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澳门
6.2.1 地名、区旗、区徽
1.地名
在葡萄牙语中,澳门被称为“MACAO”,这不是它本来的名字。这个烙着屈辱的名字与葡萄牙人的入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首次进入澳门时,向当地居民询问这个地方的名字,当地土人以为他们问的是妈祖庙,于是回答“A-MA-GE”。从此,葡萄牙人即把澳门称为“MACAO”,这个名字一用就是数百年。
澳门的名称与澳门的地理有关。从凼仔岛眺望澳门半岛,它的左右各有一座山,远远望去像两扇开启的“门”;半岛周围环绕着海水,人称此种地形为“澳”。那么,连在一起,这方土地便被称为“澳门”。澳门半岛貌如一只长形小瓜,伸向西南,妈阁为其尖端,旧时文人以“莲花”、“莲茎”来形容它,故昔日的澳门又有“莲山”、“莲岛”之称。过去,澳门北湾、南湾、西湾环抱海湾,如半边圆镜,故别名中又多见“镜”字。而今日,这优美的旧时风光已成追忆。
2.区旗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其中五星代表统一的中国;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征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绿色代表祖国大地。
3.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中间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周围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葡文“澳门”。其图案的含义与区旗相同。
6.2.2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1.位置
澳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珠江口的西岸,与香港、广州鼎足分立于珠江三角洲的外缘。它北以关闸为界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拱北相连;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距离仅约40海里;南面则濒临浩瀚的南海。澳门东北离日本东京约2 800公里,西南距新加坡2 600公里,东南距菲律宾马尼拉只有1 200公里,位居东南亚航路的中继点,曾经是16、17世纪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
2.地形
澳门过去是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香山县)南端的一个小岛,屹立海中,与今日的离岸岛屿无异。其后,由于西江的泥沙冲积,在澳门与内地之间由于海水对流关系冲积成一道沙堤(莲花茎,今关闸马路),澳门才与内地相连接,成为一个半岛。
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填海拓地,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增大。19世纪时澳门半岛的面积还不超过3平方公里,时至今日已扩展到28.2平方公里,面积约是香港的1/40、新加坡的1/23。澳门半岛与凼仔岛之间已于1974年建成一条长约2 570米的跨海大桥,其东面又于1994年修建成一条长达4 380米的友谊大桥。凼仔岛与路环岛则于1969年填海筑成一条约2 225米长的连贯公路相连。原来隔海相望的半岛与两个离岛已经连成一体。全境南北距离约11.9公里,东西距离约7公里,海岸线长达937.5公里。
在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上有众多山体,山岩性质以花岗岩与火山岩为主。在澳门半岛,平地面积较大,约占80%以上;凼仔岛和路环岛,丘陵面积较多,凼仔占45%,路环则近80%。
3.气候
澳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受海洋和季风影响很大,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热,湿润多雨,全年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约22℃左右,湿度约73%~90%。秋季是全年最好的季节,阳光充足,气候温和而且湿度较低。冬季寒冷,但大部分时间天气晴朗。4月至9月,湿度和温度逐渐升高,这期间雨水较多,而且会有台风。
6.2.3 人口状况、发展简史
1.人口状况
2006年9月30日,澳门居住人口约为50.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8 000人,澳门半岛北区更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澳门人口的流动性相当大,全年人口流动量高达2 500万人次。澳门常住人口中,中国籍居民约占95%,葡萄牙籍约占2%,菲律宾籍约占1%。
澳门的官方语言分别是中文及葡文。澳门以中文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超过97%,而使用葡萄牙语的人口则为0.7%,其余人口使用英语、菲律宾语及其他语言。
2.发展简史
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从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澳门就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后来又划归香山县(今中山市)管辖。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加进了“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此后,葡萄牙一直占领澳门并把澳门划为葡萄牙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对澳门问题的立场: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澳门问题属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解决。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3月26日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的基本政策的具体说明》、《关于过渡时期的安排》两个附件,并于1988年1月15日生效。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葡双方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成功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20日零点,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6.2.4 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澳门是个自由港,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属于微型海岛经济,过去只有鞭炮、火柴、神香等手工业,经济长期以来以博彩业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口加工业带动澳门经济迅速增长,纺织制衣、玩具、电子和人造丝花等工业蓬勃发展。