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7376100000014

第14章 革命摇篮——中法学校

大革命时期,在重庆有一所由我党直接领导的著名革命学校——中法大学四川分校。这所学校是我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于1925年亲手创建的。

学校校址设在大溪沟。那时的大溪沟还是城外的一条偏僻小街,只有少数几家店铺,街背后是一片坡土和水田,附近有一些零星民房。学校租赁了一个院子,包括一幢两层西式楼房和一些穿逗平房作校舍,现在的大溪沟派出所便是当时的校办公室。学校开办费3000大洋,全部由吴玉章同志提供。其中,1,000元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长廖仲恺送给他回四川的旅费;另外,他把自己在川江轮船公司的股票抵押换得了2000元。

学校的教职员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也有少数进步人士。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当时江北中学、合川联中和渝女师等校因闹学潮被开除的进步学生,共200多人。这也是重庆第一个男女合校的学校。以后,各地进步青年闻风而至,学生最多时达到近千人。

学校除开设一般课程外,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学习马列主义,并选用了蔡和森的著作《社会发展史》和瞿秋白翻译的《共产主义ABC》等书籍作教材……

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学生们积极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积极开展了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积极参加了策应北伐战争的活动……同时,开办了工人夜校,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大革命洪流中,中法学校不愧是重庆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

1927年3月31日,在蒋介石的指使下,重庆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三一”惨案,中法学校也被捣毁,许多师生受到“通缉”,学校被迫解体。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党通过中法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有的在敌人刑场上慷慨就义;有的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还有一些学生,如任白戈、范长江、陈同生等,他们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转战全国,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罗瑞卿不是中法学校的正式学生,但1926年下年,他从南充到重庆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积极参加了学校的活动;接着,又从这里考进武汉军校,踏上新的革命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