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电视剧
(1)《咖啡间疯云》(中国)
烂片。
我看了第一集就坚决地抛弃了,有个牛人说过一句话:“我不需要吃完整个苹果,才知道这苹果已经烂透了。”
这电视剧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苹果,浪费钱、浪费人工、浪费时间,还浪费咖啡。
(2)《咖啡王子一号店》(韩国)
店员全用花样美男,这倒真可以作为咖啡馆一大特色,只不过咖啡馆招人日益艰难,人员流动率还挺高,要保持这个特色有点难。
我比较“崇拜”里面的汉杰,连自己喜欢男人还是女人都分不清楚,笨得跟猪一样,和恩灿都贴身拥抱好几次了,难道还感受不到恩灿的女性特征吗?
6.动画片
《法式炒咖啡》(法国)
绝对有意思!
本片虽然只有短短的8分钟,但讲起故事来却是起承转合样样不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还抖了个包袱,讲了一个好故事的同时,又把绅士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
不过话说回来,绅士的沟通风格很不可取:没有钱付账可以说嘛,看看怎么和咖啡馆协商,比如说,向咖啡馆借用下电话,让朋友过来把账结了,实在不行把身上那件看起来很高级的西装押在这里,回家取钱去……有什么事情不能通过协商去解决,非要在咖啡馆呆了一天又一天,直到账单越来越长……
话说这位大佬还真是个有毅力的人,为了面子这么不值钱的东西,能够坚持不洗澡不刷牙若干天,也不怕身上长虱子——即使这样,他最后就保住面子了吗?一个蓬头垢面嗓子里永远憋着一口痰的乞丐轻松地帮他把账结了,这岂不是更讽刺更丢人?
少数问题,可以交给时间去解决,但是多数问题靠拖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积极地想办法,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法国电影就是这样,又小又温馨又浪漫,说的往往是上不得台面的事,却通过有张力的情节、饱满细腻的情感让人时而心里一紧,时而心头一宽,看完之后,我们的内心一下子柔软了很多。
三、北京那些有意思的咖啡馆
1.很多人的咖啡馆:很多人,很多梦想
每次说起这家咖啡馆,就会想起我师兄对我的告诫:
“有10条船在大海里航行,5条一个人做决定,另外5条讲民主,讲民主的那5条可能3条能活,一人决策的那5条可能只有1条活得下来,但这1条一定是跑得最快的。所以,小公司独裁就可以了。”
在我自己的咖啡馆里,我独了,做决策时很爽,遇到困难时很累。
所以独裁和民主都只是一种方式,不一定好,不一定坏,看具体情况而定。
独裁的坏处教科书上已经说了很多了,民主的坏处就是做决策相当、相当的费劲,而且多数人投票做的决定未必正确,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作为少数人,应该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公司被投票投死,还是愤而离去?我们始终不是有能力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
“很多人的咖啡馆”有130多个股东(当然,还没有打破星巴克最初创业时的纪录——200多个股东),由蚊二妞最初在豆瓣上发帖号召起来,“良好和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对民主议事规则的尊重+彼此信任、对人宽容=很多人的咖啡馆”。我很难想象每一个决定都曾经冲破过多少阻力,而发起人在协调、统一各方面意见时又要付出多少努力。
然而,作为微创业的一个实践,我仍然要为他们叫好,这毕竟承载了130多个人的梦想和勇气。
我见过太多的人,始终梦想着开咖啡馆,始终没有行动。我觉得在实现梦想的果敢以及努力做事的务实精神上,这130多个股东和霍华德·舒尔茨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将收获很多,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梦想最终有没有实现,早就不重要了。
所以,无论很多人的咖啡馆最终是蓬勃发展,还是破败倒闭,我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2.车库咖啡:咖啡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开咖啡馆的同学中总有人在紧张细节:
“水单设计得够不够漂亮?
饮品够不够好喝?
沙发够不够舒服?
环境够不够幽雅?
