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7308000000048

第48章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与和谐社会构建(1)

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胡锦涛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亨廷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会议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

有学者从政治学意义上解读和谐社会,认为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价值追求,实质是维护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问题。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原因是,现代化一方面刺激和加强了社会成员的欲望和期待,激起了欲望的高涨和膨胀;另一方面,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却还不具备现代性,无法满足这些欲望和期待,致使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并缺乏疏通渠道,终至酿成动乱。所以,亨廷顿的现代化理论把政治秩序放在首要位置。当然,秩序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社会的稳定与一致,而是在冲突中包含着统一,在变化中体现着秩序,在差异中实现多样性。换句话说,建设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达到静态稳定的主要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堵”,即简单的压制;而达到动态稳定的主要途径则是“疏”,即协商和谈判。“动态的稳定,也是一种稳定,无非是过程中的稳定。”“动态稳定意味着,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社会始终有一个核心的政治权威,它有能力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它还意味着,无论社会变化如何之大,社会生活依然遵循着基本的秩序。”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类发展的和谐、各类建设力量的和谐、各种思想观念的和谐、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舆论的保证。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舆论是否和谐是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党极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和工作环境。改善和加强政府对公共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舆论是社会公众中的多数人围绕特定的社会事件和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开表达和传播的,对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具有相对一致性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政府既是公共舆论领域“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公共舆论的“制造者”,更是公共舆论的引导者。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基础上,引导人民群众从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促进舆论和谐。

“舆论和谐是社会情绪和意见的共融机制,表现为群众意见的一致和政府同民间意见的一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见、政府管理层的意见,每时每刻都在作用于社会机体。公众舆论的纷纭杂沓、上下层舆论的更替交错,构成社会运转的多向力。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和谐与舆论和谐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利益上的和谐或只有舆论的和谐,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舆论和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行舆论和谐,二是社会管理层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上下舆论和谐。只有当社会的上下层之间、不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舆论实现完美的融合,才意味着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和谐局面充分实现。反之,“如果政府舆论和民间舆论、群体舆论之间差距过大,不同利益阶层或不同观念群体的舆论诉求南辕北辙,那么,政府很难激发社会活力,社会也难以形成共同意志。”

(一)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

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系统化的反映,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形成。而公共舆论作为一定范围的集合意识,它总是活跃在社会意识结构的表层,是浅表化的意识,与其他意识相比,舆论离群众最近、离生活和实践最近,是人们对社会变化的及时、快速、直接的反映。所以,人们把公共舆论看成是社会变化的“瞭望哨”,拉斯韦尔则称之为公共舆论的“环境监视功能”,德国学者纽曼也把公共舆论比喻为“社会的皮肤”。这说明,“社会机体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引发舆论的波动,社会和谐与否或者社会和谐的程度,都会在第一时间反映到舆论之中。”

准确把握舆论信号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切社会制度中,人们从切身利害出发对公共事务作出判断,以强烈的意志表达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出现了尖锐的舆论冲突,这标志着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社会管理者要想对社会的变动及时作出解释,无疑取决于能否捕捉准确的舆论信号。”人们在研究和谐社会建设时,普遍同意这样的看法,即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表明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肯定我国社会总体和谐的同时,认为“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就有“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八类矛盾和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而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可能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即容易出现社会不和谐的时期。应该说,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在公共舆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2005年9月至10月,中宣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调查结果也表明我国社会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对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不够统一。多数人认为“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假冒伪劣”仍是当前社会最突出的三个问题,其次是“治安恶化”、“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调查中,认为反腐败工作“收效甚微”、“没有效果”或“说不清”的人占44.4%;认为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认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不够、就业岗位少”;认为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收费太高”(占50%)。在谈到生活压力时,49.8%的人认为压力主要来自“收入低”,其次是“子女教育”和“看病就医”。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党和国家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下了不少工夫,但是,人们还是心存疑虑,迫切需要进一步解答。另外,在我国,群众信访也是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有资料表明,1978年至1982年,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43900人次,到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224万件(人)次,上升了近500倍。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表明,1993年至2003年间,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307万。群众性事件在舆论学上又被称为行为舆论,即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见和态度。

总之,社会机体及其运行态势的和谐程度,决定着舆论的和谐程度,反之,舆论和谐程度则又是社会和谐程度的表征。在当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公众意见交往更加便捷,因此,舆论感知社会变化的灵敏程度更高。这说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舆论和谐既是判断社会和谐的晴雨表,也是把握社会和谐的尺度。舆论学研究表明,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舆论波动的低谷处发现社会不和谐的症结,采取及时有效的引导,一旦舆论已经形成,成为“滚动的意识气团”,引导的效果就不会很理想。所以,社会管理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发挥舆论的环境监测功能,更加敏感地观测舆论的微变,才能主动而有的放矢地构建和谐社会。

(二)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政府通过对公共舆论的维护、引导、规范,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并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原理的实际运用。

防止舆论冲突是实现舆论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们的信念、愿望和追求不同,他们的意见不可能和谐一致。当对立意见扩大到一定群体范围,以至在两个国家中形成,往往呈现出舆论冲突。”舆论冲突与舆论差别不同。舆论冲突是指两种舆论陷入尖锐对抗的状态,而舆论差别,只是意见内容不一样,二者仅仅采取缓和的意见交流方式。舆论冲突则以不可调和的方式呈现,以一方压倒另一方为结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舆论差别是社会舆论的常态,但出现舆论冲突则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大规模的舆论冲突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前奏。所以,把防止舆论冲突,或者把舆论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维护舆论和谐的必然要求。

维护舆论和谐主要是指上下层舆论的和谐及平行舆论之间的和谐。首先,政府管理层的意见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分别构成上层舆论和下层舆论。和谐舆论首先就要求上下层舆论的和谐融合。实现上下层舆论的和谐,加强沟通与对话至关重要。一方面,政府管理层的意见必须充分汲取公共舆论的合理内核,始终反映民意和代表民意,才能使政策和措施的制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最终使我们的社会成为真正让多数人受益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府机构的运行固然离不开行政指令,但只有经常性地把政府管理层的意见转变为社会公众的正向舆论,才能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正义。其次,社会公众由于利益的不同和观念的差异导致平行层面上的舆论区分。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出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阶层的多元和利益诉求的多元,也必将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舆论差异,将是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长期历史过程的必然现象。只有承认阶层舆论、群体舆论的差异性,并在政策制定上兼顾各方利益、保证大多数人满意的方案,在舆论引导上努力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促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平行舆论和谐,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舆论和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切实防止社会的失序和动荡,就要应对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总体上说,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要采取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如果政治、经济、法律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硬约束力”,那么,运用舆论的力量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约束力”。这种“软约束力”表现为公共舆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调节、协调、沟通、疏导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