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5
7204300000046

第46章 天壤之别(2)

十月八日拂晓,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大军逼近了乾陵,他们想当然地以为郭子仪没有防备,没想到,郭子仪恭候多时了。

一看郭子仪的防线,回纥和吐蕃士兵倒吸几口凉气,看来人家不是没有准备,而是准备多时。

鸡贼的回纥、吐蕃士兵互相看了几眼,不约而同下定撤退的决心,即使仆固怀恩想战,联军也不陪他玩了。

回纥、吐蕃大军纷纷后撤,仆固怀恩独木难支,也跟着回撤。

郭子仪一眼看出了端倪,原来回纥、吐蕃跟仆固怀恩也不是一条心。

这就好办了。

郭子仪马上派裨将李怀光率领五千骑兵追击,这一追,让回纥、吐蕃军队撤得更快了,一路退到了邠州。

退到邠州的回纥、吐蕃军队不甘心就此撤军,他们还想在邠州捞一把,便挥军攻打邠州。

镇守邠州的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和郭子仪的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两个人没有给回纥、吐蕃军队任何机会。

十几天后,眼看无机可乘,仆固怀恩的联合叛军狼狈退去,结束了仆固怀恩对唐朝的第一拨进攻。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回纥战斗力不是很强吗?为何会如此轻易地退去?

这要从回纥军队的战斗特点说起。

回纥军队以骑兵为主,平原冲锋可以把他们的特点最大化发挥,而一旦转为攻坚战、攻城战,骑兵的优势便没了,即便再勇猛的骑兵,也不能骑着马冲上城墙,因此面对郭子仪的防线、邠州的城墙,回纥军队有心无力,只能悻悻而退。

仆固怀恩就此退去,郭子仪得胜回朝,在大唐王朝的功劳簿上又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子仪得胜,李豫有喜有忧,喜的是王朝警报解除,忧的是拿什么赏赐郭子仪呢?

盘算良久,李豫想到了。

尚书令!

这顶官帽久违了!

唐朝尚书令一职,在武德年间出现过,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自从李世民登基之后,尚书令一职便永久封存了,这是李世民的专利,没有人敢碰。

屈指算来,从公元六二六年李世民登基,到公元七六四年,一百多年间,唐朝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尚书令,现在李豫准备把这象征极高荣宠的帽子扣到郭子仪头上。

换作一般人,可能颠颠地、不知死活地戴上了。

郭子仪坚决拒绝!

郭子仪辞让道:“自从太宗担当过这个官职后,连续数代都没有再设置,近期皇太子(李适,本年初册立)曾经担任过,显然这个官职不是微臣所能承受起的!”

郭子仪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知道自己已处于功高震主的危险之地,再不知道谦逊,离破家也就不远了。

节外生枝

尽管郭子仪把谦逊当成自己的保护色,一场危机还是险些从天而降。

危机的源头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晞,当时正率军驻守邠州。

回纥、吐蕃军队退去后,郭子仪回朝,郭晞却留了下来,率领自己的兵马继续在邠州驻扎。

郭晞虽是名将之后,军纪却十分松弛,在他的松散治军下,他的士兵成了邠州城的祸害,打人、骂人、杀人屡见不鲜,百姓敢怒不敢言。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深感头疼,如果换作别人,他早就出手惩戒了,然而偏偏郭晞是郭子仪的儿子,他得罪不起。

白孝德正为难之际,泾州刺史段秀实主动请缨,要求担任战区总纠察官(都虞侯)。

两人一拍即合。

段秀实上任刚一个月,遇上了一个难题:郭晞手下十七名士兵到集市买酒,寻衅滋事,不仅砸坏了酿酒器具,而且刺死了买酒翁。

放在以往,此事将不了了之,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卖酒翁得罪郭晞。

段秀实不干了,一声令下,将十七名士兵全部逮捕,斩首示众!

十七颗人头被插到长矛上,醒目地立在市场门口。

郭晞的军营里一下炸了锅,将士们纷纷穿上铠甲,准备复仇。

消息传到白孝德那里,一向勇猛的白孝德也慌了手脚,连忙问段秀实:“怎么办?如何是好!”

段秀实从容一笑:“没什么大不了,我亲自去化解!”

说完,段秀实起身出门,白孝德准备派数十名士兵保护,段秀实摆摆手:“用不着!”

段秀实骑上马走了,跟随他的只有一个瘸腿老兵。

两人刚到郭晞大营门口,全身铠甲的士兵便杀气腾腾地围了上来,段秀实一边笑,一边拍马走入大营,冲着满面杀气的士兵说道:“杀一个老兵,还用得着穿铠甲?不用急,我自己带着头来了!”

士兵们被段秀实说愣了,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不怕死的人,但像这种死到临头还谈笑风生的人真是少见。

段秀实继续说道:“兵马使(郭晞)大人有什么对不起你们?副元帅(郭子仪)大人有什么对不起你们?你们为什么要发动叛乱败坏郭氏一门?”

段秀实正说话间,郭晞出来了,他要看看这个不给他面子的人长什么样。

段秀实一眼看到郭晞,大声责问道:“副元帅功勋遍布天地,应该有始有终。今日兵马使大人却纵容士兵行暴,而且即将酿成叛乱,一旦发生叛乱,肯定会连累到副元帅。到那时,郭家一门的功名,还会留下多少呢?”

段秀实还想继续往下说,郭晞已经全明白了,当场给段秀实跪下,说道:“幸亏有您教诲,给我指了条明路,焉敢不从命?”

郭晞回头冲手下怒喝道:“卸下铠甲,各就各位,胆敢喧哗者,斩!”

