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现了驿站、马车之后,乐器演奏家才开始陆续出现。因为,有了驿站和马车,乐器演奏家才能轻松且较为准时地到处旅行。中世纪的游吟歌手和游吟诗人的职业性质,与他们有几分相似——也得四处流浪。不过,跟这些先人相比,乐器演奏家可幸运多了。因为,这些先人基本上都需要徒步旅行,旅途中还得宿露餐风,还经常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而且,他们根本做不到守时,更没有供他们演出的音乐厅。一路上,他们边走边唱,遇到了不便赶路的情况,就得凑合着住在城堡里或私人住宅里。
对于这种状况,一般乐师即使会抱怨,却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无奈地接受。但是,那些对音乐有特殊嗜好的贵族绅士就不同了,他们根本接受不了这种情况,也无法容忍等待歌手和寻找表演场地的煎熬。看来,当务之急是修建固定的表演场地。
在驿站、马车未出现时期,乐师们的演出范围基本上只限于其家乡附近。随着欧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商人们开始背起包袱,去四处兜售自己的货物;而乐师们却在家乡眼巴巴地盼望着有人来请自己,去外地的教堂或修道院帮忙。乐师们只有靠这种方式,才有机会从巴黎到佛罗伦萨,或是从乌得勒支到威尼斯。这种机会,在当时的人看来是莫大的幸运。可是,直到18世纪末期,这种无穷无尽的企盼终于有了尽头。
驿站和马车出现了,这才改变了乐师困守家乡等待被召的命运。当时的马车和现在的长途汽车一样,也是定时行驶的。这么一来,人们旅行的准时性就得到了保障。当时,北欧和中欧举行音乐会,都会事先将消息登在海报上,人们要想参加音乐会,只需查看海报就可以了。虽然海报所登消息也难免有失误,不过,即使到了现代,这种失误也时有发生。所以,从总体上说,音乐会还是能准时举行的。当然,现在六天内可以举行八场音乐会,当时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心满意足,因为他们每周都能看上一场音乐会。
遇到冬天,艺术家就得冒着严寒,顶风参加音乐会。但是,艺术家们的心,却像守在火炉旁边一样暖洋洋的。对他们来说,在各个城镇之间奔波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们也喜欢这么奔波。因为,迎接他们的,将是各地人的笑脸,以及一间可供举行公开音乐会的音乐厅。人们修建音乐厅时,关心的并不是它能否带来商业利润,而是音乐。不过,总有一些有魅力的艺术家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所以他们所带来的票房收入也极高。这样的音乐家,总是倍受欢迎,因为世人没有几个会跟钱有仇。更何况,艺术家们只有技艺超群到能够使观众痴迷的地步,才可能带来极高的票房收入。
19世纪40年代,尼科罗·帕格尼尼和弗朗兹·李斯特诞生了。他们就是具有上述天赋的艺术家。
大多数的音乐初学者,往往壮志满怀,自信可以凭人品、勤奋和对原作丝毫不差的领悟力,达到燕妮·林德或帕特勒夫斯基那样的高度,从而在群众中激起一呼百应的反响,甚至超过这个高度。青年人志向远大是应该的,这一点我也知道。不过,由我的经验可知,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当然,我说这些话,并不是有意要浇灭年轻人们的热情,还请年轻人们不要曲解我。
在音乐天地里大显身手的前提,当然是天资和勤奋。不过,只有天资和勤奋显然还不够。也许有人会说,再加上一点儿好运就足够了。运气的确也很重要,但有了运气也还是不够。恰当地说,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精湛的技艺,以及相当的舞台表演天赋,他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个人要想打开音乐的成功之门,必须得有舞台表演天赋这把金钥匙。
虽然这把金钥匙的内涵很抽象,但是拥有它的艺术家,都具有一种可以马上与剧场听众建立沟通的神奇力量,有时甚至会使双方产生一种心灵相通的默契。这种力量具有诱惑性,只有在表演中才会散发出来。现实中的表演艺术家,传达这种力量的能力差异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帕格尼尼会在表演中使用一些花招,但这些花招绝对不同于这种难以言传的神秘力量。因为使用这些花招而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的人,全世界也只有帕格尼尼一个,更何况这些花招还招来了很多人的非议呢。比如,与帕格尼尼齐名的钢琴演奏家李斯特,就对这位意大利同龄人所采取的技巧很不屑,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名,他照样可以博得大众更加热烈的欢迎。
那么,成功人士是怎么获得这种神奇的传达能力的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复杂。例如,虽然燕妮·林德没有超群绝伦的嗓音,但她仍然获得了如日中天的声誉,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不争事实。再比如,即使帕特勒夫斯基以七十八岁的高龄登台献艺,他的风采也依然不减当年,博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迅速提高他们知名度的因素,会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吗?宣传海报当然具有一些效果,但它显然没有达到上述效果的能力。因为,宣传既费时又费钱,即使能够制造出声势浩大的热闹气氛,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而且,由宣传带来的名气,往往都会像昙花那样转瞬即逝,就像那些一举成名的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游泳者,以及马拉松长跑选手一样,很快就会被人们忘记。这种转瞬即逝的声誉,虽然绚丽无比,却像燃烧时火光能照亮几英里之外的篝火,终有熄灭的时候,然后又会重新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永远不可能再重新发出光亮。
