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旅游资源调查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旅游资源调查?
答: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其调查内容,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形成直接供旅游资源评价的调查结果,这一过程就称为旅游资源调查,英文为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2.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旅游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其所在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关的。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时,除调查其本身,还应对其所在地背景进行调查,同时还要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查。因此在对旅游资源调查时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旅游资源所在地背景条件的调查
①自然环境的调查。包括调查区概况、地质地貌要素、水文要素、气象气候要素、动植物要素等。②人文环境的调查。包括该地的历史沿革,调查区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制度措施,法制环境和交通、邮电通信、供水、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条件,同时还应调查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③环境质量调查。调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工矿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污染状况和治理程度,以及自然灾害、传染病、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状况。同时也包括空气、水、土壤、岩石等自然要素中的重要物质及元素的本底值,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等。④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主要是深入细致地对旅游资源的属性进行调查。包括对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成因、级别、规模、组合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提供调查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图、照片、录像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与主要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活动、文艺作品等。
(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条件的调查
①旅游要素调查。行、住、食、游、购、娱为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与之相应的交通、饭店、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软硬件,既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旅游吸引物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②客源市场的调查。调查旅游地和周围客源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出游率,依据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进行必要的客源分析,包括形成客源的层面范围和大致数量,产生客源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等。
③邻近资源及区域内资源的相互关系。包括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与互补情况,各要素的组合及协调性,景观的集聚程度等。调查分析邻近资源与区域内资源的相互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以及区域内旅游资源在不同层次旅游区域中的地位。
(3)不同旅游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重点调查
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时,不仅要求对以上三方面做到全面地调查,还应根据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重点调查一些内容:
①已知旅游区及外围的调查。为了充分挖掘已知旅游区的潜力,拓展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有必要重点在已知旅游区及外围地区进行调查,以发现新旅游资源,加强原景区的功能配套,以适应现代旅游的观光、度假、娱乐等多种旅游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分散原景区的客流,改善旅游环境。外围地区旅游资源的发现与开发,有利于扩大旅游区范围,增加旅游环境容量,与原景区一起形成规模大、内涵丰富的统一新景区。
②重点新景区的调查。为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在一些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或有可能发挥其特殊旅游功能的地区确定为重点新景区,并对此进行详细调查。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和保护的重点。具有特殊功能的旅游资源,应注意其除观光以外的其他旅游功能(如:登山、探险、滑雪、狩猎、垂钓、漂流等)的调查,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③交通沿线及枢纽点的调查。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是交通,故摸清交通现状与建设前景十分重要。交通沿线及枢纽点的旅游资源,只要有一定的特色,就能吸引游客,游客也较容易进入。若旅游资源特色强,规模大、结构好,就极易形成近期开发的重点新景区。同时,交通枢纽点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城市,除交通外,其他的基础设施也较好、极易形成旅游接待地甚至旅游中心城镇(市)。
3.简述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中使用的方法繁多,实际运用中较为常见的几种方法如下:
(1)直接询问法
该方法就是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旅游资源的情况,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对旅游资源最为了解的当属旅游地的居民,因而在实地的旅游资源调查过程中常需要向当地的群众进行问询以获取一般途径难以得到的关于旅游资源的详尽信息。可以直接口头询问,也可以分发调查表格进行。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组,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调查方法与统计是密不可分的,在旅游资源调查过程中,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六类资源要进行统计,包括各类旅游资源的数量、规模、分布地点、聚集情况等,这些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将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分析和开发提供依据。
(3)综合考查法
旅游资源的分布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而对旅游资源分布的位置、规模、数量、特色、类型、结构、功能、旅游价值等内容的了解和认识,只有通过对调查区域实地进行综合考查和全面、系统分析才能得到。
(4)遥感法
遥感法,是指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不易调查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旅游资源实地考察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限制,会遇上操作上的困难,如对于分布在人迹罕至、深山老林里的旅游资源,很难去实地勘察。在这种情况下,遥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用遥感技术时,需要对收集到的该地域的多种比例尺、多种类型的遥感图像和与之相配的地形图、地质图进行解译。这种方式不仅能完成对待调查旅游资源的定性和定量的调查,而且还可以发现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大有裨益。
(5)分类对比法
该方法是将旅游资源按其特征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并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调查区的各类旅游资源,其景观美感各异,将调查所得的旅游资源按其形态特征、内在属性、美感吸引性进行分类,并与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加以比较,以得出该地域内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1)定性评价:主要从类型、特征、功能、可进入性、旅游容量、区位条件、客源市场、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2)定量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和开发条件评价。
第6节 旅游资源评价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有何意义?
