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西方医学理念相比,中医更追求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待病理问题。作为传统国粹,古往今来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医有着深入的研究。当然,由于传统中医理论中植入了类似于“阴阳五行”、“经络穴道”,甚至是“气功”这样相对抽象、奇幻的元素,所以人们在审视中医理论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怀疑。但是古往今来的医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看上去相对玄虚的理论,实际上是符合生命的真谛的。奇经八脉、阴阳调和、脏象脉象……这些乍一看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实际上构成了传统中医的最核心内容。
1.中医为什么讲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对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建立有着重大意义,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和概括总结。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除了一些口传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编著的医药书籍外,还必须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基础;而想要了解中医的理论基础,首先必须弄清阴阳五行的概念。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自然元素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自然元素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恰恰相反,它们时刻都在发生转化,而促使它们不断转化的原因,就是阴阳变动。比如光明、温暖、充足易于生发,称为阳;阴暗、寒冷、贫瘠不易于生发,称为阴。此外,这五种物质特有的属性造成了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这里的“生”是滋生、产生和帮助的意思;“克”是克制、消耗、破坏的意思,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生”和“克”虽然意义完全相反,但它们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滋生的平衡关系,并不会因为相互之间的“生克”而出现问题。
这里说的有三层意思:首先,一种物质可以影响另一种物质,其中促进、增强一种物质的生发,称为“生”,克制、抑制一种物质的生发,称为“克”;其次,阴阳的变动促使了这种转化,因此在进行主观调节的时候,必须注重阴阳的变化;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五行是一个整体,我们使用某种物质影响另一物质时,一定要注意这种物质可能对其他物质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讲,五行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分别为生、克、乘、侮。其中,“生”和“克”维持了平衡与和谐,五种自然元素相生相克,各种物质顺利转化,则自然和谐,而一旦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失衡,转化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混乱。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正常的生克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出现“相乘”或“相侮”的状况。五行中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克得太过,如木过于强盛,或土过于虚弱,木克土时土就更为虚弱,就会造成木对土的“乘”。若五行中被克物质过于强盛,造成其对“克我”物质的反噬,如土过于强盛或木过于虚弱,木克土时土就会对木进行“侮”。
举例来说,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如果五种自然元素的运转保持平衡,称为“生克”关系;如果失衡,就会被称为“乘侮”关系。比如元素木,五行中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如果木元素太盛,金和土仍保持正常状态,那么金便无法克木,称为木侮金,而木克土则更容易了,称为木乘土;如果木元素不足,金和土仍保持正常状态,那么金克木就更容易了,称为金乘木,而且木也无法克土了,称为土侮木。
了解了阴阳五行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后,就可以学习中医常识了。比如,肝和胆属木、心和小肠属火、脾和胃属土、肺和大肠属金、肾和膀胱属水,这就是我国古代医学中五行和内脏的匹配。此外,还有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形(筋、脉、肉、皮毛、骨)、五液(泪、汗、涎、涕、唾)、五情(怒、喜、思、悲、恐)等,这些与五行的匹配都是木、火、土、金、水。了解了这些,就可以根据身体表征的状况,找出不协调的身体组织,再按照“强者弱之,弱者强之”的思想进行调节。
比如一个人容易发怒,那么肯定和他的筋、目、泪、肝、胆有关。他在发怒的时候会青筋突迸、眼睛充血、泪腺分泌,肝胆也会有相应的剧烈活动,以至于抑制和加大其他身体组织的活动量,造成整体的不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怒,那么他身体的各个组织的相互平衡就会被打破,造成疾病。
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文昭先生表示,我国古代医学多数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因此不仅自身理论具有较强的事实依据,也为后世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2.中医为什么被称为“岐黄之术”?
“岐黄之术”中的“岐黄”实际上是两个人的简称,其中“黄”就是黄帝,“歧”则指的是岐伯。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其端先生介绍,岐伯和黄帝是同一时代的人,其人以医学精湛著称,曾经负责黄帝部族的医疗和卫生工作,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医学家。《帝王世纪》中曾经写到,黄帝命令岐伯尝草记效,然后登记造册,负责治疗族人病患。后世的《黄帝内经》等书,都是以岐伯的记录为基础写作的。后世为了表达对岐伯和黄帝的敬意,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岐伯的名字排在黄帝之前,充分说明了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贡献之大。
岐伯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据说当时还有与之对应的《黄帝外经》,却不幸失传了。《黄帝内经》实际上不是岐伯的著作,但也不是黄帝的著作,而是经过多位医家之手。直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才最终成型。对于《黄帝内经》贡献最大、最早的人,无疑就是岐伯。但是由于世人对皇权的崇拜,岐伯这个贡献最大的人却被渐渐遗忘了,还好,一个“岐黄之术”的中医别称,让我们知道岐伯这位医药界的先驱。
《黄帝内经》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医学理论。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即《素问》和《灵枢》,其中《素问》是对医理的阐述,《灵枢》则主要阐述如何利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的内容非常繁杂,后世很多医药学者都整理出过新的作品。明朝张景岳所著《类经》一书比较系统,他按照不同的病理将全书分为十二类,分别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
此外,《黄帝内经》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哲学、天文、地理等,全面阐述了人体构造及其运行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明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因此,后世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医药学者,这也让《黄帝内经》获得了“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美誉。而每一个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人,都不应忘记对这部著作贡献最大的岐伯。
3.古人为什么用“大夫”、“郎中”来称呼医生?