澳门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高速增长,逐渐形成四大产业,分别为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金融保险业和建筑地产业,这四大产业对澳门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澳门受到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经济疲软、本地工资上涨的影响,加上新兴工业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澳门经济转入调整期。回归以来,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呈现回升态势。
旅游博彩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动力之一,其他如酒店、饮食、零售等行业,均对推动澳门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及服务业是澳门最重要的外汇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门旅游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自1992年起,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出口产值。特区政府成立后,旅游业发展步伐更为迅速。
2002年澳门全年本地生产总值约为541亿元(澳门元,下同),增长率为9.5%。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92.5亿元,其中出口额189.3亿元,进口额203.2亿元,贸易逆差约14亿元。
澳门货币被称为帕塔卡,俗称澳币。钞票面额有1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 000元,硬币有1毫、2毫、5毫及1元、5元五种。各种货币可自由出入境,不受任何限制。
澳门与香港之间有快速运输船队,每隔15~30分钟来往一班船,航程大约60分钟。从澳门还可以乘直升飞机到香港,只需20分钟。澳门国际机场自1995年11月建成启用后,每天有大约60班飞机,飞往十多个国家及中国内地十多个城市。
6.2.5 政治与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的规定,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即“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1.政治架构
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行政长官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的行政机关,政府首长是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行政法务司司长、经济财政司司长、保安司司长、社会文化司司长、运输工务司司长、廉政公署廉政专员、审计署审计长、警察总局局长和海关关长为特区政府主要官员。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由行政长官主持。行政会委员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会委员的人数为7~11人,目前共有10名委员。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属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立法会除第一届另有规定外,每届任期为4年。立法会行使基本法第71条规定的职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属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权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2.行政区划
澳门地区行政事务均直接由澳门政府管辖,仅设澳门市政厅和海岛市政厅,分别管理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离岛的市政事务。半岛又分为5个区,亦无区行政管理机关,只是地域上的划分,各区以区内主要教堂命名(它们实际上是原来天主教会的堂区)。
6.2.6 对外事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区域性的非主权实体,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澳门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信、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适当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自回归以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对外事务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中央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允许的身份参加了1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活动,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参加了29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中央政府授权,与9个国家(地区)签署或修改了民航协定;与7个国家(地区)签署了互免签证协定;与葡萄牙签署了法律及司法协助协定,以及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
自1999年12月20日起,共有156项国际公约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后截至200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征询特区意见和特区政府主动提出适用的国际公约共计32项,其中部分国际公约已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适用。