士兵一哄而散,一场已经到了边缘的叛乱就这样被段秀实平息。

当夜,段秀实留宿军中,此举倒把郭晞难坏了。

整整一夜,郭晞不脱衣服,与警卫一起为段秀实守夜。

第二天一早,郭晞随同段秀实一起拜访白孝德,为自己治军不严赔罪。

白孝德下意识地往外面看了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自此,郭晞治军日严,麾下士兵再没有成为驻地之祸。

一场危机,本已与郭子仪无限接近,幸好有段秀实这样的高人,轻弹手指,化解于无形。

郭晞的例子也给世人一个警示:无论祖上曾经多么荣光、辉煌,后人都须谦虚谨慎,小心做人,不然,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动摇家族的根基,到那时,悔之晚矣!

智退回纥

公元七六五年九月,仆固怀恩卷土重来。

这一次仆固怀恩的联合战线更加庞大,不仅有回纥、吐蕃,还增加了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落,联军总数达到数十万。

同第一次一窝蜂进攻不同,这一次仆固怀恩采用了多方向、多梯队进攻,吐蕃军队从北道进攻奉天,党项部落从东道进攻同州,吐谷浑、奴剌军队从西道进攻盩厔。

另外,回纥军队在吐蕃军队身后,仆固怀恩统帅朔方兵则在回纥军队身后。

数十万大军从三个方向向唐朝逼近,战争阴霾再次向长安上空飘去。

郭子仪不敢怠慢,连忙上疏请求李豫下诏诸道节度使率兵增援。

然而,诏书下达后,诸道节度使反应迟缓,只有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当即放下正在打的马球,马上出征。

诸将和监军宦官劝道:“大军出征还须选一个黄道吉日,不然,诸事不利!”

李忠臣大喝一声:“父母有难,难道还选个黄道吉日去救吗?”

说完,李忠臣率军出征。

单看这一段描述,李忠臣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历史需要承前启后,用发展、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

在李忠臣“大义凛然”的背后,其实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不仅为增援而去,而且为发战争财而去!

这就是唐朝军队的现状,要么拖延时间不遵从命令,要么表面大义凛然实则暗藏私心,军队到了这个程度,王朝走上下坡路就是自然的结果。

就在李豫焦头烂额调集诸道节度使增援时,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从北方传来:仆固怀恩在行军途中染病死于鸣沙(宁夏中宁)。

左右个个喜上眉梢,李豫却连声叹息:“仆固怀恩没有谋反,是朕被左右蒙蔽了!”

时至今日,李豫终于看清了问题的本质,然而,一切都晚了,仆固怀恩早已走上绝路,而且命丧鸣沙,如果李豫早一点醒悟,不被骆奉仙、鱼朝恩左右,或许仆固怀恩还可以在他的手下当一名有始有终的忠臣。

现在,来不及了!

九月十五日,吐蕃十万大军逼近奉天,与此同时,李豫在长安做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命令宰相及各司长官在西明寺上香、摆素宴、奏乐、祷告。

以此乞求上天,打退吐蕃的进攻!

此举跟王莽临近灭亡时率领大臣痛哭退敌有一拼!

事实证明,打退敌人靠的不是天,也不是佛,而是人。

率先发起冲锋的是朔方兵马使浑瑊,当时他率军驻守奉天。

浑瑊率领二百骑兵向吐蕃大军进攻,他匹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一番冲锋下来,浑瑊生擒吐蕃一员大将,他麾下的二百骑兵没有一个挂彩,个个全身而回。

浑瑊创造的奇迹给整个奉天守军带来了信心,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还宝贵。

接下来几天,奉天守军挡住了吐蕃大军的进攻,并且不断出击,仅浑瑊一部,就与吐蕃军队交战二百余回,斩首五千。

吐蕃军队进攻不利,引军退到邠州,就地等待回纥军队的增援。

这时,长安城中的李豫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居然准备御驾亲征。

说起来,很有意思,在李豫之前,唐朝皇帝真正敢御驾亲征的也就李世民一人,其余无论高宗李治,还是玄宗李隆基,他们都曾经喊出御驾亲征的大话,但到最后都无疾而终。

李豫这一次呢?

借着李豫“御驾亲征”,鱼朝恩忙活了起来,他确实是个天才,仅仅用了三招,就把长安城搞乱了。

第一招:搜罗官员百姓家里的马匹,用作战马;

第二招:长安城中全体壮年男子一律身穿黑衣,组成国民卫队;

第三招:城门洞堵住两个,只留一个来回出入。

本来长安百姓还处之泰然,三招一出,长安乱!

百姓哗然,纷纷逃命,要么翻墙而出,要么在城墙中间挖洞而出,整个长安城,一片慌乱。

鱼朝恩也傻了,看来自己真不是那块料。

鱼朝恩华丽地一转身,不再忙活之前的三招,而是剑走偏锋,想出一个高招:保护李豫到河中(山西永济)避难。

高,确实是高!

问题是这馊主意还用想吗?

不过,让李豫到河中避难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得到百官认可,不然百官不跟随而去,李豫又成了孤家寡人。

鱼朝恩决心试探一下。

一天早上,文武百官列队完毕,等待上朝,然而入朝的大门始终未开,百官窃窃私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突然,鱼朝恩率领十几个禁军士兵拿着明晃晃的大刀走了出来,大声说道:“吐蕃屡次进犯京畿,皇帝准备移驾河中,诸位意下如何?”

百官一时失语,不知如何应对。

这时,一名不起眼的侍御史站了出来。遗憾的是,史书上只记载他姓刘,并没有留下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