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7317500000003

第3章 社会学视野下: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2)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将中国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接轨,社会主义改革真正回归到现代化目标本身,并放弃了理想主义的现代化方式。当代改革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作为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与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相比,是“一种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它已经不具有前者的那种反现代性倾向”。但问题是,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的感召下,“这种将效率置于一切之首的实用主义,为新的社会不平等创造了条件,也为政治民主化制造了障碍”。自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改革问题的争论就不曾中断过,虽然表现出意识形态之争,但“论争的核心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现代化,而是用什么方式现代化”。

而今,市场社会及其规则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保持其现代性的同时,不丧失其对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市场本身所产生的社会危机作出相应的分析和批判,这是其继续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关键问题所在,由此,从社会意识形态来讲,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也不仅仅关涉现代化,而是如何在超越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的更新问题。

(二)路径依赖

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必将是持续整整几代人的现实、制度、文化和政治层面的渐进改革的历程,尽管我们也知道,转型并不意味着社会会让市场力量独自主宰其命运,但当一切变得如此不可预料,我们理应正视这些真实的问题。

因此,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独特的历史定位,应当是发生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的社会转型,它有现代化的因素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是共产主义文明的转型。

“共产主义,无疑是另一种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文明,在其鼎盛的时期,曾经囊括了人类的三分之一的人口,它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非常不同的价值、制度和运作逻辑”。虽然《历史的终结》曾一度把苏联东欧体系的解体看做是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的胜利,并宣告自由的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后一种社会形态,历史也就在这一时代宣告终结,但路径依赖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转型中继续发挥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转型自身的机制与逻辑的发挥均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转型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与西方国家的重大差异甚至转型国家内部在发展模式上的重大差异,都明确地昭示人们,历史仍然在沿着不同的模式延伸”。

总之,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具有“超越现代化”和“路径依赖”的特征,约定了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路径,事实上,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所呈现出的独特实践逻辑:连续性、渐进性及实践先行式的运作路径已明显地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现实图景: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

可以说,社会转型引发社会结构变迁是社会经济分化的必然后果,却难以明说这种分化的方向。对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即使当今中国的社会学界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们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是社会分层理论。

(一)理论背景

长期以来,在阶级阶层研究领域,存在着两大理论流派,一派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另一派是韦伯主义的社会分层研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视为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而韦伯主义者则采用多元划分标准——身份(声望、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经济状况(收入、财富、雇佣关系等)和政治权力。两派学者主要的理论差异在于,前者是一元阶级划分模式,后者是多元阶级划分模式。

马克思主义者与韦伯主义者在阶级阶层研究领域中的争论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近30年以来,由于社会历史的激剧变迁,两派学者都对传统理论观点加以修正。新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极划分,采用多元指标进行分类;新韦伯主义理论家在划分阶级或阶层时把经济指标——如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雇佣者还是受雇者——作为重要的分类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技术的改进,后来者们越来越超越传统的派别之争,一定程度上来说,二者的阶级阶层划分标准和最终划分出的结果日益趋近。不同点只是在研究目的和关注点上,马克思主义者由于还保持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强烈关注而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韦伯主义者的研究更重视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准确把握。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阶级理论也被奉为圭臬。以此为指导,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供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划分标准,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奉行阶级斗争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成为中国共产党信奉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的核心部分,逐渐由一种普通的方法演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至尊方法,其方法价值经常为其意识形态价值所掩盖。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由于阶级斗争思想路线的终结,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划分标准也相对失去了社会阐释的有效性,“阶级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社会禁忌。事实上,不论是阶级概念还是阶层概念,都译自英文“Class”,阶级与阶层之分很大程度上出于我国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需要。

可以说,中国的阶级、阶层理论研究既没有传承国外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脉络,也没有建构起自身较为完善的社会分层理论体系,学者们只是从客观的现实出发,依据特定的标准,就中国当代社会的分层现状在实证领域获取一些局部的研究成果。当然,分类标准既有传统阶级阶层分类模式的延续,也有新马克思主义与新韦伯主义的影子。

(二)代表性观点

近年来,就中国当代社会是否“两极分化”,中国当代社会结构是否“定型化”这两个问题,中国当代阶级阶层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性观点仍存有争议。

1.中国当代社会是否“两极分化”