截至2006年3月,有69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入境待遇。
6.2.7 文化传统、民俗风情
澳门居民95%以上是中国人,其中大部分是广东籍人,生活习惯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居民差别不大。不过澳门长期以来华洋杂处,其社会生活习俗免不了也是中西混合型的。
1.服饰
从衣着方面来看,澳门人服装的款式和档次多种多样。老年人的服装讲究面料而式样比较朴实,中年人讲求实用并视场合穿衣,年轻人则花样百出,追逐潮流。
2.饮食
与中西和谐交融的文化背景相配合,澳门的饮食也呈现出五味杂陈、中西混合的特点。澳门的中国菜主要以粤菜为主,此外还有川菜、京菜、沪菜等。澳门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时间长达400多年,最为出名的是风味独特的葡国餐,又可分为正宗葡国餐与澳门葡国餐两种。数百年前,葡萄牙殖民者初到澳门后,渴望吃到家乡菜,这在当时保鲜技术落后的条件下是做不到的。于是厨师巧用替代品,用椰子汁代替新鲜牛奶,用土产香肠代替葡萄牙香肠,结合葡萄牙、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广东菜系烹饪技术中的精华,创制出独特的澳门葡国餐,经过代代相传,如今澳门经营葡国菜的餐馆大多均烹调澳门葡国菜。
3.节日
澳门的节日多种多样,具有中西合璧、华洋交会的特点,无论中西节日都有庆祝活动,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有中国民间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有葡萄牙的节日,如自由日、葡国日、贾梅士日、葡侨日、葡萄牙共和国成立日等;有宗教的复活节、圣诞节、追思节等;有澳门自己的节日——城市日;有世界性节日,如五一节、三八妇女节、六一节;也有中国重大节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除此之外,各行各业(如银行业、屠宰业、饮食业、木工业等)都有行业自己的节日公假。
4.礼仪
澳门的日常礼仪与香港的基本相同,不在此赘述。
5.禁忌
澳门的生活禁忌也与香港基本相同,不在此赘述。
6.2.8 旅游资源、旅游业
澳门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虽然地方不大,没有名山大川,却是个很有魅力的、东西方文化交会的城市。它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不少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以及各具特点的地方美食、五光十色的娱乐和博彩,每年还会举办形形色色的艺术节、龙舟赛等活动,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1.旅游资源
澳门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兼备,华洋杂处,今古并存。众多的旅游点虽然分散各处,不过仍然可以分成澳门半岛中部、半岛南部、半岛东部、半岛北部、凼仔和路环等几个旅游区。
(1)半岛中部旅游区
以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1998年在那里建成了澳门博物馆)和白鸽巢公园为主。大三巴牌坊已经成了澳门的标志。大三巴牌坊其实是圣保罗教堂的前壁,已有300多年历史,1835年一场大火焚毁了教堂,其前壁却逃过一劫、残存至今。大炮台也有300多年历史,以前一直是军事禁区,20多年前才辟为旅游区,澳门气象台于1966年也迁至此。白鸽巢公园在澳门的公园中以占地广、树木繁茂见称。此外,本区还有风格各异的大堂、板樟堂、花王堂、望德堂等古老教堂。
(2)半岛南部旅游区
以妈祖阁和西望洋山(主教山)为主,是澳门风景秀丽的游览区。妈祖阁在西望洋山西麓,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西望洋山有圣母堂,堂后为主教府,故俗称主教山。此外,本区还有澳门最古老的教堂风顺堂、有200多年历史的圣约瑟修道院、澳门海事博物馆、山顶剧院、融和门和高300多米的澳门观光塔。
(3)半岛东部旅游区
主要有东望洋山(松山)及山上的炮台、圣母雪地殿和东望洋灯塔。东望洋灯塔建于公元1865年,塔高13米,分四层,是远东最古老的灯塔。此外,本区还有孙中山纪念馆、澳门文化中心、卢廉若公园、二龙喉公园、南湾花园、何贤公园、宋玉生公园、观音雕像等,葡京酒店和回力游乐场等则是著名的娱乐博彩场所,一年一度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中心看台和赛道也在该区。
(4)半岛北部旅游区
主要旅游点有观音堂(普济禅院)、莲峰庙、关闸、望厦古炮台(已改建成望厦山市政公园)、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等,还有逸园跑狗场、螺丝山公园、海角游云等。观音堂、莲峰庙与妈祖阁并列为澳门“三大古刹”,而且观音堂中有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签订处的遗址。
(5)凼仔旅游区
主要有住宅博物馆、菩提园、小凼山北麓的大型浮雕、赛马场、湖畔公园、海洋世界乐园等。
(6)路环旅游区
旅游景点比凼仔多,如著名的竹湾海滩和黑沙海滩、谭公庙、石排湾公园、黑沙公园、路环山顶公园、路环步行径公园、高尔夫球场、小型赛车场等,还有1998年10月落成于塔石塘山、海拔171米的妈祖(天后)雕像。
1992年澳门一些团体组织评选出新的“澳门八景”:“镜海长虹”(两条跨海大桥)、“妈阁紫烟”(妈阁庙)、“三巴圣迹”(大三巴牌坊)、“普济寻幽”(普济禅院,即观音堂)、“灯塔松涛”(东望洋灯塔)、“卢园探胜”(卢廉若公园)、“龙环葡韵”(凼仔住宅博物馆)、“黑沙踏浪”(路环的黑沙海滩)。
2.旅游业
长期以来,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舒适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中西结合的文化史迹和市井风情,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博彩旅游,人员和货币出入自由、方便快捷的管理制度,以及背靠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等有利条件,使澳门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娱乐。澳门也由此而名扬中外,在亚洲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澳门旅游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面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澳门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澳门人口虽仅有50万,但每年接待逾1 500万旅客,旅游业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澳门特区政府明确制定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巩固了澳门在区域经济中的独特角色。