难道就没有得到这把金钥匙的方法吗?不是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那些学识丰富、财富充足的人的注意力,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而郑重的探讨和研究。在经过了长期的努力之后,很多人却得出了同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这种传达能力是上帝的赏赐!他喜欢给谁就给谁!这个疑难杂症,最终被无所不能的上帝给“治愈”了。
不过,这种解决方法,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能够让艺术家像上帝的使者一样吸引观众的人,除了上帝,还有舞台监督。有很多脑瓜聪明的舞台监督,深知如何让音乐家和舞台表演浑然一体。在音乐代理人中,也有少数人同时还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舞台监督。这些人深知上帝的心意,并且能够和上帝配合得天衣无缝。
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跟上帝配合的呢?这些疑惑,可以从好莱坞那里得到解答。在亿万观众的头脑中,好莱坞的所有演奏家,都戴着一顶富有魅力的光环,他们神秘而又令人好奇、神往。观众们在这种心理的暗示下,会迫不及待想要一睹演奏家们的风采,有些人甚至会因为买不到票而扫兴离开。其实,无论观众看没看到演出,他们都中计了。这话听着不免有些尖酸刻薄,但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很公允的。那些在音乐会上出尽风头的表演家们,无论是大钢琴家、小提琴家,还是大歌星们,都明白自己的“非凡魅力”来自哪里,只是他们都心照不宣罢了。
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燕妮·林德,她在音乐的世界里,拥有很少有人能及的群众知名度。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然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她有很好的演唱才能。但是,她成功的更重要因素,却是她在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一个正经、实在的家庭主妇。她的魅力就在这里。人们在看她的表演时,会感觉她就像一个家庭主妇一样可亲。莎拉·贝因哈德是完全不同于燕妮·林德的女人,她不具备后者所具有的那样妇道人家的美德。可是,她的演出也同样观者如潮。她们的角色是相互矛盾的,却同样取得了大众的认可。不过,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由矛盾组成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至少是和蔼可亲的海因克,会同意我这种说法的。因为,虽然她不是最棒的演唱家,但她却积极、热情地笑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征服了听众。
被大师明星们的魅力诱惑,并热切地希望看到他们表演的情况,也许大家都遇到过。比如,一旦剧院里有明星出场,人们就会快速蜂拥而至,这就是魅力!魅力在词典里的释义是:“人或物所具有的迷人的想象美,能给人带来虚幻的诱人快感。”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魅力的关键因素,绝非只限于形体美,似乎跟智力高低也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要想在音乐领域中获得魅力,至少要运用一定的智力和长期的勤学苦练来全面掌握一种乐器。至于想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除了要全面掌握一种乐器的使用之外,还要拥有一些“魔法”。这种“魔法”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不容易练就的本领,能够带领人们感受到视听之外的东西。人们在面对它时,会感觉到一种微妙而又虚无的默契,继而对它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并试图将这种虚无变成实体,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欲罢不能地继续品味那种虚无缥缈的神秘默契。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本领,就一定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师!
这类富于魅力的演奏大师的代表,帕格尼尼和李斯特当之无愧。他们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呢?他们就像现在报上所登的希特勒、墨索里尼这类人一样,能够带给人一种排山倒海般的震撼。在他们还没有到达某地之前,市民们就开始热情地期盼他们的演出日期赶快到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就会万人空巷。人们为了迎接英雄的到来,都拥向剧院,甚至在开演之前挤在剧院门口等着英雄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