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
7389700000007

第7章 本质: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机制

5.1 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

大学生之所以毕业后很少创业,与创业能力的不足有很大关系,整个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没有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对创业能力本身进行有效研究。

大学生创业的形式、途径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有共同的规律,大学生成功创业有共同的特点,即创业大学生的成长存在着相对固定的模式。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采用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60位创业大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研究揭示了“在校大学生怎样做才能在毕业前或在毕业时成功创业并经营一个小企业的规律”。这60位大学生全部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在校时完成创业准备,在毕业前后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他们中有的做外贸、有的从事电子商务、有的开店、有的办公司,每个大学生创业的过程,都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透过现象,我们寻找到了他们创业的共同轨迹和成长模式:大学生要实现“学业”向“创业”的过渡,必须要有勤工俭学、创业尝试等实践活动这一中介,这是创业大学生成长的基本模式。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60位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创业是否成功与考试成绩没有关系、与是否获奖学金也没有关系。人们普遍认为资金是创业的基础,但我们发现的事实是,创业与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关系。在创业成功者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占三分之一。鉴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在学生总数中不到三分之一,从这点上讲,贫困生更容易创业成功。

与创业成功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在60位被访谈的创业者中,59位曾从事勤工俭学,有的甚至一学年中兼过4份职,有的同时兼3份职,创业之前已基本上能自己养活自己,近一半的学生还自己交学费。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从事家教、推销、公司兼职、职业介绍等实践活动。在勤工俭学的基础上,他们才开始创业尝试。创业也要经历“错误尝试”的阶段,往往几经选择才能走向成功。有位学生先做日常用品推销,后开网店,最后走上做外贸的路实现成功创业。在60位创业者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勤工俭学锻炼实现创业的学生,尽管直接创业,但也是几经变化才获得成功。

上述事实,可以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勤工俭学、创业尝试等实践活动是决定创业大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或者说大学生要实现“学业”向“创业”的过渡,必须要有“实践”这一中介。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结构。

在这一模式结构中,学生是主体,成功创业是目的,实践活动是中介与桥梁,或者说勤工俭学和创业尝试是创业大学生成长的阶梯。

这一模式结构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创业,必须从打工开始,从勤工俭学开始,从创业尝试开始。创业尝试与创业仿真、创业模拟不同,前者要求一个人要自主决策、自己投资、自我管理和自负盈亏。许多学校热衷于创业仿真、创业模拟,其效果之所以大打折扣,就在于仿真和模拟还是一种操作性的训练,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结构让我们明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训练,创业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这一结构中,没有体现出考试成绩的价值,并不是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不能创业,或者说创业者考试成绩肯定不好。事实上,创业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投身于实践训练,复习考试的时间少了,考试成绩自然受到影响。而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由于缺少“实践”这一中介和桥梁,他们的知识也就没有转变为创业的力量。

5.2 创业能力的本质——默会知识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愿望,但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在他们看来,没有资金和经验等条件,是不可能进行创业的。而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则认为,创业条件主要在创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必须经历“实践”这一中介?“实践”在创业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作用?大学生要创业,必须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社会资本,这些只能来自实践。理论研究也表明,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本和默会知识只有在个体的亲身实践中才能获得。

1.两种知识的不同作用

当代知识理论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前者指的是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公式加以表述的;而后者指的是不可编纂的知识,隐藏在大脑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包括信念、价值观、判断力、激情、良知、承诺、责任心和不可编写的操作程序等。显性知识在实践中虽必然被应用,但支配实践行为、对实践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默会知识,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显性知识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显性知识,而且有着不同于显性知识的显著特征:①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之中,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②默会知识是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授的;③默会知识是不能被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石中英,2001)。显性知识,可以在课堂中由教师传授;而默会知识却很难从书本和教师的说教中获得,它的获得主要靠个人的实践和感悟。

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列出了12种被普遍认为是创业者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适应能力、竞争性、自信、纪律、动力、诚实、组织、毅力、说服力、冒险、理解和视野(姜彦福,2005)。这些能力和素质可以说基本上属于默会知识。而这些默会知识在主要是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学不到的,只能通过“做中学”和“干中学”才能真掌握。所以说,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知识社会最有价值的正是专门性和实践性知识。”他批判道:“事实上,在今天的大学里,传统的‘受过教育的人’根本不被认为是‘有知识的人’。他们被人看不起,被视作半吊子(德鲁克,1998)。”涂尔干(2000)也做过类似论述,对那些所谓接受过全面教育的多面手,他指出:“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些半吊子行家,他们是不能提供什么道德价值的。相反,我们却欣赏那些称职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有所造就,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界限明确的工作中,他们各安其业,辛勤耕耘着自己的一份园地。”

有很多人看不起社会上的创业者,认为他们没有什么知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欠缺的只是显性知识,而默会知识要比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丰富许多。我们也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现象会同时存在。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存在,只有在应用中才有价值。知识首先表现为一种行动力,是一种把事情做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一定非要在传统的正规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才能得到,而在学校之外、在课堂之外、在实践之中可以完全做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受了高等教育不能创业不受高等教育反而能创业的事实。

2.两种知识的习得

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获得方式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两种知识的接受机制是不相同的。显性知识相当于公共知识,默会知识相当于个体知识。“公共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记忆而获得,而个体知识则需要通过一定的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中领悟而获得”(余文森,2008)。

