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曹丕顺时称帝
曹丕多年的努力终于换回了今天的成果,他替代了他的父亲,成了大魏的新主人。他有一个谋略过人的父亲,为他留下了一个兵强马壮的大魏。在这里,谋士富有韬略,武将骁勇善战,军士士气高涨,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这个基业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大魏的东南和西南方向,还有两股强盛的势力正在虎视眈眈。目前是安宁的,是因为三方的力量恰好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引来一番腥风血雨。
这天,东汉例行早朝。三国之间杀得热闹,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东汉的存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东汉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名存实亡。坐在龙椅上的人是汉献帝刘协,面容憔悴,形容枯槁。不过,皇帝再落魄,也还是皇帝,只要这个朝庭存在,龙椅上的那个位置始终都是他的。坐在刘协旁边的人是曹丕——魏王,他得到了国公、加九锡的待遇,他坐的椅子比皇上的还要豪华。
“陛下,臣华歆有谏。”
华歆,字子鱼,时任相国。华歆的名声好像并不好,这和一个叫“割席断交”的故事有关。《世说新语》中提到,华歆和管宁年轻时曾经拜过同一个师傅。一天,两人坐在席子上读书。忽然,窗外人声鼎沸。华歆便放下书去看,只见一队人马正从这里经过,为首的大车很气派。待华歆回来时,管宁非常气愤地将席子一割为二。事实上,《世说新语》中所说的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说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至于读书的目的,人各有志,难有孰优孰劣之分。后来,倒是为人平和的华歆更有成就。
“爱卿有什么事?请讲。”刘协有气无力地说。
“陛下,”华歆望了一眼身后的文武百官,接着说道:“臣以为,汉室延续了三百年,如今,汉室危倾,内外交困,难以自保。为国者,应该有能力庇佑天下百姓,可是,汉室自身难保,何以庇佑他人?幸而魏王担起了拯救天下苍生的责任。臣以为,朝代更替是历史规律,陛下不如顺应天时人和,让位于魏王,以求拯救天下苍生。”
大汉三百年的基业,哪位帝王愿意让它在自己的手上终结,让自己成为亡国之君呢?刘协自是不肯,他泪流满面,斥责百官食汉禄却寻思谋反。
百官似乎心意已决,在华歆的带领下一起逼宫,要刘协退位,将帝位让给魏王曹丕。刘协无奈,转而向曹丕求助:“魏王,事已至此,你是怎么想的?”
曹丕道:“这事以后再议。”说完便起身离去。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曹丕径直回到自己的宅第,叹了口气。刚才华歆的进言不断地在他的耳边响起。称帝,他又何尝不想呢?只是父王刚刚离世,尸骨未寒。父王在世时尚且没有取代汉室,何况他一个刚刚继位的新主公。
正在迷茫中的曹丕听到了咳嗽声,他一抬头,见是司马懿来了。
曹丕一下子振作起来,起身道:“先生来得正好,先生来得正好。”
看穿了曹丕心思的司马懿也不和他客套,开门见山地问道:“方才华歆提议殿下废汉室称帝,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先生请坐,”曹丕搓了搓手,坐了下来,紧张地反问道:“以先生之见,我比先王,如何?”
司马懿略一停顿,那双深邃的大眼睛下仿佛藏着永远也用不完的智慧。
“恕臣直言,先王开创基业时,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披挂上阵则能杀敌无数;退居帷幄则能决胜千里。除此以外,先王慧眼识人,爱才惜才,天下有才之士无不为之鞠躬尽瘁。殿下虽是先王诸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但与先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曹丕听后哈哈大笑,笑过后,他对司马懿说:“既然如此,先王在世的时候都没有称王,我曹丕又有何德何能,为先王所不为啊!”
司马懿冷笑三声。
曹丕大惑,问道:“先生有什么可笑的,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司马懿凑上前去说道:“殿下此言差矣。先前魏王不称帝,并不代表他不希望您称帝。您也许忘了,先王在世时,曾有大臣劝谏先王称帝,先王予以拒绝。不过,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愿效法文王’。文王何许人也?周文王生前为儿子奠定了基础,他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夺得了天下。殿下难道还不明白先王的意思吗?”
