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由人生
7294500000048

第48章 生命记忆 (1)

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

兄弟现在又要说一位大豪杰了。这一位豪杰,空了双手,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积了几十万家私,到了老来,一一的把家私散了大半。来得艰难,去得慷慨,这种人,兄弟要是不来表扬表扬,兄弟这枝笔可不是不值钱了么?

这人姓杨,名斯盛,字锦春,是江苏川沙厅人氏。从小父母双亡,无力读书;不但无力读书,差不多连饭都没得吃了。后来只好做一个泥水匠,赚两文钱度度日。看官!我中国的人,有一种怪习气,越是做下等劳动的人,越流落得快。因为生来不大吃得苦,稍吃些苦,便腰驼背胀的了。只好吃两分鸦片烟,喝两口酒,或是买点好小菜,一天辛苦钱,还不够一餐吃喝,哪里还会成家立业呢?看官要晓得,这“穷苦”二字,真是一块试金石,随你什么人,须要经过这个关头,才有后来的指望。唉!这些脓包男子,哪里经得这块试金石的摩擦。只有我如今所说的“杨斯盛”先生,不震不惊,从容不迫的跳过了这个关头,睁开了眼睛料事,立定了脚跟吃苦,驼起了肩头做工。如此者十几年,才有了立脚之地。回想起初到上海的时候,年纪才得十三岁,那一种孤苦伶仃的景况,真个如同梦境了!

杨斯盛先生有几种本事:第一样天资极高,他原是没有读过书的,后来不但能读中国书,并且能说英国话了。第二样见识甚好,办事极有决断。有了这两种本事,办事自然容易,再加以一种坚忍的气概,独立的精神,自然天下无难事了。于是乎不上三十年中,杨斯盛已成了大富翁了。

列位!你不看见中国的富翁么?一生奸刁诈伪的赚了个把家私,便说道老夫的家私是血汗心力去换来的,如今是要省吃省用的用去才可留下来传给子孙。所以这种人心目中,只认得黄的金子,白的银子,哪里敢轻用一钱?哈哈!只好留给他子孙把去孝敬那烟馆老板堂子乌龟吧!但是我所说的这位杨先生,却不是这种人。他要是这种人时,他那家私可不知要积到多少万了。他一生一世,遇了什么天灾人事,务必捐出巨款,赈济受害的人;遇了什么公益事业,务必出钱捐助。他生平捐钱造的马路也不知多少条;救活了的人也不知多少人了。他所做的事业,最为人所最崇拜的就是那“破家兴学”一事。

杨先生因为自己少时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他很想造就一班少年人才出来。所以他便捐了十万金,开了一所广明小学,并附设一个师范传习所,后来逐渐扩充,便改为浦东中学,附设两等小学。筑校舍于上海对面之浦东,那学堂中如今已有了二三百人。其中规模之宏大,办法之整严,就是上海开办了多少年的学校也还不及。不料那学校开办不上二年,我们这位可敬可爱可师可法的杨斯盛先生,竟尔死了。可怜他死的时候还说:“那学校用的黑板要改良。”这句话还没说完,便死了。唉,可怜啊!

他未死之前,便把家产分为数分,把所有家产的三分之二捐人那学校,此外的家产捐助南市医院,改筑桥梁,捐助旁的学堂。还有许多事业,兄弟说也说不完了。余下给子孙仅十分之一耳。看官!这种人是一种什么人?兄弟的“豪杰”二字,能够包括得完全么?我们中国古时有个人叫做疏广,他说“子孙若贤,多了钱,便不用功上进了,便灰了他的志向了。子孙若不贤,多了钱,便是助他作恶作歹了!”所以他有好多的黄金,都拿去办了酒食,日日请客,大吃大用,却不传给子孙。中国的人,几千年来都称赞他的好处。看官!他所说的话可是不错,但是他行的事却大错了。他不拿钱去做些济人利物的事,却拿去大吃大喝。一来呢,独乐一身,无益于天下生民。二来呢,饮食醉饱,给子孙做一个败家的榜样。他那里比得上我们这位可敬可爱可法可师的杨先生啊!唉!兄弟这个话,如何可拿去责备几千年前的古人,他那里懂得,只好把来希望列位看官吧!

