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上下五千年
7433100000041

第41章 现代史(2)

先是各省都督府,于上海设立代表联合会。旋以一半赴湖北,一半 留上海。赴湖北的,议决《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南京光复后,又议决 : “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限七日内齐集。有十省的人到 齐,即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其时武昌民军,以英领事介绍,自十一月 三十日起,许清军停战三天,旋又续停三天。期满之后,又续停十五天。 袁世凯派唐绍仪为代表,和黎都督或其代表人讨论大局。民军以伍廷芳 为代表。旋以廷芳为民军外交代表,不能离沪,乃改以上海为议和地点。 其时民军闻袁世凯亦赞成共和,乃议缓举总统,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 兴为副元帅。临时大总统未举定前,由大元帅暂任其职权,而由副元帅 代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议和代表旋在上海开议。议决开国民会议, 解决国体。

十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到上海。二十九日,十七省代表,开临时大总 统选举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通电改用太阳历。以其后三日,为中 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孙中山即以是日就职。

于是唐绍仪因交涉失败,电清廷辞职。和议停顿。其时清廷亲贵中,最反对共和的,为军谘使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杀。段祺瑞复合北 方将士,电请改建共和。并说要带队入京,和各亲贵剖陈利害。清廷乃 以决定大计之权,授之内阁总理。由袁世凯和民国议定优待满、蒙、回、 藏暨清室条件,而清帝于二月十二日退位。失陷二百五十八年的中华, 至此恢复。

二次革命的经过

革命是要把一切旧势力,从根本上打倒的,这是谈何容易的事?辛亥革 命,不过四个月就告成功,自然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当清帝尚未退位时,孙中山先生曾提出最后协议条件,由伍代表转告袁 世凯。(一)袁世凯须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二)中山辞职。(三)由 参议院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参议院是根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由各省都 督府所派参议员,组织而成的。于元年一月二十八日成立。到清帝退位之后, 袁世凯电参议院,表示绝对赞成共和。于是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荐举袁世 凯。参议院于二月十五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既当选,就发生国都在南在北的问题。当时民党中人,多数主张 在南。以为南方空气较为清新,多少可以限制旧时的恶势力--但亦有主张 在北,以为较便于统驭北方的。参议院本已议决临时政府移设北京。后来复议, 又议决仍设南京。于是派员北上,欢迎袁世凯南下就职。而北京和天津、保 定,相继兵变。乃又议决 :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袁世凯派唐绍仪南下,组 织新内阁,办理接收事宜。而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遂先后北迁。孙中山先生 于四月一日去职。

依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成立后六个月,即应召集议会。 这时候,因为来不及,由参议院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改为《临时约法》。 于三月十一公布。依照《临时约法》,本法施行后十个月内,应由临时大总 统召集国会。于是由参议院制定《国会组织法》、《参众两院选举法》,据以 选举、召集。于二年四月初八日成立。

当袁世凯当选后,孙中山知道新旧势力一时不易合作,主张革命党人退 居在野的地位,而自己愿意专办实业。但是这时候的革命党人,步调未能一 致。于是同盟会于元年八月,改组为国民党--从革命团体变为政党。此时国民党的宗旨,近于急进,其主张偏于分权。其倾于保守,而主张扩张中央 政府的权力的,则集合而为共和党。国会选举,参众两院,都以国民党占多数。 共和党乃和统一党、民主党合并而成进步党。在众院中,席数差足相敌,而 在参院中,则仍以国民党占多数。此时进步党是接近于政府的,国民党则与 政府立于反对的地位。当国民党未成立时,袁世凯和唐绍仪内阁的同盟会阁 员,已有龃龉。到国民党改组完成,国会开幕之后,两者间隔阂的情势,就 更形显著了。

但是政治既未上轨道,则借为政争武器的,自然还不是议会中的议席, 而是实力。以实力论,自然北政府为强。当孙中山辞职之后,曾在南京设留 守府,以黄兴为留守,然未久即撤消。此时民党中人为都督的,只有安徽的 柏文蔚、江西的李烈钧、湖南的谭延闿、福建的孙道仁、广东的胡汉民而已。

旧势力既已弥漫,则二次革命已势不可免。但是当时民党中人,还不能 一致。而其与二次革命以刺激,而为之导火线的,则有善后大借款、俄蒙交 涉和刺宋案三事。善后大借款和俄蒙交涉,别见下章。至于刺宋案 :则唐绍 仪内阁的阁员宋教仁,亦系民党中人。系主张政党内阁的。去职之后,为国 民党理事,游历长江流域各省,发表其政见。二年三月二十日,在上海车站 遇刺。越二日身故。政府命江苏都督,民政长查究。据其宣布证据,则凶手 武士英,系受应桂馨主使,而应桂馨又系受国务院秘书洪述祖主使。于是舆 论大哗。

