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上腹部,肚脐的上面,斜挂着一只“肉口袋”,它就是胃。胃是人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食物进入嘴巴后通过食管进入胃;胃只是食物的临时仓库,是消化系统的第二站;食物从胃缓慢地出来后,就到了消化系统的第三站——小肠。
胃的形状有点像一个大茄子,或者说是只茄子状的大口袋。不过,它的形状并不完全固定,会随食物的多少而变化。它扩张时可容纳3000毫升食物,它的“大弯”部位能够坠到肚脐眼以下;极度收缩时胃壁会互相靠在一起,几乎变成一条管子。也就是说,这只口袋像是用橡皮做的,有弹性。
胃这只口袋并不是死板板的,它靠组成这只口袋的平滑肌进行蠕动。你见过蚯蚓的蠕动吗?胃的活动就像那样。胃动来动去,把嘴巴送进来的食物掺和上胃液后又搅拌得很均匀,使它变成像稠粥一样的东西——食糜,然后再一点点地往小肠里输送。
胃这座仓库从装满到完全出清,前后得费4个小时。所以人一天吃3顿饭,正好合适。胃里的食物出清后,它仍然会使劲蠕动,假若不及时给它加料,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信号,这就是胃在提醒它的主人:我饿了,快吃饭吧!
食物在胃里被消化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的食品像米饭、面条、蔬菜等,需要三四个小时;而难以消化的肉类,就需5个小时以上。这就难怪你吃了大肉以后,好长时间也不会感到饿。
在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曾认为胃是个“磨子”。因为古人杀死猎物的时候,往往发现猎物的胃里,吃进的肉块、骨头或者粮食、草料,都变成了一堆糊状物,于是便认为是胃将食物磨成食糜的。一直到18世纪,才有人对这种认识产生了怀疑。
1752年,意大利科学家列莫整天在做着他的实验。这位年已古稀的学者全神关注着鹞的食谱,鹞这种能吞吃小鸟的猛禽有个古怪的习惯:会将吃进去后不消化的东西吐出来。列莫将一块干燥的海绵装进钻有许多小孔的金属容器里,强迫鹞吞进去。当然,过不了多久,鹞就会将金属容器吐了出来。
列莫打开容器,发现海绵潮湿了,比原来重了5倍。他将海绵里的汁水挤到杯子里,用舌头舔和用化学试剂测试,都证明这汁水是酸性的。把肉或骨头放进去,能被溶解掉一些。“嗯,看来食物在胃中的消化,与这种酸性汁水有关。”列莫啧啧嘴说。
又过了100年,化学家才弄清列莫发现的胃中的酸性汁水就是腐蚀性很强的盐酸。胃在蠕动的同时,会分泌出大量的胃液来,胃液的主要成分就是盐酸,尽管胃液中盐酸的浓度只有标准盐酸的千分之五,它仍可算是人体中最酸的液体。胃酸除了能溶解食物外,还能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和促进铁的吸收,它到了小肠后又可促进肠液、胰液的分泌,促进营养吸收。此外,胃酸还能促进酶的生成,胃能消化食物,主要靠的就是酶。
胃酸溶解物质的能力绝不容小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胃肠学专家达维德发现,一位青年精神病患者在几天前吞下的剃须刀片,已经被胃酸腐蚀,一触即碎。他又进行了实验:将普通刀片和不锈钢刀片浸入胃酸中,24小时后,刀片分别失去了12%和8%的重量。
那么,这既能腐蚀钢铁,又能消化生肉的胃酸,为什么不会把胃也消化掉呢?
原来,这是胃粘膜屏障在起保护作用。胃粘膜上经常附着一层弱碱性粘液,它可以中和胃酸,挡住胃酸和胃壁接触。可如果粘液分泌过少,或胃酸分泌过多,或胃壁受到损伤,这时胃本身也会被“消化”,这就是胃溃疡了。
请你注意,胃喜欢比较热的食物。如果吃进去的食物是热的,它蠕动得就起劲;如果是冰冷的,它就懒洋洋地不怎么动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进狗的胃里,6个小时过去了,青蛙化为乌有;又把一只同样活蹦乱跳的青蛙放进狗的胃里,然后用凉水灌洗狗胃,将狗胃的温度降低到10℃左右,过6个小时把青蛙取出来,它竟蹦跳着逃之夭夭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胃的收缩、胃液的分泌均与温度大有关系。胃受冷后不但蠕动慢了,胃液的分泌也会大为减少。所以我们应注意不要让胃部着凉,也不要吃过多冷的食物,更不要大量吃冷饮,那样对胃不利,对消化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