2006年澳门到内地旅客达2 199万人次,较2005年上升17.6%。访澳旅客最多的三个市场分别依次是内地(1 198万人次)、香港地区(694万人次)和台湾地区(143万人次)。外国游客主要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葡萄牙、美国、泰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2006年澳门同胞访问内地人次达到2 440.86万,同比下降5.15%。
3.博彩业
博彩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进入20世纪,博彩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之一,更为澳门带来“东方蒙地卡罗”的称号。2006年,澳门的博彩业获得558.8亿澳门元(69.85亿美元)的毛收入,相当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同期博彩业收益(82.48亿美元)的85%,缴纳的直接税逾171.98亿澳门元(21.5亿美元)。
截至2006年年底,澳门共有幸运博彩娱乐场24间。除娱乐场博彩外,澳门的博彩活动还包括赛马、赛狗、“白鸽票”彩票和近年兴起的“足球博彩”。
澳门特区政府在2001年宣布开放博彩业,并于2002年年初向三家在不同形式的博彩旅游活动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下发博彩经营准照,推动博彩业迈向多元化,以娱乐度假及会议旅游等不同特色招徕旅客,使博彩娱乐成为一项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特区成立后,治安稳定,博彩业亦实现稳定的增长,至2005年上升至澳门整体产业比重的34.65%。
6.3 台湾
6.3.1 地名
台湾简称“台”,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古时候人们称之为“夷州”或“琉球”。因为台南一带有个叫“台窝湾”的土著民族,后被人们转叫成“大员”、“大湾”、“台员”,以后人们就逐渐把全岛统称为“台湾”了。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6.3.2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1.位置
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和广东两省相望,介于日本和菲律宾之间,太平洋西岸,正居于东亚岛弧的中央位置。台湾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通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水深一般不超过80米,是大陆基础的一部分,在中国及东南亚海疆形势上至为重要,是我国南北海运的走廊,也是亚太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道。
台湾省除台湾本岛外,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澎佳屿、兰屿、火烧岛等86座岛屿,陆地总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约3.58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一大岛。
2.地形
台湾省的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平原占1/3。主要山脉皆为南北走向,海岸山脉(又称台东山脉、台湾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脉五大山脉被誉为“五条巨龙”,其中海岸山脉为全岛主要分水岭。台湾省高度在海拔3 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海拔在3 000米以上的有62座,大都集中在海岸山脉和玉山山脉。它们拦截了东西的水气,形成了丰富的降雨。丰富的降雨带来了繁茂的植被,因此自然景观密集度很高。
台湾省最高的山脉是玉山,主峰海拔3 952米,为我国东部最高的山,也是太平洋西岸诸岛上的第一座高山。岛的西部为平原,由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组成。主要有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台东花莲纵谷平原和宜兰平原等,是台湾主要农业区。山地平原间为丘陵地区。主要丘陵有基隆竹南丘陵、嘉义丘陵、丰原丘陵、恒春丘陵。山间盆地中,面积较大的是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及埔里盆地。
除上述五大山脉外,台湾还是一个多火山、温泉、地震频繁的地区。独立于台湾北端的大屯山群,海拔1 000多米,由几座火山组成,至今还残留有一些火山遗迹和温泉。大屯山顶的火山喷火口深60米,直径360米,雨季积水成湖,被称为“天池”,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温泉多分布在台湾南北各地,同台湾山地的断层分布有密切关系。最著名的温泉,北部有北投、阳明山温泉,南部有关子岭、四重溪温泉等。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和东北部。西部地震次数虽少,但震源浅、人口密集,往往造成较大的灾害。东部和东北部地震次数频繁,但震源深,又多发生在海里,因此造成的灾害较轻。
高山的形成和存在,也造成了很多的河流。河流总共有150多条,其特点是河床坡陡、流量大,瀑布、险滩多,为水力发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一大河是浊水河,长170多公里。
3.气候
我国唯一的“北回归线标”在台湾省嘉义县南面的铁路线附近。因此,台湾的气候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则为两气候型间的过渡气候。温度高、降雨多和季风性是它的三个特点。
温度高:全年平均温度20~25℃。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约27~28℃。2月最冷,平均气温15℃左右。山区与平原地区气温则有很大差异。
降雨多:北部地区全年降雨比较均匀,东北部地区冬雨较多,中部和南部地区夏雨较多。西南平原地区降雨时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季节雨量稀少。北端的基隆港全年有245天降雨,年平均降雨量2 910毫米,素有“雨港”之称。
季风性:冬季多刮东北风,到了夏季就改为吹西南风。台湾多雨的现象,就是在这种季风变化之下形成的。对台湾有影响的季风主要是东北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另外,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6~10月为台风季节,其中7、8、9三个月台风最多。每逢台风侵袭时,就带来暴雨,日降雨量一般在200毫米左右。暴雨造成的洪水,常常夹带大量的巨石,摧毁水坝和房屋,切断公路和铁路交通。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风过境最多的地方,因此受害也最严重。