1919年8月

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

列位看我写这篇传记,一定要奇怪,说这“王昭君”三字,怎么能和这“爱国女杰”四字合在一呢?那王昭君不是汉朝一个失宠的宫女么?不是受画工毛延寿的害,不中元帝之意,被元帝派去和番的么?这个人怎么算得爱国的女豪杰呢?列位这种疑心并没有错,不过列位都被那古时做书的人欺骗了几千年,所以如今还说这种话,简直把这位爱国女杰王昭君,受了二千年的冤枉,埋没到如今。我如今既然找得真凭实据,可以证明这位王昭君确是一位爱国女豪来,断不敢不来表彰一番,使大家来崇拜。这便是在下做这篇昭君传的原因了。

我且先说那旧说。那旧说道,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候一个宫人。那是元帝的后宫,人太多了,一时不能看遍。遂召许多画工,把那些宫人的容貌,都画成一册,好照看那册子上的面貌,按图召见。便有那许多宫人,容貌中常的,便在那画工面前行了贿赂,有送十万钱的,也有送五万钱的。只有王昭君不屑做这些苟且无耻的事,那画工不能得钱,便把昭君的容貌画成丑相。后来匈奴(匈奴是汉朝北方一种外族人的种名,时常来扰中国)的单于来朝(单于是匈奴国王的称呼,和中国称王一般),向元帝求一个美女。元帝翻那画册,只见王昭君的面貌最丑,便许了匈奴,把昭君赐他。到了次日,元帝便召昭君来见,不料竟是一个绝色美人,竟是宫中第一等的美人,一切应对举止,没有一件不好的。元帝心中可惜的了不得。但是既许了匈奴,不便失信于外夷,只得把昭君赐了匈奴。后来元帝心中越想越可惜,便把那些画工都抓来杀了。

以上说的,都是从前说王昭君的话头。你想那些画工竟敢在皇帝宫中做起买卖来了,胆子也算大极了。况且元帝既见之后,又何尝不可把别人来代替他?所以这种话都是靠不住的。我如今所引证的,也是从古书上来的,并不是无稽之谈。列位且听我道来。

王昭君,名嫱,是蜀郡秭归人氏。他父亲叫王穰,所生只有昭君一女。昭君自幼便和平常女儿家不同,一切举动都合礼法。长成的时候,生得秀外慧中,绝代丰姿,真个宋玉说的“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傅粉则大白,涂脂则太赤”。再加上幽娴贞静,所以不到十七岁,便早已通国闻名的了。及笄以后,那些世家王孙来求婚的,真个不知其数。他父亲总不肯许。恰巧那时元帝选良家女子人宫,王穣听了这个消息,便来与女儿说知,想要把昭君送进宫去。王昭君听了这话,心中自己估量,自思自己的父亲只生一女,古语道得好,“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所益”,父母生我一场,难道亲恩未报,就此罢了不成?如今不如趁这机会,进得宫去,或者得了天子思宠,得为昭仪或是婕妤,那时可不是连我的父母祖宗都有了光荣,也不枉父母生我一场。主意已定,便极力赞成王穣的说话。

王穣见女儿情愿,便把昭君献入宫去,看官要晓得,这原是昭君一片孝心,想做那光耀门楣的女儿。那里晓得皇帝的深宫,是一个最凄惨最可怜的地方,古来许多诗人做的许多宫怨的诗词,已是写得穷形尽致了。更有那《红楼梦》上说的,有一位贾元妃,对他父亲说,“当日送我到那不见人的去处”,你看这十二个字,写得多少凄怆呜咽,人尚且不能见,什么生人的乐趣,更不用说自然是没有的了。那宫中几千宫女,个个抬起头来,望着皇帝来临,甚至于有用竹叶插门,盐水洒地,来引皇帝的羊车的。其实好好一个人,到了这种地方,除了卑鄙龌龊苟且逢迎之外,哪里还想得天子的顾盼。唉,这种卑鄙污下的行为,岂是我们这位爱国女杰王昭君做得到的么?昭君到了这个地方,看了这种行为,心想自己容貌虽好,品行虽好,终究不能得天子的宠遇,休说宠遇,简直连天子的颜色都不大望得见了。要是照这样下去,还不是到头做一个白发宫人么?昭君想到这里,自然要蛾眉紧蹙,珠泪常垂的了。

看官要记清,上面所说的,都是王昭君入宫的历史。如今要说那王昭君爱国的历史了,看官须晓得,汉朝一代,最大的边患便是那匈奴,从汉高祖以来,常常入寇中国,弄得中国边境年年出兵,民不聊生。宣帝的时候,匈奴内乱,自相争杀,遂分成两国,一边是呼韩邪单于,一边是郅支单于。后来汉朝帮助呼韩邪,攻杀郅支,呼韩邪单于大喜,遂来中国,入朝朝觐。那时正是汉元帝竟宁元年。那时便是王昭君立功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