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7126600000003

第3章 荆楚岁时篇(2)

益阳溯源——益水浮城

益阳的名称出现至少起源于两千年前。《汉书·地理志》应劭注:“在益水之阳,故称益阳。”《榖梁传》云:“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据此推断,益阳秦代置县应在益水之北,此乃益阳之名的由来。

对于益水的概念,有关史籍记载语焉不详,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水经注》:“今无益水,抑或资水之殊目矣。”

《元丰九域志》:“益水在益阳,浮邱山,资水在安化境内。”

《明史·地理志》:“……西南有资水,亦曰益水。”

《清史稿·地理志》:“益阳江在南,一名茱萸江,即资水。”

从上述史料不难发现,益水和资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段冠名亦不尽相同。资水又名益水,或可称益阳江,亦可称茱萸江。《水经注》云:“邵州之水为茱萸江。”宋神宗置新化县时,在县衙建有茱萸门,此门当视资水为茱萸江而命名。宋代人所编《元丰九域志》将整条资水划成两段:资水和益水,资水是安化以远的称呼,宋代以前还被称作茱萸江,桃花江以下则为益水。清代干脆将下游一带的数个名称如益阳江、茱萸江和资水统一,称为资水。故专家们基本认定,明代之前还有益水的别称存在,到清代则只剩资水一说,而且资水和资江的叫法到宋代后才广为流传的。

在益阳,资水注入南洞庭湖的水道有三条:一条从甘溪港经张家塞,至沅江市洪合湖入万子湖;一条经沙头、茈湖口、湘阴县杨柳潭和沅江市明朗山入横岭湖;一条经益阳、湘阴之间的毛角口,从湘阴临资口汇入湘江。毛角口至临资口这段水道,亦有人称其为益阳江。

还有一种山南之说。《清史稿·地理志》称:“益阳故城北有益水,出五溪山,东于甘溪港水合,至沅江入资。”经考证,所谓的五溪山就是距离益阳三十里以外的汉寿县分水坳,有一小溪源出于此,流经益阳境内的迎风桥、香铺仑、黄家湖,与甘溪港汇合,名叫龙央港。但除此之外从无别处叫做益水,也无相关故事传说流存,故可以推定其记载失实。

关于益阳的来历,有人从字面进行了解读。从篆书分析,汉字“益”分作两部分,上部分为水流,下部分为一个大器皿。这个会意字含义大致就是水从器皿中溢流出来。众所周知,“益”为“溢”的本字,两者在古文中用法相通、意思相似,意指“水浸出”,引申为“水涨”,正如《吕氏春秋·察今》所云“澭水暴益”。此外,益还是六十四卦之一,即震下巽上。《易·益》载:“象曰:风雷,益。”经学家孔颖达疏注:“言必须雷动于前,风散于后。”指出大益的条件是风前雨后。上述对益字的释读表明,它与暴雨联系密切,呈现出一种暴雨肆虐状态的逃离。显然,这些说法均与益阳的地理地貌和水文气候等特征是非常契合的。

据地理专家介绍,远古时期,资水和洞庭湖是连接一体的,构成一幅原始完整的湿地地貌图景。相传益阳城东清水潭一带曾接江面湖,明代城池图上就有古河泊标注在此。由于资水是山溪型河床,经常暴发山洪,而且水流湍急,在下游地势较低的益阳平原一带,江水极易漫出冲刷过的河岸,将洪流的触角伸向两岸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还由于过去洞庭湖与长江河道江湖不分,每到洪涝时节,洞庭湖的水非常容易与长江、资江的洪水叠加起来,于是就形成湖水顶托、洪水泛滥的水情水景。古益阳县城兴建在资水下游的平原,如同漂浮在洞庭大湖之上。一座城市与洪水抗争,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之下露出文明的峥嵘,称其为“浮城”当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的。

古人把这条桀骜不驯的江河叫益水,把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想象成一只硕大无比的盆子,需要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多么博大的胸襟啊!其中包含的大智与大美,今天的人们或许都会自叹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