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谢少文先生介绍,我国古文字中“医”字的写法分为两种,分别为“醫”和“毉”。我国先民造字很有讲究,第一个医由“医”、“殳(‘殳’音同‘书’)”和“酉”组成,其中“医”代表病,“殳”代表工具,“酉”代表酒,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用工具以酒治病;而后一个“医”字则更加有趣,可以理解为使用巫术治病,这一点在古时非常普遍。这是因为古时人们的思想比较愚昧,通常认为生病是神明对自己的降罪,所以就会请巫师来驱邪避凶。
我国古代对医生的称呼五花八门,如大夫、郎中、太医等等。“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六典》:“医生四十人。”但这个“医生”指的是一些学习医药的生员,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治病的医生。宋朝时期,医药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当时的朝廷设立太医局和御药房,并设有官员专门负责宫廷内的医疗工作。在民间,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医疗机构,称为惠民局,由政府派遣官员负责百姓的疾病治疗,这些官员还分为食医、疾医和金疮医,分别负责百姓的食物安全、疾病治疗和受伤后的救护。
要弄清大夫和郎中为什么成为医生的别名,先要弄清这两个词的来源。其实,大夫和郎中都是官阶的名称,宋朝以前,各朝代多有这两级官阶,但各朝代对它们的使用又不统一。以宋朝朝廷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例,一级官员称为尚书、二级官员称为侍郎、三级官员称为郎中、四级官员称为员外郎,而太医院在朝廷中的编制大体与六部平级,但毕竟分量不一样,为了区分,太医局的一级官员称为大夫,二级官员称为郎中,三级官员称为员外郎等。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为了表示对医生的尊敬,开始以大夫和郎中这样的高级医官名称来称呼医生。这样的做法后来成了习惯,以至于到今天,大夫和郎中成了医生的别称。
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国北方民间普遍称呼医生为大夫,并且以将“大”的音读成“大(‘大’音同‘带’)”;而南方则普遍称医生为郎中。如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就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杜泾郎中,河府荥河县上原村人也。世为医,赀(‘赀’音同‘资’)业稍给。”至于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已经无法考证。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坐堂看诊的医生叫大夫,而行医卖药的则叫郎中。古有“江湖郎中”一说,却没有“江湖大夫”的称呼,可以说是对这一说法的佐证。到了今天,大夫和郎中的称谓已经比较少见,尤其是在城市和年轻人之中,大家都用医生来统称为我们看病拿药的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将医生称为“先生”,这同样是一种尊称,只不过这种称谓的使用范围更小一些。
4.古代的药铺是什么样子的?
我国古代药铺产生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同度先生介绍,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妻子就是王维在药铺中结识的。当时的少年王维来到长安赶考,因为突发疾病去药铺买药,没想到负责抓药的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王维心动不已,又羞于表达,只好挥毫写下了一篇特殊的药单,希望女子可以看懂其中玄机。不过,因为古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王维奉上药单后又感觉无望,一时心情灰暗。没想到的是,抓药的美丽女子不仅诗文高绝,而且对王维也是一见钟情。于是,姑娘回复了一篇表示自己心意的文字,等到王维科考高中后,二人便结为了夫妻,成全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谈。
虽然药铺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可考证,但药店的发展脉络却比较清晰,而且其繁荣期一定是在宋朝。宋人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有数处关于药铺的绘制,而且门内顾客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东京梦华录》也有记载,当时的开封城中有一条“马行街”,这条街上的店面基本都是出售药材的。由于是出售药材的聚集地,马行街上的药铺后来还衍生出很多“专卖店”,比如专卖檀香的刘家、专卖煎剂的曹家、专治骨伤的独胜元和专治口腔咽喉的金钩家,等等。
南北宋之交,不愿做亡国奴的汉人大规模渡江南迁,连带经济重心和社会文化也一举迁到南方。南宋首都临安府(即今杭州)的繁华,也带动了药店的蓬勃发展。据记录当时民风的《梦粱录》所述,临安府中的“药店一条街”几乎照搬了马行街的药铺,不仅药铺是老药铺,甚至来买药的很多面孔都是老熟人,可见当时临安府的药铺也是非常繁荣的。和开封相比,临安的药商们在经营上还有新的突破。比如当时临安府的太庙附近有一家陈氏药店,除了出售各种药材,这家药店还出售一种泥质儿童面具。这种面具虽然是玩具,但制泥中却加入了各种特殊的药物,可以让孩子在玩耍时得到治疗。
需要知道的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和“药”是不同的。比如,一人不幸生病,不是到医生那里去治疗,而是把医生请到家里来,医生进行诊断之后会开出药单(包括药方和剂量)。到这里,医生的工作就完成了,病人需要向医生支付医费。然后,病人或病人家属便拿着药单到药铺抓药。药铺和医生在经济上毫无关系,因此病人买药仍然需要付钱,买完药后病人便可以回家按照药单煎制。这就是整个治病的过程。不过到了后来,由于医生的地位越来越高,财富也越来越多,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医生自己开设药铺,并且在药铺中坐堂诊病,但开药单抓药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5.什么是“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方式,千百年来,古代中国人都是利用这种方式诊断疾病的。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陶善敏先生表示,由于缺乏现代科学发明出来的检测和治疗仪器,古人只能利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治疗疾病。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是由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已经使医疗水平非常高超。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性指导,很多神奇的医术都不幸失传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流失。比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已经开发出了十分先进的外科手术方法,并且发明了相配套的麻醉技术,即麻沸汤。据说经华佗治疗后的伤者,虽然经过“开膛破肚”式的治疗,却能够在几个时辰后行动自如,这种效果是现代医疗手术也达不到的。但是很可惜,这种神奇的医术未能延续下来,毕竟掌握神奇的技艺需要神奇的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华佗那样的医学境界的。
