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规则
7209200000041

第41章 唯上是从(5)

乾隆的母后去世时,和珅的表现最为出色。他不是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慰皇上节哀,或者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和珅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帝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这样一来,如此能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朝中却只有和珅一人!因此,他也深受乾隆帝的宠信。

和珅除了向乾隆皇帝献媚,对乾隆所喜欢的人也极力讨好。乾隆最宠爱他的小女儿——十公主,对她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不让她失望;乾隆出行时喜欢把十公主带在身边,处理国事之余爱和十公主说笑逗乐,乾隆常说:“我这个小女儿长得象我我这个小女儿长得像我,一定有福气”。十公主的确不象一般的女孩子十公主的确不像一般的女孩子,她性格刚毅,、开朗大度,且又喜好武艺,

几岁时就能弯十石硬弓,她还常常扮作男孩子,跟随父皇狩围打猎,跑起马来骑起马来,连男孩子也追不上。乾隆微服私访时,十公主就女扮男装跟着去。乾隆对这位女儿爱着掌上明珠乾隆对这位女儿视如掌上明珠,时常拉着她的小手半开玩笑说;“你可惜是个女孩,若是男孩,我一定立你为太子”。和珅当然知道十公主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便想通过讨好十公主,间接讨好乾隆皇帝。

十公主活泼好动,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和珅抓住小公主的特点,挖空心思,变着花样讨公主的喜欢,常替公主找些新颖奇特的玩艺儿常替公主找些新颖奇特的玩意儿,使公主十分开心,对和珅另眼相看。有时公主跟随皇上微服出游,和珅跟随左右,公主顽皮地称和珅为“丈人”。

一次,乾隆去圆明园游玩,十公主又女扮男装一同前往。随驾而行的和珅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既要侍候皇上,又要照看公主,忙得他不亦乐乎。和珅跟随乾隆及十公主来到圆明园特辟的买卖街,买卖街中人来人往,生意热闹,古玩估衣、茶馆酒肆,一切应用之物都应有尽有。买卖者都是专门为宫中办事的皇商。一家店铺门前,挂着一件漂亮的大红呢夹衣,公主一见倾心,不免对它多看几眼,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公主的这一表情,旁人都没有发觉,只有和珅注意到了,他猜出了公主的心意。回宫后,他立即派人去买卖街,以二十八金的高价把衣服买了下来,进献给公主。和珅博得了十公主的欢心,也就博得了乾隆的宠信。

不仅如此,和珅还用小恩小惠收买了乾隆身边的一些太监。这些太监虽然无职无权,但他们整天在宫中进进出出,随侍皇上的左右,他们无意间的几句闲谈,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能博得皇上和皇后对他的好感,因而和珅对太监们也很用心结交。

凡此种种,都是和珅的过人之处,他对乾隆帝的脾气、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法了如指掌,可以充分做到想乾隆之所想,、为乾隆之所为,这与一般的曲意迎奉这与一般的曲意逢迎、阿谀献媚有所不同,和珅的许多迎奉行为都具有深厚的同感基础和珅的许多逢迎行为都具有深厚的同感基础,都是将心比心的结果,因而没有那么的低俗和赤裸裸,而是相当的匠心巧具而是相当地匠心巧具。和珅始终都靠着自己的百般逢迎,取得了皇上的宠信,赢得了青云直上。

帮助上司:遮瑕去疵

对上司最大的恭敬就是代其受罪。官场如战场,不只是小人物,上司也会不由自主地陷于困境。而此时如果能能下属能代其受过,上司自然会感激涕零,事情过后也不会忘了代己受过之人,找机会就提拔了下属,正是因为如此,这又成为许多官场小人物钻营的捷径。这种在官场上叫作为上司掩盖过失这种行为在官场上叫做为上司掩盖过失,此方法虽然构不成救人于苦难、雪中送炭的光彩之举,但是多少也能够体现小人物能精于事故、通察人情的谋略。

我们先从现一位小人物仅仅为上司遮瑕去疵说起。一单位上司生病住院,这可是件大事,消息不胫而走,前往探望的下属络绎不绝。关心问候的话语要怎么十分感人有怎么感人,有人说出的问候话语,恐怕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没福份享用恐怕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没福分享用,好话说尽,看望的钱物也是不得了。

这天,下属们正看望上司时,上司突然咳嗽,咳出了浓痰而无法说话,一下属细心看到后,迅速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洁白的手帕,亲自为上司揩痰。一泡浓痰吐在手拍上,其他人看着都不免恶心,上司也觉得不好意思,可是这名下属却极其自然地将手拍又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并说:“你病了嘛,为你擦擦嘴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下子就解除了上司的尴尬。