6.3.3 人口状况、发展简史
1.人口状况
台湾人口约2 300万,汉族人占98%以上。现在的台湾居民多为来自中国大陆各省的移民后裔,其中以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移民为最多,由于族群融合的情形相当普遍,原本承袭自中国的省籍界线在今日的台湾已逐渐消逝。
此外,现今在台湾为数约36万人的原住民,是最早定居在此地的族群。目前可分为:赛夏族、泰雅族、阿美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排湾族、雅美族、曹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12族。
1949年迁徙来台的新移民,籍属各省区,语种复杂,但大体都能以“官话”沟通,在台湾称“国语”,在海外称“华语”。随着教育的普及,“官话”已成为台湾各族群的共通语。台湾方言除高山族土语外,主要是闽南话和客家话两种。闽南话被称为“台湾话”,是客家人居住地区的日常用语。
2.发展简史
台湾的原始氏族文化与祖国大陆的中原文化属同一系统。台湾是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高山族人民和大陆迁去的汉族人民共同开发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从16世纪开始,台湾便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诸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及英、法、日、美对外扩张掠夺的目标。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统治。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由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省建立。
1874年,日本开始进犯台湾。由于台湾人民的反抗和国际舆论的谴责,日本被迫退出。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国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省被日本帝国主义强行霸占,进入了日治时期。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50年的统治。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1945年10月25日,台湾重新回归祖国,这一天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逃到了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6.3.4 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1.资源状况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造就了台湾这一“山海秀结之区,丰衍膏腴之地”。人们为此给予了她“米仓”、“东方糖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美誉。
在台湾,不管是峰峦起伏的高山、风景秀丽的平原,还是茫茫无际的大海,物产都很丰富。这主要表现在农产、林产、水产和矿产四个方面。
(1)农产
这是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水稻、甘蔗和茶叶,在农副产品中名列前三名,也叫“台湾三宝”。水果品种多、质量好,有香蕉、菠萝、柑橘、荔枝、龙眼、椰子、木瓜、枇杷、橄榄、苹果、槟榔、桃子、梨子、柿子等80多个品种。
(2)林产
台湾的森林面积占全岛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树木类型多达4 000多种,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木本植物种数的2/3。木材蓄积量约有2亿立方米。比较名贵的木材有:扁柏、樟树、铁杉、油杉、香杉、峦大杉、台湾杉和黄桧、红桧等。
(3)水产
在台湾四周的浅海中,大约有500多种鱼,常见的有鲷鱼、鲣鱼、鲔鱼、温鱼等,比较名贵的有鳗鱼、鲨鱼等。远洋渔业也较发达。除此,还有珍珠、珊瑚和海盐等特产;台湾有“东南盐库”之称,年产海盐四五十万吨。
(4)矿产
除了石油和铁矿不足外,其他资源都比较丰富,已发现的有110多种。其中金、银、铜、煤、硫磺等已开采。煤的储藏量最丰富,估计有7亿吨左右。金矿也很出名,是我国产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2.经济发展
台湾是中华经济区内经济现代化发展相对较早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台湾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建立起了以轻纺、家电等为核心的支柱产业,成为世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1993~2000年,省内生产总值由58 194亿元(新台币),一路攀升到96 634亿元(新台币),人均省内生产总值12 941美元。台湾已结束工业化阶段,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不足2%,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不足25%,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近74%,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发达社会”的经济特征。台湾货币为“新台币”。
6.3.5 政治与行政区划
1.政治架构
从1986年的所谓“政治革新”起,台湾开始了植入西方式民主政治的过程,到21世纪初,经过10多年的演变,台湾的政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党竞争取代了一党专权,各个层面的公职由选举产生,政党轮替已成为现实。但是西方式民主的仓促移植和台湾政治新体制发展的生涩,也给台湾政治和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弊端,如:普通民众并没有从政治变迁中得到多少实惠、“黑金政治”未见好转、各政党恶斗不断、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有增无减等。特别是岛内的分离主义势力,以“台独”作为政治诉求,不断进行煽动,使分离主义情绪高涨,加剧了族群对立,造成了政治认同的混乱,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纷争持续不断,台湾政坛也因此呈现出乱象丛生的局面。
