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又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修炼
国王要求纪渻子驯养斗鸡。
10天以后,国王问纪渻子:“斗鸡驯养得怎样了,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道:“还不行,这鸡还没有练出什么真本事,但却很骄傲,经常趾高气扬的。”
又过了10天,国王再次问道:“斗鸡驯养得怎样了,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道:“还是不行!它一听见其他的鸡叫,或是看见别的鸡,马上就有反应,就像回声反应声音,影子反应形体一样。”
又过了10天,国王见到纪渻子,又问道:“斗鸡驯养得怎样了,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道:“仍然不行,它一看到别的鸡,就怒目而视,气焰嚣张。”
又过了10天,国王又问道:“斗鸡驯养得怎样了,可以斗了吗?”纪渻子回答道:“现在差不多可以斗了。即使别的鸡在离它不远的地方鸣叫,它的神情也没有丝毫变化,就像一只木鸡一样。它已经具备一只斗鸡所必须拥有的品性了。其他的鸡没有敢跟它相斗的,见到它都回头跑掉了。”
励志感言
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那些没有真实本领的人,往往盛气凌人、骄傲自满,他们往往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心的修为,那些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学习的人,即便掌握了真实的本领,也是虚怀若谷,异常谦虚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拥有真才实学的人。
修养无止境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还在肘弯上放了一杯水,他射出的箭都射中了靶心,重叠了起来。他刚把一支箭射出去,另一支箭就又挂在了弓弦上。他的身体端正,就像一个木偶人。
伯昏无人对列御寇说:“你目前还是为了射中靶心而射,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箭射好的那种。当你登上高山,踏上巉岩,面临万丈深渊时,你还能射中靶心吗?”列御寇答不上话来。于是,伯昏无人和列御寇登上高山。高山之巅有一块耸立的巉岩,巉岩下面是八百尺深的深渊。伯昏无人的脚八分踩在巉岩上,两分悬在巉岩外面。一会儿,伯昏无人转过身来,向列御寇作揖行礼,请列御寇往前走,只见列御寇趴在地上,吓出一身冷汗,汗水一直流到了他的脚后跟上。
这时,伯昏无人对列御寇说:“思想道德达到至高无上境界的人,上可以看青天,下可以入黄泉,意气奔放到极其遥远的地方,神色也不会有一点改变。但是你现在不停地眨眼,显现出一副非常恐惧的样子。你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射中靶心,大概是很危险而不太可能的。”
励志感言
人们往往满足于小小的成功,从而陷入沾沾自喜之中,但他们并不知道修养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在困难的情况下磨炼自己,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正常情况下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丝毫也不值得骄傲。因为人生之路是漫长而坎坷的,必须不断提高修养,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精妙的琴声
师襄弹出的琴声,能使鸟儿跳舞,鱼儿飞跃。郑国的乐师文听说了这件事,心中非常羡慕,于是就到鲁国跟随师襄学习弹琴。他调弦时手指僵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他还奏不成完整的乐章。
这时,师襄对他说道:“你可以回去了。”乐师文放下手中的琴,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不会调弦,也不是奏不成完整的乐章。我心中所想的不在琴弦上面,也不在乐章上面。我觉得如果心中没有深刻的体会,手指也就不能协调地在乐器上拨弄。因此,我在心中有深刻的体会以前,不敢放手拨弄琴弦,请您稍稍宽容我一些时日,看看我今后的表现吧。”
没过多久,乐师文去见师襄,师襄问他道:“你的琴弹得怎样了?”乐师文回答说:“我心中已经有深刻体会了,请允许我试弹一曲。”
