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的月亮
今晚,我在北面山下一条宽宽的路面上跑步。
东边不远山顶上空,一轮圆月已经升起来三竹竿高了,还有些放浮动稍遮着它,正在慢慢地放大着它的光亮。
过了一会儿后,浮在月亮上面的几片小云,全都退开,月亮完全成了一轮无任何遮蔽的月亮,把它所有的光亮,一点不留地洒在大地上每一个地方。
我看见这么圆盘似的月亮,心想:这就是李白在静夜思中写过那轮月亮吗?月亮就是和人们思念故乡联系在一起。
我记起了故乡的月亮。
爷爷有一个从北向南去的小院子,爷爷的三间老屋就在南院子靠东。
院子北边有一个两页木板做成的楼门,走进楼门内,有一间土红墙的牛屋,牛屋向南一面土红色墙面上地上长有一棵大柳树,树身一个成年人用双手搂它,搂不完。
春天的时候,柳树经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每一枝条全变绿了,犹如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它的每一枝条柔柔软软地垂吊在地上,春风吹起的时候,整个树儿柳枝都在波浪一般地舞动起来。
春天的晚上,也许就是今天的晚上,月亮就从东方山上慢慢地升起来,就挂在爷爷北院子那棵粗壮的柳树上空的天空里。
故乡村东不远,有一道参天高的山,从古至今,一直牢固地耸立在那里。
有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到村小学上学,去得早了,站在操场上,看见月亮,就是从村东边那高高的山上面升起来的,月亮没有一丝浮云遮掩它,它的光洒遍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的小院子内,洒在村子南边的丹江面上。
那村东边的一座座高山,山上有茂密的松林,在月光的照耀下,每一棵松树染成了更白亮色,并且和月亮一样安静。
夏天割了麦子后晚上,父亲曾借着月光,为拔麦茬,每拔下一簇麦茬。摔在拔过的地上时,发出轻轻地响声。
父亲晚上不睡觉,拔麦茬,这是给家里做饭的最好的柴了。
月亮,总让我和对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故乡的所人存在都联系在起,让我思念故乡之情,都寄在其上。
月亮,永远写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只要我举头眺望时,也就会自然地低头去思故乡了。
打扫卫生
记梦——梦中,我家养的一只小狗豆包,在我家父母亲住过的老屋以东院子里,跑过来跑过去。
学校东边操场需要清理卫生。我和一百多名学生去打扫。
贾平凹:故乡
在朗读者第二季,贾平凹老师以朗读者身份出现在朗读者现场。
董卿老师和贾平凹老师先有一些有关贾平凹老师初心方面的交流。
说到故乡,贾平凹老师故乡说那是我的血地,是故乡的山水土,长成了我现在的模样。
这让我想到了故乡的母亲,把一个个新的生命,带到世界来的,流过的血,所受的疼痛,故乡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的。
曾读过一篇贾平凹老师《谈语言》,“情绪化的语言就是好语言。”
贾平凹老师对故乡的认识,讲了这一句话,就是一种有情绪化的语言,也就是有情感的语言。
正因为贾平凹老师怀着对故乡的爱,所以四十年来的创作总是在写故乡,写秦岭。
读书
贾平凹老师在和董卿老师交谈六七十年读书时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贾平凹老师说那时候,一个村子也就是几本小说《红旗谱》《林海雪原》,文学土壤是很贫瘠的。
贾平凹老师到县城姨家,发现姨家有四本精装本《红楼梦》,揣在怀里,拿了两本带回家看。
董卿老师说:“你为什么不把四本一下子带走?”
贾平凹老师笑着说:“揣在怀里,如果揣四本,容易发现,不如揣两本把握大一些。”
贾平凹老师讲这一段时,现场观众哗然大笑。
这让我感受到,贾平凹老师在小小年龄时,对中国的《红楼梦》这一本名著,是怎么一种热爱?一种渴望?并且是怎么一种贫穷的年代。
贾平凹老师说,“我记得当时大旱,当时人们最大的乐趣,能找上一顿好吃的饭吃。”
在生活极困难的年代,贾平凹老师却选择与书结缘,去想尽办法读书,从精神食粮上丰富自己。
投稿
董卿老师问贾平凹老师:“你是什么时候,渴望把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的?”
贾平凹老师实话实说:“是从上大学是就开始的,初开始时,给人家投稿,全被退了回来,都是手与的,退稿就有两箱子。”
我听这一段时,感觉贾平凹老师在未成名之前,不知经过了多少写作练习?贾平凹老师写作方面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贾平凹老师说:“宿舍的同学,把退稿信有意拉出来,发表了不拉。”
贾平凹老师写了“你总是投稿,你总是发表不了。”贴在床前。
董卿老师问:“你看到不难受吗?”
