您的家僮,请让我解职回家吧!”

这等于将了刺史一军:如果刺史不同意他解职,就输了一招;如果同意他解职,又有公报私仇之嫌,反而被他抓住把柄。然而这位刺史也非等闲之辈,他只是淡淡地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官人打了奴才,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

参军不知所措。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默思半晌后,还是说不出一句话,只得躬身告退。自此,这位参军再也不敢找刺史的麻烦了。

“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刺史对参军交来的棘手问题不明确表态,将决定权交给对方,等于反将对方一军。这也是“热问题冷处理”的一种高明方法。

一次,一个妇人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任我儿子为上校。我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利这样做。先生,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我叔叔是布拉斯堡战役中唯一一个没有逃跑的士兵,我父亲在新奥尔良打过仗,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

林肯听后说:“夫人,我想你们一家为报效国家已经做得够多了,现在该是把这样的机会给予别人的时候了。”

这个妇人希望林肯看在其家人功绩的情份上,为她的儿子授衔。林肯的心里自然明白,但他却故作“糊涂”,曲解本意,最终婉言拒绝。这样,林肯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也没有伤害到这位妇人的自尊。

“冷处理”是避免人际冲突的良方。当对方情绪激动或存心挑衅时,你与对方针锋相对,只会使矛盾激化,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冷处理”不是不处理。毋庸置疑,对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既不能姑息迁就、包庇护短,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每个人在性格特点、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和问题发生的严重程度,灵活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