要想具体了解“四诊八纲”,先需分清“四诊”和“八纲”,其中“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八纲”指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望诊,就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可见的病症进行判断,包括观察病人的气色、精气神、面色等等,以便大体确定患病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闻诊,就是听听病人的声音,比如呼吸、发声、咳嗽等等。人体的声音基本都是由肌肉牵引发出的,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听声音确定病人的病症。
问诊,就是和病人交谈,以可能造成病症的食物、环境、行为作为询问重点,确定病人发病的原因。问诊是中医疗法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除了有助于找出病因,还是下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即药物造成的副作用会不会造成病人的不适应。
切诊,就是感受病人手腕处脉搏的变化,分为切、按、触、扣四种方法。医生不仅要感受病人心脏的跳动,还要感知病人的身体温度、皮肤干湿、弹性强弱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判断病人的发病原因。切诊是四诊中最难领悟的方法,仅脉象的大致分类就有二十七种。人体的发病部位和发病程度,都会通过脉搏的跳动表现出来,有经验的医生一触即知,没有经验的医生则毫无头绪。虽然切诊可以言传,但更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因为实际情况可能发生各种变化,而这也是中医易学却难有大成的原因所在。
八纲,对此不能分开独立说明,因为它表示的是治疗过程的变化。比如,表面病症重于肌理的病症,说明病情在好转,直到肌理的病症消失,表面病症也会随后痊愈,反之则是在加重;如果体征由热变寒,说明身体被病症压制,病情逐步加重,反之则是身体压制了病症,病情在逐步减轻;如果病情由实入虚,具体为病人开始意识模糊、病痛上升等,就是病情在加重,反之则就是病情在好转;而阴阳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考量,比如发热、变净、变清、变实,都可以归入阳的范畴,反之则属于阴的范畴。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病症都是从阴变阳就是好转,有的病症也需要由阳入阴。综合来讲就是“阳则阴,阴则阳之”,最主要是阴阳协调,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也就是本章第一节中所说的阴阳之间的和谐、平衡。
6.中医七大流派都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大都向往“学而优则仕”的人生道路,但饱读诗书却无法做官的也大有人在。为了谋求出路,这些人只好效仿儒家先贤孔子,在民间开坛布讲。久而久之,在知识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我国自古就有“医人”和“医天下”的观念,认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和“不居朝廷,必隐于医”,这种观念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因为参与者众多,所以中医也分成了很多流派,但总体状况可以说是“一元多流”。医家的各种流派数目众多,有的虽极盛一时却又迅速消亡。在这里,我们无法将所有的医学流派逐一详解,只能摘要录之。
中医流派众多的另一个原因与其传承方式有关,即师徒相授。这样一来,一位医学家的出现,就会决定其身后无数继承者的研究方向,这也势必会造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医学者之间缺乏联系,而仅仅发展各自的医学流派。这些医学流派都为我国古代医学事业和人民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当然,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文昭先生表示,现在被学术界公认的中医学派可分为七大流派,分别为寒凉学派、补土学派、滋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
寒凉学派,创始人为金代的医药大家刘完素,因为他是河北河间人,因此他创立的医学流派也被称为“河间派”。刘完素最突出的医学贡献是“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这里的“六气”是虚称,泛指一切病症;“火”指的是毒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疾病都是因为毒素而产生的”。所以这一派的用药多属寒、凉、清、素。
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创始人是金代医药学家李杲。李杲认为“胃”是身体之本,胃的功能强大,可以帮助身体各个部位变强壮,胃的功能虚弱,身体各个部位的成长和工作都会受到抑制。此外,李杲还非常注重身体本身的强健。他认为病毒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虽然无法避免,却也无须恐惧,只要身体强健,自然百毒不侵。所以补土学派主张补充营养,精于各种补药的炼制。李杲提出的“脾胃论”和“内伤论”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滋阴学派,创始人是元朝时期的医药家朱丹溪。朱丹溪分别继承了刘完素的“火热论”和李杲的“内伤论”,提出了“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新理论。按照易经的理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朱丹溪认为应该以“滋阴抑阳”为宗旨调理身体,使人的身体趋于静、凉、素、轻。
易水学派,创始人是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他是河北易水人,所以他创立的学派以此命名。张元素的医学思想主要受到《内经》和《中藏经》影响,主张利用五脏六腑间的虚实、寒热进行诊断和用药,重视执简御繁。张元素对脏腑机理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为我国古代医学对脏腑的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立的“腑脏机理学说”,对后世中医影响极为深远。
攻邪学派,创始人为金代医学家张从正。张从正的医学观点是“病由邪生,驱邪愈病”,即人体的疾病是由于毒素(即病毒)产生的,如果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自然可以机体健康。所以,攻邪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吐毒泄火,以排除毒素见长,反对盲目地摄入各种补品。张从正的“驱邪”理论是中医史上的一个很大进步,从此毒素的研究得到了重视。虽然攻邪学派和补土学派的观点有一定的冲突,但聪明的古代医者们没有固执己见,而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推进中医的发展。
伤寒学派,创立于西汉时期,代表人物为著名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其代表作为《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他的《伤寒杂病论》对伤寒(即感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有很多建树性的突破,至今仍被称为经典,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张仲景因为对中医的突出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
温病学派,创始人是明代吴又可。温病指的是大范围传染的流行性疾病,我国古代通常将其称为“瘟疫”,其性质和前些年出现的“非典”相似。瘟疫的出现,显然无法通过“伤寒论”疗法治愈,于是吴又可便开始了针对瘟疫的研究。这一学派传承到清代叶天士和吴瑭手里时,温病理论学说达到顶峰,使预防和治疗瘟疫在当时成为可能。
7.什么是“奇经八脉”?