答:(1)所谓旅游资源评价,就是按照某些标准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等级定位,也就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利用价值。
(2)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意义如下:
①通过旅游资源的评价,认清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因素和外部条件,准确反映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②通过旅游资源的评价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推出拳头产品,在市场上树立名牌产品的旅游形象。
③通过旅游资源的评价发挥区位优势,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筛选旅游资源,设计规划思路,确定旅游项目开发的先后顺序。
2.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旅游资源评价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诸因素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数量、品位、规模等因素,还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客源市场需求、投资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将定性和定量紧密结合起来使用,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3)动态发展的观点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的外部条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运用动态的发展观点看待旅游资源,才能客观预测发展趋势,从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4)客观实际的态度对调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形成、属性、特征、价值等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3.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的质量上,即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只有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游人产生强烈的诱惑力。
其次,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最后,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2)市场距离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首先,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其次,旅游消费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3)交通位置及其通过性
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的人就少。
(4)地区接待能力
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环境承载量可以从容人量去度量。容人量,指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它反映风景名胜区的用地、设施、投资规模,以及景区的旅程、内容、景象、布局等。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应当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资源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开发评价结果表明:紫柏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及所处经济环境较差,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交通和基础设施成了制约旅游风景区旅游资开发的最大瓶颈,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这一状况给予较大程度的改善。
第7节 旅游资源保护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简析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
答: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可从4个方面阐述如下:
(1)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表面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是在人类大力开发下得以保存下来的经亿万年演化的珍贵景观。
(2)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祖先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结晶,古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再重新真正原样恢复。人文旅游资源的实质是文化,破坏人文旅游资源就是破坏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3)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美而奇异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度假、娱乐等旅游活动场所,使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一个地区有了旅游资源才能发展旅游业,从这层意义上说,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保护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旅游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举例说明造成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各种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多超过自然风化的破坏,有的甚至是完全毁灭。按其破坏的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战争破坏
战争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中国北京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历经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100多年建成。它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在1860年园内珍宝被洗劫一空后,又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尽,如今只留几处残垣断壁。
(2)经济与城市建设的破坏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建造了许多与文物古迹不协调的建筑物,破坏了旅游景观与氛围,甚至是直接拆毁破坏旅游资源。城市建设中的“三无”(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乱分地、乱选址、乱建造),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破坏更为严重。
(3)工农业对旅游区的污染
在旅游区若发展带污染性的工业,将对旅游区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空气的污染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腐蚀破坏旅游资源。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无计划的过度伐木、采石、取水对风景区旅游景观的破坏不仅严重,而且其造成的后果常常不可逆转。
(4)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
旅游开发的经济活动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景观,失去旅游资源特色。
(5)旅游活动本身的破坏
①在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游客的进入、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满足游客基本生活需求都会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如游客出行、旅游需求的交通,由机动车、船排出的废气废油污染了大气和水体;满足游客生活必需的食宿条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环境。
②旅游目的地在人文、社会环境方面受到消极影响
大量游客涌入会破坏当地居民宁静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交通拥挤、物价上涨、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旅游者的优越感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和对旅游业的厌恶。由于旅游者带来的文化渗透,还会改变当地的民俗风情,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吸引旅游者涉足的神秘感也逐渐消失。生活习惯被改变,淳朴的民风变成了浓郁的商业气息,民族文化艺术逐渐失去特点。
3.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应采取哪些保护管理对策?