于是,乐师文弹起琴来。当他演奏春曲时,拨动商弦以招引南吕律,得了秋气,秋风立即吹来,草木也结了果实。当他演奏秋曲时,拨动角弦以激发夹钟律,得了春气,春风缓缓飘来,鲜花怒放。当他演奏夏曲时,拨动羽弦以招引黄钟律,得了冬气,雪花纷纷飘落,江河池塘立即冰封。当他演奏冬曲时,拨动徵弦以激发蕤宾律,得了夏气,阳光明媚,坚冰立即融化。当乐章即将演奏结束时,他奏出了五音之首的宫音来概括商、角、徵、羽四弦,于是有和煦的南风微微吹拂,祥云瑞气在天空飘荡,甘甜的露水从天而降,像醴酒一样的泉水从地下喷涌出来。
师襄抚摸着前胸手舞足蹈,兴奋地说:“你的琴弹得太精妙了,即便是师旷奏清角,邹衍吹律音,也无法超过你。他们只能带着琴跟在你后面当你的学生。”
励志感言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对于任何一门技艺,要想熟练掌握,都要勤学苦练,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得心应手,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如,也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甘蝇是古时有名的神射手,他的弓刚一拉满,野兽就会倒在地上,飞鸟就会掉下来。甘蝇的徒弟飞卫跟着甘蝇学射箭,技术超越了甘蝇。
这时有个叫纪昌的人,又来跟飞卫学射箭。飞卫对他说:“你先学习盯住目标长时间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谈得上跟我学射箭。”纪昌回去后,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紧盯着织布机的脚踏板,练习不眨眼的功夫。两年以后,即使有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前,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他把这种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对他说:“这样还不行,你还要练习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就像看大的东西一样,看细微的东西就像看明显的东西一样,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回去后就用牛尾上的长毛系了一只虱子挂在窗口,面朝南边紧盯着这只虱子。10多天的时间,在纪昌眼中那只虱子渐渐变大了,3年之后,那只虱子在纪昌眼中仿佛车轮那么大。再看虱子之外的任何小东西,都仿佛小山丘一样。于是,纪昌就用燕国牛角做成的弓和用北方蓬竹做成的箭去射那只虱子,只见箭从虱子的身体中间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牛尾毛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把这种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知道了以后非常高兴,抚摸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精髓完全掌握了。”
励志感言
正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青少年,绝不能心浮气躁,梦想一朝一夕就能掌握所有课程,而是要在老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逐渐领会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若想获得更大的成绩,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捕蝉的老人
孔子到楚国去,穿过树林时,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用很长的竹竿粘蝉,就像在地上捡东西那样容易。
于是孔子好奇地问驼背老人说:“您的手真灵巧啊,您粘蝉有什么秘诀吗?”
驼背老人回答说:“我有我的办法。在五六月里,我练习在竹竿上垒叠圆球,如果垒两个球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时,蝉就很少能逃脱。垒三个球而不掉下来,粘蝉时10只最多只跑掉一只。如果垒五个圆球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时就像在地上捡东西那样容易了。我在粘蝉的时候,站直身子,就像一截断树根一样,纹丝不动,我拿着竹竿的手臂,就像一根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天地虽广阔,万物虽繁多,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只有蝉的翅膀。我站立着毫不变动,既不转动身子,也不向旁边张望,绝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妨碍我对蝉翼的注意。因此,我怎么会粘不到蝉呢?”