创业素质不是来自教师的说教,而是来自学生的亲身实践。社会上25.11%的创业者是农民(李时椿,2008),是他们大胆尝试,在创业实践中造就了自己。想创业的大学生,如果不付诸创业实践,而一味地想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获得创业素质和能力,那就只能是守株待兔。

创业所需的默会知识,或者说创业必备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获得;创业所不可或缺的客户关系和商业网络也不是在课堂中或通过考试和教师传授可以获得的。创业能力只能在学生的创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创业条件也只能在学生的创业实践中建立和完善。缺乏创业实践机制的任何创业教育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奥苏贝尔的迁移理论能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实践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获得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奥苏贝尔对迁移能力形成机制的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向了知识的实质特征与组织特征。按照这一观点,要让学生具有创业能力,恰恰不是从全方位的训练和培养入手,而应从某一点突破开始,即让学生具备某方面的能力,“建立起附着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相关工作原理及临近岗位的工作技能。并且按照上述两个变量的要求,这一附着点本身越稳定和清晰,就越有吸纳能力,也就越有利于工作原理和临近岗位工作技能的学习”(徐国庆,2008)。

对学生创业的引导,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课程也不再是仅仅反映学科内容的文本,而是育人和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勤工俭学、创业尝试本身就是一门课程。香港理工大学就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参加3个月的实践工作,并将其称为学生的“必修课”(陈解放,2007)。

5.3 解决创业资本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创业理论,创业需要创业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最好还有文化资本。对于初创业者,社会资本尤其重要。创业能力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具体化为人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运用各类知识等。

1.创业能力的形成自然会带来各种创业资本

创业能力只能在创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创业条件也只能在创业实践中建立和完善。根据芝加哥大学科尔曼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资源的资本财产,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对于一个经营多年的企业而言,它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上游的原料采购、横向的伙伴合作和下游的销售渠道。对大学生而言,客户关系的建立、经营方向的确定、货源的组织和佘账信用的形成都属于社会资本,也是创业的基本条件。这些社会资本只能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

例如,在经营方向上,44.5%的欲创业的大学生都不知道做什么生意为好,即不知从何入手、做什么和怎么做。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了创业的需要,但只有当具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才能引起创业的动机,成为个体创业的原因。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自然不可能有创业的行动。但是经营方向的确立和调整,又要付诸创业尝试在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现实生活中,有过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占48%,往往由于资金周转问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负债累累,但为什么这些人能东山再起?是他们创业实践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弥补了资金的短缺。

我们的大学生只要投身创业,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资金等困难也一定不会成为创业成功的障碍。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创业只“想”不“做”,在学校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中耐心地等待着创业条件的到来,实际上,这只能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自然不可能有高的创业率。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先例证明,大学阶段的各种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兼职实践活动是掘得第一桶金的首要秘诀。有的创业者可能可以依靠家庭的经济支持轻松解决创业第一桶金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大学时代是个很好的机会,不但是积累一定资金,更是依靠这类与市场、企业、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资本。从上述创业活动的特点看,我们的大学生只要勤快,应该说没有理由不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2.文化资本的形成——优秀大学生的标准:为挑战性的任务而忙碌

通常而言,文化资本是大学中需要首先积累的。文化是大学生和其他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怎样的大学生算是好学生?怎样的大学生会有更好的前途?这不决定于高考的分数,不决定于就读于哪所高校,不决定于学什么专业,也不决定于有多高的智商。关键是看一个大学生是不是始终承担着挑战性的任务并时刻为之而奋斗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读了大学不一定就能有文化。

就实现人的成长而言,没有一种途径和方法能比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有效了。人,并不是上了大学,或者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出息。古今中外,凡有出息者,有上过大学的,有没上过大学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刻为完成挑战性任务而忙碌。例如,今天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家,并没有上过大学,是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完成了许许多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才成就了事业,成就了自我。而大学生们,尽管可能拥有重点大学或甚至具有比学士学位更高的文凭,但要想进入这样的企业还很可能遭到拒绝。在能力、眼界、决策、胆略、意志、协调等方面,很多大学生并比不上没上过大学的企业家。人在大学,并不一定在受教育;人在教室,并不一定在获得知识,一切都决定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挑战性的学习或工作,能让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能让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人持续为挑战性任务而忙碌,必定会变得更有学问、更有智慧、更有思想、更有能力、更有责任心,总之,会更有成就事业的理念、品德、专业和文化素养。

那么,大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外,应给自己确定哪些挑战性的任务呢?因为每个人的专业、兴趣、志向和特长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你若想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就必须在大二时着手为托福、雅思、GRE考试做准备。你若想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就可以选一课题,不断收集与此相关的材料,并尝试论文撰写或实验准备,也许不能马上出成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渐渐确立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你若想成为创业者,成为企业家,就要从打工开始,从创办小企业开始,边读书边经营,你也许会很累,但你一定会比他人充实和能干。你如果一时不能给自己确定挑战性的任务,那么你也要力争把功课学得最好,或者把某项技术掌握得最好,或者把某项班级活动开展得最好。总之,要让自己有明确的目标,让自己时刻承担着要完成的任务,时刻面对着有待去完成的工作。

大学生不缺乏想象,不缺乏愿望。重要的是确定了目标,就要有为之而奋斗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你努力的程度和付出的状态,不仅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也关系到自身的进步。明天的竞争会更激烈,但在明天的竞争中你会有怎样的机会和前途,完全取决于你当前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