“不!这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大的创作热情。”
讲到激励,贾平凹老师说,他还在农村,模仿当时一些文体写些文章,或是写给董卿的,都说写得好,人怕夸,把写作的潜力给开发出来了。”
贾平凹老师写作也是靠他自己悟出来的。
贾平凹老师一篇稿子发表在一家报上,他去卖报处要买报纸,人家不卖给他,以为他要包辣面子用,好给人家说,人家买了他几张报纸,躲在一个地方,反复读了好几遍。
贾平凹当时是真正的高兴,这种高兴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热爱的文学,终于结出了一个小果子来。
贾平凹老师在创作之前状态,说自己像母鸡下蛋时那样,整夜睡不着,讲这时,现场发出了大笑声,这和赵本山一个小品有相似之处。
写作的动力
董卿老师问贾平凹老师:“是什么动力,一直让你坚持写到了这么久?”
贾平凹老师说:“我们当地有一家孩子母生生了七个女儿,还想要一个男孩子。对于我来说,总认为这一部小说写得还不够好,下一本一定会比这一本更好!”
董卿老师问贾平凹老师:“这一次是男孩还是女孩?”
贾平凹老师:“对于我来说不论男孩女孩,作品写成后,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都喜欢!”
小说的题目
贾平凹老师说:“我喜小说,喜欢用两个字,《山本》想表达山的原初本来样子等。”
这让我想到了贾平凹老师另外的小说,比如《秦腔》等。
从贾平凹老师小说的题目,对我也有一定的启发,知道贾平凹老师写作的思路是怎么一回事,他是能用文学语言形象真实写要写的一切的,并且是从一种原初状态是怎么一回事及中间的变化进步,细细地写出来的。
打动
现场有几位朗读者,朗读贾平凹老师的作品。
董卿老师朗读贾平凹早期的散文,与读书有关,作家敢于直面人生,讲真话,有撕书撕报纸上好文章的细节,还是能感受到贾平凹老师对书对阅读的真爱。
贾平凹老师自己朗读的小说中,有几句话,大意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总是盛开着爱的花朵,让人感慨万千。
这说明,爱是存在的一切地方,要善于发现这种爱。
西北大学一位女大学生朗读了《月迹》一小段。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这一段话,如果说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这一句还比较抽象,接着写了“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还把月亮比为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这就是具体形象的描写月亮,试问我们平常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这么有意,把一个抽象之物化为具体描写吗?到了印章一词出现,大家才确信月亮真的就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这是一个智慧看世界的观念,有了这个好,会减少人对个人对世界的悲观,对自己对世界充满无限的信心和希望,增加对人生的无限努务的力量。
写作是与神相会
贾平凹老师讲“写作是与神相会的地方,所谓聚精才能会神。”
这句话,我觉得是贾平凹老师讲出他写作秘籍最重要的一句话,我对这话体会领悟得要最多一些。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是无法做事的,一定要心静,心静则慧,人的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出智慧的。
从贾平凹老师讲的聚精会神,也能看出贾平凹老师对写作的态度是多么像敬神一样的恭敬。
程颢、程颐两兄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弟兄俩个也认为求学问,“没有敬,可以说就没有学问。”也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写作,就没有一切文学艺术的创造。
诸葛亮的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段话中也能体会出静对于学是怎么一种重要。
我在朗读者看到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老师的《写给母亲》,她是流着泪读完的,最后合上书,放下书,那动作都是一种对书的敬重的态度,犹如敬神一样。
我联想到了我平时看书有很多不敬之处,把书乱放,你不敬书,如何能读好书呢?
还有在写作时,很多时候,杂念多,心没有静下来,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当我听到了这几句话时,特别有一种感应,对于我的收获之大,我只能说,讲得太好了!
以上是因为我受到了贾平凹老师谈语言时,因为贾平凹老师谈到了语言是有情绪化的,有情绪化的就是好语言,我试着写了一下上面的文字。
想写好文章吗?那就先从培养自己对万物的爱心出发,如果心中没有爱,是写不了什么文章的。体会自己平时的情感态度,体会他人的情感态度,一句话学习做人,学习作文,都用这个爱字统师,坚信今天的我,一定会超越于昨日的我,自己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高贵。
感动一
最近一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到这个节目现场来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女子,她讲了她的人生故事。
她从小患有一种病,就是身体每一个骨节时时都在疼痛着,而且容易骨折。
虽然身体如此残疾,她却开网店,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把她们做的食品,在网上推荐,而且生意做得很好。
并且她找到了一位关爱她的爱人,她说,做自己因为身体不方便,很多时候,都是被爱人背着出去联系业务等。
这位女子伟大的地方,因她身体的原因,生孩子的时候,没有打麻醉药,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子,现在已经七岁,身体正常,这真是老天爷给她这位一位好心有意志之人一个很大的礼物了。
她对她的爱人有一种感恩之心,现场为她的爱人唱了一首歌曲,歌曲中含有她人生的感悟在其中。
我看这个女青年的事迹时,心灵受到了震撼,心想:这位女子是一位世界真正有意志之人。
她并且懂得对家人的爱,对身边所有亲人的爱,讲话音调很温和,从从容容。她没有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眯抱怨之感,接受,并且真正发挥了人的一种创造精神,自谋出路,并且扛起了家里重担,她自己挣钱为全家人花,她用她的良好品德,用她的智力,找到了生存之路的办法,充分利用了现在的互联网。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正常之人,在做人做事意志方面不如她。意志,会让一个人,不论在什么环境里,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能走出这种困境,并且活出特别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