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7317500000032

第32章 当前房地产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3)

3.2003年下半年—2008年8月对房地产市场的收缩型宏观调控

2003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日趋繁荣,存在市场过热的风险,随之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向收缩型,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逐渐升温。此5年间,调控的重点与方向也逐步改变。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主要从加强信贷业务治理、规范土地市场交易等层面切入。2005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稳定房价,对房地产交易环节进行调节。2006年对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细化,推出了“90/70”等政策。“90/70”政策是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指:新建住宅项目的户型比,套型建筑面积为90平方以下的户型必须占到整个项目的70%以上。2007年开始更加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强抑制投机行为和稳定房价。

这一轮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了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政策不断细化,覆盖面更加广泛,力度更加强烈。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问题的政策议程

爆发于2007年夏天的美国次贷危机,进入2008年后,不断升级、扩散。受外部宏观经济影响,2008年以来,房地产业开始出现低迷倾向,2008年9月以后,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愈加浓厚,需求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低迷将直接拖累国民经济的增长,为此,地方政府与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控措施。

中央明确提出宏观调控重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再次强调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年房地产调控的形态明显属于“两段式”。上半年:宏观调控依然沿袭2007年紧缩式调整,甚至间或还有个别进一步紧缩的政策出台;下半年:宏观调控渐渐转向,政策慢慢放松,而且是“自下而上”式的。从2008年5月份开始,成都、重庆、沈阳、厦门、长沙、西安、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纷起救市,出台稳定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2008年10月22日财政部和央行出台相关措施,拉开了中央稳定和促进楼市发展的序幕,其后又有包括《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内的多项重要措施出台,紧缩型调控越放越松,性质渐变。采取的政策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信贷政策

一方面降低个人房贷的门槛;另一方面,放松“二套房贷政策”。

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依存度很高,信贷政策对住房消费和开发的影响显著。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12月2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放松房贷政策,不仅初步界定了“改善型需求”,而且还规定“对其他贷款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利率等由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按风险合理确定”。

2.税收政策

税收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最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降低交易环节的税负,降低交易成本,刺激需求。由于其是经济手段,相对行政手段而言,对市场的负面作用小,因此近几年被频频使用。

10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主要内容:一是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首次购房证明由住房所在地县(区)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出具;二是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三是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将现行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让免征营业税,改为超过2年(含2年)转让免征营业税;将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不足2年转让的,由按其转让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改为按其转让收入减去购买住房原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政策优惠的重点对象是普通住宅,这会使部分有自住需求者提前放弃观望。2005年“国八条”出台前,二手房交易环节的税负很小,之后营业税、个调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纷纷出台。目前,仅全免了土地增值税,减轻了营业税率和契税,接下来在个调税和营业税方面还有减免的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政部相关文件中提出“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这种适当放松的做法有助于地方政府根据区域楼市和地方财政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更大尺度的税收减免。

3.住房政策

2007年,中国住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以“24号文”为标志,在近十年被忽视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被提到很高的位置。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拯救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即“国十条”,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人民币,首条内容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1月12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今后三年内要新增加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22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将达到9000亿元。其中,对廉租房投资2150亿,棚户区改造投资1015亿元,经济适用房投资6000亿元,综合约9000亿元。通过9000亿元的住房保障投资,政府预计将解决约1300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

从我国房地产问题的调控历史来看,一方面房地产政策议题与宏观经济议题密切相关,国家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间接调控楼市,因此房地产政策议题与宏观经济政策总是相伴而生。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发展,楼市的调控政策也逐渐完善并更加细化,住房政策成为重点议题,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解决弱势人群住房难的问题逐渐成为政策重点。

从金融危机后采取的调控政策来看,议题主要集中在信贷、税收、住房三个方面,其具体针对对象有二:一是针对住房者,二是针对开发商。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多为宏观举措,而地方政府所选取的政策议题则更为具体。地方政府采取的救市针对的对象多为购房者。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地方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实现者。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谋取局部利益而背弃公共利益,从而引发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由此致使公众议程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政策议程,这其间便需要媒体的舆论引导。

第二节我国房地产问题的媒介议程

为客观呈现房地产问题的媒介议程特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晚报》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原因基于,《人民日报》是党报的代表,对主流大报具有极大的规范引导效应;《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专业性的经济报刊,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北京晚报》长期以来,以其平民化、市场化的姿态,成为北京都市报的先锋。