答:应从如下方面进行保护管理:
(1)把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人、资源和环境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庞大的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开发应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出发来考虑问题,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提高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2)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
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适度开发,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其次,要注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周围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气氛环境,保护吸引游客的魅力。
(3)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保护专业知识及人才
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应有专业人才来计划和实施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真正把旅游资源保护落到实处。
(4)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必须落到实处
使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规划能落到实处,解决好管理上的立法和执法问题。
4.风景名胜区中划分出的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防护带,有哪些具体的保护措施与要求?
答:风景名胜区中划分为三个级别的保护区和一个防护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一级绝对保护区指景点界限范围内的区域。要切实保护景点的原貌、风格和环境,不准建任何生活性大型建筑物,即使是观赏型建筑也要精、美、少,以突出景物,突出自然美。
(2)二级保护区指景区界限范围内的区域。区内要保护一切景点和植物,除观赏建筑外,也可适当建设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小型服务设施。
(3)三级环境保护区指景区视线范围内的区域。区内可搞生活设施建筑,但也要保护好视野空间环境,确保景观的完整度。
(4)防护地带为保护景观特色,维护区内生态平衡,在风景区专门辟出大面积区域进行绿化,以保持水土;不兴办污染性的工厂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防止污染;搞好居民点的规划,控制不适宜的建设。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在制定旅游法时,应注意:
第一,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维持和建立在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质量最小化的条件之上。
第二,在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生态规律。
在国家旅游法的指导下,及时修改完善地方的旅游法规;应注意地方法规立法上要因旅游资源环境的地区差别性突出地方特色及可操作性,同时也要维护法制的统一。
第8节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旅游资源规划?
答:旅游资源规划,即是对旅游地的未来发展目标和方案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编排、组合的选择过程。旅游资源规划属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规划,因此,又可称做旅游产业规划。
2.简述旅游资源规划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答:(1)旅游资源规划的形成过程
第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是旅游资源规划的基础。
第二,编制旅游规划大纲。包括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旅游区域性质和方向、旅游区域开发基本设想和原则、功能区划分、保护带的划分、旅游需求和预测、各项专业规划、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的估算和各种规划图等。
第三,选择最优总体规划方案。对比研究各种规划方案,由专家组集体鉴定,选择汇总成最佳规划方案。
第四,审批与修订。国家重点旅游区规划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由当地人民政府实施;省一级旅游区经有关部门审查,上报省、直辖市、自治区审批,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市县级旅游区经市县有关部门审查,上报市县审批,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备案;跨地区的旅游区由有关部门审核,由国家旅游局备案。旅游规划经上级批准,才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当某些因素或情况发生变化,须对旅游规划进行大范围修改或规模、性质、重大项目的改变时,要报请批准单位修订。
(2)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区域背景条件分析。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变革、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及制约因素。
二是旅游资源评价。根据旅游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得出旅游资源的性质、类型、规模、特色、价值、开发条件。
三是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与拓展规划。旅游市场的开发包括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进行规模、数量、客源地、吸引半径的动态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扩大客源地和开拓各种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四是旅游区发展的主题和形象。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区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性质、特色、创意策划和总体构思。确定旅游区开发的主题,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
五是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旅游用地结构组织分为三大类: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旅游媒介物建设用地和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
功能区划分原则要突出景观和功能的特点,一般分为景观观赏区、休闲娱乐区、野外活动区、疗养度假区、服务中心区、专业园区、副食品供应区、自然保护区等功能区。
设计这些功能区间及与外部联系的线路,设计时需考虑游览的组织方式、游览的交通工具选择与需求量、游览时间安排及游览线路安排。
六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医疗保健、商业服务、休、疗养设施等现状评价、层次分布、规模与预测等方面的规划。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包括旅游交通规划、电力能源规划、邮政电信通信规划、给水排水规划、污物处理规划、绿化规划、防洪规划等。
