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我看电商
7380900000015

第15章 京东口水战

当你在评估自己实施价格战产生的效应时,千万不要仅仅看到它吸引购买,提高订单量,还要看清楚其副作用或者反作用,看一下你的促销满足率有多高,那些没有买到的用户今后几个月表现出什么样的流失率,这是每个电商经营者应当予以正视的。

任何人想了解中国电商行业,一定不能不提到京东。

这家从3C数码起家的互联网企业,拥有500亿元销售额和仅次于淘宝的市场地位,很大程度上成为买卖式B2C模式的代表。

据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商城自2004年创立至今共完成了四轮融资:

2007年8月,京东商城获得今日资本首轮1000万美元融资;

2009年,京东商城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私人公司共21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1年4月1日,京东商城获得由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1.5亿美元C1轮融资;

2012年11月13日,京东商城再度获得由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领投,老虎基金跟投的4亿美元D轮融资。

对于京东创始人老刘,我很佩服他那份敢作敢为的魄力。2012年“西红柿门”事发以后他在网络零售大会上坦然承认,更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富有性情的汉子。

当然京东也以它持续多年的亏损,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令业界多有议论。

在零售商品类别里,3C数码是个超级大品类,有人估计国内每年的个人消费额近二万亿。这个类目的特点是:单价高、品牌高度集中、商品高度标准化,我称之为三高特征。因为这个三高的特点,京东从3C数码入手,能够用价格优惠很快赢得大量的用户并取得较大的交易额。

国内网民的消费热点,从淘宝的成交趋势看,过往十年下来有这么三个阶段:

早期,2003~2005年刚开始时,上网的人不多,用户消费顾虑较大,物流等配送设施还不够健全,这时候上网买手机充值卡,游戏点卡的比例特别高,同时假货盛行,很多用户是知假买假,试错成本不高,可以算是浅层触电。

大约从2006~2007年开始,在网上购买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的比重迅速增加,因为单价高,网上价格便宜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这时期淘宝上卖的数码商品水货占很大比重。那时天猫还未出现,正好就是京东最开始发力并形成市场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中层触电。

直至天猫出现,淘品牌形成气候,近几年更多看到的是用户在服装、鞋包、家居这些非标品类目中的购买热潮,这可以说到了深层触电阶段,用户大量的在网上产生冲动性消费。

就京东商城而言,3C数码是重量级的商品类别,销售正品行货,价格比线下实体零售店优惠,这是它最主要的武器。它在几年之内,后来者居上,规模和影响力超过了当当、亚马逊中国,占据买卖式B2C行业的近半壁江山。

然而规模庞大的3C数码是类目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商品类别,这就必然会碰到价格红海,对手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淘宝上为数众多的水货卖家,水货因为关税的关系,价格一定低于国内行货。在网络规范尚不完整的环境下,水货销售的冲击力不可低估;

二是国美、苏宁等线下实体零售,他们采购量大,与供应商的关系基础牢固,售前售后的服务较之线上也更专业;

三是其他同类电商,例如新蛋网等等。

作为新兴的电商企业,京东一路高举低价大旗,这就导致它多年的经营入不敷出,完全依靠资本市场输血。我并不了解京东运营的具体数字,猜测过去,京东在3C数码方面大概有5%~6%的毛利率,而市场营销、仓储、配送、公司运营各方面成本加起来,应当在10%~12%之间,这就意味着,京东如果在3C数码上有二百多亿的年销售,它一年就很可能有十亿以上的净亏损。

除了用市场规模的扩展去说服投资人一轮一轮往里投钱以外,京东近几年在经营上做了两个调整。

一是类目的横向拓展,试图从3C数码走向泛百货化。

京东加速把触角延伸向化妆品、家居、日用百货,甚至珠宝、葡萄酒、图书诸多类别,构建其买卖式综合网上商城版图。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现有客户共享,现有仓储库房更高的使用率,京东自建的配送队伍可以满足新商品类目的快递要求。因为京东的消费者大多是从购买3C数码或者家电开始的,属于高单价消费,具有较强的关联销售推动能力,这就好比你可以用卡车拉动轿车,但反过来就不可行。在京东你可以让已经购买了700元的用户再花150元买百货,但是在例如当当,你要让一个花了80元买图书的人再花120元买百货则会困难得多,这是消费心理学的范畴。

在我看来,京东的地位从3C数码向百货延伸的核心考虑,是希望以此来寻找它的盈亏平衡点,这是一个聪明的发展战略。我们都知道百货的毛利要大大高于数码,以京东现在的售价推算,其各个百货类别的平均毛利大约在12%~15%之间,虽然说百货的单价低于数码,可能导致配送费用占比的上升,但京东3C数码的影响力带给它的用户流量,使得其百货销售的营销费用远低于竞争对手,这样看来,它的百货运营成本能够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上。

我们可以算一道简单的算数,假如京东百货销售占比达到50%,其毛利率为14%,那么数码百货相加,公司的商品毛利率就是10%(数码6%-50%+百货14%-50%=10%),这就大大改善了其低毛利率,连年亏损的困局,何况百货类商品今后毛利率提升的空间远远大于数码。

这是一步好棋。

京东发展的另一个举措,是宣布开设平台,邀请卖家入驻,通过销售扣点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交易额,并收取交易佣金。

