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7198700000079

第79章 十五画(1)

“醋”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种带酸性调味品,有开胃降压之功效。那么,醋是谁发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儿造醋”的民间传说。

杜康,夏朝山西运城人,众所周知,他是我国最早的酿酒家。杜康的儿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苏镇江一带,在长江边的渔港设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当他揭开缸盖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他尝了尝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带甜,味道还不错。他在煮菜的时候放了一点儿,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个“酉”字,将这种酸汁命名为“醋”。据说,至今镇江恒顺酱醋厂制醋的时间还是二十一天。

嘉年华

“嘉年华”这个词现在使用频率很高,什么汽车嘉年华、房产嘉年华,还有以“嘉年华”命名的大型娱乐场所和活动等等。那么,“嘉年华”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嘉年华”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四十天没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四十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四十天时间作为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四十天中,人们不能食肉,不能娱乐。所以在斋戒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等联欢活动,纵情欢乐,以应付抵消即将来临的沉闷。这就是传统的狂欢节,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节日。

嘉年华最初译名是“狂欢节”,“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有人又将它改译为“嘉年华”。但是,相对于“狂欢节”而言,“嘉年华”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似乎与热烈狂放的气氛不符。不过,事实也如此,狂欢节到香港后,已经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的狂欢节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嘉年华”是西风东渐的产物。

橄榄枝

“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枝叶。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这一用法的产生,要从《圣经》说起。

《圣经·旧约·创世纪》载,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人类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使地上充满了强暴。上帝为此而愤怒,决心“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

由于诺亚是义人(无罪的人),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

“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势浩大,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洪水情况,其时天下滔滔,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晚上鸽子回来时,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说伸出橄榄枝。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称为“和平鸽”。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瑯琊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

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墨守

“墨守”意为固执不知改变,如“墨守成规”。现在“墨守”一般用作贬义,而在当初,可具有积极意义。

“墨守”原意指战国时的墨翟守城术,后因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源出战国时期《墨子·公输》。

战国时期,公输盘(鲁班)应邀赴楚国帮其作战,楚国因为公输盘(鲁班)会制造攻城云梯,能在战争中取胜,决定攻打宋国。著名思想家墨翟听到这一消息,马上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楚王于是让墨翟与公输盘做攻守演习。墨翟解下衣带作城墙,用木片做武器,作为守城一方。“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围有余”(《墨子·公输》)。意思是说,公输盘多次作攻城的机巧变化,被墨翟多次戳穿给挡回去了;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尽,而墨翟的守城计策还没有用完。也就是说墨翟更胜一筹。楚王看到没有取胜的把握,便改变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由此,后人遂把牢守、固守称为“墨守”,是对墨翟的肯定和赞扬。不过,“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执己见,不肯改进,不求进取。

靠山

“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人或集体。

这个词出自诗仙李白之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信胡人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竟要提升他为宰相。右相杨国忠知道后,便向皇上进谏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玄宗于是就不让张洎拟定提升安禄山的诏书了。张洎和安禄山是好朋友,就把这事告诉了安禄山,从此,安禄山和杨国忠成了死对头。后来处死杨国忠的罪状之一就是逼反安禄山。

一次,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了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时会连累你的,你万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张洎听了好友李白的劝告,疏远了安禄山。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一度占领了长安,赶跑了皇帝,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自此,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平定后,张洎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靠山”一词,从此流传下来。这个“靠山”来路不正,所以现在用起来多含贬义。

靠右行

“靠右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交通规则(火车除外),它源自欧洲。

古代欧洲军队在路上相遇时,就有靠右边走的规定,这是为了避免右手执的武器造成碰撞发生误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罗伯斯庇尔发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马车和行人一律靠右边行驶。后来被拿破仑征服过的欧洲国家,如瑞士、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相继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后来,全世界多数国家采纳了这一交通规则。

瘪三

《现代汉语词典》对“瘪三”的注释是“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常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为瘪三,他们通常是极瘦的。”

到底“瘪三”一词从何而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找出了根据,原来是较早接触洋文化的沪人,以英语拿来再创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钱也没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译成“毕的生”,后又将“毕的生”改称为中国风味的“瘪三”了。

上海人形容此类干瘪流浪男童,或辱骂猥琐偷摸之人,说声“瘪三”等于描绘了他的形态相貌,讥讽之意顿可意会,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风行几年后,民国二十五年便被语言学家黎锦熙编纂的《国语词典》收入词条了。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有些干部喜欢写谁都不爱看的蹩脚文章,称其谓“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加速了此词推广。

糊涂虫

“糊涂虫”喻指那些不明事理,对事情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人。

它源自古代的一个传说。据说从前有个县官,审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虫,并且作了打油诗来讽到他。县官不知道这是讽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虫,而且下令务必在三日之内捉到三个糊涂虫,少一个也不行。公差们发现一个头顶包袱、骑在马背上的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马身上?”那人回答说:“我担心马驮得太重,顶在我头上,可以节省马力。”公差一听这话,就说:“这个人可以算一个糊涂虫了,带他去见官!”公差们走到城门口,见一个手拿竹竿的人想进城,竖着拿城门太低,横着拿诚门太窄,就是进不去。公差只好先拿他们两个去交差。县官听了公差的报告,对拿竹竿的说“你为什么不把竹竿锯成两截拿进城来?”公差们一听,说:“报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查到了。”县官忙问:“是谁,快给我拿来!”公差们说:“等下一任县太爷来了,我们就把他抓起来。”

“糊涂虫”县官能当下去,清醒的郑板桥却当不下去,难怪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这个俗语是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

“熟能生巧”源自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记载在北宋时期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射箭百发百中,观看的人无不拍手叫绝。但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却不以为然,老头说,你不过是手法熟练而已,和我倒油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着取出油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舀一勺油倒向葫芦口,只见油如细丝穿过钱眼,而钱眼四周没有沾一点油,看的人都惊呆了,陈尧咨也佩服不已。老头却说:“我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唯手熟尔。”这就是“熟能生巧”的源头。今天人们常用“熟能生巧”来形容高超的技艺来自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没有捷径。

十六至二十四画十六至二十四画

薪水

“薪水”在古代指俸禄,在现在指工资。那么,古今的收入为什么叫薪水呢?

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金银或钱币)将俸禄发给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月费”等。

而最早将俸禄称为“薪水”的是在魏晋六朝时。《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开支的费用。而明代将俸禄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现代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如长工资叫“提薪”。

镜子

“镜子”,人们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当然,水是天然的镜子,有诗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曰:猴子捞月亮。讲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为实物的镜子,是怎么来的呢?它经历了石镜、铜镜、玻璃镜三种形态。

据传说,女娲补天时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石镜,这便是最早的镜子。这种上古时期传说的石镜,被现代技术所证实,装修用的大理石、花岗岩经过抛光后都光亮如镜。

第二种形态金属镜随着青铜器的发明而产生,有出土实物为证。从出土的铜镜来看,唐代较多。当时,铜镜已较普及。史书有载,魏征谏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文物和史料记载相印证,那时铜镜已经相当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发明,取代了金属镜。

磨洋工

“磨洋工”一词,一般多指消极怠工,干活磨磨蹭蹭。但它原来的含义不含有磨蹭、懒散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

中国旧式房屋,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砖,就是对砖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共耗资500万美元,占地33公顷,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人称之为“洋工”。协和医院有主楼14座,又都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而且工程质量要求很高,需要耐心、细致,“慢工出细活”,耗时很长,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磨洋工”可不是应付洋人,是转义为贬义。

戴高帽

“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