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发明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71304000000002

第2章 导言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直存在争议。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定义问题,只要给出适当的定义,我们就能够操控问题的答案。

例如,如果希望获得“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样的结论,就可以选择狭义的“科学”定义:科学是指在近代欧洲发展起来的、以实验为特征、以数学为工具的一整套方法、原则和制度。在此定义下,中国古代当然就没有科学。

如果希望获得“中国古代有科学”这个结论呢?也很容易,只要选择宽泛的“科学”定义:例如“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在这样宽泛的定义下,中国古代当然就有科学了。事实上,在这样的定义下,古代世界的任何一个文明都是有科学的,希腊和欧洲根本就没有什么资格傲视群伦。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样的问题本来是有一定的情感、道德色彩的,但是这种利用定义操控结论的论证方法,迹近概念游戏,很快就消解了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和崇高感。这种消解明显不利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进一步思考。

因此,换一个思路来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思路就是从技术和发明入手。

和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充满争议不同,对于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不仅在整体上很少争议,而且很多事例中有现存实物作为证据,自然就极大压缩了争议的空间。例如,在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剑面前,尽管铸剑工艺之谜至今仍在,但面对宝剑实物,没有人能够否认2500年前的越国铸剑师真的掌握了我们现在还无法确知的神奇工艺。

类似的实物证据还有不少,比如交子、都江堰、钓鱼城、中医药、阴阳合历等等。深入思考这些技术成就,我们才有底气面对下面的问题:

在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代(元朝初年),甚至更晚些,明朝末年,当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时,他们都为中国这个伟大帝国的富庶感到震惊。特别是在中国南方,那些“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上层社会,过着优雅、精致、奢华的生活,和他们相比,那时欧洲王侯们的生活质量几乎就像穷人。中国上层社会这种生活方式和品质,除了财富和文化之外,还依靠什么来支撑呢?

中华民族向来不喜欢侵略和征服,但是数千年间,中华帝国在很多时候一直繁荣强盛。汉朝的大军曾对匈奴穷追猛打,最终将他们赶往欧洲;大唐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唐朝的驻军远至中亚;即使在南宋半壁江山即将被元蒙帝国征服的前夜,中国军队仍然能够将蒙哥大汗击毙在永不陷落的军事要塞钓鱼城下。中华帝国的力量,除了财富和信念之外,还依靠什么来支撑呢?

……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继续往下举。

答案是: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品质,中华帝国的力量,除了财富、文化、忠诚、信念等等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技术。

从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出发,尝试思考这些技术成就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就不失为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在我们已经普遍接受的来自现代教育所灌输的观念体系中,我们习惯于认为,技术后面的理论支撑是科学。在当下的情境中,这一点确实是事实。但是,很多人在将这一点视为天经地义时,却并未从理论上深入思考。

例如,如果对“科学”采取较为严格的定义,则现代意义上的、以实验和数学工具为特征的科学,至多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那么即使只看西方世界,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那里的种种技术成就如何解释?那些技术成就背后的理论支撑又是什么呢?举例来说,欧洲那些古老的教堂,都是在现代力学理论出现之前很久就已经建造起来了,那些巨大的石质穹顶,当然可以视为技术奇迹,但这种技术奇迹显然不是由以万有引力作为基础的现代力学理论所支撑的。

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时,这样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明显和尖锐。

比如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公元前三世纪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真正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两千多年过去,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都江堰这样惊人的技术成就,背后支撑的理论是什么呢?人们当然无法想象李冰父子掌握了静力学、重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或许人们更容易也更有把握的猜想是,李冰父子熟悉阴阳五行周易八卦……

本书通过论述九项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技术成就,或者说九项发明,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非常强大的创新基因。

我们必须越出以往“科学技术”的固有视野,将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也不能再满足于多年来的老生常谈。所以原先广为人知的“四大发明”只有两项入选,而九项中有些项是以往被忽略或未得到应有重视的。选择这九项发明的基本原则是:

1.有足够的独特性;

2.有足够的知识含量;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作用;

4.对今天有启发意义。

九项技术成就,大体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是为了形成大致的时间线索,既表明数千年来中国的技术和发明源源不断,也有利于作为辅助读物在学习历史时参照阅读。

2019年6月18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