根据台湾当局所谓“宪法”的规定,所谓“总统”拥有统帅海、陆、空三军、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文武官员、授予荣典、颁布紧急命令、召集“国民大会”等大权。所谓的“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所以所有行政机关皆直接或间接隶属于“行政院”,受其指挥监督。所谓“立法院”为台湾当局的“最高立法机构”,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所谓“监察院”为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其设置取法于我国古代的“御史制度”,其监督功能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国会,但又与西方国家的国会不尽相同。所谓“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之审判,及公务员之惩戒”,有“解释宪法,并有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所谓“考试院”为台湾当局的最高考试机关,管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2.行政区划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设有2个“直辖市”(即台北市、高雄市),5个“省辖市”(即基隆市、台中市、新竹市、台南市、嘉义市),16个“县”(即台北县、台东县、澎湖县、花莲县、屏东县、高雄县、台南县、嘉义县、云林县、南投县、彰化县、台中县、苗栗县、桃园县、宜兰县、新竹县),2个所谓的“福建省政府辖县”(马祖县、金门县)。
6.3.6 对外事务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一直通过大量的金钱注入,在中南美洲、非洲及南太平洋地区维系着20多个所谓的“邦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的穷国和小国,有的还不是联合国会员国),以保证其在国际上有些许活动空间,并企图借此证明台湾的“国际存在”。但是,在中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一个中国的国际框架日益稳固的大背景下,台湾的所谓“邦交国”不断减少已成为必然。
台湾当局开展所谓“对外关系”,其实质在于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最终目的是企图争取国际社会承认“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以谋求“独立政治实体”和“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使海峡两岸的分裂现状合法化,并以此作为与祖国大陆抗衡的筹码,最终达到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目的。
但是,台湾当局的这种“对外关系”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是与两岸关系的矛盾,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13亿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二是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台湾的“外交”都是以金钱买来的,投入越来越大,且成效甚微,因而遭到岛内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三是屡屡在世界上制造麻烦,挑起与祖国大陆的矛盾,破坏地区的安定,遭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反对。这些矛盾必然造成台湾的“对外关系”在国际上四处碰壁。
6.3.7 文化传统、民俗风情
台湾的生活习俗与祖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而且保留着更多的闽粤古风。
1.服饰
台湾同胞以往多着传统的汉服和西装。老年人喜青黑色、香纹衫,妇女爱佩戴金银首饰。现在男装仍多为西装或港衫、西裤,女装多为洋装,也有穿旗袍的。在客家村落里,仍保持有明朝服饰遗风,普通称为“唐装”,客家人俗称为“衫裤”,即男女均着上下装,上面为衫、下身为裤。山地同胞有些仍穿着本民族的服装。
不过,由于社会的变革、欧美的影响,青年人在穿着方面也开始追赶新潮流。部分崇尚时髦的女性,多喜欢穿迷你裙、热裤和露背装,男士在炎热季节则穿着“青年装”。台湾的高山族人,不论男女大都喜欢穿着手织的窄幅麻布裁制的无袖衣衫,长到膝头的叫“鲁靠斯”,短到肚脐的叫“拉当”。高山族人还都喜欢赤足,爱佩戴多彩多姿的头饰、耳饰、手镯、脚环、项链等。
2.饮食
称台湾为“美食岛”,或者说“食在台湾”,都不过分。台湾物产丰富,粮食充裕,菜果极多,禽畜甚众,渔产亦多。因此,台湾民间讲究饮食之风极盛。总体说来,台湾的饮食传统源于闽粤,又受到日本料理的影响,不论蒸、煮、炒、炸,都别具台湾地方风味。台湾的风味小吃特别多,大陆各省有的台湾无不具备,而且还有许多独具台湾乡土特色的小吃。台湾食品中以米制品居多,且以甜为特色。
台湾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讲究菜肴的丰盛,注重菜肴的鲜、嫩、滑、爽。一般人口味喜清淡,爱微甜味道。一般以米为主食,也很喜欢各种面食。爱吃鱼类、海产品、鸡、鸭、猪肉、牛肉、羊肉及各种野味品;蔬菜爱吃黄瓜、西红柿、茄子、菜花、竹笋等;调味品喜用胡椒、花椒、丁香、味精、盐、醋、料酒、酱油等。对国内各种烹调技法烹制的菜肴均能适应,更偏爱煎、干炸、爆炒、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对大陆各种风味的菜肴都很喜欢,对闽菜、粤菜尤甚。爱喝鸡尾酒、葡萄酒、啤酒,饮料喜欢矿泉水、咖啡、橘子汁、果汁等,茶类尤其喜欢乌龙茶。
台湾人吃饭宴客时饭菜极其丰盛,一顿饭可能有20道菜。祝酒是常见的,“干杯”的意思是一饮而尽、杯底朝天。筷子与瓷调羹是台湾人常用的餐具。
3.住房
台湾民间住房属于中国住宅建筑的系统。承传闽南泉州和漳州一带的房屋式样,一般的平房分为一条龙、辘辘把、三合院、四合院、三落大厝、五落大厝等。房屋的造型也很别致,如飞跃的燕尾、古朴的马背造型等,屋脊形成单纯而有力的曲线,别具飘逸美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台湾北部多散居形农村,南部多集居形农村,澎湖村落亦属于集居形,多建于避风之处。在城市中,人们的住房有两种类型,一是“透天楼”,二是“公寓房”。“透天楼”类似于自建私宅,“公寓房”类似于单元房。
4.节日
台湾的节庆活动可分为中华传统节庆、地方民俗庆典与原住民祭典等种类。中华传统节庆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七月半(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半(下元节)、冬至、送灶、除夕等,其中春节、端午节及中秋节为三大主要传统节庆,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