曹丕听了司马懿的话,记得确实是那么回事,便追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司马懿继续说:“先王之所以没有称帝,是因为没有称帝的必要。先王已经掌控了江山社稷,皇帝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只图其实而不图其名,这便是先王的高明之处。而且,先王在世时,治下有许多大臣仍为汉臣,他们心系汉室,这于先王称帝不利。不过,如今的形势不同了,汉室日渐衰微,汉朝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朝中的大臣们已经意识到了汉室的覆灭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与其死抱枯木不放,不如另觅新荫。有了先王打下的基业,再加上殿下的励精图治,不说称帝,就是一统中原,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圣人不可违时,亦不可失时。”
曹丕一边听一边点头,不觉称赞道:“先生所言极是。”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殿下刚刚登上魏王之位不久,正是亟须收拢人心,建立威望的时候。如果殿下此时称帝,那么,朝中文武百官便可以得到殿下的恩泽,享受侯爵之赏。相信殿下一定可以受到百官的爱戴,成为一代君王的。”
“不过,”司马懿话锋一转,说,“称帝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想必殿下一定心中有数吧?”
曹丕回答:“我明白先生的意思,我应该三推而就,对不对?”
司马懿欣慰地笑了,说:“殿下真是聪明之人,余下的事情就交给微臣来安排好了。”
从第二天开始,曹丕的宅第前一下子热闹了不少。一拨又一拨的文臣武将前来进谏,力劝曹丕同意称帝一事。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力劝曹丕称帝,将来封官行赏的时候,一定少不了自己的好处。曹丕府上可谓是人头攒动,连门槛都快被踩烂了。众人当中,李伏抢到了头筹,而许芝的“鬼在天,禾女连”一说最为精彩。经过二十九劝之后,曹丕还是辞而不受。这个时候,该司马懿出马了。
其实,前期已经为曹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司马懿没必要来凑这个热闹。不过,在司马懿看来,众人的劝告功利性太强,一直没有出现一篇较为中肯的劝谏辞。无奈之下,司马懿只好揽下了这个工作。
司马懿向曹丕上疏道:“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时已至而犹谦让者,舜、禹所不为也,故生民蒙救济之惠,群类受育长之施。今八方颙颙,大小注望,皇天乃眷,神人同谋,十分而九以委质,义过周文,所为过恭也。臣妾上下,伏所不安。”
司马懿用一篇极为严谨的劝谏辞结束了这部“群臣三十劝,曹丕二十九推”的政治泡沫剧,曹丕终于接受了群臣提出的称帝意见。
接下来的事情和司马懿料想的一样。华歆率领众臣逼迫汉献帝让位。被逼无奈的汉献帝只好顺应大臣们的意思,发布退位诏书。没想到曹丕拒绝了。华歆等人以汉献帝所写的诏书的语气不够恳切为由,要求他重新撰写。汉献帝含泪重写了一遍。诏书全文如下:“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待送到曹丕面前时,他再次拒绝了。
汉献帝原本以为曹丕一再推辞,对他保住皇位来讲,是个好消息,可事实上,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华歆再次和众大臣进谏,“请求”汉献帝亲自将让位诏书送到曹丕手中。这对刘协来讲,是莫大的侮辱。位极天下,情何以堪?大臣们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使刘协意识到这个皇位已经不属于他了。与其抗争到死,不如委曲求全,也许还有一条活路。如此这般,曹丕才从汉献帝刘协手中接过了让位诏书。苟延残喘的东汉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朝的终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天下变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改国号为“黄初”,迁都洛阳。
曹丕称帝后,废除了丞相制,改设三公制,大权归于尚书台。陈群被封为尚书令。司马懿因为在曹丕称帝过程中居功至伟,升为尚书令,与陈群共掌尚书台。不久,他又转为督军、御史中丞,被封为安国乡侯。曹丕也没有忘了废帝刘协,他封刘协为山阳公,赏食邑一万户。后来,刘协离世的时候,曹丕还用汉天子礼仪修建了禅陵。