人类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统称为“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其中,“经脉”是指气血运行的纵向主干道,负责气血的远途传送;“络脉”则是附着在“经脉”上的中小通道,其运行方向不一,纵横都有,呈网状分布在人体皮层之下。“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正经”有十二条,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奇经”有八条,分别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其端先生表示,这八条“奇经”虽然属于纵向主干道,但是它们既不和内脏相连,也不和皮肉相连,只是静静地附着在人体内,而且又有自己的独特运行规律,非常奇怪。所以,我们在说这“八脉”的时候,通常会在前面加上“奇经”二字,称之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作用有两点,首先是贯通十二正经,保持它们的连接通畅,可以统筹气血,调节阴阳;其次是积蓄和供应十二正经的气血,起到必要的调节作用。比如,人体内气血旺盛,奇经八脉就会把气血积蓄贮存起来,等到人体气血虚弱之时,奇经八脉又会把气血供应给身体。当然,这里所说的气血主要行走于十二正经。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上行经小腹正中线进入脊柱内,一直到钻出脑后,继续上行过头顶,从额头垂下至鼻梁部位为止。督脉主要连接全身阳脉,包括手、足三阳经和阳维、阳跷脉,所以也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起于小腹,下出阴部,上行进入小腹,经肚脐一直过前胸中线到喉咙,继续上行环绕口舌后,再至眼眶处为止。任脉主要连接全身阴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阴维、阴跷脉,所以又被称为“阴脉之海”。
冲脉,起于小腹,下出阴部,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过小腹进入脊柱,过喉咙后环绕口舌而止。冲脉上到头部,下到足部,贯穿全身十二经脉,所以也被称为“十二经之海”。此外,冲脉和女性的月经有关,所以又被称为“血海”。
带脉,起于腋下,向下行至小腹侧面,然后横向绕着身体行走一周。带脉在人体内的分布大致相当于我们的腰带,可以约束纵向运行的各条经脉。
阴跷脉,起于脚弓靠后部位,过脚踝内侧,经大腿内侧入阴部,再过腹部,经胸腔内壁延伸到锁骨,然后再经过颈部从脸侧到颧骨,进入目眦后与阳跷脉相交为止。
阳跷脉,起于脚跟外侧,过脚踝外侧,再经大腿外侧到腹部外侧,然后经肋骨外侧过腋后上延到颈部,最后绕过口角,经鼻根入目眦,与阴跷脉相交,再从前额穿过,经头顶至后颈,到枕骨下的风池穴为止。阴跷脉和阳跷脉的共同作用是濡养眼部,负责眼睑的睁闭和下肢的运动等。
阴维脉,起于小腹,经腹部过胸部,到颈部与任脉相交为止。作用是维系身体各阴脉之间的贯通。
阳维脉,起于脚跟外侧,经脚踝外侧沿腿外侧到髋关节外侧,然后再经肋骨后侧一直上行到肩部,然后到颈部与督脉相交为止。作用是维系身体各阳脉之间的贯通。
8.什么是脉象学?