以销售扣点的方式进行网络平台经营,最早始于我在创建淘宝商城即天猫时构建的模式。这在线下零售已经实施多年,众多国内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电脑城、服装城都这样经营,线上零售由于客流成本很高,平台模式可以实现轻公司(即企业没有在有形固定资产方面有太多投资)的发展,而且销售扣点是以结果付费,对商家更为公平合理,所以这个模式在淘宝商城推出之后,很快成为行业标准。

除了京东以外,当当、苏宁易购,甚至中粮我买网,都纷起仿效。其中的操作大同小异,招商,请第三方卖家入驻平台,平台提供方收取固定的进场费或称技术服务费,另外再依据不同的商品类别收取交易提成,以百分比的形式,0.5%~10%不等,费率最低的是充值卡,费率最高的则是服装、家居用品、珠宝。京东因为有自己比较完善的仓储配送体系,所以它的平台招商还进一步分为代销售或代销售加配送两种形式,据说京东的开放平台交易量已经占其总成交额的30%,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对于买卖式B2C出身的网商从事平台经营,我一直表示谨慎看好,平台招商固然可以增加额外销售,提高公司收入,但是在零售业态,做买卖式,即把商品采购后再销售给用户,和做平台式,即经营商业房地产,不涉及商品购销,让买卖双方在你这里完成交易,你提供统一收银,统一客服等基本的购物保障,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

在线下,我们看不到两者并重的成功经营案例,沃尔玛也有自己招商引进的店中店,但它只是个补充业态,并不形成主力。电商行业在国外有亚马逊的Fulfilled by Amazon,即亚马逊交易送达的案例,但亚马逊能够这样做的基础是它具有十分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例如人们看到的报道提到亚马逊的随机式货物储存,最优化的拣货路径,出众的云计算等等,这些能力,国内B2C电商们并不具备。

如果要做一个简单划分,电商的平台模式,例如淘宝和天猫,优势在于其前端的销售能力:吸引顾客的页面、动态的展示,活跃的促销,良好的买卖双方互动(旺旺工具等)和为卖家提供得心应手的网店操作系统。

反过来说,买卖式B2C的强势,则在于它的后端运营能力,它涉及商品供应链,从品类构建、商品挑选、价格谈判、进货控制,到库存管理、季节性应对,这里面更多涉及到商品组织和协调的技能,这些能力是平台电商远远不及的。

如果买卖式电商要跨模式经营,试图平台和自营两者通吃,它在网站前端的短板,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京东商城做平台已经有几年时间,许多前端的用户体验远不如淘宝和天猫,商家网店的工具开发和数据对接能力更与淘宝相距甚远。

其实这也是中国零售企业的怪现象,总喜欢做分母的扩展,很少去关注分子的改善,本来如果做百货自营,这么多的商品类别已经给了你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却偏偏要很着急的进入网上商业房地产这个全新的领域。

相比之下,淘宝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涉及商品,专注于把其网站做得更好更吸引用户,显得定力强出一大截。

在日常经营上,价格战则是京东一路高举的大旗。

作为一名零售老兵,我一直强调低价销售和价格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国内电商界,许多时候把这二者混淆了。

低价销售指的是通过提高商品采购实力,通过改善自身经营效率,降低商品的进货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使一件销售120元的商品可以用110元售出,这是在保证零售企业经营不亏损的前提下进行的优化,从而惠及顾客,是可持续的运营策略。而价格战则是一种为战而战的叫板,本来我的售价是100元,现在竞争对手卖出95元,那我就迎战94元,如果对手响应,93元,我则进一步应战,92元……这并不是理性的经营思路,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更多的时候,网上价格战有名无实,表现为有价无货,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声称全品类比对手便宜,如果一检查下来,个别商品调低价格的背后,是众多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样的做法不仅涉及价格欺诈,还会令众多用户觉得上当受骗,离你而去。

很多时候我听到电商公司说,今天我通过10款商品限量负毛利销售,订单一下子提高了20%,这固然不假,可你是否想过这中间的负作用率?

具体来说,如果你平常日均UV访问量是一百万,有一万张订单,今天你的价格战赔本卖了500件负毛利商品,因此多了些订单,但由于你是限量销售,有95%的用户闻风而来,空手失望而去,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从此不再回头。这就是价格战的负面作用。作为零售商,当你组织任何促销活动时,如果不能保证促销期商品数量的基本供给量,那实际上就是在把众多用户往外推,除非你借助类似秒杀这样的工具,大家都知道游戏规则,愿赌服输。

我的一个建议是:当你在评估自己实施价格战产生的效应时,千万不要仅仅看到它吸引购买,提高订单量,还要看清楚其副作用或者反作用,看一下你的促销满足率有多高,那些没有买到的用户今后几个月表现出什么样的流失率,这是每个电商经营者应当予以正视的。

京东的价格战最疯狂的一次,是2012年8月和苏宁易购的叫板,被称为“8.15事件”。当时媒体有很多报道,有记者特意做过统计,在京东宣称全线下调售价的口号下,大约有65%的商品售价不降反升,少数热销商品的负毛利销售,不是缺货,就是页面点击不开,在我看来,那场“8.15”价格战实际上是几家电商公司的口水战。戏演得甚为热闹,演员们(电商公司)都很起劲,观众(网购消费者)冷眼看笑话。倒是淘宝借机搞了一个B2C价格大战金牌榜,场外观战,当了一回裁判,借机成了真正的获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