很快,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了成都。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哭成了泪人,仰天长啸道:“曹家贼人逆天篡位,想必此时吾皇已经遇害了!陛下,臣对不起你啊……”一时间,哭声震天,响彻云霄,惊得群鸟四处乱飞。传递消息的使臣见刘备这般悲痛,便上前劝慰道:“莫要过于忧虑。微臣听说曹丕封先皇为山阳公,先皇并没有遇害啊。”刘备听了这话,更加悲愤,大怒道:“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可信吗?既然曹丕已经篡位称帝,那献帝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他怎么可能不害先皇呢?”话还没说完,刘备又哽咽了。
见刘备如此悲痛,诸葛亮上前劝慰道:“主公,如今,曹丕篡位称帝既成事实,已经无法逆转了。臣以为,汉室的香火不可断,主公作为先皇的皇叔,在汉室江山不保之际,应当挺身而出,延续汉室的香火。待日后铲除奸贼,再向先皇祷告。”
刘备听出来了,诸葛亮是要他以称帝之举恢复汉室,便严词拒绝了。见刘备不肯,诸葛亮甚是无奈。最后,他联合西蜀的所有大臣一起劝刘备称帝。刘备见群臣执意如此,又有诸葛亮晓之以利害,便同意称帝。公元221年,刘备即皇帝位,封刘禅为皇嗣子,封诸葛亮为丞相,并大升文武官员。
刘备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他的兄弟关羽报仇,准备出兵东吴。此时,诸葛亮和他唱起了反调。诸葛亮说:“如今的天下,魏国的势力最为强大,蜀汉和东吴都处于弱势。臣以为和孙吴重修于好,共同对付曹魏,才是明智之举。”被兄弟义气冲昏了头脑的刘备哪里顾得上这么多,在他看来,杀了他兄弟关羽,就是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执意要出兵东吴。诸葛亮和其他谋臣再一次联合起来,共同劝阻刘备伐吴。一时间,君王和臣子两股势力形成了对抗。
西蜀可能会出兵魏国的消息传到了洛阳,曹丕大惊,连忙召集司马懿等谋臣商议对策。
曹丕首先发话,他说:“众爱卿,朕刚得到情报,说刘备正在准备兵马粮草,朕怀疑他有可能随时进取中原。如果真是这样,对于我大魏而言,这将是一场硬仗。”
夏侯惇一听刘备要来,便立刻站出来表态:“陛下请放心,如今先王刚逝,我等一定会尽心尽力效忠陛下。只要陛下有令,我等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曹丕听后,原本紧张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同时,他发现贾诩有话想说,便问道:“太尉大人,你好像有话要说?”
贾诩站出来道:“陛下,依臣之见,蜀军这次并非冲我们而来。如今,刘备刚刚称帝,就急着备战,臣以为,以刘备对关羽的忠义,他必定会率军东进。届时,我等便可坐享渔翁之利。”
曹丕还想听听另外一个人的意见。很快,这个人非常识趣地站了出来,他就是司马懿。他说:“陛下,臣也支持太尉大人的看法。臣以为,孙权不但杀了刘备的兄弟,还夺了荆州,于公于私,刘备都会选择攻打孙权。”
不久,西蜀那边传来了消息,诸葛亮等人劝阻失败,刘备执意要攻打东吴。这便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彝陵之战。
巩帝位排除异己
曹操临死前曾经下令驻守在外的曹彰火速赶回来,这充分表达了一位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本来无可厚非。遗憾的是,曹彰还未赶到许昌,曹操就驾鹤西去了,两人未能见上一面。虽然曹彰因志在疆场,难以定为世子,但曹操生前还是非常喜欢他的,他们俩的关系非常好。
正匆匆往回赶的曹彰,半路上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曹丕称帝的消息,一下子不知所措。
哥哥如今成了君王,要求他速速回都城参加父亲的葬礼。这里面会不会暗藏着什么杀机,或者有什么圈套?曹植现在怎么样了?对于正在赶路的曹彰,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次,他肯定要回许昌。否则,魏王会给他扣上“反叛藩王”的帽子,说他在外拥兵自守,对抗魏国,那时,有理也说不清了。摆在曹彰面前的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如果他只身回许昌,哥哥会如何处理他呢?显然,自己会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他率领大军赶回许昌,这对曹丕而言,是非常危险的,曹丕肯定不允许他这样做。
曹彰思来想去,难以定夺,干脆交了白卷。于是,曹彰命令大军在临近许昌的长安驻扎,静观其变,等候消息。
照理来说,曹彰不远万里赶回来,也确实尽了孝道。可当曹丕得知曹彰驻守长安这个消息后,他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