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共和国长子
7379700000004

第4章 建设石化是国家战略

中国的疆土,幅员辽阔,到底选择在什么地方建设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石油炼制厂?

中央高层在深思。专家权威在论辩。

鉴于甘肃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全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和当时国家的战略形势,党中央决定:把甘肃省确定为国家新的工业基地之一,将甘肃列为“一五”计划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在甘肃以兰州为中心兴建石油炼制厂、氮肥厂和合成橡胶厂。

据中央档案馆资料显示:重工业部于1954年3月10日在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并中央和毛主席的报告中称,“建设兰州人造合成橡胶厂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国国防工业及其制造业的发展之所需要,同时也为了经过这个人造橡胶厂的建立,来培养与训练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干部,作为进一步发展人造橡胶工业的基础”;建设兰州橡胶厂的目的还在于“飞机的轮胎,航空、汽车、拖拉机及石油工业上做输油管之用”。

从这个文件可以看出,中央的部署是非常详细和周密的。

于是,一支由交通运输、地质工程、气象水文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勘察队,整装出发,剑指甘肃。他们开始在甘肃境内翻山越岭,提质取样。勘察队员们从湟水河谷湟惠渠水源地黑嘴子起,一直走到榆中盆地;从河口沿庄浪河谷而上,越乌鞘岭穿河西走廊至酒泉、玉门进行大面积勘探,他们在甘肃如此荒凉、广袤的山川中探寻着。勘察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调查了甘肃14个区县,对10多个预选厂址的气象水文、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等进行着详尽的勘测和反复的比较。

1953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亲自率领中央有关部局领导和苏联专家来兰,对建厂筹备处提供的各种资料反复研究,进行现场考察比较,并最终选定:炼油厂建设在兰州西固瞿家营;氮肥厂、合成橡胶厂建设在西固钟家河。

1954年春天,中央正式批准了这一建厂方案。

后来,在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万欣时,他提供了一张已经发黄的照片,并详细地介绍了兰炼和兰化遴选厂址的艰辛,从照片上停放着的破旧面包车及身后的背景也能够读出勘测队员们的辛劳。他说:“我国第一座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炼油厂的选址和化工厂的选址,是按照大工业化科学建厂原则的首次实践。”

其实,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三个厂子一下子都建在甘肃省兰州市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当时的国际形势,用中央领导的话说,是“背靠软沙发”(指苏联),这是在兰州建厂的大背景。

兰州西固旁依黄河,地势开阔,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用水方便;兰州位于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西距玉门油田800公里,东出600公里便可达中国中、东部地区的石油消费市场,运输方便。同时,兰州至宝鸡的铁路已经建成运营,兰新线正在向西加速延伸,与玉门油田接轨指日可待,届时,油田、炼厂、市场以铁路运营之势连通即将成型。

兰州是当时甘肃唯一的大城市,既可以节约企业建设中的公共投入,也可以得到城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支持。

3个厂放在一起,可以建设一个比较大的工业区,节约投资,在技术设计和建设速度上可以互相补充;同时,可以和水厂、电厂相配套。

兰炼的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干气可以补充兰化的原料需求……

后来,在谈到这3个厂的选址时,李富春高兴地说:“中央考虑在甘肃建设是周到的。”

是啊,即便在5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当时的这一决策也是合理和正确的。

据中央档案馆文件显示,国家重工业部、国家燃料部分别于1954年2月11日、2月17日和3月10日给国家计委和主席呈请批示的兰州氮肥厂、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合成橡胶厂的计划任务书,国家计委于3月16日和17日几乎同时批准。

速度之快,堪称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