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章部分内容参考:Ellen Schultz. A Warm Tip From Warren Buffett: It‘s Time to Buy FREDDIE MACS[EB/OL].1988-12-19.
公司背景
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简称房地美(Freddie Mac),由美国国会成立于1970年,是美国第二大政府赞助企业,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Fannie Mae)。这两家公司共同负责建立美国房地产贷款的二级市场,主要业务为从银行购买住房按揭贷款,为这些贷款做担保,将其打包成证券资产,然后转卖给其他投资者,以盘活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1970—1987年,美国传统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3%,而且没有一年低于5.5%。更美妙的是,这个行业缺乏竞争性,房利美是房地美仅有的最大竞争者,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房地美转卖手中的抵押贷款,而房利美主要持有抵押贷款。房利美和房地美共同占有90%的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局面。
到1988年,只有33%的传统住房抵押贷款被证券化,未来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银行等贷款机构也有非常大的动力去进行贷款证券化,以提高流动性。
巴菲特策略
在巴菲特出手买入房地美公司股票的1988年,房地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3%,股价的市盈率低于8倍。巴菲特认为房地美是一个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低市盈率,有非常好的盈利记录,并且利润注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当年,伯克希尔旗下的非保险子公司(共同储贷)买入了240万股房地美公司股票,总成本为7173万美元,每股约30美元,所占股权比例接近当时的法定上线4%。
相对于房利美,房地美更加优秀。1978—1988年的10年间,房地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是房利美的两倍多。因为房地美只购买最高等级的贷款资产,房地美的贷款坏账率为0.4%,而房利美约为1.1%。
1989年1月3日,房地美的股票变成能够被普通投资者买卖,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之前,房地美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仅限于给其提供种子资金的会员金融机构。
到1991年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房地美股票市值达到3.43亿美元,相对于0.77亿美元的成本,总收益率为345%,年均收益率约为64%。市盈率从1988年的不足8倍增长至1991年的约22倍,市盈率增长约2.7倍。
在1992年,巴菲特用3.4亿美元增持了房地美的股票,持有总成本为4.1亿美元。在2000年,巴菲特全部卖出了房地美的持股,相对于约3亿美元的成本,税前总收益约为30亿,总收益率约10倍。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房地美和房利美处于发展鼎盛时期的2000年,巴菲特全部清仓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股票,成功避开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两房的破产。对此,巴菲特在2001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做了解释:“不是因为政府管制的原因,而是风险因素使我们下定了决心。当我们了解了这个企业后,我们对这个企业的某些方面感到不安。”
房地美为了规避1998年新会计准则可能造成的业绩下滑,进行了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制定不合理的年度增长目标。在2000—2002年,为了平滑业绩更是虚增利润,这些行为为之后的金融风暴埋下了祸根。
巴菲特早在2002年的致股东信中,就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危害提出了警告。他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称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以利率、股指、汇率、股价等人们能够想得到的指标作为标的进行对赌,设计出复杂的交易合约,而这些复杂的交易合约即使专业的会计师也难以看懂并评估风险。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可能会因为交易一方因评级被调降而发生被要求提供质押担保,造成流动性进一步恶化,因而评级被进一步调降,如此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可能会由于一个外部事件,造成连锁反应,风险从一个公司传递到另一个公司,形成系统性风险。
2008年,正如巴菲特所预言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市场萧条引发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连锁反应,形成次级贷款危机。房地美和房利美皆陷入巨额亏损,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股票价格跌到1美元以下,双双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自我剖析:巴菲特致股东信
1988年
1988年我们做出两项重大决定,大笔买进房地美与可口可乐,并且打算要持有这些股票很长一段期间。事实上,当我们发现我们持有兼具杰出企业与杰出经理人的股权时,我们最长的投资期间是永久。我们跟那些急着想要卖出表现不错的股票以实现获利,却顽固地不肯卖出那些绩效差的股份的那群人完全相反。彼得·林奇生动地将这种行为解释为:砍掉花朵来给野草施肥。我们持有房地美的股份比例是法令规定的上限,这部分查理在后面会详加为各位说明。因为他们是通过共同储贷——我们一家非保险的子公司——进行投资,所以在我们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当中,这些持股将以成本而非市价列示。
1991年
写作的人都知道,要让读者了解其意思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个例子,不过希望我现在举的例子不会过于极端。回顾1988年,当时我们决定以3.5亿到4亿美元买进3000万股(经过事后的分割调整)的房地美股份。我们之前曾经拥有过这家公司的股份,也对其所处的产业相当了解,也很清楚大卫·麦克斯韦尔也就是房地美的总裁,有能力处理他所接下的一堆问题,同时进一步将公司建立成为一个金融巨擘。一切可说是前景看好,为此我还特地到华盛顿拜访大卫,确认他对于我们持有该公司一大部分的股权不会感到任何的不愉快。
只不过当我们开始买进不到700万股时,该公司股价就开始上涨。失望之余,我立刻停止买进(事后回想还好我没有在买进可口可乐时犯下相同的错误),更有甚者,我觉得区区700万股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之后又把持有的700万股全部卖掉。
我期盼对于我这样不具职业水准的投资行为,可以给各位一个稍微合理一点的解释。不过我实在是编不出来,不过我倒是可以跟各位报告因为本人的这项错误,大概使得伯克希尔在1991年少赚了14亿美元。
2000年
在2000年,我们几乎将所有房地美与房利美的持股全部卖出,同时利用15%的资金买进几家中型的公司以及一些高收益的债券(少部分,并不属于垃圾债券等级),另外加码一些优先顺位的抵押证券。目前,我们的投资组合并没有太大的潜在利益,虽然对于这样的投资组合我们感到满意,但却没有什么可以令人期待的地方。
2002年
对于衍生性金融商品以及其他附带的交易,查理跟我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认为不论是对参与交易的双方或者是整个经济体系而言,它们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
在丢出这个爆炸性的看法后,请容我稍后详加说明。现在,让我先稍微解释一下衍生性金融商品。虽然这类的解释相当空泛,因为这个名词代表着相当广泛的金融交易。基本上,这类交易工具会使得财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易手,其金额决定于某个或数个关键指针,包含利率、股价或汇率等。举例来说,假设你做多或放空S&P500指数期权,那么你等于已经参与一项非常简单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你的赚赔取决于指数的变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期间长短不一而足(有时甚至可能超过20年以上),其价值的变化则系于许多变量。
除非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有质押担保或是附带保证,否则其最终的价值还必须取决于交易双方的履约能力。虽然在交易正式结算之前,交易双方都会随时在各自的损益表上记录盈亏——且其金额通常都相当庞大——即便实际上还没有任何一块钱进行移转。
只要是人想得到的(或者有时应该说是疯狂的人),都可以被列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标的。举例来说,当初在安然,就有新闻及宽频衍生性金融商品,虽然要在许多年后才会结算,但此类交易还是可以入到公司的账上。或比如说你想要签一个契约,赌内布拉斯加州2020年双胞胎出生的数目,没有问题,只要你肯出价,保证找得到人肯跟你对赌。
当初我们在买下通用再保险时,该公司有一家附属的通用再保证券,这是一家衍生性金融商品经纪商,查理跟我认为它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所以并不想保留这个部门,于是我们试图将这个部门出售,但并没有成功,最后只好将它慢慢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