肯定的回答是“断裂化”观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孙立平提出中国社会结构特征“断裂化”。其基本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社会资源继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扩散”转至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的演变,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相互隔绝、差异鲜明的两部分——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尤其目前出现的精英联盟——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的相互结盟更强化了这种趋势,他们之间的利益交换以及共同垄断资源分配,导致了精英集团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对立。“断裂化”实际上表达了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居于上层社会的少数人掌握着社会绝大多数资源,而处于底层的大多数人生活境遇持续下滑。“断裂化”观点虽然仅仅是理论上的预见,并未提供实证的经验论据,但无论是对学界还是社会决策层而言,“断裂化”的社会预见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意义。因为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是缺乏社会张力的,一旦矛盾激化,社会冲突不可避免。

否定的回答是“中产化现代社会”观点。2002年,陆学艺等人提出随着市场化推进,中国社会逐渐分化出十大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但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使社会向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上升流动的机会,其结果必然是社会中间层日益发展壮大,而社会顶层和底层都将缩小,整个社会结构日益趋于以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为主的“椭圆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2.中国当代社会结构是否“定型化”

肯定的回答是李路路提出的“结构化”论点。其主要观点:当代中国社会,社会经济差异已结构化,或者说阶级阶层结构稳定化,而且阶级阶层结构将被延续下去。

否定的回答是“碎片化趋势”分析。2004年李强提出:当前社会出现一些利益集团,但并未导致界线分明的阶级或阶层,当前的社会分化是一种多元的、相互交叉的分化。或者说,传统的几大阶级或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被分化为许许多多的小群体,这些小群体如同一个个的碎片,而这些碎片并未显示出集聚为几大阶级或阶层的迹象。李培林则特别强调了社会观念方面的碎片化倾向,他认为由于社会态度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发展,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并不取决于所谓的阶级阶层地位,这导致了阶级阶层地位与社会意识相脱节,即意识形态的碎片化。

(三)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的现实特征

上述理论观点在论及分化的未来趋势和后果时,表现出诸多的不同,在某些方面甚至还相互对立。理论观点的争议一方面说明现实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当然,由于研究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

比如,就“断裂化”而言,研究者更多地就社会现象来论证其观点,其经验论据并不能足以支撑一个确定的结论;再比如,就“中产化”而言,由于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就有可能对社会结构特征给出“中产化”或“中间阶层”的描述,但如果将调查范围扩大,就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出“中产化”或“中间阶层”的结论。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存在着中产化的基础,可以按某一个单一指标归类出有一定规模的中产人群,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则人数很少,其数量规模可能很难称之为阶级。。况且,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阶级意识的存在,而事实上,即使就城市范围内的“中间阶层”研究显示,当前中间阶层认同呈现出三个特征,即“盲从性、模糊性和片面性”。随着经验资料的增加以及实证研究系统性的不断增强,就会有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和观点。

1.“丁字型”社会结构观点

李强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呈“橄榄型”也不呈“金字塔型”,而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其中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的一横,而丁字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了中国城乡分野的现实:构成“丁字型”结构一横的,是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构成“丁字型”结构一竖的,则更多地是城市的就业者。

李强认为“丁字型”社会结构改革前存在,改革后呈加剧之势。由于下层群体过大,而且下层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或直角式的)连接方式,因而导致社会群体之间甚至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而结构紧张是造成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基础原因。

2.“多层分化形态”观点

李春玲采用了2001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各个维度和各个层面的数据资料分析和对四种理论观点的检验讨论,得出结论:“断裂化”、“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现象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分化中都有所表现,但是,当前社会经济分化的主流态势是多层分化的结构趋势,即在分化形态上表现为多层分化,在分化的趋势特征上表现为结构化。而变化的分层格局是走向中产化社会还是断裂社会,则取决于各阶层、各群体的竞争和妥协结果。

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分化并未导致断裂社会也未形成中产社会。在某些方面,断裂化的趋势在发展着;在另一方面,中产化的趋势逐步增强,这两种分化趋势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使断裂社会不太可能出现,但中产社会在近期内也不太可能形成,目前的多层分化形态很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纬度的分层中以及社会态度和社会流动方面,孙立平的观点得到了验证,即断裂化或两极化倾向都有所发展,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距离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