脉象就是因经脉的变化而出现的表征。有的中医学者认为,气血在经脉内活动,经脉又依靠气血的活动来发挥各种作用。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也要遵循阴阳运行规律。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谢少文先生表示,所谓脉象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气血学。如果掌握了气血运行的规律,那么人体所有经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所有经脉上产生的疾病也都可以药到病除。《脉象指南》一书中指出:“远古的时候,医生诊脉只有很少的名目,但是患者的病情却可以诊断得清清楚楚;后来诊脉的名目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但是诊断的效果却越来越不理想。其原因就是一味追求脉象的变化,而忽略气血运行的规律。”
抛开气血和脉象的关联不谈,中医常说的脉象主要分为十二种,这十二种脉象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
浮脉,是指脉象非常浅。有些浮脉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皮肤的跳动,只要手指搭在手腕处就会感到强有力的反弹。这种脉象说明病情较轻,外侵的邪毒才刚刚进入体内,人的身体本身尚有能力压制邪毒;还有些浮脉显得比较无力,虽然脉象很浅,但感觉非常松散,这说明邪毒虽然刚刚侵入,但病人的体质却很弱,对邪毒的压制有限。此外,如果是久病见浮脉,再加上身体沉重,意识模糊,则是病情加重的体现。
沉脉,与浮脉恰恰相反,指脉象很深,轻按根本感觉不出来,只有重按才能感觉得到。沉脉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沉而实,就是重按之下能够感觉到有力的脉象,这说明邪毒虽然已经侵入机体,但身体的抵制仍然奏效,且不落下风;如果是沉而虚,即重按之下脉象仍然非常松散,则说明身体的抵制已经失去效力,不用药的话只会越来越危重。此外,水肿也会显沉脉,虚实看病人体质和病情轻重。
迟脉,是指脉象较慢。古时计算脉象是一呼一吸间四次,基本等于现在的每分钟六十次以上,如果明显低于这个频率,就可以称之为迟脉。迟脉一般是寒邪入侵,中医讲“寒则血凝”,所以脉象会减缓。迟脉也分虚实,脉虚称虚寒证,原因可能是因为寒邪入侵,也可能是因为心气太弱;脉实则称为实寒证,说明心气正常,是单纯的寒邪入侵。
数脉,与迟脉相反,脉象在呼吸间有五次以上,即一分钟九十次以上,如果明显高于这个频率,就是数脉。数脉分虚实,称虚热证和实热证。实热证是身体与外侵热邪作斗争,治疗时只需祛热邪;虚热症说明热邪已入内脏,治疗时不仅要祛热邪,还要调节内里。
细脉,就是脉象很细小,像一条丝线,但清晰有力,轻按之下就可以感觉得到。细脉说明病人气血不足,包括气不足、血不足和气血都不足。其中,气不足则脉象浮大无力,血不足则脉象窄细,气血两不足则脉象沉微。
濡脉,最大特点是柔软,脉象好似乳酪、果冻一般,所以也被称为软脉。濡脉说明病人是被湿邪所侵,气血遭到侵染,所以脉象浮细绵软。
弦脉,脉象如琴弦,跳动时犹如一根绷紧的琴弦,且直起直落,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弦脉主要是病症发生在肝胆上,如我们现在常见的动脉硬化,就显示为弦脉。
滑脉,脉象如皮球入水,浮而无着,一按之下总是从旁溜走。滑脉主痰疾,气血被痰饮阻塞,时而不通,时而奔涌,因此不稳。此外,孕妇的气血受胎儿影响不稳,也呈明显滑脉特征。
涩脉,与滑脉相反,脉象如薄刀刮纸,轻而有力。涩脉主气亏血少,运作艰难,如果涩而有力,则主气血瘀滞不畅。
结脉,脉象不规则,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结脉主病人被气邪侵入,致寒痰、瘀血和包块等阻塞脉道。因为气邪成毒的大小不同,结脉的程度也不同,大体来讲是脉象越明显则病情越重。若偶尔出现一次结脉则无大碍,若结脉持续出现则需治疗,否则病情会加重。
代脉,相对结脉而言,代脉是规则的脉搏暂停,比如三次后暂停一次,五次后暂停一次,等等。代脉主心脏方面的疾病。
促脉,脉象急且有不规则暂停。促脉主热邪侵入病人身体,如果快而有力,说明脏器未受损,只是被热邪所迫;如果快而无力,说明脏器官已受损,治疗应从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脉象极少有单独出现的情况,基本都是三种以上的脉象同时出现,这是因为每种病症都具有复杂性和并发性。其实道理很简单,经脉是游走于全身各处的,一旦气血不畅或被邪毒侵入,病症自然向身体其他部分蔓延。治疗时则只需针对发生病症的原因即可,即所谓“对症下药”。但“下药”时仍需全面考量全部经脉情况,以防止副作用导致其他病症,甚至是其他更严重的病症发生。
9.什么是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指的就是“脏象学说”,古文中“脏”被写作“藏”,所以当时称之为“藏象学说”,沿用至今。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同度先生表示,脏象学就是我国古代医学家研究人体脏腑的学科,包括每个内脏的功能、变化以及与其他内脏之间的联系。对此研究的最早记录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值得称奇的是,当时已经有医学家进行过人体解剖。《灵枢·经水》中记载道:“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说明当时的“脏象学说”已经对人体有了十分科学的认识。
在解剖学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医学家又经过漫长的医疗实践和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一套细腻的脏象学说。比如,脾胃的消食化瘀功能,邪毒可以通过毛孔侵入使肺部致病,肺部受到刺激皮毛也会做出反应等等,从而得出了身体各部分脏器官虽然相对独立,总体上却也存在某种联系的结论,为各种疾病治疗的标本分离和标本兼治打下了基础。像治疗耳鸣和失聪应从肾脏入手治疗,因为中医认为肾与外界接触的部位是耳朵(“肾开窍于耳”)。
阴阳五行学说极大地推进了对脏象学的发展。阴阳作用下发生的五行生、克、乘、侮,被我国古代医学家引入到五脏间的相互作用中,使五脏的相互滋生和抑制作用得到全面阐述,和谐平衡的概念也被一并引入。由此,脏象学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也使得脏象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成为可能。