八是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包括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的划分及保护重点。
九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要适应市场需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抓住时机进行推销。开发要有超前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人优我特。
十是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需求预测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在规划时就应考虑所需的旅游服务人员的数量、类型等。
十一是旅游信息网络规划。包括旅游信息网络开发的指导思想、工程规划和开发策略等内容。
十二是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包括分期规划建设项目、旅游投资规划、投资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
十三是旅游管理规划。包括对旅游区投资、开发和经营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和政策、法律的制定,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十四是旅游规划的图件。一般包括旅游资源分布图、交通位置图、开发现状图、总体规划图、用地规划图、保护规划图、绿化规划图、游览线路图、工程管线图、旅游服务设施图、分期规划图和部分详规图等。
3.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原则如下:
(1)独特性原则;(2)美学原则;(3)市场导向原则;(4)保护原则;(5)总和开发原则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在桃花湾旅游规划中,应遵循风景区的地貌形态和活动设施的地域配置来决定空间布局形态这条客观规律,并充分考虑吸引物的自然状态保护。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桃花湾沙滩资源的吸引力,既保护生态状况,又使风景区的吸引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持续有效地利用桃花岛旅游资源,将为整个舟山和华东地区提供良好的旅游度假基地。
第9节 旅游资源管理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手段是什么?
答:管理手段有如下几种:
(1)行政手段。
(2)法律手段。
(3)经济手段
(4)技术手段。
(5)教育手段。
2.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答: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管理。
3.目前通用的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景区等级包括哪些?
答:旅游资源质量等级: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未获得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五级旅游资源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等级:AAAAA、AAAA、AAA、AA、A。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你认为应该如何克服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大众旅游的矛盾?
答: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大众旅游之间的矛盾就是当今旅游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的物质性缩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文物古迹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旅游资源。因此,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就应该十分注意保护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要处理好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大众旅游的矛盾,首先,要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发掘、整理、复原和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好文物的本来面貌。其次,要注意对旅游观光者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保护文物意识。另外,根据中国旅游旺季游人过多的问题,首先,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黄金周进行分开调整,避免黄金周游人过多、过于集中的问题。其次,旅游接待人员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敦煌还可以采用在入窟前先进行模拟导游的方法,在窟外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减少游人在窟内停留的时间,对文物旅游资源可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
第10节 旅游资源审美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旅游资源审美有何意义?
答:意义如下:
(1)摆脱烦恼,愉悦心情
(2)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3)启迪灵感,培养创造力
(4)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5)体现旅游资源魅力,增强保护意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1)历史意境美
(2)结构布局美
(3)文化艺术美
(4)异地风情神秘美
(5)现代景观特色美
第11节 中外旅游资源的精华——世界遗产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答:有如下四种非物质遗产:
(1)古琴
(2)昆曲
(3)木卡姆
(4)长调民歌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地域分布广。
(2)类别齐全。
(3)文化、自然兼容并蓄。
第12节 旅游资源开发展望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答:七大趋势及特点如下:
(1)以游客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生态旅游大放异彩
保护好旅游资源和建设好旅游环境,是21世纪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旅游必须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必须以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大力倡导生态旅游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
尽管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生态旅游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满足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因此,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一种求新、求知和品位高雅,集自然性、环保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高层次旅游。相信在21世纪,生态旅游将会异军突起,成为传播知识、倡导文明、保护环境的主力军。