台湾各地由宗教活动或习俗所形成的民俗庆典,有东港王船祭、大甲妈祖祭、台南盐水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炮和澎湖的乞龟等,也极富地方信仰及文化特色。虽然每个节庆的发展历史有所不同,但大多含有祈福、消灾和团圆的寓意,且各项节庆的活动内容五花八门,除了敬神、祭祖仪式之外,大多还加入了抬轿、踩高跷、八家将、车鼓阵、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使得节庆活动相当热闹精彩。
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最知名的活动是燃放“蜂炮”,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的鞭炮,每一个冲天炮的炮芯连结在一起,一炮点燃,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蜂炮”已经成为台湾的一个旅游特色节目。
放天灯是在纸糊的球状灯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因此灯形状像一顶孔明帽,故又称“孔明灯”。相传这一活动在台湾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早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互报平安的信号,现在已成为一种娱乐与祈福的活动。
澎湖元宵节的“乞龟”习俗有趣而神秘。每年元宵节一到,澎湖大小庙宇的供桌上,就会摆放上各种各样的“龟”,民众纷纷前来祭拜。在通过祈祷获得神灵的默许后,“乞龟”人向庙方执事报账、插香,索得所乞之“龟”,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与恩赐。
除了地方节庆外,居于山林海滨的台湾原住民,为祈求农作物和渔猎的丰收,也经常举办各项祭典,如丰年祭、祖灵祭、狩猎祭等,以此来表达虔诚的敬仰。
5.礼仪
台湾人在与熟人或亲密朋友见面时,习惯以握手为礼。初次见面时只须点头打招呼、微微弯腰鞠躬,可表示敬意但不要过分。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时,一般习惯施吻鼻礼(即用自己的鼻子轻轻地擦吻来宾的鼻尖),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台湾人探亲访友总习惯把礼物用红纸包起来送人。登门访问时,喜欢带一样小礼品,例如水果、糖果或点心。递送礼品或其他物品时须用双手奉上。
他们很喜欢数字6,有“六六顺”之说。因为“6”与“禄”同音,又是有钱财、有福气的吉祥表示。
6.禁忌
关于民间忌讳,台湾一般与闽粤地区相同,与大陆大部分地区类似。如到别人家去,不能随便进卧房和厨房,不能站或坐在门坎上,进屋也不能踏着门槛。吃饭时不能说“吃白饭”,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上。吃鸡、鸭、鹅时不能吃头尾、翅膀、脚爪。在渔民家吃饭不能翻碗,吃鱼也不要把鱼翻身。他们忌讳以扇子赠人,因为他们有“送扇无相见”之说。他们忌讳数字4,因其与“死”音近似,所以人们极为反感。他们平时无论干什么都要设法避开“4”,或改说“4”为“两双”。他们忌以手巾送人,因为在台湾手巾是给吊丧者的留念品,意为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有“送巾断根”之意。他们忌讳把刀、剪送人,因其有“一刀两断”之意,送这种物品会让人有一种威胁之感。他们忌讳以雨伞作为礼物送人,因为台湾用的方言中,“伞”与“散”谐音,“雨”与“给”谐音,“雨伞”与“给散”谐音,这样难免引起对方的误解。他们忌以甜果为礼送人,因为逢年过节人们常以甜果祭祖拜神,以甜果赠人容易使对方感到有不祥之兆。他们还忌讳把粽子当做礼品送人。台湾的阿美人十分忌讳打喷嚏,一天之中若碰上有人打喷嚏,他们就会认为遇到了很不吉利的事情。忌讳送茉莉花和梅花给商人,因为“茉莉花”与“没利”谐音,“梅”与“霉”同音。
6.3.8 旅游资源、旅游业
1.旅游资源
(1)旅游城市
1)台北
台北市位于台北盆地中央、淡水河右岸,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为台湾第一大城市。
台北市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除阳明山、北投风景区外,还有本省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台北公园和本省规模最大的木栅动物园。此外,由私人经营的荣星花园规模也相当可观。剑潭、北安、福寿、双溪等公园,也都是游览的好地方。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地方。
2)高雄
高雄位于台湾岛的西南,地处嘉南平原与屏东平原之间,面临台湾海峡南口。高雄市是台湾主要的工业基地和渔业生产中心,海陆空交通发达。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仅次于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高雄是座美丽的城市,全年长夏无冬,一派热带风光。西子湾、旗津、茂林、佛光山、爱河、大世界国际村是高雄市的主要游览区。
3)台中
昔称“东大墩”,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中盆地中央,是台湾省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台湾第三大城市。市内街道整洁幽雅,被称为台湾最整洁的城市,有“宁静之都”的美称。台中市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22℃左右,是台湾最适于居住的城市。市区有中山公园、宝觉寺、孔庙等游览处,为台湾佛教文化中心。台中市的高等院校数量仅次于台北市,素有文化城之称。
台中市的旅游资源以艺术人文为主,如自然科学博物馆、台湾美术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台中民俗公园、丰乐雕塑公园等;欣赏自然风光或享受娱乐游憩,则可到东北郊的大坑风景区一带,当地以亚哥花园、东山乐园最具知名度。
4)台南
台南市旧名“赤崁”,位于台湾西南海岸,嘉南平原南端。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台湾第四大城市。全区地势平坦,地形北阔南尖,曾文、鹿耳门、盐水、二仁四溪流贯其境,形成平原与沼地交错的低缓地带。
台南开发较早,随着移民的到来,台南市街面貌才逐渐形成。“一府、二鹿、三艋岬”的盛景应运而生。台南市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明清时为台湾首府,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文物古迹,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庙”之喻。台南的主要旅游景点有:赤崁楼、孔庙、延平郡王祠、安平老街等。
(2)旅游景观
在台湾的诸多旅游景观中,流传有“台湾八景”一说。从清初到现在,“台湾八景”均有不同说法。现以1953年的“台湾八景”为例,简要介绍如下。