孔子听了,就对他的学生们说:“用心专一,就会像神那样巧妙。这个道理说的正是驼背老人这样的人啊。”
励志感言
在学习中若想取得好成绩,一方面要循序渐进、勤学苦练;一方面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成绩稳步提高并牢固掌握。捕蝉的老人就是这方面的榜样。
物欲导致失败
夏王让羿去射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只有一寸的兽皮。夏王跟羿说:“你把这块兽皮当靶子,如果射中了,就赏给你一万斤黄金,如果射不中,就减削你一千户的封邑。”羿听了夏王的话,心中就紧张了起来,脸色凝重,气息颤抖,立即急促地弯弓便射,结果没能射中靶心,后来又射了一次,仍然没能射中。这时,夏王问傅弥仁说:“羿是神箭手,从来没有射不中靶心的时候,但是今天我和他约定射中靶心就重赏、射不中就重罚,而他这次就射不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傅弥仁回答说:“同样是羿这个人,过去百发百中,今天却射不中靶子,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心里想到奖赏一万斤黄金就兴奋;想到重罚一千户封邑就胆怯。所以情绪波动,导致他的失误,假如人们能够忘记兴奋和胆怯,能够忘记重赏和重罚,对于万斤黄金能够熟视无睹,置之度外,那么普天下的任何人都能成为与弈比肩的神射手了。”
励志感言
内心清净,在物欲面前无所动心,才能拥有平和的心态。如果心中总有物欲的牵绊,就会患得患失,所有才能都难以表现出来,可以说摒弃物欲才能保持理智,而保持理智才能避免失误。
顺乎自然
孔子到吕梁去观赏瀑布,那瀑布从很高的山上直泻而下,水雾弥漫到四十里以外,鼋鼍鱼鳖都不能在这里游动。这时孔子看见有个男子汉在瀑布的下面游动。孔子以为那人是来寻死的,一定很痛苦,于是就让学生们顺着水流去救他。只见那人游了几百米就从水中出来,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边走边唱,在堤岸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孔子走过去问那人道:“原来我以为您是鬼,细看却是人。请问,您游水游得这样好,有什么秘诀吗?”
那人回答说:“没有,我根本没有什么秘诀。我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长大就逐渐习惯了水性,最后达到了顺乎水性的自然。我同旋涡一起潜入水底,又跟着涌流浮出水面,完全顺从自然的水性,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这就是我能在急流中游水的缘故。”
孔子说:“请问,什么叫做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长大就逐渐习惯了水性,最后达到了顺乎水性的自然?”
那人回答说:“我生在陆地上,也居住在陆地上,这就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由于经常游水,在水里感到非常自由,这就是逐渐习惯水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结果却是这样,这就是顺乎水性的自然。”
励志感言
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顺其自然,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掌握任何知识,都没有所谓的秘诀,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努力摸索,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艺,经过长期的磨炼,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尊重与顺从
周宣王的畜牧官手下有个叫梁鸯的,善于驯养各种猛禽野兽,梁鸯把食物堆积在庭院里面,那些虎狼一类的猛兽,以及大雕和猫头鹰之类的猛禽,都非常温顺驯服。那些猛禽野兽,种类繁多,却杂居在一起,从来不互相撕咬争斗。
周宣王担心梁鸯精湛的饲养术在身后失传,就命令毛丘园拜梁鸯为师,以使梁鸯的饲养术能够传下去。梁鸯对毛丘园说:“我是个养畜人,地位低下,有什么技术可以传授给你呢?但我唯恐天王误以为我向你有所隐瞒,现在我就简单地跟你说一说我养虎的方法吧。那些有生命有血性的动物的性情都是一样的,如果你顺着它,它就高兴,如果你戗着它,它就愤怒。难道它是随便发怒的吗?不是的,都是因为戗着它,触犯了它,它才发怒的。
“所有喂虎的人,都不敢用活物喂虎,就是因为怕虎杀死活物时发怒;也不敢拿完整的动物喂虎,就是因为怕虎撕裂咬碎时发怒。喂虎要掌握虎的饥饱,知道虎会在什么场合下发怒。虎和人不是同类,而虎顺从喂养它的人,是因为驯虎人能够顺着虎的性情。因此说,虎之所以扑杀活物,就是因为戗着它的性情。
“我哪里敢戗着虎的性情惹它发怒呢?但我也不是一味顺着它的性情,让它高兴。如果它高兴得次数太多了,跟着来的必定是发怒,如果多次发怒,跟着来的必定是高兴。高兴太多和发怒太多都是不合适的。现在,我能够做到心情平平静静,没有过分顺着它的时候,也没有过分戗着它的时候。所以,鸟兽看到我就仿佛看到它们的同类一样,在我的庭院里玩耍的禽兽,不想念高山大川,也不想念深山幽谷。这些飞禽猛兽之所以这样温驯,就是因为刚才我说的这些道理。”