(2)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逐步过渡
观光旅游,是最基本的旅游活动,是人们萌生旅游动机的第一选择。以休闲度假取代观光旅游或者赋予观光更深含义,是一种时尚,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趋向,也是旅游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表现。因为,比之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更注重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更注重参与性和亲和性,更适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口味。世界著名的旅游区,如墨西哥坎昆、土耳其安塔利亚、印尼巴厘杜阿岛、韩国庆洲波门湖等,都是度假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范例。中国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无疑将成为新世纪休闲度假旅游的样板工程。但是,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突出个性和特色,兼顾中、低档消费需求,走滚动发展之路。
(3)主题公园建设趋向理性和规范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具有产品性、大众性、参与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人造景点,作为新兴的休闲娱乐产业,它是旅游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其建造,必须综合考虑客源市场、交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感知形象、空间集聚和竞争等各方面的因素。世界上不乏成功的主题公园,如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中国深圳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等。但更多的是粗制滥造、盲目效仿、削价竞争的败笔。因此,主题公园的建设,要趋于理性、走向规范,科学论证,精心规划,突出文化内涵,避免重复建设。
(4)探险旅游逐成时尚,太空旅游成为可能
21世纪到太空去旅游,已经成为可能。旅游者将借助新的运输工具,被送往宇宙的其他天体去旅行和生活一段时间,或体验宇航员的太空行走,或登上月球,或漫步在火星。太空旅游,将会成为人们最为向往的旅游活动之一。
(5)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教育科技旅游方兴未艾
工业旅游,是通过参观访问现代化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的企业,以增长知识、汲取现代科技文明营养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工业与旅游的相互协作,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声望和吸引力。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如雷诺、标志、雪铁龙等,每年接待旅游者都在20万人次以上。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上海玉雕厂、北京景泰蓝厂、杭州丝织厂、长沙远大空调城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正在加入旅游行业。
观光农业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生态旅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差异来组合旅游产品,从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满足其各种需求,并使之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享受生态农业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观光农业,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如美国仅东部地区就有观光农场1 500家,法国北部工业区“工人菜园”、“第二住宅”、“旅游农庄”,比比皆是。中国,1998年“华夏城乡游”推出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旅游产品,都是观光农业的例证。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生活的场所,突出了城乡差异和地域文化,迎合了大城市市民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所以必将在21世纪获得快速发展。
教育科技旅游,依托著名的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网络信息和文化设施等,重点针对同行和学生市场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已有类似的旅游项目。借助现代高科技,还可以从网上直销旅游产品、预订和付款、发布电子广告和兴办网上学校等活动,进而改变旅游教育的手段和现状。
(6)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不断推陈出新
会展旅游、商务旅游,都是以公务、商务旅行为主要目的,以差旅型旅游者为主体,主办会议、商品展出同时进行观光游览的旅游形式。据专家估计,目前世界商务旅游人数至少占旅游者总数的1/3,在旅游的客房中商务公干的旅客约占53%。1992年,西班牙成功地举办了巴塞罗那第25届夏季奥运会、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和马德里欧洲文化城等三个重大国际性活动,扭转了旅游业的滑坡。1996年,香港就有700多个国际会议、60多个大型展览交易会,每个交易会吸引海外商旅客人3 000人以上,平均每人消费近2 500港元,效益十分可观。昆明,通过举办99世界园艺博览会,旅游业高速发展,1999年全年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项目投资和经贸总成交额超过150亿元,拉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至3个百分点,世博会成为云南经济起飞的一双翅膀。为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专门修建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上海最大的兼宴请、聚会等多功能的大厅,其气魄与豪华令来宾赞叹不已。会展旅游资源开发,将是21世纪各国和各地旅游业竞争的一个新亮点。
(7)节庆旅游层出不穷
节日庆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举办重大的节庆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消费,而且还将扩大主办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进步。1998年上海旅游节,隆重推出了“玫瑰婚典”这一旅游产品,由380对新人参加的大型集体婚礼,经典浪漫、奇妙不俗,集景观化、规模化、主题化的特色于一身,较之传统婚礼更能体现青年人心灵深处的追求,而且倡导节俭、开拓新风,是社会进步、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类似的“高山婚礼”、“田园婚礼”、“世纪婚礼”、“回归婚礼”,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答:中华恐龙园的成功之处可归纳如下:
(1)在选题上符合国际旅游发展潮流,体现了差别化旅游产品的特色
(2)策划巧妙,设计独具匠心
(3)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为“中华恐龙园”提供了高品位的物质支撑
(4)科学运筹,力出精品
(5)政府扶持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为项目成功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