一、内容分析

(一)方法说明

1.时间限定

时间限定于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原因在于,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成型1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随着2008年9月金融风暴乍起,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开始下降,楼市开始呈低迷的走向,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期间,地方政府开始出台相关救市措施,房地产商采取了差价补偿等相关措施振兴楼市,面对下降的房价,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的态度。而到2009年,楼市由“小阳春”转至量价齐升,再次陷入像2007年时的火热期,房价畸高,政策再次收紧。这个时段房市的动荡便是社会转型期房市起伏不定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

2.样本选择

最小分析单位为一“篇”报道,以独立标题为标准,若在一个栏目类标题(或总标题)下,有两则或两则以上内容不同且出现具体不同记者的新闻时,按两则或两则以上计算;有两则或以上内容不同但出具相同记者名字的新闻,根据内容的相关性与否,确定则数。由于《人民日报》相应报道篇幅较少,因此将其报道进行整体考察,而《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京报》在此时间段内报道数量极多,故采取“合成周”的样本。最后《人民日报》共抽取200篇,《21世纪经济报道》243篇,《新京报》200篇。

3.类目建构

报道主题:房地产金融、房地产微观市场、房地产政策、与消费者相关报道、房地产企业相关报道、保障性住房、土地相关及其他。

消息来源:政府部门,普通公民(主要指购房者),商业机构(主要指房地产机构及房地产商、房地产工作人员),经济学家、学者。

表现方式:消息、评论、深度报道、通讯、软文。

报道基调:正面报道(批评/反对)、中性报道(中立/无/不明显)和负面报道(赞成)。

(二)研究分析与发现

1.报道主题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最多的主题为“房地产企业相关”(26.3%),其次为“房地产金融”(25.1%),这两个主题所占比例超过半数,作为财经类专业媒体,对于经济问题的解读是其专注的领域,而对于房地产问题,从其报道内容来看,也大都纳入了经济新闻的报道范畴。其中,对万科、soho中国、万达等房地产企业进行了持续关注,通过企业的行为解读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这是其重要的报道模式,不乏对企业报道软文的存在。另外,“消费者相关报道”主题所占比例在其所有主题中最小,仅为1.2%;关于保障房的关注最少(4.9%),显示其对保障房关注不足,其关于保障房的文章多为深度报道。

《新京报》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报道比例较高(19.5%),其中,“房地产金融”报道占7.5%;“消费者相关”在《新京报》的报道主题中所占比例也为19.5%,是其报道比例较高的主题。通过研究发现,其“消费者相关报道”多为物业、业主纠纷,负面报道较多,这也符合其都市报挖掘吸引眼球的社会新闻的特性。

《人民日报》报道最多的主题是“保障性住房”(27.4%),保障房在当前形势下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安居工程中的最重要一环。相较于《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日报》关于“房地产金融”与“地产企业相关”报道则为所有主题报道中比例较少的,分别为2.1%、7.4%。《人民日报》“消费者”相关主题所占比例为21%,居第二位。与《新京报》的角度不同,《人民日报》此报道主题多为给消费者的信息服务及对房地产市场的讨论。

总体而言,三家报纸对于房地产问题的报道主题各有特点。《人民日报》关注最多的是“保障性住房”(27.4%),关注最少的是“房地产金融”(2.1%);《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最多的为“房地产企业相关”(26.3%),最少的为“消费者相关”(1.2%);《新京报》关注最多的为“房地产企业相关”与“消费者相关”(都为19.5%),最少的为“房地产金融”(7.5%)(如图6-1所示)。

对于“房地产政策”,三家报纸所占比例较均衡,对政策得失的议论所占比例较大。此外,关于“土地相关”、“房地产微观市场”报道三家报纸比例也相当。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个环节,“土地问题”日前也提上媒体报道议程,关于地价与房价的讨论、土地拍卖信息的发布、国家土地政策的颁布都是媒体热炒的噱头。

2.消息来源分析

任何一种话语的形成都是社会权利关系斗争与协商的结果,新闻报道的来源或者说是“发言者”是观察一个话语场的社会权利结构和协商方式的重要渠道。

《人民日报》排在前三位的消息源依次为: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57.9%)、媒体(18.9%)、经济学家及其他学者(10.5%);近6成消息源于政府机构,这与其党报的性质相关,作为中央机关报,势必以政府为主要消息来源。此外,商业机构和普通公民的消息源很少,分别占5.3%与7.4%,没有来自协会组织的消息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源依次为商业机构(46.1%)、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30%)、经济学家及其他学者(14%);所占比例较少的是普通公民与协会组织。

《新京报》的消息源依次为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53.5%)、商业机构(20.5%)、经济学家及其他学者(8.5%)。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两项所占比重超过80%,而其他消息源所占比重均较少,最少的是协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