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195

第195章 “得罪”潜规则(1)

小人物的官场政术之一就是:得罪草民,得罪朝廷都可,绝不能得罪上司。在封建官场的人看来,得罪小民,小民不敢问罪。;得罪朝廷,山高皇帝远。况且,小人物是没有能力得罪朝廷的。但绝对不能得罪上司,“县官不如现管”是也。

官大一级压死人

有人早就说过,任何一个官场人物头上都压着五、六重监视他的上官,他的性格、语言、动作,都可能导致升官或罢官甚至杀头。古代文人最终也是唯一的路子就是学而优则仕,可是这些文人总是仗着自己优秀的才华不把自己上面的上司放在眼里。后果就是古时中国文人在官场弄得浑身是伤或是毫无建树甚至是被贬被杀害。

屈原可以说是贬官文化的鼻祖,他忠君爱国,眷恋故土,可是两代君主危难时便重用他,稍微安定之后在一些庸众的小人的密语下君主又将其放流。然而他有文人的特有的清高,拒绝同流合污,正因为他的抱负不凡,与现实的冲突将其折磨的颜色憔悴与现实的冲突将其折磨得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他选择了一种干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完结也奠定了中国文人的正直、忧国忧民的宿命。

诗仙李白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一方面他在文学领域可谓是到达了巅峰,另一方面在仕途领域渴望能够如其作品般有所建树。然而事实是他文学上是成功的,但是在仕途上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征途,希望广交朋友,谒见社会名流,一举登上高位、;二十七岁,与故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定居于安陆。,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终是拒绝、;三十岁往长安,渴宰相荐,与其子结识。也谒见了其他的王公大臣,均无果、;三十四岁,游襄樊,希望荆州长史韩朝忠引荐,也无果。;四十三岁,招入翰林院,唐玄宗的御用文人、;四十四岁,上书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

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却没怀上政治才能,在圆滑的官场当然是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李白性格、气质、见识,决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失败命运和悲剧角色。他具有典型的诗人气质,情绪冲动,耽于幻想,放纵不羁,凭借直觉的观察区把握客观世界,因而在分析形势、知人论事、运筹决策方面,常常流于一厢情愿,脱离实际。

苏轼被贬入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站在另一个文豪、优秀的政治家王安石所主持变法的对立面。王安石是一个磊落的人,当然没有陷害过苏轼,而是那些为了迎合他的人为他铲除了苏轼这个异己。苏轼是树大招风,也就成了庸众小人表现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