南北新旧的裂痕,既日益显著。袁世凯乃于六月中,下令免柏文蔚、李 烈钧、胡汉民之职。于是李烈钧以七月十二日起兵,称讨袁军。安徽、湖南、 福建、广东,相继俱起。黄兴亦入南京。陈其美又起兵于上海。袁世凯早有 布置。命李纯扼守九江、郑汝成守上海制造局。这时候,又派段芝贵、冯国 璋率军南下,而以倪嗣冲都督安徽,龙济光都督广东,张勋为江北宣抚使。 安徽、江西、广东、南京、上海,均因兵力薄弱失败。湖南、福建两省,则 自行取消独立。二次革命遂告失败。

《临时约法》第五十四条,以制定宪法之权,属之国会。《大总统选举法》 本宪法的一部分,二次革命之后,乃有先举总统,后制宪法之议。于是由宪 法会议,将《大总统选举法》,先行议决公布。十月初六日,开总统选举会。 有自称公民团的,包围议院,迫令当天将总统选出。投票三次,袁世凯乃当 选为大总统。次日,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袁世凯于十月十日就职。

袁世凯就职后,两次通电各省都督、民政长,反对国会所定《宪法草案》。 十一月四日,又称查获乱党魁首和议员往来密电。遂下令解散国民党。凡国 会议员,籍隶国民党的,一律追缴证书、徽章。旋又下令 :各省省议会,也 照此办理。籍隶国民党的候补当选人,亦一律取消。议员缺额,无从递补, 国会遂不能开会。

这时候,熊希龄为内阁总理,拟定大政方针。因为要设法实行,所以命 各省行政长官,派员来京会议。适逢国会停顿,遂改组为政治会议。各都督 民政长,呈请将残余议员遣散。大总统据以咨询政治会议。三年正月四日, 据其呈复,停止两院议员职务。其省议会,亦于三月二十八日解散。又令停 办地方自治,由内务部另行厘订章程。政治会议呈请特设造法机关。乃议决《约法会议组织条例》,据以选举议员。将《临时约法》修改为《中华民国约 法》,于五月一日公布,此项《约法》,亦称为《新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废国务院,于总统府设政事堂。另设参政院,以备大总统的咨询,审议重要 政务,并令其代行立法。

革命尚未成功,国内到处充满着旧势力。于是孙中山先生另行组织中华 革命党,以三年七月八日成立于日本的东京。以达到民权、民生主义,扫除 专制政治,建设真正民国为目的。其实行的方法,仍和从前所定相同。因鉴 于前此党员,多有自由行动的,党的纪律,未免松弛,所以此次组织,以服 从党魁命令为重要条件。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凡事总免不了有反动的。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 不免有帝制的回光反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

当民国四年八月间,总统府顾问美人古德诺氏,忽然著论,论君主与共 和的利弊,登载在北京报纸上。旋有杨度等发起筹安会,说从学理上,研究 君主、民主两种制度,在中国孰为适宜。通电各省军民长官,上海、汉口各 省城商会,请派代表来京。旋由各省旅京人士组织公民请愿团。请愿于参政 院代行立法院,要求变更国体。参政院建议 :召开国民会议,以谋解决。已 而国民代表一千九百九十三人,所投的票,全数主张君主立宪。并委托参政 院为总代表,推戴袁世凯为皇帝。袁氏于十二月十二日,下令允许。于是设 立大典筹备处。改明年为洪宪元年。

已而前云南都督蔡锷,秘密入滇。和督理军务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于 二十三日发出电报,请袁氏取消帝制,限二十五日答复。届期无复。遂宣告 独立。定军名为护国军。并通电,宣布袁氏伪造民意的证据。

护国军兴后,贵州首先响应。五年,正月一日,云南成立都督府。推唐 继尧为都督。以蔡锷为第一军长,李烈钧为第二军长。蔡锷即率师入川。

袁世凯闻护国军兴,派兵分驻上海和福建。又命原驻岳州的兵,择要进 扎。而命张敬尧率师入川,龙继光以广东兵攻广西。北军在四川不利。而广 西、广东、浙江、四川、湖南,先后独立。陕西为反帝制的兵所占。山东亦 有民军起事。而日、英、俄、法、意诸国,又先后提出警告,劝袁氏缓行帝制。 袁氏派往日本的专使,日人又请其延期启行。袁氏乃于三月二十二日,下令 取消帝制。恢复黎元洪的副总统。以徐世昌为国务卿,段祺瑞为参谋长。由 黎、徐、段三人通电护国军,请停战商善后。