后世中,扁鹊的《难经》对脏象学及解剖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左肾右命门”观点的提出,使中医对人体脏器官的研究更加深入。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先生,更是在他的《千金方》一书中对五脏的轻重、大小、长短和容量等进行了详细记述。随后,孙思邈又将五脏和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西、北、中)、五体(筋、脉、肉、皮、骨)相结合,系统阐述了人体五脏和自然界的关系,为五脏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宋朝儿科医学专家钱乙还根据五行学说总结出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医学理论,对脏象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10.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主要分析人体经络的分布、功能和关联(关联又包括经络之间的关联和经络与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关联),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古代和现代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陶善敏先生指出,经络学说是藏象学说的一大补充,经络学中关于传导和连接脏腑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藏象学说的理论。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人体内除了五脏六腑间的经络,还有很多经络,这些经络都有各自的位置,功能不尽相同却又构成了统一的整体。这些经络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人体内脏组织和表层组织相联系——邪毒可以通过体表传入内脏,同时内脏的病变也会在体表显示迹象,不同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原因,在体表上显示的迹象也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医诊断所依据的原理。
经络学包括“经脉”和“络脉”这两部分学说。其中,经脉主要为纵向主干道,不仅沟通上下至头足,而且沟通内外至内脏和皮肤,在全身经络中的作用甚大;络脉分布则横纵都有,遍布全身上下,大体呈网状分布在身体表层,即皮肤和肌理之间,而且比经络细小。按照《灵枢·脉度》的说法:“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意思为人体的经络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其中经脉在内为主,络脉在外为辅,孙脉则是络脉的分支,其细小程度有些甚至肉眼难辨。
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络脉,分为十五络脉,具体为手太阴络脉、手少阴络脉、手厥阴络脉、手太阳络脉、手阳明络脉、手少阳络脉、足太阳络脉、足少阳络脉、足阳明络脉、足太阴络脉、足少阴络脉、足厥阴络脉、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
孙脉,孙脉是络脉的分支,因此也被称为孙络或络脉。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人体内的孙脉共分为三百六十五条,但实际上这三百六十五条并没有解剖学作为依据,而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每年的天数来划定的,这是因为孙脉的形体极其微小,难以辨清。
11.什么是运气学说?
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文昭先生介绍,运气学说分为两个部分,即运和气。运指的是物质内在的变化规律,气指的是外界自然规律的运行。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的自然元素分为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而自然气候分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称为六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促成了自然界中的万物变化。因此,运气学说也被称为五行六气学说。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变化,所以运气学说也就成了中医研究人体变化的重要理论。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杂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玄冥幽微,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哉!”意思就是说,天地遵循五行而生万物,人体也有五脏六腑,再加上经络血脉的运行规律像天地一样精妙,没有高绝的学识是无法洞悉其中奥妙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各种变化是由运气促动的,是可以通过深入探究而掌握其运行规律,并据此治疗各种疾病的。
运气学说理论的构建配合了我国古代计时法,即天干地支。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天干甲配地支子开始(甲子),然后是乙配丑(乙丑),如此顺推,到癸酉之后再以甲配戌(甲戌),继续顺推,直到下一个甲子出现,总共为60年,也被称为一甲子年。古人认为,一甲子正好是自然界中气候变化的一轮大循环,运气学说也是根据这种循环变化,而推演出各种疾病可能降临人世的时间。比如,2009年的“甲流”,按照运气学的说法,这一年是甲巳年,行土运,运气学中称为“土运土气”,土气太重,主湿天,太阳行寒水运,又居泉位。所以,这一年的湿气太重,在中医中属于典型的湿邪病症环境,因此我国中医学者在这一年之前就做出预判,并做了大量准备。
五运部分,又被分为大运、主运和客运。大运主一年的气候变化,就是说这一年的气候变化有大致的规律可循,因为主管一年,所以大运也被称为岁运。大运又分为太盛和不足,太盛就是这一年的情况会非常严重,不足就是说情况不太严重。
主运是将一年平均分成五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七十三天零五刻,分别配以五行。第一主运从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日开始,配以木行,然后是火行、土行、金行、水行,每年如此,反复不止。这五运当中,每一运的五行变化都和人体内的五行变化相连,平衡和失衡都在阴阳变化间。
客运是一种异常运行,和主运一样,它也是分别主管一年中的五个时间段,但它的开端是以这一年的大运为开端,比如这一年的大运是木运,那么这一年的客运开端就是木运,然后按照相生的关系延续;如果这一年的大运是金运,那么客运的开端就是金运,接下来再按照相生的关系延续,以此类推。运气学说认为,五行运转协调,主一年内无灾无病,太盛或者不足都是反常情况,会有不同程度的灾病出现。
六气部分,也被分为主气、客气和客主加临三种情况。主气管一年的气候情况,平均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分管六十天零八十刻,这六十天零八十刻再分管四个节气。六气具体特征为风、寒、暑、湿、燥、火,因为其中的暑和火同属于火,所以又被称为君火和相火,再加以阴阳(三阴、三阳)变化之后,就分别成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然后从每天的大寒日开始,第一阶段配以厥阴风木,第二阶段配以少阴君火,之后以此类推。
客气除了分管二十四节气外,还管上半年,称为司天之气;管下半年,称为在泉之气。因为客气每年只需两气主管,而实际上共有六气,所以六气需要轮流主管,排列顺序和主气相同,只不过主管时间为半年。
客主加临是将主气和客气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客气和主气之间的关系是相生,则说明这一段时间相安无事;如果相克则有可能出现祸病。
运气学说就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体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疾病出现和消亡的规律。其实,这其中的变化,无外乎盛、衰、生、克,若平衡则无病,若失衡则生病。
12.“四诊法”是谁总结出来的?