1)玉山积雪
玉山位于南投县境之南端,海拔3 952米,是台湾最高的山峰。山势雄伟,颇具王者之尊。每届寒冬,群峰积雪,洁白如玉。玉山具有三大特点——高、雪和险。玉山有三大奇景——奇峰、云瀑、林涛。玉山面积广袤,达10万多公顷,生态完整,植物随海拔而异,野生动物活跃其中,现已被列为“国家”公园。
2)双潭秋月
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的丛山中,周长30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潭中有一珠仔屿,亦称光华岛。岛北部分面积较大,形似日轮;岛南部分面积较小,形似弯月,故称日月潭。潭周翠峰环抱,林木扶疏,朝霞暮霭,风光秀丽。水平如镜、幽雅宁静。山腰湖畔寺庙楼宇甚多,有文武庙、玄光寺、涵碧楼、慈恩塔、孔雀园等,为台湾著名的旅游避暑佳地。
3)阿里云海
阿里山位于嘉义县东北,为全台湾最佳避暑胜地。阿里山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红桧、扁柏、亚杉、铁杉和姬松被称为著名的“阿里山五木”。山中还有几株生长了3 000多年的红桧,树高50多米,被当地人称为“神木”,可惜近年受损。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是红桧,高48米,有4 100多年的树龄。最稀罕的为“三代木”,树中有树,三代同堂。阿里山有著名的四大景观——云海壮观、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艳红樱花。此外在阿里山还有慈云寺、高山植物园、高山博物馆、姐妹潭等景点。
4)清水断崖
清水断崖位于台湾东部海岸、花莲县城东北、苏(澳)花(莲)公路上、立雾溪口至大清水溪口之间,长21公里,高达700米,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断崖。公路在断崖腰部蜿蜒盘旋。上为摩天峰壁,下为无底陡崖,险峰雄伟,夺人心魄。
5)鲁阁幽峡
大鲁阁峡在花莲县北境立雾溪谷内。自天祥经九曲洞、大断崖、燕子口、长春祠至大鲁阁,长19公里。峡内有清泉溪流、茂林修竹,尤以春日樱花、深秋红叶为胜。春秋佳日,游人如织。
6)大屯春色
大屯火山群位于台北市北郊。其地多硫气孔与温泉。南麓之阳明山是台湾最大的郊野公园。每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花季”。樱花盛开,灿若锦霞,配以梅、桃、李、杏、茶花、杜鹃,万紫千红,如诗如画。
7)安平夕照
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西郊安平镇西南。古堡原为荷兰人侵占台湾期间所筑,后由郑成功收复。我驻守安平大炮台之守军刘永福部曾向来犯之日舰发炮并击中敌舰,此炮现置于城垣之上。南城墙上多百年古榕,气根盘结、古意盎然,象征着华夏民族之坚贞。
8)澎湖渔火
澎湖群岛水域水产资源丰富,为我国主要渔场之一。入夜,岸边及船上灯火闪烁,与夜空繁星交相辉映。核心三岛中之澎湖与白沙二岛之间,白沙与渔翁二岛之间,各有长桥卧波,似两条海上长虹,夜间车灯明灭,益发增添无限情趣。
2.旅游业
因管理制度不同,台湾地区旅游住宿接待分为观光旅馆业、一般旅馆业与民宿三类。截至2005年6月底,台湾地区观光旅馆共计88家,一般旅馆共有3 253家,民宿1 818家。截至2005年6月底,台湾地区具有合法标章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共计910家。截至2005年6月底,台湾地区旅行社共计2 038家(不含分公司),其中综合旅行社84家、甲种旅行社1 831家、乙种旅行社123家,领队16 675人,导游3 945人。到2004年12月31日,可开展接待内地赴台观光业务的旅行社达52家。全年接待内地地区1 347团(19 234人次)进岛观光,较2003年增长50.17%。
2004年进岛旅客共计295.03万人次,较2003年增长31.24%;全年观光外汇总收入达40.53亿美元,占台湾地区生产总值的1.33%。
2004年台湾民众岛内旅游支出为新台币2 478亿元,较2003年增加13.62%,占台湾地区生产总值的2.4%。岛内285处观光游憩区游客共计13 625.7万人次,其中具代表性的100处游憩区游客人数较2003年增长0.12%。
2004年台湾民众出岛旅游总数为778.07万人次,较2003年和2002年分别提高31.36%和6.3%。民众出岛旅游率达20.8%,较2003年增加5.6%。
2006年台湾同胞访问大陆人次达到441.34万,同比增长7.4%。
本章小结
香港的地理位置条件相当优越,属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和亚热带季风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通行多种语言,信奉多种宗教,自然资源贫乏,但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是世界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信息和通信中心,既充满浓厚的传统色彩,又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会风范,是亚太地区的旅游中心之一。
澳门位于我国珠江口的西岸,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受到大陆及葡萄牙文化的影响,经济长期以博彩业为主,其社会文化东西交汇,生活习俗中西混合,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海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居民多为中国大陆各省移民的后裔,生活习俗与祖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而且保留着更多的闽粤古风。台湾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台湾地区与大陆仍处于分离状态,但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有所加强,祖国统一大业的洪流不可阻挡。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香港与大陆分离并最终回归祖国的历程。
2.为何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澳门经济有何特点?
4.“两岸三通”对台湾旅游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案例分析:好事变成了坏事
浙江某台资企业接待其台湾母公司赴大陆的投资考察团,由于单位上上下下对此次接待都很重视,因此整个接待过程还算顺利。但没想到,在临近接待尾声的时候,却还是出现了差错。差错主要出在赠礼环节上:接待方认为,自己企业地处杭州,必须挑选最具杭州特色的礼品回赠母公司的领导,于是选取了丝绸手帕、天堂伞、张小泉剪刀和都锦生织锦画四种特产作为礼品,每人赠送一份。没想到,当场就有些客人拒绝接受,而勉强接受礼物的客人,脸上也明显地流露出不高兴。
思考题
1.客人为何不愿接受礼物?
2.向台湾客人赠送礼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