护国军复电,要求袁氏退位。并通电,恭承黎副总统为大总统。暂设军务院,设抚军若干人,以合办制裁决庶政。六月六日,袁氏因病身故。遗命 命以副总统代行职权。黎氏于七日就职。黎氏就职后,下令恢复临时约法, 召集国会。国会于八月一日开会。旋重开宪法会议。并选举冯国璋为副总统。 独立诸省,相继取消。军务院亦即裁撤。

一场帝制的风波,表面上总算过去了。然而暗中隐患,还潜伏着。原来 天下大事,都生于人心。当袁氏帝制自为时,虽然怫逆民心,而中外有权力 的人,却多持着观望的态度。所以护国军初起时,通电各省说 :

尧等志同填海,力等戴山。力征经营,固非始愿所及。以一敌八, 抑亦智者不为。麾下若忍于旁观,尧等亦何能相强?然长此相持,稍亘 岁月,则鹬蚌之利,真归渔人,萁豆相煎,空悲轹釜。言念及此,痛哭 何云。而尧等与民国共存亡,麾下为独夫作鹰犬,科其罪责,必有攸归矣。

这真可谓语长心重了。然而谁肯觉悟?谈何容易觉悟?当南方要求袁氏 退位,而袁氏尚未身故时,江苏将军主张联合未独立各省,公议办法。通电 说 :“四省若违众论,固当视同公敌 ;政府若有异议,亦当一致争持。”正在 南京开会,而袁氏病殁。长江巡阅使张勋,其时驻扎徐州,就邀各省代表到 徐州开会。后又组织各省区联合会。于是全国的重心,既不在西南,连北政 府也把握不住,而其余各方面的人,也无甚觉悟。就近之酿成复辟之役,和 护法之战,远之则伏下军阀混战的祸根了。

二十一条的交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看似无妄之灾,其实不然、凡事总有因果的, 不过人不能知罢了。当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安全,久和世界大局,有复杂 的关系,已见。当这改革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在中国,是利 于列强的均势的。而民国三年,即一九一四年,欧战爆发,各国都无暇顾及 东方,日本大肆其侵略的野心,中国就要受着池鱼之殃了。

欧战的爆发,事在民国三年六月间。中国于八月初六日,宣告中立。日 本借口英、日同盟,于八月十五日,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 :(一)德 国舰队,在日本、中国海洋方面的,即时退去,否则解除武装。(二)将胶 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的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偿无条件,交 付日本。以二十三日为最后的限期。届期,德国无复,日本遂对德宣战。

胶州湾本非德国土地,日本即欲对德宣战,亦只该攻击胶州湾。乃日人 于九月初二日,派兵由龙口登岸。中国不得已,划莱州龙口接近胶州湾的地 方为战区。而与日本约,不得越过潍县车站以西。其时英国兵亦从劳山湾登陆, 与日军会攻胶州湾。至十一月初七日,胶州的德人降伏。而日军先已于九月 二十六日,占领潍县车站。十月六日,并派兵到济南,占领胶济铁路全线和 铁路附近的矿产。中国提出抗议。日本说:“这是胶州湾租借地延长的一部。” 到青岛降伏后,又将中国海关人员,尽行驱逐。中国于四年一月七日,要求英、 日两国撤兵。英国无异议,而日本公使日置益,于十八日径向袁世凯,提出 五号二十一条的要求。你道那五号二十一条 :

【第一号】(一)承认日后日、德政府协定德国在山东权利,利益让与的 处分。(二)山东并其沿海土地及各岛屿,不得租借割让与他国。(三)允许 日本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的铁路。(四)自开山东各主要城市为商 埠--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第二号】(一)旅顺、大连湾、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均展至 九十九年。(二)日本人在南满、东蒙,有土地所有权及租借权。(三)日人 得在南满、东蒙,任便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四)日人得在南满、东蒙 开矿。(五)南满、东蒙,(甲)许他国人建造铁路,或向他国人借款建造铁路;(乙)以各项课税,向他国人抵借款项,均须先得日本同意。(六)南满、东蒙, 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政府商议。(七)吉长铁路, 委任日政府管理、经营。从本条约画押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