四诊法就是中医常说的“望”、“闻”、“问”、“切”。这四种被我国古代医学家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成型于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刘其端先生表示,在扁鹊之前,中医的各种诊断方法出奇得多,但多数只在一地一域使用,并且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是靠实践经验摸索来的。扁鹊医学大成后,便四处拜访名医,最终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总结出了“四诊法”。
《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扁鹊行医到晋国,正巧遇到大夫赵简子的家人正为他置办后事。晋国有人知道扁鹊医术神奇,赵简子的家人得知后急忙将扁鹊请入府中诊治。扁鹊一看就知道赵简子只是暂时昏厥,并不是病入膏肓。但毕竟当时的赵简子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而且一连数日没有生理反应,所以众人都不相信扁鹊能够医好赵简子。可扁鹊通过切脉却发现赵简子的心跳很有力,这说明他不是因为身体原因而导致昏厥的。通过问诊,扁鹊知道赵简子参与了晋国最近的政治斗争,终于判断出他是用脑过度,或者叫作大脑休克。了解病因后,扁鹊随即开出药方。由于病情特殊,扁鹊还亲自煎熬药剂,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赵简子居然在三日后就康复如初了。
四诊法中最精妙的就是切诊。由于人体的经络遍布全身,又都相互贯通,所以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会在脉搏上表现出来。而中医结合四季阴阳变化对人体变化的解读,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比如中医认为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节甚至不同的时间,人体特征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人的身体健康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关于四诊法创始人扁鹊的医术,《史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魏文王问扁鹊:“听说你家中兄弟三人全部行医,你的医术应该是最高的吧?”扁鹊说:“不是这样的,我们三兄弟中,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我二哥的医术次之,我的医术最差。”魏文王很不解,他问扁鹊:“那为什么你的名气这样大,而你的两个哥哥却名不见经传呢?”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在于病人刚刚发出疾病征兆的时候,他就能利用望诊的方法诊断清楚,然后略施小计就可以治好病,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不会治病,甚至讥笑他;我二哥的医术之高,在于他能在病人病症初发的时候,就可以用闻诊和问诊的方法诊断清晰,然后用很简单的药物和方法把病治好。所以,大家都认为他只能诊治小病,而他的名气也仅限于乡里之间。只有我的医术最差,需要等到病人病症完全显现时,才能诊断清楚,然后将之治好。但人们却只看到我能治疗大病,就认为我的医术很高,实际上这样治好的病人是会元气大伤的。”
这则故事也说明了,四诊法是区分不开、相互关联的,虽然前面的“望诊”、“闻诊”和“问诊”都很简单,但医术越是高超的人,反而越能使用简单的方法确诊。
13.《金匮要略方论》为什么被医家誉为“方书之祖”?
被古今医学家誉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珍贵的意思,既表示人的身体珍贵,也表示本书珍贵;“要略”指简单扼要的论述;之所以用“方论”这个词,则是因为本书作者张仲景受道家思想和制药技术的影响。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谢少文介绍,《金匮要略》本是张仲景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篇,原名为“杂病篇”,属第十六卷。晋朝时的王叔和对于杂病的研究很深,将《伤寒杂病论·杂病篇》进行了系统地扩充和完善,最终使其成为一部新的著作,取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讲伤寒理论,中卷讲杂病理论,下卷讲相对应的药方配置方法。
宋朝时,朝廷设立“校正医书局”。在当时的医药大家林艺等人的主持下,再取王叔和所著《金匮玉函要略方》中的中卷“杂病”部分,结合当时的医术,再次对此书进行了内容扩充和编纂,最终著成《金匮要略方论》一书。这本书将各种疾病(即“杂病”)划分为二十五类进行阐述,著成二十五篇,篇中列举病症六十种以上,相应药方多达二百六十二剂。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于疑难杂症的医书,张仲景的杂病理论也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经过晋朝和宋朝的两次扩编,《金匮要略方论》也终于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界治疗疑难杂症的经典,被医学界称为“医经”。
《金匮要略方论》不仅对我国的医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对整个亚洲医学事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匮要略方论》的日文译本,有明文记载的就达到六十多种,日本医学家的译本被国际认可,并再度传回中国的译本也有十余种。现存最完整和完善的《金匮要略方论》版本也在日本,即使到了今天,医学科技发达的日本依然把《金匮要略方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金匮要略方论》对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被现代科学认可的医疗药物和方法,都来自这本著作的启发,甚至直接来自它的指导。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对相关医学理论建设和人民健康都有巨大意义,也因此它被列为“中国四大医书”,被历代医药学家所钟爱。之所以将《金匮要略方论》誉为“方书之祖”,主要是因为张仲景自幼喜欢医术,尊崇道术,所以他也被赞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而这就是“医圣”和“方书之祖”的由来。
14.乾隆钦定《医宗金鉴》是部什么样的著作?
