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交易提成做为天猫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提成的比重是按照类目逐一确定的,不同商品类目的佣金比重不等,这是电商行业的一个创新,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盖一栋房子,建筑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打地基,做企业也一样。
但地基怎么打,做企业就比盖房子要复杂得多了,因为并没有一定之规。
这个地基的出发点是:本企业将来靠什么赢利?
淘宝是靠高举免费大旗战胜对手,占据市场统领地位的,作为平台经营者,免费是早期经营吸引用户的有效手段,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许多环节在经营上出现问题,例如:免交易费模式下不良商家的自我炒作(卖家是没有成本的),竞相重复陈列商品等等。
更重要的是,免费形式下,赢利的来源只能是广告收入。这一点淘宝一直做得很不错,开发了很多工具、途径,例如,直通车、淘客、钻展、硬广,等等。由于商家众多,商品重叠,所以卖家都要争取其商品曝光的销售机会。于是淘宝集市的多种广告位连年上涨,依然供不应求。
平台靠流量收入,固然是一种好的收费模式,简单、有效,但终究是一种很浅层的商务行为。
记得曾有记者这样问我:电子商务(E-commerce),究竟哪个是形容词,哪个是名词?到底是带电子色彩的商务公司(E style commerce),还是带商务色彩的互联网企业(web company with commercial flavor)。在刚刚进入电商行业时,我觉得电子是形容词,实质还应该是商务、零售。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亲身感受到网络世界和线下销售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转而倾向于认为应当是电子为主,商务为辅。这些年的实践下来,如果你现在问我这个问题,那么我的回答是:
这个行业是一个双名词。
在淘宝商城筹备期间,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收费模式。
平台经营方按销售扣点的方式收取佣金。
这在线下零售已经很普遍了。线下的卖场通常有两种收费体系:一是收取租金(就是我们线上说的流量);二是按交易提成,前者分散,后者互相联系更密切,涉及平台经营者对卖场的品类规划、品牌定位、顾客服务等环节。
在线上,我们筹划淘宝商城时,还没有任何企业是以品类交易百分比提成收费的模式。今天看来很简单,但在当时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创。
确定用交易提成作为商城的主要收入来源,目的是为了从一开始就将平台与卖家双方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只有双方成交,平台才有收益。在没有任何外力要求你这么做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的做法,特别是在上线初期交易量不大时,会有很多收入方面的压力。好在淘宝和阿里都不缺资金,可以支撑初始阶段的亏损。
交易提成的比重是按照类目逐一确定的,不同商品类目的佣金比重不等,从最低的手机话费充值的0.1%~0.2%,到数码产品的1%~4%,再到服装、化妆品的5%~6%,据我所知,这套体系至今仍基本沿用。
按不同类别规定不同的佣金百分比有两个考虑:
1.各类目毛利率的空间不同,可能付出的交易费用或者说销售成本按百分比来说也不同。
例如:手机话费充值,商家进货出货价格差可能只有0.5%,而反过来服装类目进价售价差在40%以上很正常。
2.是为日后拉动商家做更多销售提供杠杆,可以通过阶梯式佣金递减,或者目标式佣金锁定的方法来激励合作商家做更大的生意。
在商城上线初期,为了拉动更多的线下品牌企业入驻,我还要求把所有旗舰店的佣金比重在第一年度减半收取。
几年下来,佣金一直是天猫收入的主要构成。由于天猫平台的服装、饰品、化妆品及家居用品的销售比重高于淘宝集市,而这些又都是些佣金提成百分比较高的商品类目,随着天猫交易量的不断上升,佣金收入日益可观。据报道,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12年“双十·一”促销中,天猫销售额132亿,如果按照全网平均3%的佣金计算,仅仅这一天的交易就给平台带来了近4亿人民币的进账。
做电商平台,汇聚大量的买家卖家,协助双方把交易做成做顺做大,这其实就是商业房地产的生意。在顾客营销成本不断上升,平台经营者趋于集中的环境下,我们看到很多平台加大收费比例,甚至一些原来做买卖式自营业务的电商,例如京东、凡客、当当,也都开放其平台招商,一时间平台成为人人喜欢的印钞机。
那么平台收费到底有没有“天花板”?
答案是肯定的。
平台按交易提成收费,或者按流量,按店铺月租收费,外加广告、支付费用等等。对于从事买卖的商家来说,这都是他的经营成本。在平台模式下,商家的成本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自己的,自己的销售人员、办公费用、商品存货等等,如果包邮,还有物流配送;另一部分则是付给平台经营者的,因为他从平台这里获得了顾客,就不用在外面自己开店找用户。
总体上讲,平台收费的“天花板”来自两个因素:
1.该品类的成本痛点(这是我自己杜撰的词汇,英文里有个单词表述更准确一些,叫做pain threshold)。
这就好比我拿一根竹签触你手臂上的皮肤,太轻了,你没感觉,太重了,你就会皮裂流血。所谓的痛点,就是这根竹签刺到你有疼痛感,但到要刺破你皮肤时,你跳起来闪开,或者干脆反击打我一顿的那个度。这个度在不同的商品类目是不同的,就像我上面所说,因为类目的毛利率空间各不相同。
平台经营者要有能力找到你所经营的各个商品类目在消费者、商家和你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顾客可以用较优惠的价格获得其商品,商家可以支撑其各项经营费用的前提下收取平台费用。
例如天猫服装类的平台费用综合起来,把广告、流量、月租、扣点等等都算进去,大约在8%~12%左右,这是服装类商家可以承受得起的。但在主流数码产品方面,如果你的费用加起来超过3%,那就是超过了商家的痛点。对方要么转移阵地,要么提高售价,把成本转嫁给用户,其结果自然导致售价的上扬。
2.可替代性。
如果你收费太高,突破其痛点,商家自然会寻找别的销售平台,这在线下零售很常见。不少原来入驻的商家受不了都市核心区域联营柜台的租金上涨,纷纷缩小面积或转移到低租金的卖场。
线上平台由于“赢者通吃”的特征,导致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流量提供方(搜索的百度、电商的淘宝商城、网游的腾讯)具有超乎寻常的话语权。
具体到入驻平台的众多网络商家们,他们可替代的获取更大流量来源的地方少之又少,几乎就是淘宝一家独占。拍拍不争气,京东不好用,自建网站营销成本更高。
所以在可替代性不强的情况下,哪怕平台的收费率已经触及商家的痛点,商家也只有暂时忍耐,或者把其中一部分不堪承受的成本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这一点在国内线下零售业很常见。由于销售环节太多,租金日益上涨,导致顾客在国内百货专柜买一条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品牌的牛仔裤,价格通常高过在美国百货公司的售价。
这种靠市场统治地位,越过商家的痛点过高收费,导致商家转嫁其成本到消费者身上,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做法。但愿线上电商平台不要重复线下的失策。
因为零售,至少是大众化的零售,说到底,就是通过降低销售环节的成本,让商品得以更广泛更便捷的买卖流通。互联网零售尤其如此。
国内零售业一直有一个很不健康的习惯。就是不断提高作为渠道商的收费比例。在线下有名目繁多的进场费、新品费、促销费、损耗摊提……在线上也出现了各种技术流量费、广告费摊派、图片展示费等。
渠道商们很少考虑通过自身经营效率的提升来控制进而降低成本,而是一味利用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不断转嫁其成本给品牌厂商,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零售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这不符合零售发展的轨迹,对很多生产企业来说,电子商务这个互联网新兴渠道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销售成本的优化,这是一个行业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