上司出院后,这名下属也迅速荣升为一重要部门负责人。

同样是在这次上司住院时,本单位办公室有三人相邀只买了几斤水果和几瓶饮料前去看望。当时上司并没说什么,可是上司一出院,马上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在会上上司将这些水果和饮料提到讲台上,向干部职工们讲,我这人是非常廉洁的,向来不收任何礼物,这桌上的东西是我住院时某某几位同志送去看我的礼品,今天我将它交给办公室。你们大家作个见证,我收的礼品可是上交了的啊,会后大家拿去分享吧。

同样是迎逢上司,这个为上司接痰的小人物,能在众人面前及时为上司遮盖其丑,这当然比那些在上司面前说说好听的话,、给上司送礼之类的更能获得上司的信任。这种设身处地地为上司受罪在官场上演绎更深入的就是为上司“背黑锅”。

“背黑锅”作为一种官场上的潜规则,已经流行很多年。1870年,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按照朝廷意旨,以息事宁人的手法,处分了天津有关官吏和百姓,对法国则委曲求全。朝中弹章纷纭,众口交诟。北京湖广会馆,把曾国藩写的匾额拆除焚毁,表示了以曾氏为羞的姿态。群谤丛集,众口铄金,曾氏愧悔无已,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乡党之责,或者出于乡情,爱之愈深,责之愈切。

清朝末年,为清朝皇室背黑锅的恐怕不仅仅是曾国藩一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等,无不是得朝廷授权,纵有救民于水火之心,却无力挽狂澜之力,代人受过,遭千古骂名。

李鸿章曾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现在的人都怕谈‘热中’二字,我不这样认为。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我就很热中。士人进了官场,不管做什么事,对上致君于尧舜,对下给百姓以恩泽,个人的事业、学问、经济,任何事情得不到皇帝的信任都不行。我现在就得不到君主的重视,怎么能不热中呢!”李鸿章对为官之道可谓驾轻就熟,不过是要得到黄帝或太后的信任,这一个“恭”字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鸿章,外号又叫“李混账”,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我和小朋友们都恨上了李老汉。1988年,我在西北大学读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历数李鸿章的“卖国”史,当时,我很纳闷,慈禧太后是当家人,同光二帝是名誉“一把手”,下边还有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六王爷、七王爷,李鸿章最多是分管外交外事外资朝政的“五把手”,如果按爵位排序,前面还有几尊位高权重、地位显赫的满蒙亲王郡王,李鸿章恐怕连“十把手”都排不上,签不平等条约时的职位相当于“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行政常识告诉我,李鸿章有什么权力随便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使真的“卖国”,他也不应该是丧权辱国“第一责任人”。后来,读的历史书多了,走进历史的深处才明白,“弱国无外交”,愚昧无知,刚愎自用的满蒙亲贵连“卖国”的差使都办不了,满朝衮衮诸公,只有李鸿章懂外交,、善斡旋,善于“与列强打痞子腔”(曾国藩讥讽语)。老资格重臣刚毅之流只能说大话,办不了大事,清流领袖翁同龢等辈书生气太重,不识时务,好人办不了难事、硬事。在积贫积弱的条件下,熟悉内政外交的李鸿章努力运用老辣的政治智慧,玩“洋毛子”于股掌之间,善于少赔款,、多办事,坚持能赔款不割地,能割半岛,最好不割让海岛的原则,尽量减少损失。

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党背历史黑锅的烂差使。从能力上看,让满蒙亲贵卖国都卖不出好价钱,无德无能无知,只会说正确的废话,以及百无一用的大话套话假话,里外不是人的差使都委派李鸿章出马。因此,在外交领域,李鸿章为满亲王朝背完了所有外交黑锅,堪称中国历史上背黑锅冠军,背黑锅受的委屈比窦娥还冤!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中办实事最多的人,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培养的高级人才车载斗量。“中国威胁论”的首唱者是日本人,而日本人的危机感来自李鸿章后半生的赫赫政绩。由于皇权专制体制的“瓶颈效应”,由于洋务事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国有制”机制制约,由于权贵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对民办商业产权的侵害,由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不发达,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为此,李鸿章也饱受诟病。

在军事方面,李鸿章明知不可为而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战和交替,自办军工,自筹经费,自练军队为朝廷作战。但是,上层支持不够,中层执行不力,下层软弱涣散,扛洋枪的土包子士兵射击不瞄准,持大刀长矛的士兵一看见洋鬼子就跑,军队毫无战斗力,李鸿章为此落下指挥不力,“劳师靡饷”的恶名。

曾国藩门生如云,他最欣赏的弟子仅有两个,一个是准确预言“大清不出五十年必亡”,明知不可为则不为,精通帝王学,潜心治学,乱世坚决不做官的赵烈文,二是逆流而上,“一心一意把官做大”(曾国藩语)的李鸿章。而李鸿章升官的“诀窍”就是为官做事,勇于为上司担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