据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同度先生介绍,《医宗金鉴》是清朝乾隆皇帝钦定的名字,其著者是清宫太医吴谦等人。这本书在当时属于一部医科教学材料,记述了我国古代从先秦到明清几乎所有的医学知识,而且配以图文和歌诀,非常便于研读。《医宗金鉴》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由于内容比较系统完善,又有皇帝亲笔题名,再加上容易学习,这本著作在宫廷和民间都有广泛流传。
《医宗金鉴》历时三年完成,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著成后,全书共90卷15个部分,有伤寒17卷,金匮8卷,名医方论8卷,四诊1卷,运气1卷,伤寒心法3卷,杂病心法5卷,妇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4卷,种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针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据说乾隆之所以命人著成此书,是因为清朝的顺治皇帝就是在二十多岁时死于天花,康熙也曾得过天花,幸得太医抢救才得免于难。因此,清朝皇帝都比较注重医学,康熙在位时就曾大力研发和推广天花的诊治方法,使很多儿童免于夭折。
到了乾隆时期,清帝国发展空前繁荣,皇帝就想通过修书而留名青史。从《医宗金鉴》一书中,可以看出对天花的诊治论述得尤其详细,而这也是《医宗金鉴》对我国古代医学的突破和贡献。清朝“康雍乾盛世”期间,实际上也是天花病毒肆虐的年代,皇帝曾经挂牌督办太医院,限期拿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在《医宗金鉴》中,“种痘法”曾成为独立的一卷,与位列其上的儿科得到同等重视,后来天花病毒终于得到控制,“种痘法”才又被归入儿科。
《医宗金鉴》的另一项医学贡献是“正骨论”,即治疗脱臼、骨折和骨头断裂等硬伤的方法。这是由于清朝的皇帝尚武,康熙和乾隆都以武功高强而自居,每年的围场狩猎活动也是朝廷规模盛大的武功活动,甚至相当于今天的军事演习。受到国家统治阶级的影响,全国各族人民都开始热衷于追求武艺的高绝,这就势必会造成跌打损伤的泛滥,尤其是如果伤到骨头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在这种社会需要的强力促生下,清朝医学家在骨科治疗理论及方法上,都有了飞速发展。
15.古人为什么要把行医说成是“悬壶济世”?
我国古代的药铺,常会在门前挂一个葫芦,俗语中常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出处就在这里。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陶善敏先生介绍,葫芦是我国古代医家的圣物,最早的道家的炼丹士,就是将炼制好的丹药贮存在葫芦里。比起金属器皿、陶器和瓷器,自然原生的葫芦更具有储物功效。这是因为葫芦本身就是很好的药物,在中医药典里就明确记载了葫芦可以入药。作为盛器,葫芦又具有极强的密封性,晾晒干燥后也不易潮湿或被湿气侵入,能够很好地保持内部干燥,非常有利于药物的储存。所以,我国古代医药名家多选用葫芦作为储存药物的工具,但凡是治病救人者,都会随身带着一个葫芦,如关于药王孙思邈的形象中基本上都有葫芦。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用挂葫芦作为医者的“行业标志”。因为葫芦和壶最开始意义相同,壶的形状就是参照葫芦的样子做的,因此就有了“悬壶济世”的说法。
关于“悬壶济世”,还有一个传说,记载于《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此外,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也有相似记载。
据说汉朝时,河南省出现大范围瘟疫,人民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听天由命,不少人就这样不治而亡。忽然有一天,一个老者来到河南瘟疫肆虐的地区,此人鹤发童颜,一身道家装束,最奇特的是他的腰间挂着一个大葫芦。等到老者施药救人,众人才知道他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医者,而老人救人的丹药,就是从葫芦中倾倒出来的。于是人们开始传说,老人是神仙下凡拯救世人的,而他的葫芦也是仙物,内中的灵丹妙药可以治愈世上的各种疾病。老者是境界高远的隐士,不愿报出姓名,开店救人也只用葫芦作为招牌,人们便寻着他挂在店门外的葫芦来看病,亲切地称他为“壶翁”。
壶翁仁爱无疆,治好了当地的瘟疫后,人们感念他的恩德,把他留在了当地。因为壶翁医术高明,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因此他的收入也越来越惊人。但是壶翁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花什么钱,除了采集药物所需,他将所有钱财都施舍给了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并免费为一些穷人治病。就这样,壶翁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挂在店门外的葫芦,更是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当时有一个叫作费长房的少年,是当地的市掾(相当于现今的市场管理员),此人非常钦慕壶翁的医术德行,发誓以他为毕生学习目标,然后前往壶翁处拜师学艺。老者毕竟是世外之人,不能长留此地,他见费长房心思聪颖,又心诚志坚,于是决定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夜深人静时分,老者将费长房引入屋内,忽然牵着他的手神奇地跳入葫芦里。费长房惊奇地发现葫芦里面非常宽敞,足有一座宫殿那么大,他这才知道壶翁原来是位神仙,便与他同游宫殿。宫殿中有美酒佳肴,壶翁和费长房美美地享用了一顿之后才从葫芦里出来。壶翁嘱咐费长房勿将此事外泄之后,便传授“悬壶济世术”给费长房。不久,壶翁便云游去了。费长房感念壶翁的恩德,将葫芦供奉起来作为对壶翁的感念和崇敬。而得到壶翁亲传的费长房,也有极高的医术,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同时他还继承了壶翁的仁爱之心,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因此,悬壶济世也有医者仁爱的意思。虽然后世中医很少用“悬壶”作为自己店面的招牌,但是“悬壶济世”的说法还是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