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7314400000009

第9章 西方政党的发展脉络与“政党衰落”(5)

60年代中期,“群众党”向“全方位党”的转变正在方兴未艾之时,所以,基希海默尔没有给“全方位党”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发表于1966年的论文中,他只是从宏观上提出“全方位党”应包括以下5个相关的因素:

第一,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大大减弱。受选举策略的影响,尽管许多政党仍保留着“群众党”的组织形态,但一个足以赢得半数以上议席的政党一定是“全方位”的,这使它无法保持独一无二的意识形态。为了实现选票最大化的目标,政党牺牲了它们从前的意识形态和核心选民的利益,其结果是“全方位党”集中在政治光谱的中央,采取相似的政策立场,强调类似的政策议题。

第二,党的高层领导集团的作用加强。民主选举的主要内容在于选举特定的领导人,政策纲领的制定已经成为政党领导人的特权,竞选过程也体现出鲜明的个人化色彩。

第三,党员个体的作用下降。基希海默尔指出了党员人数上下波动、党员的社会构成和阶级构成更加均衡、党员交纳的党费在党的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等多种显示普通党员地位和作用削弱的迹象。

第四,减少对某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阶层或宗教团体过多的重视,超越社会-经济的分野和文化的分野,以便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更广泛地吸收支持者,使党具有“人民党”的特征。

第五,保持和各种利益集团接近的渠道。简言之,基希海默尔创造出这个术语的用意是要指明这样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倾向:从政党的意识形态上看,主流政党的意识形态部分终结,各政党越来越试图吸引尽可能多的、来自各个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的支持者;从政党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看,政党的纲领更加温和且更加易变;从政党的组织运作模式来看,由党内精英主导党的组织。在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党阶级性的弱化和意识形态的部分终结。对当今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政党的考察表明,“全方位党”理论对西方政党政治实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全方位党”理论在基希海默尔的故乡德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验证。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社会民主党自19世纪60年代建党以来一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为目标的工人阶级政党。依靠工人阶级的坚定支持,该党度过了“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这段历史上的艰难时期,在议会斗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一战后多次登上执政舞台。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社会民主党仍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定位,但是徘徊在40%以下的大选支持率使它始终处于反对党的地位。于是,在经过激烈的党内争论之后,社会民主党下决心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包袱”,改变党的性质,向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尤其是中间阶层敞开大门。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的通过,标志着该党与近百年来的历史传统分道扬镳。这个纲领公开宣称“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政党”,“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要“在同其他民主政党进行权利平等的竞赛中获得多数人民的支持”,从而确定了从工人阶级政党向“全方位党”转变的总方向。

在此后的50年里,社会民主党的“全方位”策略再也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从1999年施罗德提出的“新中间道路”中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全方位”的影子。“全方位”策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得到壮大,党员人数从1958年的62.4万人增加到1973年的近100万人;在党员的构成上,1960~1969年,工人在新入党的党员中所占的比例由55.7%下降到39.6%,而职员和公职人员则由21.2%上升到33.6%。到1972年,在新吸收的党员中,工人仅占27.6%,而职员和公务员则占34%,超过了工人。

截至1999年,工人党员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到21.2%,而职员和公务员的比例则上升到38.8%。同时,个体从业人员、家庭妇女的比例也在下降;而具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党员人数则在增加。社会民主党的“全方位”特色更加明显。

相比之下,德国的中右翼主流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无论是意识形态传统还是党的阶级性都不像社会民主党那样突出,所以在推行“全方位”策略来扩大阶级基础时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不那么引人注目。基民盟虽然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中间派的人民党,但是那时的党员成分以天主教徒、有产者和农村人口为主,在工人阶级中缺乏影响力。70年代后该党大力推进自身的“全方位”化,在1978年通过的《路德维希港纲领》、1994年的《汉堡纲领》中一再强调“基督教民主联盟是一个人民党”,要面向“德国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所有公民”。为了拓展党的阶级基础,基民盟在坚持其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同时,在政治纲领中添加了吸引左翼人士的社会福利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统计,1970~1977年,该党党员数量翻了一番,从33万左右增加到66万左右;1990年两德统一后,基民盟的党员人数进一步增加到近79万人。党员的成分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基民盟不仅扩大了在中间阶层中的队伍,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工人脱离主要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而加入了自己的阵营。在2007年通过的《汉诺威纲领》中,基民盟重申了自己“中间人民党”的性质,表明它在新世纪中仍将在“全方位”化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并不是“全方位党”仅有的例子。基希海默尔在论文中还谈到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政党向“全方位党”方向演变的迹象。尽管有不少学者对“全方位党”的概念提出质疑,但是40多年来西方政党发展的事实证明,政党“全方位”化的趋势在欧美各国的确普遍存在。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迄今为止一直是“全方位党”的典范。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瑞典的社会民主党等老牌政党通过转型,基本上符合了“全方位党”的特征,它们都不惜牺牲传统的意识形态来追求更多的选票,它们的政策主张都比从前更加温和、趋同、易变,它们的内部运作模式都是由党内精英来主导党的组织,“全方位”策略使它们在选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巩固了它们在国内的主流政党地位。

法国政党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的政治制度变化很大,政党体制也不很稳定。不过,通过对其主流政党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来。社会党是传统的左翼主流政党,戴高乐主义政党(1947年戴高乐创立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58年成立的保卫新共和联盟,1976年重组后更名的保卫共和联盟,2002年合并组成的人民运动联盟)代表着大部分右翼选民,成为右翼阵营的核心力量。由于法国的社会分裂一直比较明显,导致其左右翼主流政党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相对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它们在政策倾向上的差别也比其他国家的政党要鲜明得多。

尽管如此,两大政党都具备了党的领导层作用加强、党的社会基础向中间阶层扩展等“全方位党”的重要特征。意大利的情况由于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政党政治格局在1992年的“政治地震”中被彻底颠覆而显得更加特殊。天主教民主党、社会党等二战结束后长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主要政党都卷入了1992年爆发的“米兰丑闻”,在当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到1994年大选后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小党,被左翼民主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等新兴政党取而代之。此后各政党不断分化组合,在2008年大选中分别形成了以民主党为核心的中左联盟和以自由人民党为核心的中右联盟。这两个选举联盟在大选中表现出了争取各阶级阶层选民、政党领袖权力扩大和曝光率提高、左右界限模糊、政策倾向趋同等特点,被称为“全方位政党集团”。因此,综合考察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政党政治的实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方位党”已经取代了“群众党”,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主要政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