……”
突然有家咖啡馆跳出来:“你们所说的这些全部不重要,看我的。”
它环境粗糙,饮品不多,服务还是自助式……每次看到头顶那个简陋的吊顶和墙上那堆乱成一团的电线,我就要昏倒。
但是,客人就有那么多,媒体就有那么重视。
这就是车库咖啡,以它的独特挑战了传统咖啡馆的经营模式。
车库的独特价值不再是饮品、服务、环境,而是它投资人云集的资源背景、是创业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以及浓浓的创业氛围,确切地说,它不是咖啡馆,而是创业者之家。
咖啡馆应该怎么经营,大家确实可以好好探讨一下。服务上的创新已经很难,现在这个社会,谁家的服务都差不到哪儿去,至于饮品,客人来咖啡馆就不见得是为了这杯东西而来,所以等着客人上门的模式已经过时,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增加和客人之间的黏合度,这很值得思考。
当然,车库也并非完美的,我觉得它方向正确,细节完败,每次看到难看的沙发,乱糟糟的电线团,永远做不好吃的套餐,我都很无语。
3.半朵晴天:保持初心,不被世界改变
看到半朵晴天的老板,会想起很久以前的自己——把咖啡馆布置得很文艺,所有的客人都不是客人,而是朋友,最后,不好意思谈钱。
只不过岁月是把杀猪刀,改变容貌是小事,最可怕的是它也在一刀一刀地雕刻我们的内心。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很不幸,我属于后者,在漫长的咖啡馆生涯中,渐渐地成为一个和之前的自己大相迥异的人,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是这个样子——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既有生活带来的经验、理性和成熟的心态,也有在做事过程中承受的伤害。百炼成钢,谁说炼成的钢有百分百的精纯度?各种人各种能量,谁能确保我们接触的都是好人、收到的都是正能量?那些排泄不掉的负能量如同毒素一样停留在体内。
在学习识别人心险恶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在提防别人对我们使小手段占小便宜的时候,我们的玻璃心也曾碎了又碎——人怎么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当我看到半朵晴天的老板时,我很欣赏一个人能保持一颗“初心”。
生意场从来都是复杂的,员工从来都是不省心的,咖啡馆的工作从来都是琐碎的,我觉得她的内心倒是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么久了,依然努力让咖啡馆变得好一些、更好一些,整理产品、培训员工、市场推广、客户服务、英语沙龙……一个人操心着所有事,却不亦乐乎。
我还蛮喜欢每次去半朵晴天听老板各种碎碎念:最近有什么新动作呀,工作中遇到什么郁闷的事呀,对某件事有新想法了呀……一个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在为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似乎浑身都发着光。谁说衡量工作价值的标准一定是金钱?
也许她不会改变世界,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也未必能改变她。
跋
在自己开店之前,我一直很憧憬咖啡馆的生活,因为觉得很浪漫。我向往咖啡的一切文化,以为咖啡是一种高贵的饮品,有情趣的人才会欣赏。
弹指一挥间,整整6年过去了。
在这6年间,我见识了诸多高尚或者卑劣的合作者、众位老谋深算或者初出茅庐的商人、形形色色浪漫或者实际的客人,我经历了达成合作的欣喜、追讨尾款的痛苦、被客人赞美认同的兴奋、交不上房租的焦虑……
我发现,人,即使再高雅高贵并且高尚,其生活也不过是吃吃喝喝骂骂咧咧;咖啡馆,就是一门生意,它才不显示一个人多有档次呢,卖咖啡和卖大米、卖猪肉并无不同;而咖啡,仅仅是一种饮品,和茶、酒、汽水、牛奶、果汁……没有本质的区别。它既不高贵,也不神秘,更不小资,它所有的气质,都是人们赋予它的——当埃塞俄比亚的穷苦农民用最古老的方法煮着亲手种、亲手摘的咖啡时,心里盘算的是今年收成有多少,够不够全家人一年的开支,有谁还会用“浪漫”来形容他们?
我很感谢咖啡,也感谢人们赋予它那些其实八竿子打不着的文化含义——如果不是对咖啡曾经有过这样的误解,我才不会如同飞蛾扑火般地去付出和坚持呢,而莫名其妙和咖啡卷在一起的6载岁月所浓缩的痛苦和喜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之前人生的总和——个中滋味未尝不比咖啡丰富。
我因为误会而爱上咖啡,因为了解而更爱咖啡。
只是,我不再追逐那些花里胡哨但又显示了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的咖啡饮料,也不再拿腔捏调摆出一副很酷的样子来喝咖啡。我越来越钟情于单品咖啡,什么都不加,就要它质朴的样子,因为优质的咖啡豆本身已经蕴藏了无限丰富的内涵。
只是,我不再说起咖啡就激动,也不再见人就宣传咖啡对健康其实利多弊少,我越来越愿意和真正喜欢咖啡的人在一起探讨有关咖啡的一切。
对于咖啡,我已经很少有激情了,但是因为岁月而沉淀下来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写完这本书,我回顾了之前的6年,我发现,整整6年的悲欢离合都和咖啡有关系,咖啡再也不能从我生命中剥离了。
仅以此书作为6年咖啡生涯的谢幕吧,我已经用我习惯的语言,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咖啡的一切表述出来了,也许并不完美,但我已尽力。无论是关于过去6年,还是这本书,我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